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s (Jesse), 信区: Emprise
标  题: 郭靖与萧风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Dec 29 18:46:00 1999), 转信


            萧峰与郭靖--神话的英雄和人间的英雄

                        筋斗云
    一九九八年一○月

      人们谈到英雄时,常举萧峰和郭靖为例子,但是实际上二人是
    不同的英雄概念:郭靖是儒家文化里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历史上的
    英雄,萧峰是与命运抗争体现自我的神话中的文学上的英雄。
      人间的英雄是要完成社会的价值,神话中的英雄是要完成个人
    的价值。所以,郭靖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郭靖是社会所期待
    的英雄的标准;萧峰要体现的是人与命运的关系,萧峰是个人独立
    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这点上,金庸在文学上对人物的处理也非常地
    成功,郭靖是对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恒定,他时常地体现和吸收周围
    社会的价值体系,社会对他是一个帮助、培养、磨炼、完成的过程
    ,一句话,社会是对他成长的帮助,他的价值也就体现在对社会价
    值的完成上。反过来,萧峰从一开始出场就是已有自我的价值观,
    他就时常体现在与社会价值的冲突中,社会对他是一个斗争、生存
    、冲突、独立的过程,一句话,社会对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
    对他是命运的代表,他的价值体现在与命运相独立上面。
      体现人与命运抗争的文学有很多,主要集中在西方文学上,中
    国因为文化不推崇个人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现人与命运的文学几乎
    没有,这是中国文学上的一个欠缺,直到二十世纪后才有所发展。
    在西方文学上,体现这个主题的大多数是浪漫主义作品,也有少许
    近代的作品。其中古代有奥狄浦斯的故事,伊利亚特、奥德赛的荷
    马诗歌,后来萨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近代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等等。这种英雄人物的特点是他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他不必与社
    会的价值观相同,不屈从于命运,可以被命运击败,不可以被命运
    击倒,英雄的角色不体现在胜利而体现在抗争上面。
      天龙很成功地塑造了萧峰这个人物,可以说在文学上继续了史
    记中项羽的角色,填补了一个文学空白。萧峰从杏子林开始一直处
    在一种被命运摆布的状态,但是金庸给萧峰一个武林第一高手的形
    象,让他有反对命运的资本。萧峰确实是这样做了,他在杏子林十
    分理性地处理了丐帮叛乱事件,在追查大恶人时,更追求的是事实
    真相,他敢独闯聚贤庄,只为了一个陌生女子,而且作者还让他在
    绝壁外表现出能放下契丹包袱的智慧,就是为了塑造一个完美角色
    ,才能担当起反抗命运的使命。这样的英雄如同口袋里的锥子是自
    然就会露出来的,所以他即使隐居东北,也会变成辽国的南院大王
    ,最后为了两国百姓而自杀。
      在自杀这件事的处理上,我觉得是金庸最成功的一点。反抗命
    运的体现就是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以生存于
    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对命运的屈服,萧峰在关外所为已经不再能坚持
    他的忠义礼法了,无法再认同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了,他不愿苟且
    地活下来,才是对命运宁死不屈的反抗,他完成了被命运击败而不
    被击倒的英雄历程。自杀在传统的观念上面是一种对命运的屈服,
    但是在萧峰的情形则完全相反,所以我才说这是他的一个突出创新
    之处。
      尽管萧峰是金庸最成功的文学成就,我在评论金庸作品时却把
    他放在射雕和笑傲之后,原因就是由于段誉和虚竹这两个人物的加
    入。悲剧和喜剧放在一起,在文学上是很难处理的,因为两者存在
    着根本的对立之处。在天龙里面段誉和虚竹在萧峰故事中成为一种
    对庸人的歌颂,两人的故事如果独立只是两个传奇,然而和萧峰摆
    在一起,则成为一种小丑人物。两人的武功都来自于他人,两人的
    生活目标在故事里面都是女人,把两人和萧峰摆在一起就把一篇绝
    世的文学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说教。这如同在哈姆雷特再加一个喜剧
    的兄弟,在老人与海加一个中六合彩的结尾,完全地抹杀了本身故
    事的意义。
      总之,在自杀一事上,金庸突破前人观点是一个成功,在段誉
    虚竹一事上,金庸脱离前人观念是一个大失败。要保持这篇小说的
    完整性,金庸需要对天龙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段誉要改掉后半部,
    虚竹可以全部去掉。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