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uowenli (在风起的时候让你感受), 信区: English
标  题: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在寒假班的讲话(节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20日03:20:1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     在当下社会中一定要通过竞争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道理很简单,比如说体育
比赛中,谁跑得最快,谁就是冠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竞争是无究的。比如现在教室中有
三四百人,明年这三四百人中可能有一半人已经出国了,另一半人留在国内。而留在国内
的一半同学,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努力,可能最后又会有一半人成功,一半人不成功。其
实出国的同学也是这样,出了国并不代表成功。所以说同一水平的一些人,在几年以后可
能这会显出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来。所以说竞争是无形的,但却是非常残酷的。整个社会的
竞争体系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你可以说我可以不竞争,我每天吃吃饭,睡睡觉不
是挺好的,当然你可以这么做,但是整个社会并不允许你这样做。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你
就会被社会抛在后面,落金字塔的底层。在金字塔的底部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你会感到
整个金字塔的重量都会压在你的身上,你会感到好象整个社会都在欺负你。二是由于你在
底部,你就处于黑暗之中,你就会感觉就是见不到阳光,你通向金字塔顶部的唯一道路是
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你到了顶部,你就会无限风光在险峰。假如你想出国留学,其
实并不难,每年中国有两三万人拿到全奖到美国和加拿大去读书,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人是不困难的。假如你想去哈佛大学读书,而哈佛大学每年只录取一二百中国学生,你就
加入一个非常残酷的竞争行列中去,如果经过努力你挤身于这一二百名中的一员,实际上
你就爬到了出国留学这条道路上的金字塔的顶端。而且大家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爬金字塔
的过程中,你越往上走竞争也就越激烈,你的对手的能力也就越强。你想在能力高的一些
人中取胜,你的能力就要更高。你就要加倍地付出劳动和努力。但如果你想退出竞争,结
果就会很惨。退出竞争会意味着你将失去更多的能力,达到绝望的边缘。打个简单的比喻
,我在美国看到一个关于熊的故事的电视片,讲的是熊猫和北极熊是共同的祖先,但是由
于气候的变化,同一祖先的熊就分为两批,一批移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另一批移到了
北极的寒带的地区。按照一般的逻辑,进入寒带地区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
方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但是结果却相反,由于环境好,熊猫就由以前比较凶猛的动物变
成好吃懒惰,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道理很简单,因为熊猫犯了两
个错误,第一它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很多,如老虎,狮子,狼,它们
常会和它抢食物吃,所以熊猫一生气不吃肉了,退出了和那些凶猛动物竞争的行列。紧接
着它又犯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由于吃草的动物也很多,它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决定吃其
它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它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而生存。
就象一个人,如果他只具备一种技能,但是当社会不需要这种技能的时候,他就会失业或
下岗。熊猫也是这样,当竹子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最后只剩下了全
世界仅有的几只熊猫。而北极熊却在北极生活的很好,比熊猫要凶猛,体重比熊猫要大至
少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是最后也能在海中游泳几个小时,并且能捕食水中大量的
生物,吃海豹,吃海象,吃各种虾和鱼,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吃,在零下四十度的北极,
它却能够席地冬眠。过了三四个月以后,北极熊冬眠结束,拍拍身上的雪又是一条好熊。
也就是说因为北极生存环境的恶劣,导致了北极熊强大的体魄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无数的
生物学家都做过实验,同种生物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种是非常舒适的环境,一种是
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环境,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
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物却过得非常快乐而且长寿。人也是一样,凡是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
成长起来的人,都是比较坚强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人。而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的人通常都是没什么出息的人,这从中国无数家庭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到。所以说,退出竞
争,避免艰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我在课上常对学生们说: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而安
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

>     其实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更好,他只要获得几种能力就行。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
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
能力。自然能力比较简单,比如吃、喝、拉、撒、睡就是人的自然能力,吃得好好睡得好
可以意味着你比我健康,但是并不意味着你能比我做出更多的事情来。再说技术能力,这
个世界上永远都会需要一种东西,就是技术能力。我这里所说的技能并不是指低级技能,
比如说会骑自选车,会做饭,我指的是指知识技能。知识本身不是技能,但它能为知识技
能奠定基础。对于一个有知识的人来说,什么叫技能呢?比如说陈景润研究数学,研究出
了哥德巴赫猜想,最后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获得了终身的名誉,这就是知识
技能。我常对学生说,你如果在你所研究中的领域中只要能走到全中国或全世界前十名,
你就具有知识技能。技能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自尊、自爱、自信地活下去。你要想自尊、
自爱、自信地活下去,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并且因为你具备这种能力,你可以用它
换取世界上你自己所必须需要的资源,包括财富资源和生活资源,这就是技能。新东方教
师凭借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讲课技能换取了他们应得到的财富。所以说如果你要想使自己活
得更好,首先的一点并不是出国,而是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你要问问自己你能做出
什么,你怎样才能把一个东西做到非常好,以至全世界只要想到这个东西就能马上想到你
。如果你有了这种本领你肯定能生活得非常好,有一技之长的人永远是不会吃亏的。其实
研究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一技之长。比如我有一个同学专门研究蒋介石,这个其实
不能算做技能,但是由于他研究和时间很长,而且研究得很深很透,所以最后他就被美国
的一家大学教授看上了,邀请他过去读博士。他在美国读了四年博士,写了两本研究中国
现代史的专著,最后他留在那所大学当了教授。从此他通过研究蒋介石和教授中国现代史
在美国谋取了一席之地,他凭着这个能力就可以永远换取自己生活所必要的资源。我到美
国去看你的时候,汽车、房子、老婆、儿子他都有。简单对技能做一个概括,技能就是抓
住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研究的东西,一直研究到底为止,直到全世界都公认你在这方面的能
力,这个时候你就达到了技能的最完美的境界。   

>

>     有了技能,再考虑知识。中国的教育体系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从小学到大学教了大
爱无数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不少都是过时的知识,结果老师却忘记了告诉大家最后上大
学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份良好工作,但是中国的很多大学生
毕业后却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为什么?因为在从中学到大学过程中,老师们没有强调你们
在学知识的同时要掌握一技之长,而且这一技之长是你将来立足于社会所必须的。知识本
身是没有用的,只有把它用于社会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可能有人就会问,还要不要学
习知识,学习知识当然很必要,比如说文科的同学也要学习理科的知识,理科的同学也要
学习文科的知识,知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所以的国家把最高学位都叫博士学位,博士学
位的英文叫fel,博学意味着智慧,所以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智慧,没有智慧的
人生是灰暗的人生,没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生是没有方向的人生。所以学习知识是最终
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关系做出自己智慧的判断和洞察。如果再把
它加入到技能之中去,这样就既有技能,又有判断能力,这样你在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
一定会非常欢迎你,因为你是一个懂得理解并且是有能力的人。                       
                  

>

>     有了技能以后,人就要走入社会,而走入社会后,马上就会遇到下一个问题,那就
是与社会与人打交道的问题。中国学生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较弱,因为学生从小学到大学
从来没有走入过社会,另外中国社会本身也是一种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所以也就显
得比较复杂和混乱。中国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一走入社会就开始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应付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事物,但是说到底进入社会并且在社会上成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同时走入社会并取得成功也不是很困难。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只要学会和人打交
道,就学会了和社会打交道。那么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社会打交道,其实很简单。打
个比喻,在一个宿舍中有六个人,你是其中一个,而其它五个人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好,那
么原因一定不在其它五个人的身上,一定在你的身上,你一定有很要命的缺点,但是你自
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就说明你不会与人打交道。反过来一个宿舍六个人,其余五个人的关
系都非常好,而且他们都非常愿意采纳你的意见,这时就说明你和其它人的关系非常好,
你会和人打交道,你懂得如何去利用人的资源,你懂得去理解别人,你会团结别人,这说
明你将来会是一个有雄才大略,能做一番事业的人。如果一个宿舍分为两派,你参与其中一
派,两派间天天勾斗角,互相说对方的坏话,说明你是一个胸无大志,鼠目寸光的无聊之
徒。                         



>    实际上具有与人打交道的能力非常重要,人要学会过狼群一样的生活。狼有三个特点
,一是狼即使剩下最后一条的时候,它也会勇往直前地去掠取食物,也就是说它具有勇敢
性。二是狼是群体动物,很少有一条狼单独掠取食物的时候,所以即使老虎看到狼群也会
退避三舍,这就是群体的力量。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他必须要认识到群体力量
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会如何利用群体的力量。三是狼能够排除无能之狼。当狼群中的头狼
老了的时候,年轻的狼会把它从头狼的位置上拉下来,这样就会保持整体狼群的强大。人
也是一样,要想成大事,首先要勇敢,其次要能团结别人一起做事,最后他要能排除自己
身上的无能之处,这个人肯定不会是一个平庸之辈。                                 
            

>

>     人要成功还要具备另外二个因素。一是要有善于表达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善于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且想办法说服别人。在英语听力中我们常听到presetation,意
思是把自己的观点勇敢地表达出来,并且要能说服别人。但是这个单却没有很恰当的中文
翻译,这就体现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个老师告诉你要站起来勇敢地说话
,并且要让别人听你的说话。大部分老师的态度都是他在讲,你在下面听,你要是敢说我
就打你或罚你。这样大量的孩子就逐渐养成默默无闻地对待任何人的观点,而且不加以反
对,以致于最后没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失去了创新精神,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Pre
setation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翻译,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在20世纪初的时候,民主demucut
e和科学science进入中国的时候,但是在当时也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所以最后我们不得
不把它翻译成德先生和赛先生。100年以后,到了21世纪,我们才开始理解什么叫真正意义
上的民主和科学。也就是说我们的速度太慢了。到今天我们才学会presentation这个单词
,我们就应该马上理解这个词的深刻含义,那就是需要你站起来为自己说话,表达自己。
到了美国大学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表达能力,因为美国教授是要天天站学生站起来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

>     而在我们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果你现在意识到了presetation的重要
性并且开始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那么你以后到国外去留学就会很快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
活。美国大学常说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实际上高分的中国学生并不低能,那么他们为什
么会给美国教授留下低能的印象,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学生有话在心口难开,也就是常
常是茶壶煮饺子心里有数,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比较木纳,木纳在中国社会能表明自己谦虚
,但是在美国这种开放、竞争的社会中就会变成一种很坏的状态。                     
              

>

>     另外和人打交道要具备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谅解能力。也就是说你要学会谅解社
会的缺点,学会谅解别人的缺点,但是不要谅解自己的缺点。当你发现自己的缺点以后一
定要马上把它改正。有了谅解能力你就会有一个广阔的心胸,你的眼光就会变得非常远大
。当你的眼光很远大的时候,你眼前的烦恼和痛苦不会影响你对自己未来目标的追求。   
          

>

>     有了与社会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后,还需要具备两种能力。第一是心理承受能力。什
么是心理承受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些面粉放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面粉很容易会
散开,但是你继续揉,揉了千遍万遍以后,它再也不会散开了,你给它拉长它也不会散架
,它只会变成拉面,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团散的面粉,然后
被社会不断地揉最后变成非常有韧性的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心理本单承受能力要经过不断
的锻炼,最后成熟的过程。揉躏、折磨、压迫等词都是形容对人的某种考验。在这种情况
下如果你锻炼出来了,你将来遇到了失败、痛苦,你就能够承受。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
就不会承受起这个压力。在国外有不少中国留学生自杀的现象发生,我去年去哈佛大学的
时候,我还听说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中国学生自杀的消息。他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因
为他在哈佛无论怎样努力老是考不了第一名,常受到教授的指责,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最后自杀了。悲剧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自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
事情,但是你死了以后地球照样转,阳光依旧灿烂,不转不灿烂的只是死去的你。如果你
活着,你就会发现,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只要你勇敢努力地活下去,世界上的一切美好
都是为你而准备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观等着你去看,尼加拉瓜的瀑布等着你去看,拉
斯维加斯的风光等着你去看,中国的长城等着你去爬,而只有你勇敢地活着你才能去欣赏
这些美好的事物。所以说做人必须要有一个信念,在你最失败的时候你要想到,生活中的
一切美好事物是为你而存在的中的,总有一天你会见到这些美好的东西,这样你就有了活
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

>     生活中的失败有很多,比如你背一个单词,你背了十遍都没有记住,背了十一遍才
勉强记住,实际上你前面背10遍的过程就是一种失败,你忍受了前面十遍的失败才赢得了
十一遍的成功,你就会永远记着这个单词。所以说失败可以无数次地重复,而且不会带来
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成功却永远只有一次,而且是永恒的。爱迪生灯泡做了二千多次的
实验,但是最后他成功了,直到今天,人类的黑暗仍然被爱迪生发明的灯泡照耀着,爱迪
生取得了永恒的成功。所以人承受失败的能力有多强,他成功的机会就会有多大。       
              

>

>     除了心理承受能力,你还要有生理承受能力。比如说别人能每天坚持学习5个小时,
而你能坚持每天学习8个小时;别人做一件事做一个月就烦了,而你做一年也不会厌倦。别
人不能专心去做的事情你能专心认真地去做,这就说有我有生理承受能力。实际上做任何
一件事情,你花的时间越多,投入的精神和体力越多,你的收获就会越大。我认识清华大
学的一个学生,他的GRE考了满分。我问他为什么GRE能考满分,他说原因其实很简单,我
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
我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时间比我的同学都要长一些,一篇课文别人看一遍,我通常要看二
三遍,这样我就比别人熟练一些,最后我就考进了清华大学。到了清华以后,我发现一个
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参加期未考试都是提前一个星期才复习,然后匆忙上考场,结果分数
不是很理想。而我总觉得对期未考试把握不大,所以我一般是提前一个月复习期未考试,
最后我都考得很好。我当时考GRE的时候是先学习了四个月,结果和周围其它同学一样只能
考到2100多分,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于是我就想如果我再学习四个月再考分数一定会更高
,于是他就又学习了四个月,最后走进GRE考场,比较轻松的就拿到了满分好成绩。他告诉
我说他背GRE的词汇书他一共背了50多遍,做历年的考题做了十几遍。所以说有一定的努力
就有一定的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想成功的人都和他的经历差不多,做一件事,你
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全身心地投入,你就越容易获得更高的成功。                 
                          

>

>     讲了这么多,我的结论是:出国不出国并不重要,相反中国的机会更多。有一次我
和联想集团杨元庆一起聊天,我们两个偶然发现我们都考过TOEFL和GRE,但是我们都没有
出国留学,都是在中国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成功。所以说人最重要是要锻炼自己的能
力,锻炼自己确定目标的能力,锻炼自己的竞争能力,锻炼自己的技术能力,锻炼自己与
人打交道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能为了一个目标去拼命地奋斗,最后
取得成功。有这些能力,哪怕有一天你走入非洲丛林之中,你第二天也会变成一群猴子或
大猩猩的头领。如果你没有这些能力,即使把你放到社会的最上层,你也会被别人一脚踹
下来,并且摔得粉身碎骨。
--
I'll fly
though I don't have wings.
 I'll fly,though I don't have wings.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8.4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5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