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eyoung (Ree Young), 信区: English
标  题: 黑客2:译制版vs.字幕版[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20日11:33:40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终于到电影院看了《黑客2》,虽然之前已经把字幕版(pr0nstars的DivX版本,TLF字幕
)看了3遍。关于内容,译制版上映之前大家就谈的差不多了。到电影院去,无非是体验
音响效果,听听官方的配音而已。

一直以为译制版的翻译水平,要大大高于民间的字幕版。出乎意料的是,看完片子,竟
然觉得,字幕版也许比这个译制版略胜一筹。

1.Matrix vs 黑客帝国

“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什么话更适合说明Matrix翻译上的尴尬了。1999年的Matrix
,中文名就有“黑客帝国”、“骇客帝国”、“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矩阵”等多
种译法。而各个字幕版在影片内容中涉及Matrix时,一般都翻译成“母体”,不管怎么
说,母体、矩阵这类词,能够表述出Matrix这样一个虚拟世界的概念。“黑客帝国”是
什么,黑客控制的世界?由黑客组成的世界?“黑客帝国”作为片名,倒是神气十足了
,可惜用来表述Matrix这个同时具有数学、电脑、逻辑、哲学内涵的词汇,就相距甚远
了。

本以为华纳亲自出马,能搞出个像样的名字来,没想到竟然直接就用了“黑客帝国”这
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听片中几位主角要进入“黑客帝国”(Matrix),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Trinity vs 崔妮蒂

译制片对于人名、地名的发音,习惯上是仍然按照原版来配音,而在文字(字幕、演员表
、海报)上,采用音译汉字的名称。尼奥、墨菲斯等名字还好说,Trinity就不同了,其
英文发音(吹--妮-提-)同中译名“崔妮蒂”在第一个音节上差距较大,前者是卷舌音,
后者是平舌音。影片译制版竟然采用了“崔妮蒂”这个中文译名的发音,堪称人名发音
本土化的典范,呵呵。

3.内伯号 vs 耐布卡娜萨

墨菲斯的飞船的名字。译制版采用了译出全部音节的办法,“耐布卡娜萨”号,忠实原
版;而字幕版采用简略译法,“内伯号”,琅琅上口。

4.Order vs Request

第14分钟,墨菲斯因为违抗命令,下了飞船就被一个上尉要求去见司令官,在字幕版里
,上尉开始时说:“洛克司令官命令(order)——”,这时,旁边一人咳了一声,上尉马
上改口说“要求(request)你立即去……”,order与request的区别,大家都明白吧?遗
憾的是,译制版反而没有体现出两种语气的差别。译制版的前后两句话是这样的:“洛
克司令官命令——”(咳)“你必须去……”,order与request的语气变化哪里去了?

5.Keymaker vs 开锁人

字幕版译成“制钥者”,译制版为“开锁人”,大概是觉得“制钥者”发音不上口,容
易让观众听成“制药者”吧。

6.reload vs 重新插入

尼奥见到了设计师,设计师解释Matrix的先后几代,提出必须reload(重新载入)。这里
的reload对于整个片子的意义非同凡响:它不仅是片名的一部分(Matrix: Reloaded),
还确切描述了Matrix这个虚拟世界的升级方式——修改源代码后重新载入。因此,虽然
有《黑客帝国:重装上阵》的官方译法,笔者仍然对《黑客帝国:重载》的译名提出者
深感敬佩。

然而,译制版中,说的竟然是“重新插入”,难道是对中国观众的计算机水平担心,怕
大家不知道什么是“载入”么?这样一来,片名、片中,没有任何一处对原文片名中的
reload一词作出呼应,沃绰斯基兄弟向中国观众介绍Matrix升级方式的一个大好机会,
也就这么浪费了。

此外关于译制版的一些体会:

一段激情戏被删,倒不至于影响影片内容。

法国人的讲话非常流畅优雅,一如法国美酒,让人听得如醉如痴。

至于某个人的配音,还是不提了吧,免得大家生气。

--
┏━┓
┃忠┃锁完门,别忘了检查口袋,看钥匙是不是带在身上;
┃告┃上站后,先去syssecurity,看自己的ID被删除没有。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203.24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