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anwen (心在天外), 信区: Drama
标  题: 戏曲鼻祖-中国秦腔艺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9 09:36:34 2004), 站内信件



     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行遍及我国西北
的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
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中国最大地方剧种。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
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
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
,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
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
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
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
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我国戏曲音乐中最早的板腔体声
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
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
,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1573-1620年)《
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
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清人陆次云在《圆圆传》中云:“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不成惯听吴歌,
遂命群姬唱‘西调’ (指西秦腔),操阮筝、琥珀(据考证实为月琴),自成拍掌和之,
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说明到明代末年,秦腔已更为成熟。    
    秦腔发源于陕西,便很快就向东流传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而且很就就流
入江南各地。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广州魁巷梨园馆碑记中,就有关于昆、乱合演唱秦腔的“
太和班”的记载。秦腔在当时既然已立足广州,说明它很可能早已在由陕西通向广州的湖
北、湖南等地进行过演出。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江西巡抚郝硕复秦腔已演遍了江
、浙、闽、广、四川、云南、贵州等整个南中国各地。 
    在由陕西附近地区和远赴全国各地进行长期演出的诸多秦腔班社中,最有影响的班社
之一,是乾隆年间秦腔名艺魏长生及其所率领的秦腔班。魏长生(四川人,字婉卿,行三
,人称魏三、魏三官),十三岁时(1757年)随舅父到陕西西安当学徒,次年在同蒲(陕
西大荔、蒲城)一带参加民间秦腔戏班学戏,不久登台演出。从此,在陕西渭北农村一次
进京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第二次进京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迫使继昆曲之
后而统治北京舞台的“京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成)甘拜下风。魏长生在第二次演出中重
视了剧目选用,注意到“演戏能随事自出新意,不专用旧本”(赵云崧《檐曝杂记》);
在唱腔上“善于传情,最是动人倾听 ”(《都门记略》);在化装上改“包头”为梳水头
;在旦角表演上讲求形神兼备,并创造了“踩跷”的特殊表演形式;加之在剧词、音乐等
方面具备了“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焦循《花部农谭》
)等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秦腔的艺术水平,因而一经登台,风靡京师。李斗《扬州画舫录
》曾指出:自四川魏长生以秦腔入京师。李斗《扬州画舫录》曾指出:自四川魏长生以秦
腔入京师,色艺均盖于当时名震京华的“宜庆”、“萃庆”、“集庆”等班社之上,于是京腔效之,不少京腔艺人改习秦腔并加入秦腔班演出,形成京、秦不分
而以秦腔为主的局面。可见其当时的盛况。    
    魏长生在北京演出获得成功后,于乾隆五十三年(1783年)带着秦腔班,经河北、天
津、山东到达扬州,立即被江鹤亭,演剧一出,赠以千金“。)他在扬州连演四年,使扬
州出现了“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 (谢谢榕生:“题《扬州画舫录》”)的动人局面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魏长生离开扬州,带着秦腔班在三年的时间内,相继在苏
、浙、赣、皖、鄂、湘、川等地演出后才又回到成都。嘉庆五年(1800年)魏长生还第三
次从四川到北京演出。    
    秦腔在清中叶以后,不但几乎演遍全国,它在广东的支派“西秦戏” (流行于广东海
丰、陆丰等地),还在清末就到新加坡、印尼等国进行演出。    
    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
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
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
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
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
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为此它曾和昆山
腔、弋阳腔、柳子腔等同进被誉为全国戏曲的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四大声腔
”。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
,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又赛班(一作双寨班)、锦绣
班等。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秦腔虽已不如乾隆时兴盛,但在西安和其它各县,仍
有一些比较出名的班社,如金玉班、玉盛班、全盛班、福盛班、魁盛班、鹿鹤班、新声班
等,还经常演出。    
    幸亥革命后,在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影响下,西安易俗社在改良秦腔方面,曾取得很大
的成绩。1912年8月,以陕西省修史局总修纂李桐轩(陕西蒲城人),修纂孙仁玉(陕西临
潼人)和范紫东等人为核心,以“开发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在西安创办了“易
俗社”,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方式,进行秦腔艺术教育,培养演员甄别旧剧,编写新剧,
进行艺术改革,和其它秦腔班社一起,促进了秦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培养了大批秦腔艺
术人才。先后演出的《双锦衣》、《新华梦》、《三滴血》、《韩宝英》、《卧薪尝胆》
等新戏,深得群众称赞。易俗社还于1921年赴汉口,1932年、1937年两次赴北平演出。在
演出过程中,得到艺术名家欧阳予倩、齐如山、尚小云等人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秦腔艺
术水平。1924年7、8月间,鲁迅来西安讲学时,曾多次观看了易俗称社演出的《双锦衣》
等剧。鲁迅先生还亲手写了“古调重弹”四字,制成匾额赠给易俗社,并把他在西安讲学
的部分讲学费捐赠该社,以资助戏曲改革。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以柯仲平、马健翎同志为首,成立了民众剧
团,边区其他各分区也成立了秦腔剧团,如关中八一剧团,边区其他各分区也成立了秦腔
剧团,如关中八一剧团等。这些剧团,编演了大量反映当时人民斗争生活的秦腔现代戏如
《好男儿》、《查路条》、《中国魂》、《中国魂》、《血泪仇》、《一家人》等,和《
鱼腹山》、《打虎计》等历史剧,使秦腔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12年西安易俗社成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代表的剧目有:《鸦片战争》
、《颐和园》、《宫锦袍》、《家庭痛苦》、《金莲痛史》、《因果鉴》、《卧薪尝胆》
、《苏武牧羊》、《三滴血》、《夸锦楼》、《韩宝英》等(其中有些是时装戏)。   
 
    1938年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成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其代表性的秦腔现代戏有《血泪
仇》、《一家人》、《穷人恨》等,新编历史剧有《鱼腹山》、《打虎计》等。    

    秦腔所用弦乐,笙管唢呐的传统曲牌共有二百多种,其代表性的弦乐曲牌为[小开门]
、[点花开]、[小桃红]、[钻烟洞]、[扭门栓]、[跳门坎](有欢音、苦音之分)、[梗生芽
]、[永寿庵]、[纺线曲]、[杀妲己]等。笙管、唢呐曲牌多从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吸收而来
,与昆曲等剧种常用曲牌大同小异。   
    秦腔打击乐乐谱,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配合角色各种动作的;二是结合剧情接引各
种唱板和各种曲牌的;三是用于各种开场(打击乐套曲)等。各类打击乐,丰富多彩,名
目繁多。   
    秦腔所用的乐器,文场有二弦子、板胡、二胡、笛子、三弦、瑟瑟、扬琴等;音乐除
笛子外,还有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乐器有暴鼓、干鼓、堂鼓、勾锣
、小锣、铙钹、铰子(小于铙钹、大于京镲,两片为一副铜制打击乐器)、云锣、碰铃等
;主要击节乐器有梆子、牙子(板的俗称,又叫三页瓦)。全国解放后,秦腔除以本剧种
长期演奏用的乐器为基础外,还吸收了其它一些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以丰富其音乐的表
现力。   
    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
、毛净、丑等十三门。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在
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
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特技(吐火、吹火、踩跷),以及语言声韵(秦腔
是十四韵,内有入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
一带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
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
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
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西安乱弹(就是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
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
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的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大类:一,[慢板]、多是抒情性的,
属三眼一板(4/4);二,[二六板],抒情性、叙事性较强,属一眼一反(2/4);三,[带
板],长于表现激越、紧张等情绪(包括 “叮板”、“紧打慢唱”,“喝场”等各种唱腔
),属有板无眼(1/4);四,[垫板],长于表现谈话悲壮等情绪,属无眼无板(节奏自由
);五,[二倒板],一般只上一个上句,常作为唱段或转板的“引句”,属一眼一板(2/
4);六,[滚板],是哭诉、吟诵性的唱腔,唱词有(上下)五字句的,也有字数不定、不
讲韵辙、不论平仄的散句,属无眼无板。以上各类唱板,除基本唱腔外,还有用假声演唱
的各类“彩腔”,如[苦中乐] 、[麻鞋底]、[三拉腔](三环)、软、硬[三滴水]、[倒板
序]等。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
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 唱腔
部分主要为七声微式,有时也转用宫调式,除[滚板]外,均有“苦音”、“戏音”之分。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 ”等说部中
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1万本,剧目之丰富
,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因时代久远,佚散颇多,据现在统计,仅存约4700多个,而且,
这些剧目目前还正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流失,如果有关部门不能有效抢救,历代人民用心血
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永诀于世。 

(摘自中国秦腔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1.2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