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yNewID (回首∴徘徊), 信区: Drama
标  题: 皮影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16日22:09:0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皮影艺术又称皮影戏,它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

间艺术。皮影艺术的历史最早记载是西汉时期,汉武帝时已出现影人,唐代寺僧用影人宣
讲佛
事。严格来讲,这些还只能算是初具皮影戏的雏形,真正的皮影戏是在宋代形成并发展、
兴盛
起来的。宋初以素纸雕镂,后来为增加牢度逐步用皮、驴皮或牛皮雕制。明清时,皮影戏
成为
中国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清代乾嘉时期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几乎遍及大
半个
中国。
 

秦晋皮影

陕西、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成为中国皮影戏的主要发祥地,在战国时期就结成“秦晋

好”,在皮影的造型上属于同一风格、唱腔、剧本也大致相同。
 
秦晋皮影的造型,受到战国的帛画、汉唐的人物碑刻和陶俑、宋代的院体画的影响。
陕西皮影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以华阴、华县为代表,配以碗碗腔,刻工精细,色彩鲜明

富,装饰性强,形体较小,高约36CM,生旦脸部造型额头突出、鼻子秀气、嘴型很小;西
路以
凤翔、礼泉等地为代表,形体较大,高约40CM,花脸多圆鼻深眼,生旦脸型多用阳雕空脸
、通
天鼻。
 
山西的皮影由陕西传入,主要集中在晋中孝义地区和晋西南地区,尤其晋西南地区最为普

。在晋南的皮影造型中,有八仙庆寿、连生贵子、五子夺魁等民间传说的图案,皮影的服
饰上
,有“雪花连串”、“花开富贵”等古老的花纹,影人的雕刻材料以精选的小牛皮为主,
最佳
的是黑牛皮,在色彩上民间老艺人采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使其显得艳丽、精细、大方,
形成
晋南皮影的装饰性、夸张性和趣味性。
 

北方皮影

以河北滦州为中心的北方皮影,包括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皮影,还有北京皮影。滦

影或称乐亭影,现称唐山皮影。
 
明万历年间的著名民间艺人黄素志是滦州皮影的创始人,起先是他用厚纸剪成人形,染上

料进行表演,但纸上易坏、不透明、舞台效果不佳。后来他的学生用羊皮雕成影人。黄素
志自
己编剧本,采用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与当地的民间俗曲想结合,形成刚健质朴的
风格
,现在滦州皮影唱的就叫皮影调。
 
滦州皮影受到寺庙雕塑、壁画和京剧及地方戏的服饰、脸谱的影响,形成一整套程式化的

谱及装饰图案。滦州影人中的生旦大都为一种写意性的镂空脸,它以一条象征性的通天鼻
概括
了从额头到鼻头的侧视脸线,又配以形似弯月的环钩眉眼,嘴被简化成一小段横线。据说
滦州
历代影戏班都将观音菩萨作为影戏之祖,影人的直鼻梁和环眉均依照观音菩萨塑像进行刻
划的
,这种独特的脸谱造型充分展示了北方皮影造型的写意性、寓意性和地方性。
 
在滦州皮影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民间艺人将大量民间吉语和民俗图案应用在皮影造

之中,如在文生服饰中,多配以“玉堂”、“岁寒三友”等图案,在老生老旦的服饰上有
“吉
祥如意”等,在道具布景中常见“富贵平安”——牡丹、桂花插在瓶中,“五福捧寿”—
—五
只蝙蝠围者团形寿字等。
 

豫、湘、鄂、浙皮影

中原、江南的皮影属于同一大区域流派,有着一致的整体风貌,以宋代都城为中心形成了

史上的高峰期。
 
河南的许多地区都有皮影演出,目前坚持演出的有南阳的桐柏、信阳的罗山、新县和豫西

灵宝等地。桐柏皮影与南阳汉画像、石刻粗犷的艺术手法相通,如影人的上肢上端细,越
到袖
口越宽,这种上窄下宽的形状与南阳汉画中的任务形象很相似。影人的外轮廓很简洁,而
身上
的刻工和画工都很精致,尤其是镂空的比较多,服饰上的团花图案及衣边图案与河南民间
手工
印染布的图案很接近。艺人还吸取中原地区民间剪纸以少胜多的省略手法。桐柏皮影使用
的颜
料与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使用的一样,是品色染料,透明度与色纯度高,影人脸上的红晕
就是
点上一块红点子,这与河南泥木玩具的开脸手法是一致的。
 
湖南皮影早年用牛皮制作,但头部很少雕刻。自清末民初开始,民间艺人采用七层土纸裱

成纸板,最后着色、涂蜡而成,并在衣饰上嵌上透明影纸,而且把正侧面的五分相改成半
侧脸
七分相,精细的双眼可以开闭。
 
湖北皮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江汉皮影一般比较大,身高72CM,用水牛皮刻制,现在艺

演出的影人大多是汤玉堂、郭大彪制作的影人。“汤格”的影人以花草图案精细见长,“
郭格
”的以人物造型逼真见长。
 
浙江的皮影戏较流行的是桐乡、海宁一带。其影人雕刻风格与雕工都与北方不同,类似于

南民间的窗花剪影及蓝印花布,富有装饰性。材料用牛皮、斗眼,大部分影人不镂空,只
雕出
外轮廓,分块装缀,衣服装饰的花纹用颜色绘出后在上油重绘不重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98.17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