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myold (天天), 信区: Emprise
标 题: 惊艳一枪7----温瑞安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Jun 8 13:18:57 1999), 站内信件
七 不幸中之不幸?大幸中的大幸?
大凡世上能功成名就者,绝少有笨人。
蔡京决不是笨人。
他要不是绝顶聪明,也不可能长期篡居大位、位极人臣、朋党天下、翻云覆 了,他知
道王小石未必对他忠心。
甚至也未必真心。
他派人跟 王小石。
他先派赵昼四和叶棋五紧蹑王小石之後,看他有麽异动一有异动,先杀王小石:若无异
动,俟王小石杀了诸葛先生後,一样也会杀了王小石。
既然是王小石杀诸葛先生,蔡京还假意派人来通知诸葛先生,只是守门的四大名捕坚拒
美意。後果自负;而诸葛之死,也变成是他们「自门」门内自相残杀的事了,到头来,若是
皇上追究起来,最多也不过是往另一个「自在门」的高手:元十叁限身上一堆,不就了事。
蔡京聪明。
王小石可也不笨。
他苦无办法通知诸葛先生。
他也不能告诉他的朋友。
所以无论方恨少还是唐宝牛,张炭或是温柔,都不知道他小里有甚麽打算,蔡京为了加
强王小石对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的厌恶与仇恨,他下令早已潜伏在迷天七圣盟「当卧底的朱
小腰和颜鹤发,故意引王小石一众人等去瓦子巷。
瓦子巷里早已排好了戏,只等王小石一来就上场。所以有「四大名捕」强徵暴敛的事。
那卖帽的「老板」,其实就是傅宗书身边约两座「门神」之一。
这就是为甚麽王小石後来一见其中一座「门神」,就觉得眼熟。
蔡京还是低估了王小石过目不忘的本领。其中一名抬轿的「僮子」,就是另一名「门神
」,因为当时在瓦子 里他曾吆喝了发句,是以王小石一听他的声音,就觉得有点耳熟。
蔡京也轻视了王小石入耳不忘的功夫。当时,在轿中的「无情」,是叶棋五扮的:他故
意当众「收红」、「抽行头」,并出言悔辱温柔,存心与王小石结怨,并在半途的雪地上暗
算王小石:他是有意杀死唐宝牛、张炭或温柔,让王小石悲愤若狂,必亲杀诸葛和四大名捕
方能甘心。
除了叶棋五在轿内施放暗器,还有赵昼四以梅花施暗袭,当时,王小石和天衣有缝,巳
尽力抢救,但眼看还是棋差一看之际,却有人放出飞箭破去叶、齐的暗器。王小石当时曾经
仔细观察过受到暗狙的现场:
施放神箭及时援助的人是乘轮车而至的。车轮在雪地上留下微痕。於是王小石作出了判
断:这才是真正的四大名捕之首:无情!无情的暗器不是靠内力发射,而是仗赖精巧强劲的
弹簧机括,所以发出来的劲道虽厉,但与内力发射的暗器是略有不同的。
至於梅花,则是赵画四发的:他的轻功高明但内力却不如何,一旦以飞花施暗袭,内息
微乱,攻敌之际,便总共震落二十五朵梅花,王小石在愁石斋前的石板街,看过追命和铁手
两人要请张炭回衙一行时所留下的痕印:
铁手内力极高,下足过重,连石板都为之凹陷留痕,宛如铁镌。追命则长於轻功,踏花
无损其艳如果来的是铁手,悔枝必折;来的若是追命,梅花不落。更不可能会是冷血。冷血
能拚,轻功却是不高。那分明便是蔡京手下的人,故意使王小石以为是四大名捕向他下毒手
。
这种做法已不止一次,也不只针对王小石,当日在「发党花」,任劳任怨对碓下毒,也
用的是四大名捕的名义,後终让王小石无意间揭破,那其实是白愁飞主使的阴谋:居心之毒
,可想而知!
恰巧,那时际,张炭因愉盗了铁手和追命的「吞鱼集」,而遭两人追索,原来,蔡京等
人在城里暗自收揽王小石的行动,精明干练的四大名捕亦有觉察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王小石就
是天衣居士的徒弟,也就是他们的同门师弟。
铁手与追命有意把张炭「请」了回来,而王小石过来要人时冷血便有膏一试王小石的武
四人之中,冷血血气力刚,比较沉不住气,便是他一力要「称称王小石的斤两」。追命与铁
手觉得这也不妨,此事一直瞒着他们的大师兄无情。
是以,冷血与王小石一战之中,王小石终仍在叁十招内不出刀剑,但也撤出石块,冷血
并不计较「石子是不是武器」,放了张炭||
其实不管成败,他只要和王小石一战,并无言要留难张炭。这一战反而使王小石暗自惊
心:冷血已是四大名捕之末,武功尚且如此之高,要是自己真的要去行刺诸葛先生,四大名
捕一旦联手,岂不是应合了江湖上那旬:「四大名捕,天下无阻;四人联手,邪魔无路。」
自己决无胜机!
(幸好自己横看竖看,都不似是邪魔。)
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向诸葛先生说出原委,要是诸葛先生真以为自己蓄意行刺。单止派出
四大名捕,就够不易应付了!
王小石暗自惕惧,在与冷血一战之後,只猛看手中掌纹,试图在 法中预知自己的凶吉
安危,故令张炭大惑不解。
等到进入神侯府後,王小石一见诸葛先生,就感觉到这个人情练达的而 ,早已看出他
的来意,并且绝对信任他的诚意:在七次问答之中,双方坦诚相对,既无辈份之隔,亦无
友之虞;两人都神会意传、 胆相照。
後来,冷血与追命进来之际,冷血还向王小石做了一个鬼脸。
像冷血这样一位冷峻的青年,居然向王小石做鬼睑,无疑让王小石很是诧异:所以王小
石「哦」了一声。
可是王小石毕竟是聪明人。:在诧异之外,他也很快的体悟了冷血的用意。
我们是友,非敌。
你的用意我明白。
|;我们支持你。
诸葛先生已用他门内特殊的联络方法,通知了他四个徒儿,一切佯怍不知、将计就计,
不妨照样与「六台青龙」的人起冲突,以助王小石计划得成。
诸葛先生唯一耽心的是:王小石是不是承担得起後果?
无论事成与否,後果都十分严重。
王小石的回答令诸葛先生满意。
他觉得自己应该放心和放手,让这年轻人去做这样了不起的一件事“於是王小石不杀诸
葛。
他杀了尤食髓。尤食髓正是尤知味的哥哥。在「逆水寒」一案里,名厨尤知味出卖息大
娘,与四大名捕中的铁手结怨,後来尤知味身死,尤食髓自然要为兄报仇,他原为蔡京司厨
,是以转而至神侯府卧底。
王小石砍下了尤食髓的头颅,情况紧急,他巳不及与诸葛先生解说原委。他疾离神侯府
。四大名捕假意大乱、佯作要追要是真的追 ,四大名捕也未必真的截不住王小石这一来,
鲁书一、燕诗二、颧铁叁、赵昼四反而要留在神侯府附近探察局势,为傅相爷和蔡太师诿罪
圆谎,王小石趁此赶至「我鱼殿」敌人以为自己得利大捷之际,正是防守最弱、最易疏失之
际。
当年,六分半堂的雷损就是利用这一点反扑金风细雨楼的。
这一点,王小石自然深记。
但他也没有忘记:金风细雨褛也反利用这一点,反制六分半堂。
——成败殊难预料,生死却未可知。
无论如何,都得一试。在这之前,傅宗书曾下令要他在孔雀楼狙杀诸葛先生,他就断定
诸葛决不会在楼上,要是诸葛先生在孔雀楼上,傅宗书就决不会在那儿:
一,诸葛先生和傅宗书一向道不同不相为谋,傅设的宴诸葛未必会去,诸葛的邀约傅更
不一定会到”
二,傅宗书 不会蠢到在叫人刺杀诸葛之际,自己竟会在当场,如此岂不是瓜田李下自
暴居心。
叁,傅宗书既请刺客狙袭诸葛先生,自己当然不会在现场,以免「殃及池鱼」。
以传宗书的地位,根本不必盲这种险。
所以王小石料定那一役只不过是个试验。
故此他也全力以赴不如此就决不会派他行剌;但他在发出石子时留了力。
他所留的才是他必较的一击。
傅宗书见王小石果然卖命,於是便放心让他去刺杀诸葛。
王小石算定自己如果「得手」,蔡京或傅宗书必予以接见主要是强仇巳了,不免喜极惊
忘形,而且还须验明大敌正身,这正是他动手的大好时机!
只不过,蔡京仍是审慎过人;他去见王小石,一因是他自己主动找王小石,之而无人得
悉;二因地带去的高手如云,根本不怕有人闹事,所以才会亲自出马:…一旦王小石提出「
杀了诸葛要见他」的意思,他就反而不出来了。
让傅宗书去验察人头就好了。
有险不妨让人去冒。
有功不妨自己来领。
这是蔡京一向以来的做人原则。
所以,王小石才「得」了半「手」。
如果蔡京也在,王小石是否能够也杀得了他呢?
如要是杀得了蔡京,还杀不杀得了傅宗书?
若是杀了蔡京,王小石又逃不逃得出「我鱼毁」呢?
这些答案,谁也不知。
幸与不幸,都是指巳发生了的事情。
没有发生的事,谁也不知会是幸或不幸,不幸中之大幸,人幸中之不幸,不幸中之不幸
,人幸中之大幸!
蔡京设给他一个局。
他破了局,蔡京原拟利用他而除去一名政敌,结果,反而失去了手上一名大将。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