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yer (莫二),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广陵琴学源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31日13:33:0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广陵琴学源流
                                     刘少椿著

乐器之中,琴为最古,广陵又素有琴名,顾自嵇中散袁孝尼而后,只唐人李颀诗:"请奏
鸣琴广陵客";又《云仙杂记》载:李龟年至岐王宅闻琴声,断弹楚声者,为扬州薛满。
片鲮只爪,偶一二见,盖书有缺间矣。其足资考证者,当自清始。清初徐常遇,字二勋
,别号五山老人,善琴,气味与熟派(常熟)相近,学者尊为广陵宗派,著《澄鉴堂琴
谱》,亦称《响山堂琴谱》。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民前二百十年),由其子晋臣付梓。
二勋子周臣名祜,晋臣名祎,瓒臣名瓒,均著声望。周臣侄锦堂世其家学,琴名历三世
不衰。同时有徐大生者,名祺,别号古琅老人,毕生研求琴学,集海内外名谱,考订四
十余年,辑《五知斋琴谱》。康熙八年已酉即欲登诸梨枣,不果,至康熙五十八年,其
子越千名俊,游皖得交周子安鲁封,因与参订重校,直至雍正二年甲辰(民前一八八年
),始授剞劂。其后吴仕伯名灯(《艺舟双楫》作思伯)少受指法手锦堂,因与越千辈
游,更精研琴律以辩明琴曲立体为用吟诸法,著《自远堂琴谱》,嘉庆七年壬戊行世。
思伯之学,传释仙机,其别传曰颜夫人,颜夫人授梅蕴生,仙机授释问樵,问樵转授秦
维翰,字延青,别字蕉庵,著《蕉庵琴谱》,由陈南金兰生鉴定,光绪四年戊寅(民前
三十四年)刊成。其后有释云闲集辑《枯木禅琴谱》,以"五知斋""自远堂"为宗,籍续
广陵之大概,光绪十九年葵巳(民前十九年)行世。秦延青传释小航,其他如赵逸峰、
丁绥安、向子衡、王小梅、梅植之、王耀先、丁玉田、孙檀生、解石琴、徐卓卿、徐北
海、释莲溪、雨山、皎然、普禅等皆与蕉庵先后辉映。近三十年,广陵操缦家当推孙绍
陶、王芳谷、胡芝甫、夏友柏等,民元间设广陵琴社,延孙绍陶指导,绍陶与解石琴、
丁玉田等精研有年,鲁殿灵光,巍然独立,广陵之弹琴者张子谦、刘少椿、高治平、胡
斗东等皆先生之高足也。
注解:
(1) 刘少椿先生(1901-1971)是广陵琴派的第十代传人,也是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
者。刘先生对广陵琴派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弘扬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
并茂"的广陵琴韵,研究了广陵琴派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艰苦之中
为广陵琴派培育了一大批后起之秀,使古老的广陵琴学焕发出美好的青春活力。
(2) 本文是一篇研究扬州广陵琴派历史的重要资料,它叙述了广陵琴派发展演变的过
程,阐述了广陵琴派的风格特征是"精研琴律以辩明琴曲立体为用吟诸法"。文章原载于
扬州硕儒董逸沧所著《芜城怀旧录》卷二第三十四--第三十五页(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九五八年,曾被台湾出版的《惜余春逸事》(杜召棠著)再次转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