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y (春天的小懒虫),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牧野流星(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19 19:36:22 1999), 转信

第三回 石窟宗师留秘笈 林中情侣觅亲人
    原来在这生死决斗之中,洞玄子给段仇世以绵掌击石成粉的功夫,在他胸膛重重地
击了
一掌,本来插在他的胸口那半截断剑,也给掌力拍得全插进去,直没至柄。洞玄子倒在
血泊
之中显然已是一命呜呼。但他临死之前那凌厉的一击,拂尘也打着了段仇世,段仇世的
面上
布满一条条的伤痕,额骨亦已破碎。
    杨华大惊之下,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力,飞快的跑回师父的身边!叫道:“师父,你
怎么
啦?”他知道师父必定是随身携有金创药的,当下抱住师父,便来搜他的金创药。
    段仇世轻轻将他推开,惨笑道:“华儿,我不行啦,你快去帮忙你的三师父吧。”

    丹丘生和阳继孟的拼斗,此时也正好到了生死的关头!他以一掌抵着阳继孟的双掌
,左
手提起剑来,缓缓的向阳继孟的咽喉刺去。阳继孟对着明晃晃的剑尖,竟似视而不见,
上半
身纹丝不动。但说也奇怪。那一剑提在丹丘生手中就好像提着千斤重物似的,向前移动

分,也要用极大的气力。
    原来他们此时已是拼斗内力,力强则胜,力弱则败,那是丝毫也不能取巧的。丹丘
生虽
然只用一只右手抵挡对方双掌,但这只右手,已是集中了他全身的气力。阳继盂第九重
的修
罗阴煞功何等厉害,他用于右掌的内力稍减一分,只怕未能杀掉阳继孟,就要先毙在阳
继孟
的掌下。
    双方功力恰好是八两半斤,任何一方,只要有人帮忙,哪怕是一个小孩子,也能够
取了
对方性命。
    杨华呆了一呆,不知是去先帮三师父的好,还是先给二师父治伤的好。二师父伤得
这样
重,只怕流血不止,那就有死无生。
    段仇世嘶声叫道:“你还不去。”杨华一咬牙根,摇摇晃晃地移动脚步。想要跑快

些,不料欲速则不达,忽地一跤摔倒。
    杨华忍痛跃起,又再前行。只见丹丘生的剑尖已是堪堪指到了阳继孟的咽喉,阳继
盂头
颈一侧,剑锋在他颈核下面划过,登时血流如注。杨华心头大喜,只道丹丘生就可杀了
这个
魔头,哪知丹丘生和阳继盂同时大叫一声,竟然一齐跌倒!杨华这一惊之下,跟着也跌

了。他早已心力交疲,这一跌登时不省人事。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杨华迷迷糊糊中只觉身子发热,渐渐醒了过来。
    眼睛张开,只见两个师父都在他的身边。一个用掌按着他的胸膛,一个用掌抵着他
的背
心。原来他们正在使用残存的真气,输入杨华体内,替他医治内伤。
    杨华叫道:“师父,你、你们……”丹丘生道:“别说话。”杨华眼光一瞥,只见
欧阳
业和洞玄子倒在地上,动也不动。稍远处阳继孟靠着一棵大树,双目紧闭,脸上血色全
无,
也不知是死是活?
    过了一会,丹丘生方始微笑说道:“好了,华儿这条小命总算捡回来了。”笑声中
身体
软绵绵的向下弯,段仇世的情形和他完全一样,双手一松,突然两个人都倒在地上。
    杨华大惊说道:“师父,你怎么啦?”一手拉丹丘生,一手拉段仇世,却是拉不起
来。
丹丘生道:“你放心,阳继孟所受的伤决不在我之下,我若是活不成,这魔头也是决计
不能
活在世上!”
    杨华听他说“你放心”,只道师父的伤并没他想象那般严重,听完之后,方始知道
原来
还在自己估计之上。杨华颤叫道:“不,不,师父,你、你们不、不能死!”
    丹丘生笑道:“人谁无死?只要死而无憾,那就是值得了。如今没有多少时候了,
你附
耳过来,我有话吩咐你。”说到后面,已是气若游丝。
    杨华慌得六神无主,只好把耳朵凑到丹丘生口边,只听他说道:“我身上有我毕生
心血
写成的本派武学精义,我本想托你的二帅父带给本派掌门的,现在只能传给你了。但掌
门师
叔是不会认你作本派弟子的,你也不必交给他们,就自己另开一派吧。还有……”
    杨华正在凝神静听他“还有”什么,忽觉段仇世使劲拉他,丹丘生道:“对,我忘
记了
你的二师父也有话要吩咐你,你先听他说吧。”
    杨华一看二师父的伤比三师父还重,当下心如刀割,弯下腰听段仇世说话。
    段仇世断断续续说道:“记着,要练成盂家刀法。孟元超,他,他是你的……”原
来段
仇世忽地想起杨牧还在世上,杨华与他迟早也会相逢。那时只怕杨华不会相信盂元超的
话,
仍然要把杨牧当做父亲。而自己又已死了,没有可令杨华最能相信的人作证。是以他必
须在
临死之前,把秘密告诉杨华。可惜正在说到最紧要的关头,他已是油尽灯枯。
    杨华怔了一怔,问道:“孟元超是我的什么?”
    杨华问了两次,听不见段仇世的回答,一探他的鼻息,方才知道;师父不知是什么

候,早已断了气了。
    杨华一惊非同小可,回过头来,叫道:“三师父,三师父!”只见丹丘生灰白的脸
上挂
着笑容,但那笑容却好像“凝固”在脸上似的。令人不禁有毛骨竦然之感。杨华惊上加
惊,
抱着帅父用力的摇,叫道:“三师父,三师父,你不是还有话要和我说么?”忽地一股
寒意
直透心头,原来丹丘生的身体竟是冷若坚冰,不知什么时候,也已死了。
    片刻之间,失掉自己两个最亲爱的人,本来已是心力交疲的杨华,哪里还能支持得
住,
心中一片茫然,欲哭无泪。陡然间只觉地转天旋,登时不省人事。
    待到杨华醒来,已是第二天的早上了,阳光射入石林,把剑池映得一片金碧。池畔
的野
花迎。风摇曳,在剑峰上栖息的乌儿正在离巢。一切都是这么宁静,哪里像是曾经沐浴
过血
雨腥风。
    杨华定了定神,从迷糊中完全清醒过来,记起了昨日的事情,肝肠寸断,心里想道

“两位师父已经惨死,我应该让他们早早入士为安。”
    不料当他找寻师父的尸体时,不但段仇世和丹丘生两人的尸体不见,阳继孟、洞玄
子和
欧阳业这三人的尸体也是全都不见了。
    杨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呆了好一会儿,心想:“难道昨晚的一切,都只
不过
是一场恶梦么?”
    他清楚记得,二师父和三师父是倒在剑池旁边,并排一起的;洞玄子胸口插着断剑
,倒
在稍远的地方;欧阳业是死在一块岩石下面;阳继孟则是靠着一棵松树紧闭双目的。但
现在
这一切都像幻景一样,都消失了。
    “难道阳继孟还没有死,他把尸体都搬出去了?”
    但跟着再想:“三师父和我说过,阳继孟受的伤决不在他之下,他若是活不成,这
魔头
也非陪丧不可,三师父是要我安心在石林练好武功,决不会说假话来安慰我。而且,即
使阳
继孟幸没有死掉,要跑出石林亦已艰难,哪里还有力气搬走尸体?再说他搬走尸体又为
的什
么?”
    扬华抱着万一的希望,大声叫道:“二师父,三师父!”希望奇迹出现,他的二师
父和
三师父还没有死。
    剑峰上的鸟儿给他吓得展翅高飞,但石林里除了鸟声之外,就只有他自己的回声了

    奇迹没有出现,但地上一滩滩的血迹倒是给他发现了。显然这是昨日那场恶斗留下
的血
迹。有敌人的,有师父的,也有他自己所流的鲜血在内。他揉了揉眼睛,看了看遍地阳
光,
看了看地上的血迹,当然不是梦了!
    忽然他的目光给一样事物吸引,那是放在石台上的一本书。昨晚二师父和三师父就
是把
酒坛放在这个石台上喝酒的。酒坛在石台底下碎成片片,石台上却多了一本书。他拿起
来一
看,正是丹丘生所写的崆峒派武学精义,丹丘生临死之前,说要传给他的。
    怪事接连发现,杨华心里又有了一线希望:“三师父倘若被人所害,那个人又怎会
把这
本书留下来给我?这件怪事终须有水落石出之时。”再想:“但愿两位师父还在人间,
但不
管他们是生是死,我总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辜负了他们以绝技相传的苦心!”
    有了希望,悲痛稍减些,杨华检查身上的东西,段仇世给他的那本“孟家刀法”,
也还
是在他的身上,并没遗失。
    随后两天,杨华搜遍整个石林,什么人也没有发现。石林倘若没有熟悉地理的人做

导,那是不容易进来的。杨华自思:仇家之中,最熟悉石林地理的是阳继孟。这魔头纵
然侥
幸未死,最少也得养伤几年。又即使有别的仇家能够闯入石林,他打不过也可仗着熟悉
石林
的地形躲避,于是便放心在石林住下,遵守两位师父的“遗嘱”,苦练武功。
    丹丘生积下的余粮足够他一年食用,在石林里还可以捕鱼猎兽,日子完全可以过得
和从
前一样。
    杨华先练孟家刀法,打开了那本书,只读了两页,却又发现了一件怪事。
    第一章是“总纲”,开头写的是:“快刀要义,以我为主。以‘嫩’辅‘老’以‘
急’
辅‘迟’。以静制动,以客犯主。此为变格,亦须熟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要旨仍
在一
个“诀’字。但主客易势,动静得宜,必须审情度势,不可默守成规。”
    杨华武学已有根底,读来并不难懂。不过什么“嫩”“老”“迟”“急”等等术语
,却
是不懂。
    好在第二页就是对上面这段话的注解,纸质不同,墨色也比前一页“新”得多,看
来乃
是后人添注的,奇怪的是:写上注解的那个人的书法。杨华竟是似曾相识!
    最初杨华尚未注意,只是津津有味读那注解,懂得了“嫩”是以刀尖接触对手的兵

器。”“老”是以刀柄砸磕;刀柄磕托稍慢为,“迟”,刀尖先迎为“急”。
    注解不单解释“术语”,还有注解答本人的心得,如:“嫩须轻灵,老须用劲。急
防躁
进,迟防生变。主客易势,”当在敌方攻势最急之时出其不意行之。”等等、注解的文
字写
得密密麻麻的,比正文还多。
    杨华茅塞顿开,大为欢喜,心里想道。“这些刀法上的精义,用在剑法上大概也是
可以
的,看来上乘的武学似乎都是殊途同归。”忽地心念一动,不觉咦了一声,想道:“这
人的
笔迹,我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
    “孟家刀法”每一页的后面、都插有纸质不同的另一页写上添注。杨华起了疑心,
不先
练那刀法,先把每一页的书法仔细察视。越看越觉得熟悉,但却想不起来。
    他在剑池旁边低首沉思,“这是孟家刀法,添加注解的人最可能的当是孟元超了。
孟元
超我见也没有见过,焉能熟悉他的笔迹?”
    池中影子出现他的影子,杨华忽地想起小时候母亲和他在北戴河上泛舟的情景。不
禁心
痛如绞,想道:“爹爹对我虽然也好,总是不及妈妈的好。她不但自小教我武功,读书

字,也都是她一手教的。唉,想不到我和她已是永无见面之期了,我必须听二师父的吩
咐,
练好武功,为她报仇,管它这些字是谁所写,我还是先练好刀法吧,将来见了盂元超再
问他
也还不迟。”
    他本来决定不去思索那是谁的笔迹了,但当他想起母亲教他写字之时,突然间心念

动,恍然大悟,跳起来叫道:“这是妈的笔迹!”
    但他想了起来之后,却是不由得更奇怪了:“妈怎会懂得孟家刀法?要说她是给孟
家的
人抄的吧,难道她认识孟元超?孟元超又怎会那样相信她,把家传的刀法给她看,还请
她代
抄自己所领悟的武学精义呢?”他把孟家刀法翻来覆去的仔细看几遍,注解文字的笔迹
确实
是她母亲的。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杨华没有看错,那些注解的文字确实是云紫萝替孟元超抄的。那时他们正是一对少
年情
侣。
    杨华满腹疑团,隐隐感觉到母亲和孟家定有渊源,当然他还是做梦也想不到他是孟
元超
的儿子。
    最后杨华想道:“反正我是要去找孟元超的,见了它自然知道其中原故。何必现在
去想
这想不通的事。”
    杨华自小得名师指点,资质又极聪颖,苦练孟家刀法,不到半年,便已纯熟。比段
仇世
估计的所需的一年的时间少了一半。
    跟着再练丹丘生传给他的崆峒派武学精义,这是他的本门学问,上手更快。不过对
深奥
的武功,当然还是不能一学就会。练完这本秘签,不知不觉已是过了将近一年了。
    在苦练本领、琢磨上乘武学的这一年当中,最令他困惑的是,怎样才能将两种上乘
的武
学融会贯通?
    他已经领悟到孟家的刀法可以用到崆峒派的剑法上来,但这两门的武学却是有独特

处,例如孟家快刀以快为主,崆峒剑法则以闲雅舒展为主,路数不同,招法大异,甚至
有相
反的。怎样才能相反相成,合而为一呢?杨华毕竟火候未到,可是难于自己揣摩出来的

    但虽然如此,在这一年过后,他的武功已是突飞猛进,远非从前可比了。
    还差七日未满一年,他准备满了一年,便即离开石林。他在石林住了几年,一旦就
要离
开,自是不免对这名山胜地,颇有恋恋不舍的感情。于是在这七大当中,他抛下武功,
到处
游玩。
    这一日他在剑池洗了个澡,游兴正浓。在剑池上来之后,抬头看那剑峰,“剑峰”

字,相传是明代的天下第一剑客张丹枫所书,铁划银钩,写得十分有力。
    杨华看得心神如醉,似乎张丹枫的书法也有可以和剑法共通之处,忽发奇想,要跑
上剑
峰摸一摸张丹枫的书法。还想看一看是不是可以把它拓下来。
    剑峰峭立如笔,字刻在一块平滑如镜的岩石上,下面绝无可以立足之处,也不知张
丹枫
当年是怎样写上去的。
    这样险峭的剑峰,猿猴也难爬上。但已是难不到武功突飞猛进的杨华。他以壁虎游
墙的
上乘轻功爬到那块岩石下面,把准备好的一条绳子缚在剑柄,宝剑插入岩石,绳子的一
端缚
在腰间,身子悬空,摸张丹枫所题的“剑峰”笔划,默想其中可以和剑法共通之处。
    “峰”字最后一笔像一柄利刃似的直拖下来,但中间却有个小小的缺口,笔势不能

续。杨华觉得有点奇怪:“张丹枫写这个字为何不作兴一气呵成呢?”
    杨华把眼睛贴近缺口往里张,只见黑黝黝的竟是一个不知有多深的山洞。好奇心起
,用
力一攀那块凸出来的石笋,忽听得轧轧声响,刻有“剑峰”两字的那块大石忽地似磨盘
转过
一边,出现了一个比海碗还要大的洞口,已经是容纳得一个人钻进去了。杨华拔了一些
茅草
堆在洞口,用随身携带的火石点燃,让洞中冲出一股秽气去净。然后下去拿了火把,方
始入
洞探险。
    入口虽狭窄,里面则甚开阔,杨华走过一条长廊,忽地眼睛一亮,只见一张白玉供
桌,
桌上写有几行文字。这张玉桌,竟是整块通体晶莹的白玉做成的。玉石不奇,但这样大
的一
块白玉,可是无价之宝。
    供桌后面的石壁上有个中年书生的画像,丰神俊秀,栩栩如生。左下角写有几个小

“天顺七年化外之民张丹枫自画像。”
    “天顺”是明代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按:明英宗登位时的年号为“

统”,其后改为“天顺”,天顺七年即公元一四六三年。)距杨华发现画像之时,已有
三百
多年。杨华站在这一代武学大宗师的画像之前,不由得肃然起敬。
    回过头来,再看那白玉供桌上写的几行文字。四行大字写的是:“入得此门,与我

缘。愿作我徒,戒律必遵。”另一边写有密密麻麻的十条戒条。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

是:“拜师之礼,每读戒律一条,叩头十响,必须用力。”但供桌上却不见有什么拳经
剑谱
之类。
    杨华心里想道:“我并不贪图绝世武功,但这位前代大侠却是值得我向他磕一百个

头,尊他为我隔世师尊。”
    那十条戒律只有第一条有点特别,其他九条,则是名门正派常为戒律,不外“不许
恃强
欺人,不许奸淫掳掠,不取不义之财……”等等,第一条却是:“不作大明臣子,但遇
外敌
入侵,可为大明出力。”原来张丹枫的祖父乃是和明代始祖朱元璋争夺江山的张士诚,
张士
诚和朱元璋在长江一战,兵败沉江,故而张丹枫留下戒律以不做明朝的官列为首要。怎
料到
有人发现之时,早已是改朝变代了。
    杨华心想:“我当然不会做官。但这条戒律的主旨乃是要抵抗外敌的入侵,如今是
满洲
鞑子霸占了汉人的江山,根据这一条的道理,我就该和侠道一起反抗清廷,这正是我今
后该
做的事。”
    其他九条,更是任何一个正派的人应当遵守的立身处世的道理,杨华当然依得。于
是毫
不踌躇的便即跪在张丹枫的画像之前磕头。由于他对这位一代武学宗帅的仰慕乃是发自

心,因此不折不扣的依照张丹枫遗嘱吩咐行拜师之礼,每读一条戒律,用力磕足十个响
头。
读完十条戒律,瞌足一百个响头,磕得额角都肿起来了。
    忽地奇迹出现,只见他跪下磕头之处,地面凹陷,裂开一个山洞,隐隐透出宝光。
杨华
挖开泥士一看,地下藏的是一个丘匣,四角嵌有四颗明珠。杨华这才知道,张丹枫要他
磕这
一百个响头,磕得原来大有道理。打开玉匣一看,里面藏的一本书,封面题的是“玄功

诀”四字。
    杨华得两个师父传他的刀法剑法,对于临敌的招数所知已是甚多,但上乘内功如何
修习
却是未知。小时候父亲和段仇世虽曾传授过他一点入门的练功法子,后来丹丘生也教过
他一
些吐纳功夫,但他两位师父的内功都是介乎邪正之间,不能说是上乘的正宗内功心法。
张丹
枫留下的这本“玄功要诀”,显然是他毕生武学精华之所聚的上乘心法了。
    杨华想道:“张丹枫是一代武学宗师,他的内功心法不知如何深奥?”果然一开头
他就
不懂。“子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岂能出于理、气、象乎?”文字的意思,他是大
致懂
的,但这几句说得太“玄”,他却不知与武学有何关系,心想:“孔子哪懂内功,为何
引他
的话?”
    再读下去,这才知道是与武学有关。书中写道:“象者拳之形也;气者拳之势也;
理者
拳之功也。理气兼备,举手投足,无不逾矩。”跟着把阐发这几句话的道理解释的清清

楚,亦即是修习上乘内功“心法”了。杨华细细咀嚼,越读越是有味。只觉书中的解释
,和
自己曾经学过的有些地方也可以触类旁通,那是卓而不玄了。“玄功要诀”讲的都是武
学基
本原理,虽然只是十数页的薄薄的一本书,已是包罗万象。他以前的所学和这本“玄功

诀”比起来,有如小溪之比大海。
    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最后一行写的是:“心法领悟,可以入内室钻研无名剑法
。”
杨华心里想道:“玄功要诀,精深博大,要说领悟,谈何容易?但我在石林可是不能久
留,
还是先去看看无名剑法吧。”又想:“剑法名为‘无名’倒也特别。听说张丹枫是天山
派的
始祖,为什么不叫做天山剑法呢?”
    杨华踏入山洞的最前一间石室,只见两边石壁画满图形,共有一十八个,画的都是
各种
使剑的姿势。
    但只有图形,却没文字,杨华留心细看,第一个图形像是“朝天一柱香”,但这个

式,剑尖是笔直的指向天空的,壁上的图形剑尖虽也上指,却是斜指。认侧面的某一个
角度
看来,剑尖倒似乎指向站在下首的敌手了。第二招像是“玄鸟划砂”,但仔细看时仍是

像。而且“玄地划砂”乃是转身以反手发出的剑式,杨华试一比划,根本就不可能一下
子从
“朝天一柱香”变为“玄鸟划砂”。
    其他各式剑招,情形都是类此。看来像是某一普通剑式,细看又不相同,甚至有若
干剑
式,左看像是甲派的招数,右看像乙派的招数,正中间看又像丙派的招数的。而且十八
个图
形,剑势都不连续。杨华看得莫名其妙,想道:“这个剑法可比玄功要诀更难懂了。连
招式
的名字都没写上,怪不得叫做无名剑法。”
    原来这是张丹枫晚年所创的剑法,己是在他开创天山派之后许多年的事情了。其时
他的
爱妻云蕾已死,他的掌门弟子霍天都已足以支撑门户,于是他遂重履中原,最后回到他
与云
蕾少年时候最喜欢的地方一一石林一度过晚年,方始创出这十八式“无名剑法”。这“
无名
剑法”比任何“有名”的剑法,境界都要更高一层。它是要靠学者各自的悟力自创新招
的。
杨华的“玄功要诀”都未入门,当然是看不懂这最深奥的“无名剑法”了。
    杨华走出石室,心里想道:“我现在尚未领悟玄功要诀,欲求躐等,自是不易。但
祖师
的剑法必定有其道理,我先把各个图形牢记心中,以后待我有了那个学力之时,说不定
就可
懂得其中的妙处了。”到洞口一看,只见瞑色四合,原来他在洞中沉迷于张丹枫所传的

学,不知不觉已是过了整整一个白天,此时肚子方始觉得有点饿了。杨华把那块封洞的
石头
转过来堵住洞口,爬下剑峰。
    于是者接连几天杨华都在石室里默记那壁上图形,不觉七日之期已满,一十八式“
无名
剑法”亦已牢记心中。
    虽然他还可以留在石林,但为了急于去找孟元超以释心中疑问,他还是决定了按照
原来
的计划,在师父“失踪”了一周年的日子离开。
    最后一日,他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住了几年的石屋,但在他要出石林之时,却忽地想
起一
事。
    杨华想起那日的奇事,暗自思量:“两位师父生死卜。可能尚在人间。但凡事不能
从好
的一面着想,坏的一面,阳继孟这大魔头说不定也还是活着呢?”跟着自然想道:“假
如阳
继孟未死,先回到石林,万一给他发现剑峰上的秘密,以他的武学造诣,说不定可以领
悟张
丹枫的无名剑法,那岂不是助纣为虐。不如回去毁了他吧。”同时他也委实舍不得离开

林,想回去再看一看他最喜欢的地方,喝一口剑池的清水,摘一朵剑峰的野花。
    正当他向剑池走去的时候,忽听得有脚步声响,好像就在身边。杨华吃了一惊,连
忙躲
在一块岩石后面。
    脚步声走过去了,那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也听见了。但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杨
华怔
了一怔,随即哑然失笑:“在我在石林住了几年,怎的忘了石林的地势了。”要知石林
万户
千门,峰口路转,有时甚至看到了前面的人,距离极近,也还要转几个弯才能和他相会
的。
    杨华心想,假如是师父回来的话,一定会出声叫他的。会不会是阳继孟和什么人回
来呢?
    谜底马上揭开,那两个人已在开始说话。一个是男,一个是女。听他们的声音,年
纪都
似乎不大。
    那少女啧啧赞赏,说道:“这里真是神仙洞府!”
    男的笑说道:“你可别忘记留下记号,要是找不着我的叔父,咱们出去,可就难了
。”
    杨华依稀记得二师父和他说过家里还有一个侄儿,心因想道:“在这里住过的还有
一个
阳继孟,不知他是谁的侄儿?”跟着想道:“师父当年是离家出走的,据三师父说他还
是什
么小王爷的身份呢,他离家之后,后来就是他的侄儿做小王爷了。听说师父出走之后,
从来
也没回过家里,他是一向讨厌家里的人的。小时候我跟二师父两年,也只是听他提过侄
儿一
次,大概不会纡尊降贵,来到石林探险?”他这样一想,虽然并不知道阳继孟是否有个

儿,也把这人当作阳继孟的侄儿了。当下跟在这一男一女的后面,想要多听一点他们说
的什
么,待证实了这里的是阳继孟的侄儿之后,他才出手。”
    杨华的轻功远远在他们之上,地形又熟,这一男一女都没有发觉后面有人。但杨华
再听
他们的说话,却是立即就把他的猜疑推翻了。
    只听得那少女说道:“你放心,我不会忘记的。我来此的时候,孟大侠早已叮嘱过

了。”听到这里,杨华不由得心中一动。“她说的是哪位盂大侠?”
    心念未已,便听得那男的说道:“孟元超是我叔父的好朋友,可我还没有见过他呢
。冰
妹,你怎的知道应该向他打听消息的?”不出杨华所料,那少女说的“盂大侠”果然是
盂元
超。
    那少女噗嗤一笑,说道:“青哥,你怎的如此糊涂,自己说过的话也都忘了?”
    那男的似乎是呆了一呆,半晌才笑起来道:“不错,我记起来了。有一次咱们谈论
当今
豪杰,我是曾向你提过我的叔父和孟元超的交情。那次咱们谈论的人很多,在场的也还
有别
人,想不到已经过了一年多了,你还记得。”
    那少女道:“你说过的话,每一句我都记得!”
    那男的道:“冰妹,你真细心。可是,唉,糟糕!”
    那女的道:“什么糟糕?”似乎因为男的话说得如此突兀,有点惊疑不定,心中不
悦,
声音冰冷。
    那男的笑道:“你这样细心,以后我可不敢在你跟前说错一句话了。”
    那少女笑道:“你知道就好。”
    他们在打情骂俏,杨华在一旁却是又惊又喜:“原来我猜错了,他是我二师父的侄

儿。”随即心头一沉:“要是让他知道了叔叔的不幸消息,不知道多难过呢。”
    杨华正在盘算应该怎样和他们见面的时候,只听得那男的已在接着说道:“咱们还
是说
正经的吧,孟大侠是怎样和你说的?”
    那少女道:“我不是已经告诉过你?”
    那男的道:“我想知道详细一些。”
    那少女道:“好,那我再说一遍。或许那天我说的有什么遗漏。要是你听不明白,
还可
以问我。”
    那男的道:“我也想知道更多一些有关孟元超、令师叔以及小金川义军的事情。”

    那少女道:“好的,我尽我所知,说与你听就是。先说你叔父的事情。”
    那男的想要知道的这些事情,也正是杨华想要知道的。
    杨华本来准备过去和他们见面的,心念一转,想道:“我和他们第一次见面,可不
方便
向他们打听这许多事,不如听听,他们怎样谈论孟元超吧。”那天,他虽然没有听完段
仇世
所要告诉他的说话,心中已是隐隐感觉得到,孟元超一定和他大有关系。
    于是杨华依旧悄悄的跟在他们的“后面”,说是“后面”,其实已是隔了几重“门
户”
的。只听得那少女说道:“令叔最后一次见到孟大侠的时候,曾经告诉他是准备前往石
林。
据说是要找一位朋友。”
    那男的道:“不知他找的是什么朋友?”
    那少女道:“他没有告诉孟大侠。不过,你是他的侄儿,他的朋友,你大概也应知
道一
些吧。想一想看。”
    那男的道:“你不知道,我的叔叔当年是因为和我爹爹不和而出走的,直到我二十
岁的
时候,他方才回来一趟,我跟他出去,没多久又分手了。他的朋友,我知道的只有孟元
超和
缪长风,另外就是他死去的师兄卜天雕了。”
    杨华想道:“敢情就是那次我和大师父在点苍山出事之后,二师父才回家的。怪不
得在
这以前他极少和我提起他的侄儿了。”
    那少女道:“原来如此。不过,这石林的主人既然是你叔叔的朋友,想必不是坏人
。”
    那男的道:“那是一年多的事情了,叔叔不知是否还在这儿?咱们进来这许久,仍
没发
现人迹。”
    那少女道:“在这个好像八阵图的石林之中,你是不是有点害怕了?”
    那男的道:“即使有甚危险,我也还是要来的。”
    那少女道:“有一句话,不知我该不该问你。”
    那男的又好像是呆了一呆,勉强笑道:“你对我是知无不言,我岂能瞒你。你尽管

吧。”
    那少女道:“我看你好像另外还有什么心事?”
    那男的笑道:“你真厉害,心事也瞒不过你。不错,我此来固然是为了寻找叔叔,
另外
却也还有一件事情。”
    那少女道:“什么事情?”
    那男的道:“这石林和我段家大有关系。不过,现在我还没看见剑池剑峰,要是找
到了
那个地方,我再告诉你吧。”此言一出,杨华和那少女都是大感奇怪。他的秘密为什么
要到
剑池剑峰才能吐露呢?”
第四回 深入石林求秘笈 敢凭宝剑斗魔头
    那少女性情和顺,心里不高兴,脸上仍是含笑说道:“好吧,那我就先说一说小金
川的
事情。他们都是当世豪杰,据一隅之地,抗拒清廷,日子虽苦,志气不挠。我的确是佩
服他
们。”
    “那你为什么不囹在小金川?”男的问道。
    “师叔和伯父要我离开的,当时正是一场大战的前夕。我希望留下,他们却非要我
离开
不可。因为他们已经决定放弃小金川了。”
    “呵,他们要放弃小金川,那不太可惜么?”
    那少女像是想了一会,方始缓缓说道:“孟大侠说过,他们打的仗是长期的,为了
驱除
鞑子,光复河山,这个仗也许要打十年,也许要打一百年,不在乎一个地方的得失。最
重要
的是人,不是地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虽然他们一直把小金川当作自己的
家一
样,但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们还是准备放弃小金川的。”
    那男的道:“呵,这么说,以后我是不可能到小金川去找盂元超的了?”这句话也
正是
杨华心里想说的。他按一按藏在身上的孟家刀谱,不由得一片茫然。
    那少女说道:“不错,他们准备向川边撤道,今后将是行踪无定的了。我离开不久
,清
兵便大举入川。消息隔绝,难知实况,只怕此际小金川早已失守了。咳,要不是……”

    那男的道:“要不是什么?为何不说下去?”
    那少女忽地笑道:“这次你猜猜我的心事吧?”
    那男的道:“要不是为了把我叔叔的消息带来给我,你一定不顾一切要跟他们撤退

了。”
    那少女粉脸泛红,笑道:“这次你倒是聪明得很。”
    那男的忽道:“这次你在小金川可有见着刘抗么?”
    那少女道:“见着了。刘大侠的夫人名叫武庄,听说还是认识你的呢。你却没有和
我说
过。”
    那男的淡淡说道:“不错,她以前和云紫萝女侠及缪大侠缪长风等人,曾经在我家
里住
过几天。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忘了告诉你了。”
    那少女说道:“刘夫人对我很好,年纪也比我大不了几岁。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了,
可还是十分天真活泼,像个未出嫁的姑娘。有一天我们站在一起,盂夫人调侃我们,说
道:
你们站在一起,像是一对姐妹。论年龄,刘大嫂当然应该是姐姐,但若论到稳重端庄,
却又
倒像她是妹妹了。”
    那男的默不作声,好像在想什么。
    那少女说了这个“笑话”,见他毫无反应,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说道:“当然
这是
孟大侠的夫人给我脸上贴金,其实我也是不懂事的小丫头,怎能与刘夫人相比。刘夫人
看似
‘少不更事’实在却是能干得很呢。小金川的女兵,都是她和孟夫人一起训练的。”
    那男的道:“别尽说刘夫人了。”
    “咦,你怎的好像不大高兴,又有什么心事了?”
    “我听说义军要放弃小金川,还能高兴么?”
    那少女道:“孟大侠不是讲得很明白么?当年他们开辟了小金川作为义军基地,以
后他
们还是可以开辟另一个新天地的!他们有的是丹心侠骨,还怕开创不了?”
    那男的道:“道理我懂得,就是心里不舒服!”
    那少女安慰他道:“听说义军要放弃这样好的地方,谁的心里又能舒服呢?但这好
像冬
天的夜晚一样,黑夜很长,也很寒冷。但无论如何,总会过去。白天一来,又是遍地阳

了。你说是么?”
    那男的叹口气道:“你说得很对。”其实他心里的不舒服并不只是为了义军的撤退

    这少年名叫段剑青,正是段仇世的侄儿。八年前武庄在他家里住的时候,他曾经对
她一
见钟情。后来知道名花有主,这才息了念头。这段秘密,他从来没有和人说过。他刚才
向这
少女打听刘抗,其实就是想要知道武庄的消息。
    那少女道:“刚才你问我为何不留在小金川,我也想问一向你,你又为何不跟你叔
叔去
小金川?”
    段剑青说道:“像你一样,我的叔父也不许我去小金川。”心里则在暗暗叫了一声
“惭
愧”,因为他说的乃是谎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避免见到武庄。
    那少女道:“我明白了,你的叔父是怕你吃不了苦。你是小王爷的身份哪!”
    段剑青怫然不悦,说道:“我早已不是什么小王爷了。要是我打算享福的话,我还
会出
来闯荡江湖么?你别以为我吃不了苦,我,我……”像是要找什么事实,证明他能“吃

苦”,可又说不出来。
    那少女噗嗤一笑,说道:“我是和你说笑的,你这样认真干嘛?”段剑青忽地感到
有点
对她不住,笑道:“其实我倒是有点后悔没去小金川呢?”
    那少女道:“为什么?”段剑青道:“要是我前两年就到了小金川,岂不是可以早
点和
你相识么。”
    那少女笑靥如花,说道:“你真的有这个念头?其实我又有什么好处,值得你特地
到小
金川来和我结识?”
    段剑青本是哄她欢喜的,但见她对自己如此深情,不觉大为感动,说道:“因为你
是最
关心我的人,要是咱们能够早些相识,那就好了。”这几句话,可是发自他的内心的了
。他
心里在想:“假如我与她相识在和武庄相识之前,说不定可以减少许多烦恼。”
    那少女只道他是当真喜欢自己,笑道:“两年的我还在青城山呢。其实古人有云:
白头
如新,倾轰如故,交情的深浅,岂是时日所能衡量?咱们现在相识,也为时未晚呀。”

    原来这少女名叫冷冰儿。是青城派第三代女弟子。小金川的义军首领冷铁樵是她族
伯,
副头领萧志远是她师叔。不过她自小在青城山学艺,去年方始学成下山的。回到小金川
,已
是在她和段剑青相识之后了。当然在她最初和段剑青相识之时,她还是不敢把自己的来
历告
诉他的。
    段剑青对她又是感激,又是内惭,勉强笑道:“你说得对。咱们再谈一点小金川的
人物
吧,那位孟夫人怎样?你说过了刘夫人,可还没有谈及在小金川坐第三把交椅的人物—
—孟
元超孟大侠的夫人呢。”他是特地转过话题,免得冷冰儿沿着原来的话题,和他再说下
去。
    冷冰儿道:“孟大侠的妻子名叫林无双,她本是扶桑派的掌门人,后来因为到小金
川和
孟大侠成亲,把掌门的位子让给她的师兄石卫的。”
    段剑青道:“哦,原来她还是一派掌门,那一定是女中豪杰了。”
    冷冰儿笑道:“那还用说?她的剑法在小金川那许多豪杰之中,也是被公认为第一
的。
她不但武功高强,在做人方面,也是和孟大侠一样,同是性情中人。”
    段剑青笑道:“你和她又不是老朋友,怎么知道?”
    冷冰儿道:“你可知道在江湖上曾负盛名的云女侠云紫萝吗?”
    杨华跟在他们后面,听到这里,又是欢喜,又是伤心。欢喜的是他们如此夸赞他的

亲,伤心的是母亲早死了。暗自想道:“他们刚谈孟元超夫妻,怎的就说到我的母亲头
上来
了?且听听他们怎样说她?”
    段剑青笑道:“岂只知道,云女侠还曾经在我家住过呢。可惜听说她早已死了。”

    冷冰儿道:“云女侠生前是孟大侠夫妻的好朋友。”
    段剑青道:“那又怎样?”
    冷冰儿说道:“我曾经和孟大侠夫妻到云女侠坟墓前吊祭,他们是因为就要离开小

川,特地在百忙中抽出空来,去和云女侠告别的。那一天他们夫妻都是哭得十分伤心,
孟夫
人还几乎哭得晕了过去呢。”段剑青似乎觉得有点奇怪,说道:“孟大侠那样的英雄人
物,
他也哭了?”
    冷冰儿道:“是呀,而且哭得那样伤心。我听人家说过,孟大侠在历次战役中不知
受过
多少次伤,从来没人见他流过眼泪的,那天我却陪他们夫妻流了不少眼泪。”
    段剑青叹口气说道:“像孟大侠夫妻这样重视友情的人,当今之世上,恐怕是很少

了。”他这话乃是有感而发,并非由于他知道了盂元超和云紫萝的关系。
    冷冰儿幽幽说道:“那也不见得,依我看来,小金川那班豪杰,都是十分重视友情

的。”她这话也是有感而发,心中在想:“就只怕人家对你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但段剑青却似猜着她的心思,随即笑道:“不错,我说这话,确是该打。眼前就有
一个
十分重视友情的人。”
    冷冰儿羞红了脸,说道:“我是和你泛论,你怎么说到我的头上来了?”其辞若有

焉,其心则实喜之。段剑青笑道:“你不是么?”
    杨华无心听他们的情话,暗自想道:“原来我的母亲是葬在小金川,那我还是必须
到小
金川去走一趟了。即使见不着孟元超,也可以略尽人子之道,祭一祭妈妈的坟。”又想
道:
“原来妈妈是盂元超夫妻的好朋友。但那本刀谱为什么孟元超不让妻子抄呢?不过,也
说不
定是盂夫人请妈妈代她抄的。”他自以为这个疑团已是可以解释,于是又再细听段剑青
和冷
冰儿的谈话。
    忽听得段剑青一声怪叫,充满了又惊又喜之情。这是在他们静默了一会之后,才突
然发
出来的赞叹声音。原来他们己是不知不觉走到剑池来了。
    冷冰儿赞叹道:“这里才真是仙境了!我真想象不到世间竟有这样美丽的地方!”

    段剑青道:“你看,这就是剑峰了。‘剑峰’二字,是张丹枫题的!”语调兴奋异
常。
    在他们欢喜赞叹之时,杨华早已抄捷径从他们旁边绕过,上了剑峰,躲在一放大石

面。他刚才听段剑青的口气,似乎剑峰有个秘密和段家有关,心中暗自思量:“我可不
能此
际现身,否则他会以为我是有意偷听他的秘密了。”
    只听得冷冰儿笑道:“瞧你高兴得这个样子。你说的这位张丹枫可是明代的那位武
学大
宗师张丹枫吗?”
    段剑青道:“不是他还有谁值得我这样高兴?哈哈,我终于发现了!”
    冷冰儿道:“你发现什么?”
    段剑青忽地叹了口气,说道:“不成,不成!这次恐怕还是不免如入宝山空手回了
!”
    冷冰儿诧道:“你是来寻宝的么?”
    段剑青笑道:“我寻的可不是金银珍宝!”说话之际,仍然定着眼睛仰望剑峰。
    冷冰儿道,“你说有话要和我在剑峰下面说的——”
    段剑青道:“好,你比我聪明,你给我琢磨琢磨。”
    冷冰儿道:“琢磨什么?”
    段剑青道:“这剑峰上藏有一个秘密,和张丹枫有关,也是和我段家有关。”
    冷冰儿道:“你这话可把我听得糊涂了。张丹枫是明代的武学宗师,怎的与你们段
家有
关。”
    段剑青道:“我不骗你,说起来张丹枫还算得是我的祖师呢!”
    杨华大为奇,怪,想道:“张丹枫怎的也是他的祖师呢?他是第一次才来石林的,
当然
不能和我一样发现张丹枫所留的秘笈。”心念未已,果然便听得冷冰儿问道:“这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5.203]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gyang.bbs@bbs.sj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3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