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dly (江南·满陇桂雨),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古韵埙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0月14日11:26:2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古韵埙声 作者: 醇香摩卡 发表日期: 2001-09-26 16:28:27 音乐漂白粉 返回
在黄河壶口,第一眼看到这个黑乎乎的鸭梨状的东西,我就喜欢上了。
卖东西的小伙子从橱窗里拿了十几个出来,黑陶烧制而成,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手感却
十分细腻。大的像男子的拳头,小的么,就和我握个拳头这般。都是上锐下平的椭圆形
,中下部凸出,像个空心的秤锤,身上又多了几个孔。那小伙子拣了一个中等大小的,
很拙劣地吹出了“嗦、啦、西”三个音。我挑了一个比较小巧的,学着他的样子,用双
手的拇指按住背面的两个音孔,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住前面的六个音孔,小指托
着底部,然后把嘴唇凑到顶部的吹孔上,平平地吹出一口气:呜——一个清亮悠远的声
音立刻飘了出来。再放开右手无名指,却是一下子漏了气,哑然无声了。
这个呜呜作响的东西,就是我国古代的民族乐器之一——埙。迄今出土的最古老的埙,
一个是7000年前杭州湾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一孔埙,只能吹奏一个音。还有两个是西
安半坡村母系社会遗址出土的,大约也有67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
除吹孔外,还有一个音孔,能吹两个音。到了公元前700多年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
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
与这几个“爷爷埙”相比,我手中的“孙子埙”可先进多了,不仅有八个音孔和一个吹
孔,根据不同的指法可以吹出几十个音,还能吹奏非常动听的音乐。经过我的认真学习
和努力实践,当我吹出基音(音孔全部堵住吹出的音)后,颤悠悠地放开右手无名指,
再放开中指,由低到高三个音从埙中传出——金风瑟瑟、古雅深沉、浑圆醇厚——可惜
,这不是形容我的吹奏声。
根据考古推测,埙是原始居民狩猎时发明的。一种说发是原始居民吹有孔的石头,发出
声音来引诱猎物;另一种说法则是在原始居民把有孔的石头丢向猎物的过程中,空气穿
过孔引起振动,发出好听的哨音,就被他们用来作为乐器了。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
因为在从壶口回延安的路途中,我一吹埙:呜——(在颠簸的车子里,我当然只能吹出
一个声音),同行的就直嚷嚷:行了行了,别把狼招来!
埙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依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
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埙声虽然
不及被誉为金乐之首的编钟那般华丽宏扬,也没有编磬凤鸣莺啼般的灵秀,但在整个古
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诗小雅》何人斯说:“伯氏吹埙,仲氏吹
篪”。埙与篪(篪是古代一种八孔横吹用竹管割制而成的乐器,类似今天的笛子)的组
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
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
。《古诗》中也说:“天之诱民,如埙如篪”。是说上天诱导下民,犹如埙、篪一样相
和。
然而,这样一种和谐、美丽的声音,却在近代几乎消失。多亏了几位器乐大师的极力抢
救,我国古代唯一的土音乐器才得以流传下来。
曾在一个人的夜晚吹埙,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音,乐声断断续续也不悠扬,却有另一种
非凡感受,是Rock、Pop、Blues和Jess等无法给予的。听过了电吉他、爵士鼓等重金属
乐器的轰鸣,再来欣赏这悠扬清瑟的埙声,获得的是内心的祥和与宁静。冥想着几千年
前的中原,茅屋中埙声幽幽,如泣似诉,宫廷里埙唱篪和,歌舞升平,夜色也变得迷离
起来……
--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
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