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gl (老顽童),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群龙之首28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Nov 16 12:52:38 1999), 转信

                                第五章  酒色财:弃

                                     1.金刚经
    戚少商一众刺客这头才走,大家已包围住了陈念珠。
    他们都不急于拿下陈念珠。
    ——因为后面的变化谁都看到的了:这刺客倒戈相向,杀了狙弑圣上的刺客,这一来,
保驾有功,很可能从此便得到万岁爷的宠信,故尔,没有圣上一声令下,他们都不愿意第一
个先招惹这名来历不明的新贵。
    尽管不出手,但大内高手仍围住了陈念珠,至少,不让他再有机会向皇上狙袭。
    这是最不“冒险”的方法。
    ——为官之道,是既不作头一人,也勿作后从者,永远要知道先行一步,料敌机先,但
也不要走得太“快”、大“先”,不然,万一争锋失利,作了炮灰就得不偿失了;却也不可
走得太“慢”、大“落后”,否则,人候着封官进爵,你只等着吃泥。
    这是当时的“为官之道”。
    这些“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都晓得这官场中的“不易法则”。
    但世上的法则不止这一个。
    做人的法则也不只一种。
    像陈念珠、戚少商之间的生死情义法则契约,这些人就不懂得。
    ——所以他们只能当“官”,不能当侠者。
    一一当侠者有什么好?
    陈念珠没有想过。
    他只在做。
    他在“做”之间只想到过去的一个情景。
    那还是在戚少商逃亡的时候。
    那次减少商逃到螳螂镇,遭蔡京、王黼、傅宗书派来的人追杀,戚少商正要硬着头发迎
战,但陈念珠却巧施小计,陈仓暗度,让追杀戚少商的人追错了方向。
    陈念珠之所能轻易办到这一些,因为他是蔡京的人,当时正派去“螳螂镇”收集“温凉
玉”,温凉玉,又名玉圭,听说是东汉初年遗留下来的稀世奇珍,蔡京听说了,便想要,派
了陈念珠一众人去地方强索,这却分薄了追击戚少商的实力。
    当时戚少商大为诧异:陈念珠因何要暗助自己?
    ——在发生他最信任兄弟顾惜朝倒戈相向之前,他一向是信人不疑;可是,一旦因信人
而致寨破人亡,亡命天涯,他对人就难免不信多疑。
    不过,他随后弄清楚陈念珠的“身世”,就明白了来龙去脉。
    陈念珠原是广东佛山人、其父陈礼,曾得宋徽宗皇后王氏信重,委以重任,时向皇帝谏
言。
    赵佶虽然多才多艺,但生性昵近小人,喜人奉谀,又自命不凡,故佞臣如蔡京、朱耐、
童贯、梁师成之流得以亲近,却将苏轼、司马光、文彦博等清流忠贤之士一百零九人列为好
党树碑。皇后王氏却向躬行节俭,率下为礼。见赵佶穷奢极侈,又忠佞不分,便一再相劝,
赵佶不但不听,一怒之下,连皇后都少见了。
    陈礼虽然官小,但皇后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有鉴于国事绸螓,忠良尽去,于是也冒死谏
主,这事却触怒了蔡京。
    蔡京便授意重贯,诬陷陈礼“暗通夏辽,扰乱军心”,充军郁林,未到半途,陈礼受不
住折磨,惨死当途。
    这一来,陈礼一家,也因而破落败亡,儿女都发给大户人家为奴为婢。男丁只陈念祖一
人,怀着复仇之心,要回复陈家清誉,化名念珠,投蔡京门下。
    蔡京也是谨慎小心的人,投他门下的,都经筛选精挑,却不知怎的,可能是受陈念珠的
陈家祖传“沉香狮子”贿赂之故吧,一向精明心细的总管“山狗”孙收皮竟似没发觉陈念珠
之来历,让他成了蔡氏门下之客,由于陈念珠机警乖巧,故亦逐渐受到重用。
    但重用仍是无用。
    他仍是近不了蔡京的身。
    就算近得了身也终究无用,因为蔡京一向湮慎,他身边有的是高子能人。
    他杀不了蔡京。
    报不了父仇。
    光大不了门楣,雪不了厅。
    他幼受庭训,知道荣誉比生命更重要,报不了仇,便雪不了恨,他一辈子只能当蔡京的
奴才仆役!
    所以他恨深。
    甚恨。
    直到他见着了戚少商,很奇怪,竟生起了一种:“这人可达成我的心愿”的想法。
    他甚至希望为他效命。
    不惜效死。
    他故意让蔡京的部下追错了方向,亦告诉了戚少商自己的身世,戚少商虽只是一名江湖
浪侠,一寨之主,但平素用功甚勤,对朝廷的事也知之甚详,自然也听过陈礼是位郁郁而终
的好官,当时他看陈念珠心丧欲死,便安慰他道:
    “你放心,总有一日,你不但能报大仇,还能光宗耀祖,光大门楣。”
    陈念珠听了大是振奋,紧紧握住戚少商的手说:“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戚少商只说:“要是我帮得上你的忙,我一定帮。”
    陈念珠当时就喃喃的道:“我一直厕身在蔡府,做牛做马,做人也没意思了。我就等为
爹报仇雪耻的一天!要是你可以成全我,只要有用得着我处,你叫我死,我立刻就死!”
    当时,他还把一套经书拿出来,双手递给戚少商,恭敬的说。
    “这是龙树大题手抄烟血金刚般若波岁密经,我送给你,你献给方今皇上,他好奇物瑰
宝如命,说不定可赦免你。”
    戚少商取经一翻,知是金刚般若经,心中一震。佛度众生,有许多方便法门,至少有大
乘八宗小乘二派,但大乘佛法,才是佛法的究竟佛门。究竟大乘法,虽设法门无量,却始终
是以自利利他为本。在诸方便法门中,始终以六波罗密为本;六波罗密中,又以般若波罗密
为本。是以般若便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戚少商知陈念珠送的是稀世瑰宝,金刚经在佛门经典
中,素有特殊地位。佛在大般若经中曾经说过:所有一切诸法,皆在般若经中摄尽,是以般
若在诸经中是最重要的,而金刚经又是般若经中至重要的,摄精取华提纲挚领,所以通读主
钢经,如同读尽大般若经,甚至可以这样说:若能悟主刚经,就是同悟三藏十二部之教典。
是以自古以宋,读诵受持金刚经者众,其因于此。
    金刚经既多人修持,并不罕见,但这手抄本来自龙树菩萨,这就是奇珍异宝了。
    戚少商不禁问:“这经文难得,却不知你是从何得来?”
    陈念珠说:“我是奉旨到这一带搜刮奇珍异宝,翻遍古刹佛寺,找不到‘温凉玉’却逼
出了这一册龙树烟血金刚般若经,我看献给那狗皇帝、贼丞相不值,我把室送你,就当是他
日你帮我光大祖先门楣之报答,希望你能不弃收下。”
    戚少商听了,自是暗叹皇帝及那一干狐群狗党,可恶已几为一块青圭(即“温凉玉”)
就把民间闹得个翻天倒海的,陈念珠既能搜出本《烟血金刚般若经),其他奇宝异珍,毁于
人手,更不知凡几了。
    他心中恚怒:更是不受,便说:“这是你我到的东西,你图着自己用吧。”
    陈念珠道:“我曾翻过、但就少了点悟性,读不懂,也摸不透,戚大侠悟力远高干我,
还是收下吧。”
    戚少商仍是坚拒,“是你的东西,我不能要,何况,我此际心中没有佛性,只有杀性,
你给了我也没有用。”
    陈念珠听了也颇有同感:“我也是。我心头此际只想复仇、雪恨、还我陈家名誉,什么
金刚经,就别说经文了,我连经题也解不了,还念什么经。”
    戚少商笑道:“这倒不然。你是仇火中烧,一时返掩了明目心眼。佛经来到人世间之任
务,便是为开示众生悟人佛之知见。以身成佛,即是众生皆成佛之意。成佛有许多途径,许
多方便法门,佛经便是纪录了这些智慧和知见。不过,光是已译成中上文字的,就有七百四
十六卷之多,可见浩繁瀚博,而其中唐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就有六百卷之谱,分为四处十
六会,计二百六十五品。所谓四处,是分四个不同的地方和观知来讲:所谓十六会,便是分
十六次讲。而这部金刚经,就是其中第九会,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会。”
    陈念珠听得似懂非懂,只问,”那为什么称为金刚经尸
    戚少商见既然说开了,就说了下去,“佛陀每开示一段经文,到未了,必有弟子间其经
名。如法华经。华产经、般若经、阿含经皆如是。所谓‘金刚经’,是来自本经须菩提问佛
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陀回答说:‘是经名为主刚般若波罗密,以
是名字,汝当奉持。’这就是‘金刚经’得名之由来。”
    陈念珠苦笑道:“那金刚是啥?我仍是不明。”
    戚少商学识渊博,虽对佛理井无特别修持,但他博览群书,好学不倦,且能过目不忘,
记心奇佳,当下便说:“依佛经说:切利天上的帝释天,有一种宝物叫金刚.拿它与阿修罗
作战,战无不胜:天竺传说里的金轮王,他手上七宝中便有一宝名为金刚轮宝,展转于任侗
方面,都能使其他国度对他诚心诚意的顺伏。金刚就是坚利的意思。佛便常用‘金刚’以喻
法喻人,像常说的金刚三昧、金刚力士、金刚幢便是三例。”
    陈念珠以懂非懂:“那金刚……经,却又是何解?”
    戚少商滔滔不绝的道:“‘金刚,不仅有坚利的特质,引申开去,更见明净胜相,如宝
石华彩,净洁无暇,纵在脏垢之处,亦不为污秽所染。在佛义理,金刚之坚,譬作‘实相般
若’,因诸法实相,是随缘不变,在缠不休的:金刚之利,譬作’观照般若,,乃因绵密观
照,是以无惑不摧,无我不破;金刚之明,譬作‘文字般若’,因为文字言说,能开慧示
智,无明得明。金刚能断最坚、最利、最强、最细的妄执述疑,且能断尽无余。金刚经便有
这等深明的大义。”
    陈念珠这下笑道:“如此大义,难怪我这钝物生受不了。这经还是你收下吧!”
    戚少商仍然坚辞,“别说自己鲁钝。一旦开了窍,便通悟了,就算一草一木也能成佛。
一朝放下屠刀的,不就是佛了!”
    陈念珠道:“那岂不是说,人人成佛,佛与众生岂不没有分别了?”
    戚少商道:“本来菩萨与众生,并无异性,悟了,众生就是菩萨;迷者,菩萨便是众
生。是故菩萨众生,本是一体,并无二致,你说对了。”
    陈念珠苦笑道,”我说对了?那我也有悟性了!可是我却不但放下屠刀,我要靠这屠刀
报仇。如果悟了佛我就连仇都不想报了。那我宁可死了好了,还悟什么佛?”
    戚少商微笑叹道:“你确是给仇火恨烟蒙住了窍。可我也一样。你想的是恢复家声,我
要的是重振声威,而今你送我‘主刚经’,不若送我主刚宝剑。金刚经能解决生死大事,破
除自性妄见。但我的执见就是报仇雪恨,我不要破,亦不要除,我活着就是要报仇。真正悟
了佛,成了佛,就要断除一切酒色财气,放弃世间名利权欲,那本来就是我的,我未好好享
受过它,我为啥要放弃这些一切本属于人间世的事物?”
    说到这里,他微见激动,“如果假借修佛的名号,却无所不为,妄念不除,亦无一戒,
酒、色、财、权、名、利样样都来,事事都沾,还自号为高僧仙道,这我是不干的!不有修
持善行,就不是佛!我成过、败过、面今仍落魄着,我还要成大功、立太业,我没放弃,亦
不死心,叫我念金刚经,断除一切?不如予我金刚剑一把。我要斩尽仇人头、敌人首级!”
    陈念珠这可听得愣住了,好半晌才说,“听来,这经我懂不通、你也暂时用不上,不如
——”
    戚少商当时恢复了镇静,只说:“你还是先收看好了。”
    这之后,戚少商辗转流亡,又逃了不少地方,直至他因掌握了皇帝身世秘密,反过来威
胁赵信,使这天子开恩特赦,让他重建“连云寨”,报了大仇,在这种种情节中,戚少商仍
保持跟陈念珠,以及在逃难的过程中他结识的四、五名生死之交密切联络。
    ——也许,有一夭,会用得上……
    ——或许,有一日大家会共同作战……H。
    果尔。
    至少,陈念珠便是用在这件事情上,这次的行动中。
    陈念珠等这一天已久。
    他依然身在蔡门中、但依然没法接近蔡京,没法子杀得了这个仇人。
    所以他也无法重振家声、光大门楣。
    他在等这一天。
    他终于等到了减少商重出江湖、入主京师武林。
    这时候,他就挺身出来,毛遂自荐。
    他把“金刚经”送给了杨无邪,只要杨无邪向戚少商转达他的一句。
    一个问题:
    “——时候到了吗?”
    他一直在等这一句。
    “到了。”
    他终于等到了。
    就在今夜。
--

        老顽童
        My Oicq:334017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gk.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