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由民族音乐的特点说起[转](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32:40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champaign 所发表 】
由民族音乐的特点说起
民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写意性,也就是烘托一种精神氛围,一种心灵感
受。比如《高山》、《流水》,并非直接对景色进行细致的描写,而是写情,
以情见景。正如子期所说----“巍巍乎志在高山”、“荡荡乎志在流水”,是
“志在”,而非景在也。
在这里,有人会认为我把写意(和写实相对)和写情混为一谈了。但
实际上,写意描绘了客观事物经过心灵投影之后的影象,在很大程度上经过了
人的感情的加工,并进一步抽象化为音乐形式表露出来,落在纸上而为谱,发
于声则为乐。
民乐的这种写意性与民乐体裁大多为独奏或少量乐器合奏,而很少有
乐队合奏、协奏这一事实十分吻合。大型乐队长于细致入微的景物、色彩描写,
精于大范围气氛的烘托,而心灵深处的意境所至,则是独奏和少量乐器合奏的
专利。在西洋古典体裁中,最贴近心灵的是室内乐,如弦乐四重奏之类,也很
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最近,我仔细倾听了《春山听杜鹃》和《高山》(琴),如此细腻的
情致描写不禁让人心动。现在我家墙上挂的挂历是齐白石的虾,我十分清楚地
感觉到琴曲的扬抑和白石老人的挥洒是如此的相通。在民族乐器中,琴无疑是
最能渲染意境的乐器,其次是箫,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两种乐器。
写意性的至尊地位,在乐队合奏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听民乐合奏,
你的感觉是----深沉的感情,这可能与大部分合奏曲由独奏曲改编而来有关。
而在西洋古典音乐中,却不乏以对客观事物的精致描写为目的的音乐作品,这
也是中外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吧。
当然,有时候饱含感情的写意手法却并不易懂,你必须投入更多的精
神能量去理解它,尤其是对更加深邃的古琴音乐作品。听古琴时,一定要做到
静----不止是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心静。因为心不静会严重地影响你的心灵融
入那种意境中去。古琴音乐,贵在意境,不听感情,那种大部分时间并不十分
流畅的声音绝对不会引起你的共鸣。但是,当你进去过一次之后,你会难以割
舍。
当前,民乐市场并不象西洋古典音乐市场那样繁荣,这也与民乐的写
意性有关。有些作品感情过于明显,失去了咀嚼的余地,也即深度不够;还有
很多作品则是相当耐听,但对于很多不能经常听到这类音乐的人来说,相对于
不计其数的旋律流畅的西洋古典作品,吸引力真是太小了。在这里,我要告诉
大家:听听民乐吧,你不会失望的。
民乐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体性----写个人之意,抒个人之情。这与西洋
音乐中的室内乐很相似,但在民乐中似乎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与西洋交响音乐
相匹配的体裁与作品。不只沉浸在个人情致里,而是反映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
的音乐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江河水》等,但是这样的作品
并不是很多。应当说,过于强调意境,过分地沉浸在个人世界中严重地限制了
民乐的发展,使民乐的音乐体系没有达到西方音乐体系的广度和繁荣程度。这
是十分可惜的。
那么,民乐与古典的最易表现出来的差别是什么呢?这么说吧,你听
民乐,大部分时间不会感到酣畅淋漓、热血沸腾,也不太经常感到缠绵悱恻,
美得醉人,但它却能充分调动起你的心灵(如果你真的在听的话),让你产生
一种意境、氛围,并融化在其中,从心底里产生最细致、最真挚的情感。----
这就是民乐----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
伯言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夜十一时二十五分
--
感情是一个难以驯服的野马
理智却是一个严厉的马夫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39]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