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筝(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05:48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筝
弹 弦 乐 器。 汉 代 刘 熙《释 名》 中 有:“施 弦 高 急, 筝 筝 然 也”
, 故 名 筝。 战 国 时 期 己 广 泛 流 行, 而 于 秦 国 尤 盛, 史 称
秦 筝。相 传 早 期 筝 与 筑 为 同 一 乐 器 或 筝 源 于 瑟, 如 唐 赵
琳《因 话 录》:“秦 人 鼓 瑟, 兄 弟 争 之, 又 破 为 二, 筝 之 名
自 此 始”。 此 类 传 说 还 有 不 少, 但 均 属 牵 强, 尚 无 证 据
可 考。 历 代 筝 的 形 制 无 大 变 化, 但 弦 数 不 等。 有 十 二 弦、
十 三 弦、十 四 弦、十 五 弦,十 六 弦 多 种。 日 本 奈 良 正 仓 院
藏 唐 代 筝(残) 一 件。《东 大 寺 献 物 帐》 有“揪 木 筝 一 张”,
1952 年 曾 据 残 件 复 原 全 形, 通 长 190.85 厘 米。 中 国 音 乐 学
院 杨 大 钧 教 授 藏 传 世 十 四 弦 筝 一 件, 清 代 制 品, 长 140、
首 宽 22.5、 尾 宽 20 厘 米, 框 边 雕 刻 精 美 花 纹。 传 世 和 考 古
发 掘 筝 的 实 物 很 少, 此 为 不 可 多 得 的 珍 品。
现 代 筝 体 呈 扁 长 方 形, 由 框 板、 面 板 和 底 板 构 成, 为 中
空 共 鸣 体。 里 面 胶 有 音 梁, 表 面 呈 拱 形, 底 部 开 有 两 三
个 出 音 孔。 筝 的 首 尾 部 嵌 有 岳 山, 又 称 前 梁 和 后 梁。 筝
面 置 弦。 设 有 上 扁 下 圆 锥 形 弦 轴。 前 梁 至 弦 柱(又 称 雁
足) 间 为 有 效 弦 长。 弦 距 均 等。 每 弦 由 人 字 形、 金 字 塔
形、 古 泉(刀 币) 形 或 葫 芦 塔 形 的 弦 柱 支 起, 柱 在 面 板 上
可 移 动, 位 置 错 落 如 雁 行, 以 取 得 不 同 的 音 高。 有 的 柱
上 部 有 一 细 孔, 琴 弦 穿 孔 而 过, 以 防 散 落。 框 板 用 红 木、
紫 檀、 花 梨 木 制 作, 外 部 多 镶 嵌 雕 刻 凸 条 花 纹。 面、 底
板 采 用 梧 桐 木 制, 以 木 纹 顺 直、 沙 眼 大 的 沙 桐 为 佳, 如
带 有 活 疤 节 的 发 音 更 为 脆 亮。 面 板 决 定 筝 的 音 色 和 音
量。 筝 柱 之 材, 古 代 多 用 木、 竹、 驼 骨 或 象 牙, 最 多 为 紫
檀、 花 梨 制 木 柱。
在 中 国 民 间, 常 用 的 筝 为 十 三 弦 和 十 六 弦。 经 过 改 良 的
筝 有 十 八 弦、 十 九 弦、二 十 一 弦、二 十 三 弦、二 十 五 弦 等
规 格。 品 种 有 大 筝、 小 筝 和 钢 弦 筝。 五 声 音 阶 定 弦, 最
低 音 从 G 或 c 始, 音 域 达 三 个 八 度。 不 同 地 区 的 筝 又 有
多 种 定 弦 法。 利 用 余 弦 的 抑 按 可 弹 奏 出 七 声 音 阶。 大 筝
全 长 2 米 左 右。 小 筝 全 长 130 — 150 厘 米 左 右, 筝 的 柱 高
约 5 厘 米。
演 奏 时, 以 右 手 大、 食、 中 三 指 拨 弦, 弹 出 旋 律、 掌 握 节
奏, 用 左 手 在 筝 柱 左 侧 顺 应 弦 的 张 力、 控 制 弦 音 变 化,
以 润 美 音 色、 装 饰 旋 律。 右 手 有 托、 劈、 挑、 抹、 剔、 勾、
摇、 撮 等 指 法, 左 手 有 按、 滑、 揉、 颤 等 指 法, 重 按 可 使
原 音 增 高 大 二 度 或 小 三 度 音 程。 可 奏 单 音 曲 调 或 和 弦,
也 可 双 手 演 奏, 同 时 发 出 六 个 音。 用 于 独 奏、 重 奏、 器
乐 合 奏 和 歌 舞、 戏 曲、 曲 艺 伴 奏。 近 代 筝 在 不 同 地 区 形
成 富 有 地 方 特 色 的 流 派, 如 山 东、 河 南、 浙 江、 广 东 潮 州
和 广 东 梅 县、 大 埔 等 地 的 客 家 等, 各 有 独 特 的 演 奏 技 巧
和 代 表 曲 目。 在 现 代 民 族 管 弦 乐 队 的 合 奏 中, 筝 已 居 非
常 重 要 的 位 置。 对 独 奏 来 说, 传 统 乐 曲 有《渔 樵 问 答》、
《渔 舟 唱 晚》、《天 下 大 同》。 创 作 乐 曲 有《庆 丰 年》、《幸 福
渠》、《战 台 风》、《清 江 放 排》、《春 到 拉 萨》 等。
--
你,看到沙洲漫漫变成 荒 野
你,看到一个人变 老然后 死 去 ……
----- 太阳,你在哪里…… ?
----- 太阳,我在这里!!!
————《唐朝·太阳》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