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r (骗子), 信区: Emprise
标 题: 《世纪的心灵撞击》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an 8 18:48:23 2000), 转信
《世纪的心灵撞击---浅析金庸小说和西方艺术的内在联系》(二)
首先来谈叙事风格的革新。
这一点是新旧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至少是形式上最明显的差异。
旧派武侠小说,或者干脆说旧小说,常常是平铺直叙,极少采用插叙、倒叙
等等手法。看过《蜀山剑侠传》、《紫青双剑录》的读者,应该都会感到这
种结构的大倒胃口。还珠楼主采用的叙事风格类似“信天游”,想到哪里,
写到哪里,常常是突然出现一个新的人物,然后就围绕这个新的人物展开情
节,而把刚开始的主角遗忘掉了。这样一环套一环,本来写得好了,也不失
是高明的写法,象《水浒传》,就处理得相当成功。然而看得多了,总让人
摸不着头脑,没有固定的主线,叙事风格的单一,一度使旧武侠小说走进了
死胡同。
自陈文统(梁羽生)擎起新武侠大旗,金庸的作品奇峰突起。以他为代表,
新派武侠小说的叙事风格有了极其明显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实质上,是承
继西方文学的精髓。
中国文学史一直有这样一种情形的存在,叙事文学的发展远远不及抒情
文学发达。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叙事长诗寥寥可数,《孔雀东南飞》、
《长恨歌》等等说到底,比起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已经是差
了一筹,更不用和《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些西方文学中史诗般的伟大
叙事长诗相比。对叙事文学的偏见,大约来源于我们民族含蓄深沉、锋芒内
敛的性格,这却直接影响了东方叙事小说的发展程度落后于西方。
新派武侠作家大胆吸收西方叙事文学的精华,开始改造平铺直叙的风格。
这一点,金庸的作品非常的明显。
在金庸的小说系列中,通常对《碧血剑》的评价不是很高。一般的观点
是,《书剑恩仇录》作为金庸的处女作开始引起读者的重视(有的评论家认为
这部书一出现就引起全香港轰动,我以为是过誉之辞);而《雪山飞狐》(金庸
的第三部书)的问世标志金庸成为新派武侠的巨擎之一;《射雕》的出现奠定
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我的观点是,标志金庸成为新武侠作家的标志并不是
《雪山飞狐》,应当更早一点,是他的第二部书,《碧血剑》。
因为在《碧血剑》中,第一次出现了全新的叙事模式,通过温仪和何红
药两位女性的口中分别讲述了金蛇郎君的前后两段人生轨迹。如果我没有记错
的话,这是第一次在武侠小说中引入了插叙、倒叙的叙事手法。也许在今天看
来是多么的平凡,然后在那个年代,这毕竟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到了《雪山飞狐》,金庸已经能够相当成熟的采用这种手法,驾轻就熟的
运用了。百年的恩怨,用一天的时间来讲述,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手法,还想旧
小说那样搞什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或者“书中暗表”之类的过渡,显
然结构的糟糕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插一句,《雪山飞狐》是一部结构非常精妙
的短篇,我个人以为完全可以节选一段进入中学的语文课本。金庸自己也称,
对这部作品,是比较花了一点心思考虑它的结构的。
那么,这样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一般的观点,认为金庸的这种突破,是
借鉴日本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三个人同讲故事,讲同一件事但讲法
不同。我相信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真正更大的影响来自《天方夜潭》。金
庸自己说:“...我其实是从《天方夜谭》讲故事的方式受到了启发。不同之人
对同一件事讲不同的故事,起源于《天方夜谭》。”
这部书一出现就引起全香港轰动,我以为是过誉之辞);而《雪山飞狐》(金庸
不仅仅是金庸的作品,古龙的名著《名剑风流》中也有类似的笔法。我本
人对古龙的了解不深,他的作品一般也只看一到两遍,所以很难说有更深的体
会。但是看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尤其是看到凤三叙述往事那一段,明显的感到
这样的叙事风格,比起那些旧小说的完全的平铺直叙,不知道要更加吸引人多
少倍。
新派武侠作品(尤其是金庸作品),以叙事风格的突破为契机,以《碧血剑》
的诞生为标志,正式迈上了文学的典堂。在此后金庸的所有作品中,都保持这
样的特色,与西方文学在叙事风格上保持一脉相承。虽然金庸的作品也拟一点
回目,但是小说本身完全不是旧式的章回体结构,而是一种多重矛盾、多条线
索、纵横交错而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适宜于表现比较宏大复杂的内容,较
之章回体那样单线行走的结构方式有彻底的突破。
基于这种结构,金庸采取了西方近代小说常用的一系列手法如倒叙、插叙、
悬念、闪回、反讽等等。
以悬念举例,传统小说的悬念,常常是为了吸引读者关注,在回目的结尾
留下一个简单的套子,说白了就是吊读者或者听众(相对于说书而言)的胃口。
大家一定都熟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句套语。在我年幼的时候,
喜欢看那些演义小说,这句话曾给我极大的吸引力去往下读。
金庸小说的悬念完全不同,它是是巨大情节的中断,积累了大仲马的浪漫
主义小说和近代侦探小说、推理小说的艺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往往具有极大
的吸引力。最近一次在读《倚天》的时候,即使早就读过十几遍,对每段情节
早就清清楚楚,可是被它的故事紧紧吸引,无比关注主人公张无忌的命运。情
节的曲折固然是主要因素,但是这个叙事笔法的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即使在
谜底被解开之后,金庸小说的悬念仍然有其并未削弱的吸引力,这是促使我一
遍一遍读下去的巨大动力之一。
毫无疑问,西方文学结构模式和叙事手法的借鉴和吸收,大大拓展了金庸
小说的生活容量,也大大增强了金庸小说的艺术力量。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lichengyu.hit.ed]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