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gl (老顽童),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群龙之首30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Nov 16 12:53:54 1999), 转信

                                3.翻三覆雨一八手
    诸葛先生就等皇帝来问他。
    赵佶果然召见他。
    诸葛先生称病不起,只跟来使(皇上身边的五大“红袍侍卫”之一,也是“笑脸刑总”
朱月明的儿子:“翻云覆雨闪电手”朱盐平)有气无力的问:
    “不知圣上召见老臣却为何事?”
    朱盐平知道眼前这人既德高望重,也老成持重,更老谋深算,甚至老奸巨猾,只有把他
所知的一一禀报,不便讲的就不说。
    诸葛先生听了就翻着白眼,仿佛奄奄一息的道:“到头来,皇上是要问老臣如何安置蔡
京蔡大人了?”
    朱盐平既不敢推测上意说“是”,自也不敢说“不是”,只好说:“恐怕是的。”
    诸葛先生有气无力的挥手道:“凭皇上和相爷的交情,一点小误会算什么?罢了罢了,
回头就过去了,怎容我这旁人置时。”
    他倒头就睡。
    这时,无情便为他“请客”:
    ——即是”请”客人走。
    也就是“逐客’、礼貌地。
    朱盐平没有办法、只好回宫如实禀报赵佶。
    赵佶听了就满脸不高兴:“诸葛小花这老家伙,昨天不活蹦蹦的,今天却称病诈死,就
想不开罪蔡京,可见官官相护,为祸之深!不行,朕硬是要召他来。”
    他这次动用了“五大红袍近身侍卫”为首的一人,江湖上人称“杀人放火金腰带”朱幽
浮(也就是朱月明的胞兄).前往“神侯府”,名为”探病”,实催诸葛小花人宫上朝。
    他去到却扑了个空。
    听四大名捕的大师兄盛崖余说:“世叔今晨游山观日去
    朱幽浮大为无趣,只好败兴而归,禀知赵佶。
    赵佶光火、“诸葛小花这老匹夫!昨还病在榻上,令却上了山看日出!大石公,你带了
朕旨召他即人宫来,朕看他与蔡卿勾结维护,护到几时!敢不敢抗旨不从!”
    大石公领旨到了“神侯府”,诸葛小花早已穿着齐整,就等他来。
    大石公与诸葛先生交情非同泛泛,一切计划,早有里应外合,一看之下,再作细察,发
现“神侯府”里似只有无情镇守,便问:
    “其他三位高足何往也?这是要紧关头呀!”
    诸葛先生抚须微唱,脸掠忧色:“铁手、追命、冷血,早让相爷藉故调离京师——所以
我们若不在这要害夫头‘发动’,先下手为强,只怕他也早就蓄势以待,一触即发了。我们
总算抢了个先手,也找对了帮手。”
    到了宫中,赵佶有问干如何处置蔡京逆反的事,诸葛先生佯作不知道,赵信心中忿怒,
暗:平常你们明明是勾心斗角,原来只是装模作样,实是一,伙!朕就看你装蒜到几时!
    于是便请内监米苍穹等将事情始未向诸葛说清楚,之后即问:
    “朕要知道先生当如何处置此事?”
    请葛先生一脸惶恐,只说:“不敢说,”
    赵佶大怒,“你尽管说!你怕蔡卿报仇是不?万事有朕,他凶得敢咬人不成!”
    诸葛先生在三催四请之下,百般无奈似的,才婉转曲折的娓娓道出蔡京已在民间闹得天
怒人怨,同时也使朝廷忠贤之士几为之空,而且所有暴政苛令,都假借天子之名以行,颁布
天下,使民皆怨千天子,他却中饱私囊,到处搜刮民脂,为他直长生雕像,自封为神……诸
如此类恶行,早已恶贯满盈。何况蔡京在小甜水巷行刺前确藉故将三大名捕遣出京师,可谓
居心叵测。
    赵佶听了,更怒,斥道:“有这等事,诸卿你为何不早报予朕知?”
    其实就算有人说了,但当时哪个人的话能人赵佶之耳?何况苦谏的人,不久全遭蔡京毒
手,哪还有敢说话的人?
    赵佶追问,“当如何处置此贼?”
    诸葛仍沉吟不语。
    舒无戏忍不住一句下去。
    “当诛!”
    众皆附和,但赵佶还是要问诸葛。
    诸葛知无可避,便说:
    “削职便是。”
    赵情大感诧异:“平素蔡卿常与先生作对,相容不下,而今你却如此宽厚待他?”
    诸葛先生只垂首道:“无论怎么说,蔡相是朝中大员,树功立勋,贡献良多,若为尚在
猜测之事而杀当朝丞相,恐于法无据,于理不合。”
    赵佶听了就沉吟不语,不久问米苍穹如何处置蔡京,米只谦卑回答,“阉人岂敢语国
事。只是蔡相嚣狂,宫中尽知有和爷。不知有他,都不敢有拂。”
    次日,赵借召了蔡京入宫,面斥之。
    蔡京早已听到各种不利他的言传,心里有数,只跪求皇上开恩,叩求赵佶息怒,对行弑
一事,力辨受人冤噬,必是异党嫉他得皇上信重,故意陷害,对其他所作所为,一概不辩不
诉,只求皇上念他一片忠心,从轻发落。
    蔡京一上来就但承种种不是,还自首供出一些赵佶未知的“不是之处”,一味求开恩降
罪,且感念皇上对他的种种恩典,颇令赵佶天威得以申张,自是龙颜大悦,火也降了一半。
——到头来,你这当宰相的,没朕撑腰,那还是不行的!长长眼睛,到底看谁最是威风咧!
    至于对蔡京矢誓澄清,决无着人行弑之事,赵佶也听得人耳。他只要知道蔡京无弑他之
意、取代之心,一切都好办。他也想过:蔡京若真的杀他,可没什么好处;何况,如果蔡京
真要动手,机会多的是,不必选在“醉杏楼”下手。
    赵佶也是聪明人,只是他常把聪明用在不是当一个好皇帝的地方去了。他想去想来,决
定不轻易定蔡京之罪——一旦杀了蔡京,很多对他有利的、好玩的、天大享乐的事都一并消

    这他可不愿意。
    他当皇帝当得还乐上了头,人了兴了。
    一一好像在发一个甜梦,这梦他可不愿醒。
    他下密旨暂时“软禁”蔡京。
    这事只有少数几个大臣、还有皇帝身边的心腹才知悉。
    当时大家问诸葛先生:圣上会如何“处置”蔡京,诸葛苦笑摇头。
    “我看蔡京此劫能逃。”
    大家都将信将疑,心中忐忑。
    舒无戏和大石公则私下责问诸葛。
    “我们好不容易才候得如此良机、铲除蔡京此等恶贼,怎么先生却独排众议,要圣上手
下容情、留那恶贼有翻身之机?”
    诸葛先生叹道:“若在场各大人都一致力保蔡京性命,圣上眼见蔡京势力坐大,反而会
动剪除之念。但大家都说此人要杀,圣上一旦气平,就越发保住此人。人皆曰可杀,他保其
命,日后蔡京就更加为他效死忠心了。”
    大石公听了,就问:“先生认为圣上最后如何判决蔡京呢?”
    诸葛沉吟半响,就说:“大家都说杀他,只怕圣上必不诛之;当时我说只降职就好,圣
上不见得就如此从轻发落,让蔡京日后感激我的提议,——依我看,圣上的裁夺处置,必在
这两者之间。”
    大家都嗒然苦失。果尔,赵佶一再延搁,姑念旧情,久久未处分蔡京,一股心火,早已
消了六八分,加上术士林灵素、方士王仔昔、东南王朱媚、御史中丞王黼等人,因为各有利
害关系,有意结纳蔡京,都纷纷出面,为蔡京圆说好活。
    赵佶本就察自蔡京遭闲置后,许多穷侈极奢的乐趣顿为之减,若真为此误杀了此贤臣,
只怕日后后悔不及。加上蔡京一去,政务频烦,谏言不绝,闻之心乱,他份外感觉到蔡京在
位时替他“挡驾”奏谏的各种好处。
    于是,他再召诸葛先生,率先表达了他的态度:
    “朕本有意除奸去恶,奈何民间朝中,对蔡卿多有称颂,且他为国尽力,功勋至大、不
可抹煞。如卿所言,若杀蔡京,恐天下不服。左谏议大夫王将明一再为蔡卿求情,说他遭人
噬陷猜忌,却仍一片丹心,忠心不易,并对过去作为,有违悻处,深感悔意,朕亦怜其忠肝
义胆,才识过人,且有多位大臣苦苦劝谏,以卿之意,朕当若何?”
    诸葛先生一听,便知道“大势已去”,皇帝明是间他,其实早有定见,便道。
    “以臣愚见:弑君一案,谅蔡京不致逆拂敢为。惟此案震动天下,蔡相亦民怨深种,着
即时起用,恐有逆贼效仿,以为天于仁厚龙颜可犯!”
    赵佶喜溢于色,拊掌道:“卿之意是可保蔡京之命。只不过应暂时贬其职,容后重用?”
    诸葛一见如此龙颜大悦,知事已不可再争,不如使罢黜蔡京一事先行,以图在蔡京权势
滑落之际再举荐英明贤臣,一改朝政颓风,于是故意愁眉不展,沉吟不语。
    赵佶觉得当朝所谓“忠贤之士”,每有谏言,都烦冗不堪,颇不中听,只诸葛小花每有
奇见,还算有趣,而今听诸葛之意,也赞同不杀蔡京,只暂罢相位,颇觉称心,便间:
    “卿还有何高见?”
    诸葛先生叹道:“臣不敢说。”
    赵佶心中暗骂:这老儿又故弄什么玄虚!于是道:“你尽说无妨。”
    诸葛先生道:“臣担心的是皇上的安危。”
    赵佶一听,倒留心留意,“此话怎讲?先生有话宣言,不必顾忌。”
    诸葛先生正色道,“这不仅关乎军兵戍卫调度问题,且叉涉及江湖帮会力量的平衡,老
臣心里优虑,却怕多说遭人误解,以为老臣经已老朽,却仍私结武林势力,构以勾通盗匪之
罪名,这……老臣可担待不起呐。”
    赵佶笑道:“你有活快说。朕一早知道你在武林中很有声望。朕是皇帝,朕说不怪责
你,谁敢抬你的罪!”
    诸葛小花精神、振,便道:“前时,京中能安守太平,绝少有行弑等事,而今却不时有
冒死犯难之人,圣上可知为了何事?”
    赵佶冷笑,拂抽佛然道,”有几个吃古不化的谏官说是什么朝政失当、黜涉不公、塞塞
言路、丧师费财、游纵无检、君臣竟奢……嘿,哪有这么多罪名?岂不是指朕用人不当、毁
法自恣来着!现在天下太平,国威日盛,哪有什么民怨于道?朕把他们一一斥逐,不杀其
身,已是宽宏大量的了。——却不知先生之见,是否与彼等近同?”
    诸葛听了,知赵佶只捡爱听的听,已把态度摆明了,当下微笑禀道:“就算略有民愤,
今贬蔡京,已平大怨。倒是当年京师三大武林帮会势力:‘迷夭盟’六分半堂,与‘金风细
雨楼”,同存互抗之时,京畿一路,极少有叛逆犯上,江湖好汉,亦多相安无事,比近日可
安定平靖得多了。”
    赵佶也给引出了兴味来,”现在这三大势力如何了?何致近日逆反丛生?”
    诸葛先生道:“‘迷夭盟,势力已然薄弱。蔡京原就手握军权,翻云覆雨,近日还唆使
‘金风细雨楼,野心勃勃之二当家白愁飞,推翻了处事以大局为重的大当家苏梦枕,控制了
‘金风细雨楼’的武林势力,且又收卖招揽了‘六分半堂’的那一股人马……”
    赵佶哦然道:“我倒略为听闻过苏梦杭这名字……一·他跟苏轼可有无关系?听说他势
力很大。这样说来,京里江湖势力,岂非尽为蔡京纵控?不如尽皆铲除,一劳永逸如何?”
    诸葛一听忙道:“苏梦枕实已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武林势力,源自江湖,江
湖人物,来自民间市井,这层层绵密关系,是除之不尽,禁之不绝,拔之不去的。若严令革
尽,可能迫使这些武功高强的敢死之士,造反结怨,虽皇上英明神武,大局可持,但如此诚
然不美,可兔则兔,不如——”
    这番活赵佶倒很听得进去,便急着间:“先生高见如何?是否可招安为朕之用?”
    诸葛先生就等他这句话,“可以结纳纵控,相互牵制,把持大局,收为己用,使这些势
力,不致坐大造反;若招安编人军中,反乱军心,只怕不宜。”
    赵佶听了,大感兴奋,他自也极欲清除武林中人对他生命权位的威胁,便道:“却是如
何招纳安抚?”
    诸葛小花这才娓娓道来,“原本,‘金风细雨楼’中也有人不甘受蔡京一人控制的好
汉,与一众江湖好汉,取代了受蔡京摆布的白愁飞的势力。他的名字叫……”
    赵佶忿道:“管他叫什么!那就叫他好好干下去啊,只要让什么武林江湖、帮会绿林的
势力都听朕的,他要什么有什么!朕就……破例封他个官儿当当吧!”
--

        老顽童
        My Oicq:334017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gk.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