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df (变量), 信区: Music
标 题: 柏辽兹论贝九(转)(2)(转寄)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Jan 4 19:13:17 1998), 转信
发信人: ytan.bbs@bbs.bupt.edu.cn (小鱼儿),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二)
发信站: 北邮鸿雁传情站 (Tue Sep 10 14:38:33 1996)
第一乐章那暗淡而庄严的特性,和贝多芬此前的作品毫不想像.
和声有时竟是过分大胆豪放;最新颖的设计和最有感情的音形的巧遇,
彼此错综交织,决不因此而造成晦涩和拢乱;反而产生一个完全清晰的
效果. 乐队的许多"声部",有的如在哀诉,有的如在恐吓,各有各的特殊
的方式和风格.但所有的声部却好象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声音了.可见那
鼓舞着它们的感情,其力量是如何伟大了.
这个Allegro maestoso乐章是用d小调写成, 但开始却用了一个
没有三度音的A和弦;换言之, 这是A和E五度音程的继续演奏, 而在这
音程的上方和下方,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低音提琴奏着琶音,令听者
茫然不知其究竟是A大三和弦,还是A小三和弦或D调的五级和弦. 这个
冗长的调性上犹豫不决的状态, 令以后整个乐队所发动的小三和弦增加
了不少功能上的气魄和威严. 第一乐章收场时有令人惊心动魄的音调,
在管乐器的旋律下,弦乐器奏着半音阶性质的震音伴奏,声调逐渐澎湃--
咆哮着,有如海面上的惊涛骇浪之将至, 景象悲壮, 难有其匹. 这确实
是一个极端庄严而壮丽的灵感.
在这个作品里,我们不止一次接触到一些不能给予任何和弦名称的
音符组合, 我们完全无法了解这不规则做法的理由. 例如第一乐章的
第17页(即第一乐章第216-217小节), 单簧管和大管奏了一个旋律,其
伴奏是:
1.起初, 低音部用升F(和声是减七和弦).
2.其次,低音部变成降A(增六度三四和弦).
3.末了,低音部变成G(在上面长笛和双簧管奏出了降E,G和C,构成
四六和弦)
上述第三点原可作为第二点的合理解决,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
偏偏在第三点加入了两个音,E和降A,情形便恶化了,陷入不愉快的混乱
之中,幸亏时间很短.
上述一节,所用乐器不多,而且发生在音乐情调很优雅的地方,所以
我们不明白,这四重不协和因的原因何在.或者可以怀疑是印刷上的差误,
但把这两小节跟前面几小节加以细心研究后,疑念冰释,反可断言,必定
是作曲家有意这样做的.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