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muel (孔雀翎), 信区: Drama
标  题: [范文][Drama]京剧的形成(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6日21:13:5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Board 讨论区 】
【 原文由 gfxiaozi 所发表 】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
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
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
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
;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
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
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
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
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
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
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
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
═-═-═-═-═-═-═-═-═            Life 
                              生活         
   我 一 个 人 不 孤 独           的       
   想 一 个 人 才 孤 独          Of
                           Colors     颜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80]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58.62.7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9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