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yer (莫二),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诸城派介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31日13:31:5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诸城派介绍
自古齐鲁为礼乐之邦。春秋战国时齐国邹忌是政治家,又是著名琴家。鲁国师襄是著名
琴家。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亦是琴家,琴艺精甚,且能谱曲。隋末唐
初,首创古琴减字谱的赵耶利也是山东曹县人。清康熙年间,出现了以曲阜孔子六十六
世孙古琴家孔兴诱为中心的一大批琴人,其中见于记载的就有百人之多。清末民初孔子
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少时从师诸城派名家詹澄秋先生习琴。山东古琴家辈出,古
琴艺术在齐鲁久盛不衰。这些事实说明山东的古琴艺术,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
近两百年来,山东诸城县又形成了一个以王氏琴家为中心的古琴流派--后人称之为"诸城
派"或"瑯琊派"--目前发现此派最早的琴家是清嘉庆年间历城(今济南)毛式郇先生(字
伯雨、圻子约1775-1884)其手稿《龙吟馆琴谱》抄录的八首曲目为诸城派之祖谱。有理
由相信诸城派的起源应更早,但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资料证明这一点。清道光年间有王
雩门先生(字冷泉1807-1877),德高望重,博学多闻,善操古琴,传为金陵派。其辑订
的《琴谱正律》中也只有一曲《长门怨》与诸城派《龙吟馆琴谱》相吻合,其它均为《
五知斋》等琴谱中录入,立调体系也与《五知斋》同。同时还有王作祯先生(字心源18
42-1921),习琴自乃王溥长先生(字既甫1807-1886)高山景行,不求显达,以琴诗自
娱,辑订有《桐荫山馆琴谱》。其父与冷泉先生过从甚密,《琴谱子律》之《长门》一
曲应自王既甫先生处得来。清末则有王露先生(字心葵1878-1921年)高才大德,聪颖敦
厚。从心源先生习琴,兼研究冷泉先生琴谱,历十二载,融会贯通,并蓄南北,从而形
成诸城流派。又东渡扶桑习西乐六载,得学士学位,学贯东西,归来于泉城立"德音琴社
"传琴。1919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延先生于校授琴,琴社逐移北平。从学而有成就者甚
众,遍及神州。入室弟子为詹澄秋、张友鹤两先生。先生精于制琴,监制二佰五十余新
琴,多精品,分赠琴友,传播琴学,功莫大焉。亦精道律吕、作曲、长古文辞、瑟与琵
琶,辑有《玉鹤轩琴谱》录入三十曲,其中八曲首与《龙吟馆琴谱》完全吻合,几乎未
动分毫,先生之渊源共有目也。
同时,诸城派另一传人王宾鲁先生(字燕卿1867-1921),另僻蹊径,突破传统,独树一
帜,与诸城派风格不同,人称"梅庵派",1911年经康有为先生介绍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教琴,其为首次进入高等学府授琴的琴家,甚有声望。
诸城琴派艺术风格特点大致为:刚中带轫,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
,既以丽密深曲为特征,又具空灵回荡之美。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气卷风云,韵缀繁
星。
可庐山人识于金陵岁寒轩
2001/7/14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