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ufei (令狐少侠), 信区: Emprise
标 题: 武林宝典-门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2日00:12:4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丐帮
天下第一大武林帮派,由遍布天下的乞丐组成。在武侠小说家构筑的江湖世界里,自唐
代迄清代,均有丐帮的存在,绵延达数百上千年,可谓历史悠久。丐帮形似散乱,实则
组织十分严密,弟子们十分忠诚,纪律管辖极严。除帮主为一帮之尊外,另设长老数人
,分舵多处,其弟子地位高下一般以背负口袋的多少而论,九袋最高,一袋为最低。丐
帮主往往武功高强,但又非天下第一。丐帮的最大本领是弟子散布四方,随时随地能够
组织起队伍投入战斗,而且跟踪放哨,监视敌情,更是丐帮的过人之处。因此举凡大侠
们欲要完成某件功泽武林的大事时,一般都找丐帮协助,而丐帮也向来义薄云天,为了
正义和友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丐帮的级成人员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人群,但他们个个铮
铮硬骨,品格高尚,极少出现卑劣之徒,因此在诸多武侠小说家浩若烟海的作品中,大
约唯有丐帮一直作为正面角色出现,方为真正的“名门正派”。其余自少林、武当以降
,无不曾被写成难破权欲关的反面形象。这或许表现了武侠小说家们的平民意识:一则
热衷于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抑强扶弱的开侠小说创作的作家们,本就天然具有浓烈的
平民意识,尊重百姓而蔑视权威;二则丐帮要永远成其为丐帮,自然须一直餐风露宿,
行走于荒郊野外街头巷尾,它的存在便决定了它不变的意识。对于丐帮的内组成,不同
的小说家说法略异了著名的丐帮帮主可以说是金庸笔下的洪七公和黄蓉(见《射雕英雄
传》、《神雕侠侣》)。洪七公的豪放不羁、游戏风尘与黄蓉的机智百变、法度严谨成
了以后丐帮帮主的共同性格特征。在金庸笔下,丐帮的独特武功是打狗棒法,以一根绿
玉竹杖将丐帮本应艰苦异常的生涯点化得诗意盎然。打狗棒法只是历代帮主相传。据说
丐帮还有一些社会的信符,流落在江湖之上,凡持令符者出现,有如帮主亲临;有时甚至
帮主也得听命于持符之人,调拨帮众为主驱遣。所幸小说家们未令令符入屑小之徒手中
,否则不堪设想。丐帮初有南派、北派之分,至明代,又有“穷家帮”出现,它们多次
参与了江湖种种风波,却始终未能成为主角而叱咤风云于一时,这又反映了武侠小说家
们的某种局限或疏忽。
丐帮的以上事迹,均系小说家言,而现代实际生活中的乞丐状况,与之略有不同。在历
史上,乞丐是兼容于社会三教九流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有组织的乞丐更已成为一种职
业。乞丐们虽然没有小说中那样整齐统一的组织形式,但以一帮一派而生存于世乃势所
必然,他们同五花八门的势力过往甚密,成为黑社会的一部分。据考查,乞丐中的首领
称“花子头”,花子头手里有一根皮鞭,是专制乞丐用的形具,也是一种权力象征。只
要帮中人犯了帮规,轻者驱除出帮,赶出本地,重者打死勿论。在现代中有这样一个传
说:当年唐明皇被皇奸臣迫害,化装逃出宫殿,流浪江湖,落入讨要的乞丐群落,交下
了不少哥儿们朋友,当上了花子头。不久,他的皇帝身分显露,众乞丐跪拜真龙天子,
发誓要为龙头大哥报仇。唐明皇说:“有朝一日,重登宝殿,朕要把所有奸臣坏人杀掉
,让咱们穷哥儿们扬眉吐气!”丐帮兄弟们问:“到那时您还能认识我们这帮穷哥儿们
吗?”唐明皇为了不忘共患难的穷哥儿们,用皮条编制一根龙形的黑皮鞭,起名叫“龙
鞭”。然后把龙鞭挂在墙上,双膝下跪发誓道:“这把鞭子上打君,下打臣,亦打丐帮
变心人。我登基后若变心,你们任何人都可用这把鞭子打我,打我勿论”。唐明皇留下
了这根龙鞭,并被敬为丐帮始祖,千百年沿袭下来,乞丐们见了鞭子又敬又怕。这个传
说表明了地位低下的丐帮组织为严明法纪而寻找权威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中,职业乞丐仍然存在,其组织形式、活动特点等仍保留了许多历史特点。
当代作家刘汉太所著《中国的乞丐群落》、贾鲁生所著《丐帮飘流记》等,都生动地记
述了当代中国乞丐的生活情景。
少林派
武林第一门派,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武侠小说中都被视为中华武学的泰斗。少林寺僧众习
武源远流长。早在北魏年间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装僧众保卫寺庙财产。隋朝末年,天
下大乱,群雄混战,割据洛阳的王世充与占据关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带厮杀。少林寺洞
察时局,决定站在李世民一边。寺僧率众以拒伪师,帮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
稳后,少林寺“屡被恩宠”,还被特准建立武装僧兵。从此,少林寺形成育经拜佛与练
武并重的传统。
到了明代中叶,少林寺棍法已自成一派,寺僧参加了江浙沿海抗击倭寇的战斗,在各路
应募兵马中“最为骁勇”,于是声名大震。明朝亡后,一些前朝遗老隐身少林寺,“殚
精奋力于技击之练习”,为“灭胡兴汉”之谋。相传顾炎武抗清挫败,曾路过少林寺,
作五言长诗追忆少林武僧隋末立功、明代抗倭的功绩,哀叹“岂无材杰人,发愤起颓废
”。又传明朝宗室朱德畴入少林寺剃度为僧,后为少林寺主持,号“痛禅上人”。他曾
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第一戒即为“肄习少林技击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愿,朝
朝勤修,无或稍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少林武功在顺治、康熙数十年间,即有“天
下武功在少林”一说。当时的武功高手吕四娘、白泰官、马和尚、甘凤池都自诩少林真
传。一些反清团体也借重少林寺的声望。《洪门问答》写道:“武从何处学习?在少林
寺学习。何拳为先,洪拳为先。有何为证,有拳为证:猛勇洪拳四海闻,出在少林寺内
僧,普为天下归洪姓,相扶明室定乾坤。”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推崇少林寺,绝非妄
谈。
少林寺深深陷入武林纠葛,还与它的松散的管理有关。早在明朝时,“中州僧众不纳度
牒,今日削发为僧,明日长发为民,任自为之”。白莲教兴起后,少林寺众多俗家弟子
踊跃加入,受挫时又回寺避难。社会上一些“长枪大矢、其技最悍”的强人“亦每削发
变形入比丘中”。而少林僧人中一些武功高手也经常借募化之机云游四海,到处比武献
技。少林寺与江湖武人的双向交流,既丰富了少林武功,又传布了少林的声望。
不乐帮
专以使人不乐为乐的江湖门派。该帮远居南海不乐岛,前身为醉金乌云中玉所创之金乌
门。当年云中玉酒醉大漠,感天而悟出妙绝乾坤之九式奇招,是为醉金乌招法,百余年
中鲜有其敌。后多乌门盘踞有乐岛,成为江湖中闻名色变的不乐帮。云中玉之后,其弟
子白鹤高立喜穿白色长衣,既高且瘦,轻功极佳,凭一套醉金乌招法和先天无极门失传
之雁翅功称霸开林数十年,无人能与争锋。风来仪人称妙仙子,文学根底渊博,诗词哥
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据说她与人对敌之前,常喜先考较文字功夫。此人擅驻颜之
术,年过七十而不输少妇风采,武功造诣和高立难分伯仲。宫一刀早所从云中玉习气波
刀法,刀法练成而未得神髓,为师断其一臂。其后奋发图强,深得刀法个中三昧,有一
刀惊雷之势。只是刀法杀机过重,第一刀尤爱断人手臂。不乐岛防卫严密,奇阵纵横,
百余年中登岛寻仇者几无一生还。不乐帮为害江湖,人莫能敌,官府亦无奈他何。帮众
不事产业,好以“不乐之捐”。被找上的都是富甲一方的大户,写上金色捐款单的数目
总是以百万计。拒不捐金者,先断其臂,再敢拒者,取其性命。不乐帮后因内部瓦解,
为海无颜、潘幼迪、朱翠等乘机剿灭。(见萧逸《无忧公主》)
太湖帮
明朝遗民纠合志士、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势力遍及长江上下游。由于几次密谋失败,
一代英才调谢;加上清廷采取怀柔政策,传到敖如山湖主手上时,太湖帮已经演变成一
个普通的江湖帮会,放弃了反清初衷。不过,此帮不与官方打交道,在黑白两道别树一
帜。总堂主丁盛帮助主持东海镖局,对于击溃“江南分令”起了重要作用。(见东方玉
《东方第一剑》)
--
╱ ╱
☆ ╱ ☆ ☆ ╱ ☆
☆ 闭上眼睛许个愿吧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5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