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xas (百无禁忌),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第七章 惊天之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25 12:01:52 1999), 转信

大唐中文首页>>武侠经典>>三国异侠传
第七章 惊天之变
李肃一路向吕布的营寨奔去,到寨边时,被前哨兵截住,李肃从容道:“请报知吕将军
,说故人李肃求见,”哨兵进帐禀报,一会出来,向李肃道:“吕将军令你进帐。”
李肃走入营帐,见吕布高坐案前,威风八面,便向他拱手道:“贤弟别来无恙吗?”吕
布见李肃一身华贵,这才站起,向李肃一揖道:“久没相见,如今于何处高就?”目中
甚有羡慕之意。
李肃见状,不由微微一笑,随即道:“我现任朝廷中郎将之职。闻贤弟来此,民扶社稷
,十分欣喜,今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登山渡水,如踏平地,名为‘赤兔千里马’,
特来献赠贤弟,以助虎威。”
吕布令人牵马进来,只见此马浑身上下一片赤红,绝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
由蹄至顶,高八尺;嘶叫咆哮,犹如腾空入海。
吕布见了,不由大喜,向李肃深深一揖,谢道:“如此良驹,兄赠与我,教我如何相报
,”李肃笑道:“我为彼此同乡兄弟情义而来,岂求相报哉。”
吕布更喜,吩咐摆酒招待。
两人饮至半醉,李肃忽然道:“我与贤弟少见面,但令尊却见过了。”吕布笑道:“兄
饮醉了,先父弃世已多年,怎会与兄相见呢?”
李肃道:“呵呵,我所语乃今日的丁刺史也。”
吕布一听,脸有羞渐之色,喃喃的道:“吕布寄身于丁原处,亦是无可奈何埃并无功名
,未能晋列朝廷。”
李肃见状,心中不由微微冷笑,他把吕市“贪图富贵”的心性彻底窥透了。于是毫不犹
豫的说:“贤弟有擎天驭海之才,天下谁人不知,功名富贵,犹如探囊取物,为甚如此
无奈,肯寄人篱下呢?”
吕布叹道:“可惜布未逢明主。”
李肃道:“我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若不抓住时机,则来日悔之晚矣。”
吕布不由心动,道:“兄于朝廷,知谁是当世英雄吗?”
李肃立刻道:“我遍察朝中群臣,英雄气概均不如董卓,他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
来日必成大业。”
吕布不由叹道:“吕布有心相投董公,可惜并无门路。”
李肃一听,更不犹豫,当即下令随从,把金珠玉带献上,铺排于吕布的案桌上面。吕布
见了,目中羡光大炽,忙道:“怎会有这般宝物?”
李肃清吕布叱退左右,这才悄声道:“实不相瞒,这是董公敬慕贤弟之才,特令我带产
献赠。赤兔千里马亦是董公赠给贤弟的埃”吕布忙道:“蒙董公如此厚爱,未知要吕布
如何报答董公呢?”
李肃并不明言,引逗道:“我才不如贤弟,但于董公处亦为中郎将,贤弟若在董公帐下
,将贵不可言也。”
吕布心痒难熬,忙道:“我亦有此意,可惜并元半点晋见董公之礼。”
李肃微笑道:“贤弟若欲立功,仅是举手之劳罢了。”
吕布沉吟半晌,猛一咬牙,道:“若我杀丁原,引军投归董卓,以为如何?”
李肃断然的点头道:“若能如此,乃莫大功劳也,董公必另眼相看,但事不宜迟,望弟
速决速行之。”
吕布咬牙道:“我意已决,明日便赴投董公,请兄回去转告董公,预备接应。”
李肃一跃而起,道:“如此甚好,我便先回去安排一切,静侍贤弟佳音便是。”说罢,
李肃即告辞,悄悄离开吕布的营寨。
当晚二更时分,吕布提着利刀,走入丁原的帐中,丁原正在烛下看书,见吕布来到,根
本毫无戒心,含笑道:“布儿来此,有甚要事?”
吕布恨恨的道:“我堂堂七尺丈夫,岂甘心作你之子?”
丁原不由大吃一惊,慌忙道:“布儿,义父待你不薄,你为何有此念头?”
吕布不答,也不待丁原话落,冲前一步,手起刀落,丁原的人头已被吕布斩下了。
吕布手执丁原的人头,走出帐外,厉声大叫道:“丁原不义,胆敢抗拒董卓,我已斩杀
,愿跟随我投奔董卓者,留在原处,不愿跟从的可自行散去。”丁原的兵马,登时如鸟
惊飞,逃去大半。
第二天一早,吕布手提丁原首级,前来投奔董卓。董卓 大喜迎接,吩咐摆酒招待。席中
,董卓先向吕布深深一揖道:“我得将军,犹如干旱之苗得甘霖。”
吕布连忙站起,请董卓坐席上,他下拜道:“若董公不嫌弃,吕布愿拜董公为义父。”

董卓更喜,欣然收认吕布为义子,又赠黑金甲锦袍,当即自作主张,封吕布为骑都尉中
郎将都亭侯。
董卓自收纳吕市,威势更盛,丁原已被吕布所杀,辖下兵马尚余数万,跟随吕布投到董
卓旗下,董卓因此而坐拥三十万大军,天下十三州州牧,均难望其项背,朝中大臣,亦
莫敢撄其锋,李肃便劝董卓早定废立汉帝大计,董卓亦已再无忌惮,他下令于省中没宴
,在皇帝议事之处,遍请朝中文武百官、公卿赴会,又令吕布率领披甲武士千人,侍卫
左右,这一次宴会,连辅助太子,位居三公之一的太传袁隗也来了,袁隗是朝中仅剩的
三公,虽无实权在握,但于废立国君的大事上,极有发言权,若袁隗同意,则百官莫敢
异议,因此董卓特别邀请袁隗赴会。朝中大臣,见袁隗也赴会,自然人人不敢不到。
酒宴中饮了几巡,董卓即按剑而起,厉声道:“今少帝懦弱,不足以为君,我决废帝为
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若有异议者斩。”
文武百官皆面露惶恐神色,谁也不敢作声。
但中军校尉袁绍却按捺不住,挺身而出道:“皇上即位不久,并无失德,你欲废嫡立庶
,岂非造反吗?”
董卓大怒道:“天下之事由我裁决,我既作决定,谁敢不 从,你以为我手中之剑不锋利
么?”
袁绍亦毫不畏惧,猛地拔剑在手,怒道:“你的剑锋利,我的剑难道便不锋利?”
董卓怒极,正欲令吕布斩杀袁绍。李肃却向董卓进言道:“废立之事未定,不宜多杀。

董卓这才厉声道:“敢有异议者死,有不从我者可自行离去。”
袁绍见满朝文武百官,竟无一人挺身而出,不由大感失望。他也不再多言,向文武百官
微一拱手,即提着宝刀,大步而出,走到东门,把自己的中军校尉官印,挂悬在门上,
即扬长而去,投奔至冀州,到河北南部及山西东南部一带的郡县去了。
董卓盯着袁绍的叔父袁隗说道:“你侄儿对我无礼,我瞧在你的脸面上,姑且饶恕,那
废立之事又如何了?”
袁隗无奈,只好道:“董公所见甚是。”
董卓厉笑道:“这便是了,敢阻我意者,必以军法处置。”
文武百官至此莫敢异议,均道:“一切但凭董公主意。”董卓大笑道:“这才叫好宴,
彼此可好来好去埃”到这年的九月,董卓即强请少帝刘辩升殿,大会文武百官,董卓并
不跪拜,手握宝剑,对文武百官道:“天子懦弱,不足以坐镇天下,当决废之。”
说罢,董卓即令左右亲随走上金阶,把少帝刘辩挟扶下殿,强脱他的皇帝冠冕,面北长
跪,口称臣听命。又派人把何太后押了出来,当众脱剥她的太后服饰,与刘辩一同跪下
,听候新帝旨意,少帝和何太后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在场文武百言均感恻然。
陛下有一大臣,十分愤怒,高声叫道:“贼臣董卓竟敢作此欺天乱谋,我愿血溅朝殿以
明志。”说时,把手中象牙的手板笏一挥,直冲向董卓。董卓挨了一击,不由大怒,喝
令武士擒下立斩,被斩的大臣,原来是尚书丁管,他被斩时仍大骂不绝。
董卓令人扶出陈留王刘协,刘协时年九岁,战战兢兢,不知将受何刑,不料董卓却亲手
把他抱起,大步走上金阶,放在龙椅上面。然后转身向文武百官大喝道:“新帝已立,
天子登位,你们敢不叩拜吗?”文武百官无奈均跪下朝驾参拜,董卓挺立金阶之上,群
臣参拜的,倒似是他董卓。
群臣参拜毕,董卓故意与刘协耳语几句,即代传圣旨,定帝号为“献”,刘协即为献帝
,时年九岁,董卓又自封为大相国。随即以相国名义,下令将少帝刘辩、何太后、唐妃
三人,押去永安官幽禁,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自此之后,董卓上朝不拜,并带剑上殿,比皇帝更加威武。
董卓的女婿兼谋士李儒,劝董卓提拔重用名流,以助声势。董卓便召蔡邕上朝,不料蔡
邕称病不来,董卓传话道:“你若不来,便灭你九族。”蔡邕无奈,只好上朝拜会董卓
。董卓见了蔡邕,却又大喜,一日之间,连续三次升蔡邕的官职,直至地位极高的侍中
,待蔡邕十分亲热。
少帝刘辩,与他的生母何太后、妻子唐妃三人,自被押入永安宫幽禁,宫中的衣服饮水
日渐缩少,几乎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刘辩此时年仅十四岁,他的妻子唐纪亦年仅十五
岁,如何受得这般苦楚,一日刘辩偶尔瞧见一只燕子,飞于庭中,便深有感触,写了一
首诗,诗中有怨愤之意。
不料官中遍布董卓的眼线,刘辩的这首“双飞燕”,很快便呈到董卓的眼底了。董卓一
看,即嘿嘿冷笑道:“有此怨诗,我终于等到杀你们的借口?”于是立刻命李懦带武士
七十人,直奔永安宫。
很快,武士便把刘辩、何太后、唐妃三人,提到李儒的面前,令武士斟酒,捧给刘辩。
刘辩惊道:“这是什么酒?”
李懦道:“春光明媚,董相国特赐长寿酒。”
何太后道:“既然是长寿酒,请你先饮一杯。”
李儒一听,怒道:“你等不饮长寿酒么?”喝令左右把短刀和白布放在桌上,道:“长
寿酒不饮,便领此两件短命之物吧。”
刘辩的小妻子唐妃,虽年仅十五岁,却甚有情义,跪下求告道:“妄身愿代帝饮此酒,
望保存他母子生命。”
李懦喝斥道:“你是什么人,可以代王而死?”说罢举酒向何太后道:“你先饮罢。”

何太后此时思前想后,无计可施,绝望之下,不由破口大骂道:“我兄无谋,引狼入室
,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她也忘记当初毒死王美人时,哀求张让替她遮瞒,才
有后来被张让利用,诱其兄何进进宫被杀之事了,而假若何进未死,董卓也不敢贸然行
事,有因必有果,因果连环,果然十分可怕。
李儒见何太后犹如泼妇骂街,一时倒也难奈她何,便转而逼刘辩道:“令堂不饮,你可
先饮。”
刘辩道:“请容我与太后、唐妃作别。”
刘辩说罢,即大哭而歌道:“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为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
势去兮泪空流。”
唐妃亦哭歌道:“皇太将崩兮,后土亦颓矣;身为帝姬兮,可恨不能随。生死异处兮,
从此欲离别,如此短促兮。痛哭心中悲。”
母子媳妇三人,忍不住抱头痛哭。
李儒面不改色,斥喝道:“相国正等着回报,你等拖延,还望有谁来救你们么?”
何太后已然绝望,不由破口大骂道:“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化,你们助虐,必遭灭族
。”
李儒一听,怒火大炽,他双手揪住何太后,猛地向楼下一摔,登时命丧,又令武土绞死
唐妃,再给刘辩灌毒酒,不一会刘辩亦七孔流血而亡。
李儒返回洛阳,向董卓回报。董卓更肆无忌惮,他每夜均人宿宫中,躺在皇帝的龙床上
,宫中千百妇嫔宫女,悉数被董卓奸淫。
一次,董卓偶尔兴起,带军出城,说是平定乱贼。走到半路,见一市集,有男女千人集
会,董卓即下令军士围住,千余男女全遭杀害,尽掠财物,装载车上,又把千余颗人头
,悬挂于车下。车队浩荡返回京城,说是平贼大胜而回,下令在城门下焚烧人头,以示
庆贺。一时臭气薰天,天愁地惨,风云变色。
董卓又大封董氏家族,凡沾点亲的,即使是三岁孩童,也封侯晋爵,更放纵自己的西凉
兵将,四出抢掠,奸淫妇女,掘坟盗墓,滥杀无辜。直把京城洛阳一带,弄得昏天黑地
,日月无光。
东汉末年,发生于京都洛阳的这一场惊天变故,不过是 于庚午年的四月到九月之间的事

这数月来,天机隐侠———庞德公一直隐潜于洛阳城中、皇宫内外,所发生的一切,均
或悉或闻或目睹,尽数落入庞德公的心底。
庞德公县然身负天机、地脉、人伦三大奇学,但朝廷的急剧演变,官帏内的残酷激斗,
亦把他弄得眼花缭乱。他根本不能判断,谁是可以“匡扶”的汉室刘氏血脉?以及如何
“匡扶”。一切均发生得太急骤、太诡异,而且太多变了。
他曾在暗中窥察少帝刘辩的运命,发觉他命宫山林位竟然一片青黑,而且直犯“天中”
,牢盘不散。庞德公便知刘辩丧亡在即,决不会超越命宫天中十六岁之玄关了。因此刘
辩决非可予“匡扶”,以延续汉室朝廷刘氏血脉之人。
果然不久,刘辩便应验了“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的民间偈谣。而不久,
刘辩年仅十四岁半,果然难于逾越“天中”命宫十六岁玄关。
直到此时,庞德公才忽然醒悟,“长虹贯紫微帝宫”的天象异兆,“长虹”指的便是“
痴肥胖大”的西凉刺史董卓。他亦忽然惊觉,“紫微帝宫”的惨淡无光,即预兆“汉家
刘氏帝室衰微”,而且事实上,自汉高祖刘邦创立汉室刘氏朝廷,历经四百年后,刘氏
帝室的嫡孙血脉,仅剩下目下由董卓强立的汉献帝刘协了。
判断了此点,庞德公不由更为惊心,暗道:献帝刘协年仅九岁,一切尚未足自立,身边
又有董卓这一头狼卧伏,刘协犹如一头弱小的羔羊,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被董卓这头
巨狼吞噬了。而假若刘协亡逝,汉室刘氏的帝系血脉即断,汉室朝廷,也便彻底完结。

庞德公虽已窥悉天机大势,但天机大势的可怕演行,依然令他十分震惊,心潮起伏,不
知如何面对。
这数十年来,庞德公一直在为如何延缓天机演行而默默努力。他已先后堪点了几座可以
“匡扶汉室”的龙脉,如涿郡的刘备,又预先造就了“医扶汉室”的人材,如阳都山城
的诸葛亮,可惜刘备虽然已得“白兔龙脉”脉气,屡获奇遇,从一草席孤儿,一跃而成
文材武略兼备的俊杰,但刘备的祖宗血脉受煞气太重,造成刘备的部分本命十分艰难曲
折,甚至连“白色龙气”亦被他的本命煞气抵销,因此至今仍未能成大器,亦即未能成
为“匡扶汉室”大业的中坚力量及人循…庞德公沉吟良久,他不由仰天长叹道:“可惜
。可惜。我判断足以匡扶汉室的上佳人选诸葛亮,时至今日,如汉献帝刘协一般,尚年
仅九岁,又如何参与匡扶危在旦夕的汉室大业。哎,莫非‘汉室倾亡、天下三分’的天
机大势,当真如此激进惨烈,无法以人谋延缓吗?莫非当真是天亡汉室?”
庞德公思潮翻涌,心胸郁结,难以开抒。他虽然知道,欲以人谋延缓天机大势十分艰难
,甚至绝无可能,但他仍然不服气,苦苦思谋一切可以挽救目下沉室将倾的玄机妙法。
知不可为而偏为之,这或许是庞德公眼下最痛苦的决定了。
忽地,庞德公目中精光一闪,眼前浮出一位青年将军的身影,此人身长七尺,印堂紫气
洋溢,极有气概,此人便是朝廷的典军校尉曹操了。庞德公心中一动,暗道:此人显然
已获祖宗龙脉荫庇,且龙气十分强盛,足以令他成大器,且目下正值旺发之期,若此人
肯加入匡扶汉室的大业,以其旺盛龙脉,与汉室刘氏一脉汇聚,或许可以挽救目下的危
机。但不知曹操此人的来龙去脉如何呢”他曹氏的祖宗强盛龙脉是谁 替他堪点的?
庞德公心中又喜又奇,他决心直接现身,参与挽救汉室将倾的这一场惊天大危机。
当时曹操尚留在京都洛阳城中,他目睹朝廷的剧变,毫无军功的董卓,竟因大将军何进
的失策,引狼入室,令其坐大,更进而血腥废立汉帝,一跃而成独霸天下的“太上皇”
,心中十分愤恨。但他心思缜密,深知董卓目下手握三十万大军,更有其女婿谋士李儒
、卖主求荣吕布的相助,如虎添翼,势大如天,不能轻易摇撼。若贸然行事,必招灭门
之灾。因此每日深居简出,不问朝政,极力避免与董卓的正面冲突。
而董卓亦因此认为曹操已向他臣服,便没有向他发难。
这一天深夜,曹操仍留在校尉府中的书房,研读兵书,不时俯仰低昂,十分用神。
就在此时,他的亲兵来报,说外面有一位白胡白发老人,登门求见,说是有惊天奥秘告
闻。曹操心性素来十分好奇,一听便心思大动,连忙吩咐亲兵快请,他自己随后亦出厅
迎候。
不一会,亲兵便引领一位老人进来,白胡白发,模样十分玄奇。
曹操对奇人异士素来十分感兴趣,因此他一见白发白胡老人,便快步迎了上去,拱手道
:“老人家贵姓?在下曹操诚心迎迓。”…白发白胡老人便是庞德公,当日袁绍、曹操
入宫诛杀阉宦十常侍,庞德公便潜伏在宫中,于暗处与尊操有一面之缘,可惜并未细加
审察。此时曹操与他相距不过三尺,,他凝神目注曹操一眼,心中不由一动。
从曹操五官中的口鼻,庞德公脑际忽地忆起一樵夫夏侯 海。眼前的曹操,他的口鼻轮廓
,竟与夏候海有七分相似,同样是鼻笔挺,口形甚大,庞德公知道,世人的命格,有“
口大食四方”之说,因此曹操与夏侯海似极有渊源,甚至是源出一脉,不过,为甚两者
一姓夏侯,另一却姓曹呢?庞德公不由更感迷惑。
庞德公决心要探究明白,便坦然的对曹操道:“老朽姓庞,来自荆州蚬山。”庞德公说
时,突觉曹操眼神一闪,似感十分惊喜,但一闪即逝,却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表示。庞德
公不由一怔,也忘了往下再说什么了。
曹操微一沉吟,却忽然向庞德公俯身一揖,十分热诚的说:“原来是庞老先生。请,请
庞老先生到书房叙话。”
庞德公微微一笑,也不推辞,跟随曹操,欣然而去。进入书房,曹操亲手捧了一杯香茗
,敬献庞德公道:“庞老先生从荆州蚬山远道而来,本该盛宴接待,但时值深夜,又加
时局艰困,恰逢宵禁,无法为先生置办,只好以茶代酒也。”
庞德公也不客气推辞,坐下接茶,呷了一口,又目注曹操一眼,这才忽地含笑道:“曹
公子,老朽见了你,忽然想起一位故人,未知公子是否认识?”
曹操正若有所思的默默出神,闻言不由微一震,忙道:“庞老先生所说的故人,未知是
谁呢?”
庞德公又呷一口茶,微笑一下,忽然低声而十分清晰的说:“我的故人姓夏侯名海,曹
公子可认识?”
曹操一听,又不由一震,但很快又镇静的笑道:“天下同名同姓之人甚多,简单一个名
姓,又怎能说明什么?因此请问庞老先生,你这位故人,是在何时何处何事相识的呢?

庞德公见曹操心思十分缜密,显然极工于心计,不由微 微一笑。庞德公的这一笑,含义
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曹操不但身潜旺发龙气,且心智过人,确是领袖群臣
匡扶汉室的人选,但另一方面,他又惊觉,曹操的心思十分绩密,以至滴水不漏,深沉
至极,这种性格,若用于乱世平乱,不失为英雄,但若用于治国,则未免流于阴险,确
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大奸雄。
庞德公心中虽然十分为难,但目下情势危急,也容不得他再深思熟虑。于是庞德公终于
微叹口气,坦然道:“实不相瞒,我当日是在沛国谯郡一座叫龙山的峰上,受了蛇伤,
幸遇一位年约五十的樵夫所救,樵夫复姓夏侯名海,如今与他已别数十载矣……”此时
曹操忽然接口道:“庞老先生,后来又如何呢?”
庞德公道:“我见夏候海年已五十,并无子嗣继后,恰好我又已于龙山北麓,发现了一
座‘盘龙龙脉’,于是赠与夏侯海,助他移葬祖宗骨骸于龙山北麓。此事匆匆已过数十
年,那夏侯海如无意外,必已有子有孙传宗接代了。曹公子听过这事么?”
曹操听了,神色不由一阵激动,他终于按捺不住了,冲口而出道:“曹操当然知道。”

庞德公见状,微笑道:“那曹公子认识我的故人夏侯海么?”
曹操又心神激动的猛一点头道:“曹操当然认识。虽然曹操并未见过。”
庞德公不由微感惊奇,忙道:“为什么曹公子既说当然认识,却又说并未见过呢?”
曹操此时蓦地站了起来,把书房的门牢牢的关上,退回 来,挨近庞德公的座前,悄声道
:“因为夏侯海便是曹操的嫡亲祖父埃”庞德公并不十分惊奇,因为他早已若有所判,
他微一点头,亦轻声道:“既然如此,为甚公子姓曹,你的祖父却复姓夏侯呢?此中的
因由来历,愿告知么?”
曹操此时已断定庞德公是世人传为“天机隐侠”的一代高人,又知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世人寻他千百度,他却出现意外中,因此绝不敢怠慢,站起身来,亲手替庞德公再斟
一杯香酩,又向他俯身深深一拜,道:“庞老先生,夏候家得有子孙传宗接代,全赖先
生恩德所赐埃此事说来话长,且是我曹操家传之秘,但在庞老先生的慧眼之下,曹操不
敢隐门。”
当下,曹操把他父亲夏候嵩,儿时偶然救了大宦官曹腾生命,曹腾十分感激,且又无子
,便收养夏侯嵩为义子,更改姓曹的往事,一一向庞德公细说。末了,曹操感慨的说:
“我虽凭曹姓而责,但决不敢恋宗背祖。在我心底,仍视‘夏侯’为我的同宗。”
此时庞德公亦不由怔了怔,他决计意料不到,他当日替夏候海堪点风水龙脉,原意只是
助他延续子孙血脉,好替夏候家传宗接代,不料却发生如此奇变巧遇……夏侯家的血脉
似断未断,似责非贵,夏候家当日的子孙血脉,却已变成曹氏一脉了。而且其第三代孙
儿,意隐隐成了领袖群雄匡扶汉室的人眩至此,庞德公才猛然醒悟,当日复候海叩拜祖
墓时,墓碑上的“夏候”二字竟然剥脱,隐隐化作另一字,似夏侯非夏侯、似曹非曹的
惊人预兆,原来如此神妙。
这一切,均非庞德公当日本意,但事势上演化如此,虽然淙 大出庞德公的意料,他亦只
能顺势而导行之了。这岂非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么?庞德公心中无奈的叹
了一句。
此时,曹操又续道:“我父曹嵩,现仍健在,他曾亲口向我训示,说祖父当年临终,别
的不说,只吩咐我父:莫忘荆州蚬山庞德公。因此在下一听先生来自荆州蚬山,又姓庞
,便不敢大意怠慢了。可惜正逢目下时局艰困,未能为先生盛宴相待,尚请原谅。”
庞德公见曹操并未因贵而恋宗,又甚有为汉室朝廷焦虑的意思,片刻的疑虑不由消退了
几分,而且目下情势危急,也不容他深思熟虑,便含笑点头,表示领会曹操的心意,随
即又肃然道:“曹公子,一切既已成定局,也就不必耿耿于怀,过于执着了。我深夜到
访,其实另有要事与曹公子商量。”
曹操深知庞德公有洞天彻地之能,对他所说的“要事”,自然不敢轻慢,连忙屏气凝神
,郑重的道:“在下愿聆听先生教诲。”
庞德公当下也不再犹豫,把目下的天机大势,向曹操略为喻示,然后道:“朝廷之变,
汉室之危,你已亲眼目睹,无需我细说可。目下正需一位大智大勇之士,挺身而出,领
袖群雄,匡扶汉室,此乃不世奇功,自然十分艰辛,甚至九死一生,且看谁有此智勇胆
识了。”庞德公蓦地一顿,并没往下细说,注视曹操,十分留意他的反应。
只见曹操沉吟不语,似在思忖什么,好一会,曹操才忽然站起,向庞德公俯身一揖,答
非所闻的说了一句:“多谢先生教诲。”他一顿,却又立刻问道:“但请问先生,在下
的运命如何,幸勿隐瞒,不吝赐告。”
曹操说时,神色十分凝重,炯炯的盯着庞德公看,似乎他是否参与匡扶汉室的大业,便
看庞德公如何判断了。
庞德公见曹操如此注重自己的“运命”,似乎更重于匡扶汉室的大业,不由微微—怔,
心中略一犹豫,暗道:眼前这夏侯一脉的子孙,到底是否领袖群雄匡扶汉室的最佳人选
呢?
就在此时,曹操的亲兵手呈一份书函,勿匆进报,原来是朝廷司徒大臣明日生辰,请曹
操赴会。司徒大臣王允在书函中,虽然并没向曹操指明有要事商议,但显然绝非祝贺生
辰如此简单,因为司徒王允,对汉室朝廷十分忠心,他之所以表面附和董卓,其实内心
另有所图。
亲兵道:“曹将军,司徒府的送函人仍在外面等候,等将军回复,明晚是否赴会?”
曹操目注庞德公一眼,见他仍无什么表示,便沉声道:“你先去稳住司徒府来人,我是
否赴会,待会才有决断,下去吧。”
亲兵依言出去,先行稳住司徒府的送书函人去了。
庞德公已知司徒王允,邀曹操赴会,必有所图,很有可能是商议如何对付董卓的大事,
他不由问曹操道:“曹公子何以未能决定是否赴会?”
曹操十分凝重的说:“自古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又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今奸贼势如巨焰,如日中天,若我不知自身运命,又如
何谋定而后动呢?”
庞德公见事势危急,也不待细思了,只好决然的道:“曹公子原乃夏侯一脉,已得祖宗
盘龙脉荫庇,贵不可言,当有将相王侯之贵,曹公子又担心什么呢?”
曹操一听,心中一动,但仍不放心,又连忙追问道:“既然然 如此,那请问庞老先生,
曹操的寿数又将如何?是否会夭折呢?”
庞德公目注曹操一眼,道:“公子贵气起自命山林,乃得祖宗龙气之象也。又此紫色贵
气直抵命宫‘金缕’位,牢盘不散。‘山’位紫贵旺发,乃主曹公子目下廿九之年;‘
金缕’位乃主六十有六,既然贵气直达,且牢盘不散,公子的寿数据此该以自明了吧。
”庞德公虽然没有明示,但已清楚预示,曹操贵气旺发于二十九岁,而终达于六十六岁
,因此其寿数之断,已不言而喻。
曹操一听,他心性聪慧,悟性亦高,略一沉吟,但豁然而悟,他先是微微怔住,似乎对
“六十六”这岁数之终结点并不满足。但稍过一会,却又呵呵大笑道:“人生七十古来
稀,我的贵气既然可达六十六,比之苟且偷生,庸庸碌碌的长寿之人,不是强胜百倍吗
?好,庞老先生,多谢教诲,我已决定了。”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47.5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wsy.bbs@bbs.net.tsi]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4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