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lio (不开心), 信区: English
标  题: With bells on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5日20:44:1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iamwho (新年好), 信区: English
标  题: W&S 91: With bells on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3年01月03日12:00:0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With bells on

周末准备开个Party,给朋友们发了请柬,收到的回信大都写着:"I would be there
with bells on." 这一句话弄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来还是不来,是不是都要送我一个铃铛
(bell)。

With bells on 最普通的用法是用于非正式场合,意思是渴望做某事,准备玩个痛快(
early; ready to enjoy oneself)。

如果请柬的回信上写着I'll be there with bells on,那么回信的人不仅仅是期盼着某
一场合(通常是聚会)的到来,同时还要为活动助兴,贡献自己的节目,让大家感到尽
兴。

With bells on的用法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多数情况下它的用法已经固定化、格式化,可
以说已经成为社会礼仪用法的一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回复喜庆活动的邀请。使用这个
短语意在向主人保证被应邀人届时肯定会到场并确信活动会搞得气氛热烈。而且with
bells on 前面也一定会加上一句"I will be there"或者"I would be there"。

如果你是被邀请去看电影,那么千万别用being there with bells on做回复语;如果你
收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也千万别回复他们"I will be there in September
with bells on", 否则,一切都要被你给搅浑了。

当然了,这个句子并不是永远都是由七个单词组成。F. Scott Fitzgerald在他的作品《
Beautiful & Damned》(1922)里使用这个句子时,就把短语最后面的介词给拿掉了。
他在这样写到:"All-ll-ll righty. I'll be there with bells"。

人们大多认为这个短语的起源和喜庆活动中使用铃铛有关系(手指、脚指上挂满铃铛最
能营造节日气氛)。也有人认为这和活跃气氛的小丑帽子上一个个像小铃铛一样的装饰
品很有关系。

--

你知道吗

我的快乐都是你给的,我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你猜我是谁]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11.80.59.3]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8.1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