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lio (许我三个月), 信区: English
标 题: Jumping the broom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6日12:32:4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iamwho (话很多), 信区: English
标 题: W&S 48: Jumping the broom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2年12月13日00:04:1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Jumping the broom
Jumping the broom(也用作jump over the broom)怎么会有"结婚"、"婚礼"的意思呢
?这是一种非洲裔美国人的传统婚礼习俗。在婚礼上,新婚夫妇要一起跳过一只经过装
饰的扫帚。这种古老的习俗在非洲裔美国人的婚礼仪式上近来很受欢迎,用得人越来越
多。
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不允许奴隶们结婚,于是这种表达海盟山誓的替代性仪式在相爱
的奴隶们中产生了。大多数史学家和展览馆的馆长们认为,这种至少为非洲裔美国人所
接受的仪式起源于美国南部,也有人推测仪式起源于非洲大陆。 在那里,新娘在新婚那
天要(用扫帚,即"broom")为婆婆打扫屋子。
由于整个非洲大陆的婚礼习俗颇为迥异,这种仪式起源于美国奴隶制度盛行时期的可能
性很大,理由是奴隶们来自不同部落,婚俗又各不相同 而研究发现,这种跳扫帚的仪式
和凯尔特人一种古老的风俗一模一样,而奴隶主们大多又是苏格兰-爱尔兰凯尔特人的移
民或这些移民的后代。
在基督教盛行的早期的爱尔兰,曾有一种把手捆绑起来的风俗。适逢牧师缺席不能主持
仪式,夫妇二人把各自的手绑在一起,然后二人手拉手跳过一把扫帚以求儿孙满堂。按
照凯尔特人的风俗,扫帚是子孙满堂的标志。在凯尔特奴隶主的提议下,这种既不是官
方认可的但又能使男女表达海盟山誓的仪式很有可能被早期的奴隶所接受。
哈里特-科尔在其作品Jumping the Broom: The African-American Wedding Planner中
引述了一名曾经是女奴的人对于她自己婚礼的描述,她说她的主人参加了她的这种"跳扫
帚"的结婚仪式。
今天,这个习俗在婚礼中代表了什么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意味着去旧
迎新,跳进新的生活或是开始一种居家过日子的生活方式。一些非洲裔美国人因不愿联
想到黑人奴隶的那段历史摒弃了这种习俗;而另一些人则乐意采用,因为他们认为这是
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
从语言学角度讲,jumping the broom还不像tying the knot 那样就是"结婚"的同义词
。如果有兴趣了解这种仪式在当今社会是怎么一种情形,还是翻翻哈里特-科尔的作品吧
。
e.g. If a bride and groom hold hands and jump over a broom, good luck and
fortune will abound in their union. An old Welsh custom calls for newlyweds to
enter their new home by stepping over a broom and luck will follow.
e.g. A friend of mine flew all the way to Salt Lake City last summer to see
his old college chum jump the broom, only to be tol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 because he was not LDS, he'd have to sit outside the temple for a couple
hours on a sweltering day.
--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你猜我是谁]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11.80.59.3]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8.1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