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金刚), 信区: Emprise
标  题: 古龙传奇3--风行天下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Nov 15 13:06:54 1998), 转信


发信人: wenyou (沙迦), 信区: Emprise
标  题: 古龙传奇3--风行天下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Nov 14 19:17:56 1998)



                《古龙传奇》之
                      ——风行天下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龙的创作真正达到辉
煌,成为风行夭下的名家。
    他的影响超越台湾地区,而与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
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楚留香系列与陆小凤系列,还有
《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九月鹰飞》、《天涯·明
月·刀》等脸炙人口的佳作。
    同时,从1976年开始,古龙的作品开始搬上银幕。最
早被编成电影的小说是《流星·蝴蝶·剑》,由著名导演楚
原执导。
    古龙先后将《快刀浪子》、《剑气满天花满楼》等20余
部作品改编成电影。  1980年,他自创“雪龙电影公司”,自
任监制与导演,专门拍摄他自己创作改编的武侠作品。
    一旦与影视媒体结合,他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香港
作家燕青在《初见古龙》中说。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之多,流传之广,看来
      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即使是不看小说的人,也
    常会在银幕上和荧光屏上,看到古龙的作品,若
    论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数量之多,也只
    有金庸堪与比较,一曲《小李飞刀》(由《多情剑
    客无情剑》改编的电视剧的主题曲)在香港与东
    南亚,唱到家喻户晓,有一个时期,歌星前往东
    南亚登台,若不唱这一首歌,观众便会大喝倒采。
    累得连台湾歌星也要连度赶练,即使口音不正,也
    要唱出这一首粤语歌曲.


    若论到创作数量,港台作家中恐怕只有倪匡能与古龙
相比.古龙的小说总数可能在2000万字以上,大陆正式出
版的古龙小说共68部.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 (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 /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 /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 /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 /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同上

  边城刀声 (1983) /同上

  猎鹰·赌局 (1984) /遗作, 短篇

    古龙在台湾“武林”排名第一,已无争议。据台湾著
名武侠研究学者叶洪生调查所得,认为台湾十大武侠小说
家的排名是:古龙、司马翎、卧龙生、上官鼎、诸葛青云、
伴霞楼主、慕容美、孙玉鑫、柳残阳、独孤红。
    争议颇多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人的排名,而这三
入之中,最无争议的是金庸的大师地位。金庸的作品所表现
的深厚意蕴确非占龙、梁羽生所能及,他不仅是现代武侠小
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代名家。
    那么,古龙与梁羽生孰前孰后呢?这完全是一个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古、梁二人风格不同,各有成就,代
表着现代武侠小说的两极。恰如陈墨在《古龙论》中所言:
      “他(古龙)虽然不能与金庸并肩,但与梁羽生却可以
并列、比较."
      “不管怎样排法,古龙已是超一流的巨星高手,这已是
武侠小说史上的不争之实了."
      香港名作家、名主持人黄沾对古龙作了这样的评价:莫
论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的好,只要谈及武侠小说的流派,
就不能不提古龙。
      金庸也曾说过,古龙的小说独创一格,构思奇妙,有
成就。
      倪匡初读古龙的作品,惊为奇才,在香港大力推介。他
认为古龙是金庸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作家,突破传统,别
具风格,浪漫激情。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其作品刻画人
性深刻,人物生动,能把传统与现代合而为一。
    小说家温瑞安则说,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
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他的文风简洁利落,风格创新,将
传统与现代溶合,适合节奏快的现代社会,有些运用象征
手法的内容更是现代社会的缩影。
    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在众多名家中异军突起,自
成一家,风靡天下,这是与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分不开的。他
本着“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宗旨,将情节小说变为悬
念小说。还将写入,写入的命运,人的情感与性格这一文
学命题应用到武侠小说中去,他曾多次说过:

        武侠小说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应该开始写
    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中的
    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
    该有人的感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
    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由情感
    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不
    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爱与
    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
    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

    古龙十分重视剖析和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大胆借鉴
现代意识流以及推理小说的写作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深
化,情节发展更加富于逻辑,作品意境更加虚实汇融,读
来别有一番风味,可获得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
    他最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称道其文字洗练准
确、有力。古龙语言风格明显受其影响,但更具中国古典
通俗小说特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古龙的作品有很多佛谒一样的短语。“人在江湖,身不
由己”便是他的名言,曾引起无数读者的共呜。
    他爱交相运用长短句。他说:“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
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
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
    古龙后期小说充满了自由发挥的情感与观念。一方面
抹去了小说的历史背景,获得最大程度的创作自由;一方
面使用大量符合现代读者口味的技巧,如背景切割;画面
交错;镜头分摄等蒙太奇的手法,使小说幽远而空灵。既
是一种诗化文体,又是一种怡人的商业文体。
    古龙才华横溢,但他缺乏节制,过于放纵。当他功成
名就时,并没有放慢创作的速度,不像金庸,在成名后将
他的旧作全部修订一遍,表现出很严谨的创作态度,而他
仍然像从前那样大量地“生产”。他写了很多很精彩的小说,
也写了很多很糟糕的小说。
    古龙是一个明显地有性格缺陷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让
人感到他的缺陷有时也不乏可爱之处的人。
    他也许应该知足了,有风行天下的名誉,有豪华的住
宅,还有一位贤惠的妻子。
    古龙书房中挂着陈定公先生写给他的对联,将他与他
太太梅宝珠的名字嵌入联内:

        古匣龙吟秋说剑,宝帘珠卷晓凝庄。
        宝魔珠铛春试镜,古韬龙剑夜论文。

    他的太太从不干涉他的生活方式,古龙有时外出游玩
三四天不归,也没有一句责怪。因为她明白,当他在外面
厌倦时自然又会想起自己的家。
    娇妻与名利并没有束缚古龙的创作力。反而,在巨大
的成功面前,他内心燃烧的,是更大的不满足,是更深远
的孤寂。
    他只能躲在自己的房间内,有时光着身子只穿短裤,拿
笔在雪白的纸上飞速疾书。惟有这样的时刻,他才依稀捕
捉到一点实在。
    古龙写稿前,常常像参加隆重的仪式一样,甚至有点
像参加祭礼。他会仔细地洗干净双手,换上最轻便、舒适
的衣服。然后从容不迫地坐在书桌前,凝神片刻,伸手打
开抽屉,拿出来的并不是笔,而是一副精美的修甲工具,把
十只指甲修得干净整齐,最后才真正动笔写稿。
    写到忘乎所以时,他会离开书桌,坐在地下用一块画
板写。
    他的写作速度很快,灵感来时下笔如神,一个小时写
三四千字。遇到灵感阻滞,一个字也挤不出来时,他会猛
抽香烟,在一圈圈浓烈的烟雾中恍恍惚惚,企盼着文思的
涌来。
    有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上,屏息倾听,好像墙会告
诉他该怎么写。
    他喜欢在下午5点左右开始写作,为了强迫自己快快
完稿,他便邀约一些朋友一起去某个餐馆,让他们提前来
他家等候,待他写完才出发。这样,他会感到一股强大的
压力,不得不奋笔疾书。
    有人认为古龙的知识结构有问题,学的是外文,对于
中国历史与文化只懂皮毛。与金庸、梁羽生相比,古龙的
国学修养显然略逊一筹,不是二人的对手。但是,古龙的
知识面极其广阔,求知欲也很强。他收集了大量珍本及其
他图书资料,藏书是他家里的主要财产。博览群书,无所
不看,甚至连香港天文台编的《天文年鉴》,古龙也看得津
津有味。
    古龙对于中日古典诗词,则从小即喜爱,有一定的造
诣,他还拜画家高逸鸿为师,学习绘画。他的书法也非平
庸之作,台北的凡家餐馆,至今还挂着古龙的题诗题词。他
写字的习惯很特别,很多人是一边喝茶一边写字,他则是
一边喝酒一边写字。
    古龙特别具有语言天赋。他主在香港,当然会讲广东
话,国语不用说了,英语则是他的专业。有意思的是,他
还会讲其他方言,据说他的四川话比四川佬还要地道。


 *****************************************
 风云阁主扫描校对 www.nease.net/~jerrybai
 *****************************************
          转载请保留




--
金刚怒目   宝相庄严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roblab.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