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tas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ying (女疯子·别惹我), 信区: Fantasy
标  题: 黄金般灿烂的日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9日19:45:1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广大浩瀚的银河,原本由庞大的银河帝国所统治,在腐败的掌权者及贵族的长年压榨下,
一小群人民冒险脱离帝国暴政,逃往蛮荒未知的星系,并建立了实施民主政治体制的「自
由行星同盟」。自此广大的银河一分为二,更随着两位天才战略家的出现,银河的未来,
陷入一团浑沌……“不败的魔术师”杨威利和“黄金有翼狮子”莱茵哈特,稀世的用兵家
们以浩瀚无垠的星海为舞台,即将上演一出无比壮丽的英雄史诗…… 

  时常有人把银英与三国相提并论。其实银英中的人物并不曾正好符合三国时期哪个具
体的人,根据某几件事,武断某人像孔明或者像曹操是不妥的,因为存在同样多的理由说
他们不像某某而更像别人。如果硬要说银英同三国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实际上相像的是
一种整体感,也就是那种“乱世群英”的形式,“各忠其主”的态度,既是干戈扰攘,生
灵涂炭,又是“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玮动人”的历史时期。
  整部银河英雄传说,似乎都在讲两种制度——专制和民主之间的较量。双方为了自己
所谓的正义,重复着一遍遍的流血。“开明的专制政治”及“腐败的民主政治”,何者较
好?小说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事实上在银英里,在平民支持基础上建立的罗严克拉
姆王朝同自由行星同盟相比,只不过一个是“专制的民主”,而另一个是“民主的民主”
而已。所以,忘记了民主思想的精髓的同盟才会最终被帝国打败。这并不是制度的问题,
历史上,复辟和倒退也是屡见不鲜的,田中芳树也无意对军国主义进行粉饰——事实上他
批判的最厉害的就是军国主义。
  这使得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主旨,不再是“光明与黑暗”的简单概括,而是更具复
杂性、多样性的社会。这是银英区别于其他架空小说,取得惊人成就的重要原因。通过故
事,作者借笔下人物之口阐发了自己在政治、历史、社会、军事、宗教等方面的诸多理念
,然而又毫不枯燥,绝无冷场。
  在战争的描写方面,田中不是军事专家,在战争细节的严谨性上难免有所不足。但是
倘若就此指责田中不懂军事,则是不公平的:他笔下的战役,从大方向来看,都有其战略
的必然性。而在战术方面,如“诸神之黄昏”一役中极其有利的“双头蛇”态势等,也与
兵法相合。而作者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也体现在他那细腻的笔锋中。“自古知兵非好战
”。长达两百多年的以大义为名的无谓流血,带来的只是无尽的长夜中重复的噩梦。
  银英以磅礴的笔触描写了战争和历史,更着力描写了人物。同银英里给人留下鲜明印
象的名将有数十人,且各具特色,毫无雷同之处。忠实的吉尔菲艾斯、冷酷的奥贝斯坦、
稳重的米达麦亚、矛盾的罗严塔尔、有绅士风度的梅克林格、沉默的艾齐纳哈、温和的缪
拉;同盟方面,卡介伦的毒舌、亚典波罗的“侠气与疯狂”、先寇布的勇猛与不驯、姆莱
的持重、尤里安的聪慧、波布兰的花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要数两位主角。

  莱因哈特是一个真挚的人。他从困境中成长,并在拥有一切时毫不为一些虚幻的事物
所迷惑。他一直都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所走的道路,没有有任何迟疑。为了一个承诺,他
将自己所有的热情用于去实现这个承诺。
  小莱最为可贵的是他对自己信仰的执着和无畏的追求。他为战斗而生,并誓言为战斗
而死,虽然上天未能满足后一个机会,但他在他的最后一战中鼓舞士气的一席话却依然给
人深深的震撼。是的,他从未一次站在军队后面指挥战斗;他总是身先士卒地带领着将士
们改写着历史;他以战神的姿态面对着敌人,让敌人也敬佩不已。
  面对生命,他有超人般的坦然。虽然他人手握着自己的性命,他依然可面不改色地面
对着枪口,甚至痛殴那侵犯他神圣禁地的暗杀者。那是何等高傲的矜持!他是一个圣者,
一个无畏于任何威胁的圣者。
  小莱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他对小吉、对姐姐、对希尔德,甚至对杨威利的感情都
那么地清彻。虽然他对希尔德信赖多于爱情,但他向她求婚时,羞涩而可爱的说词,他的
单纯是多么的可贵。对于小吉,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小莱愿意那天倒在血泊中的是自己
。为了这个错误,他一生都充满了深切的自责。而对杨威利,小莱则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
情,从亚斯提会战时的那封通信开始,到后来得知杨的死讯的惋惜,他对于这个屡次让他
尝到失败滋味的“骗子”,一直十分敬重。 这是小莱身为霸者的气魄。
  虽然有着无于伦比的傲气和自信,以及高尚的人格,但其实小莱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
。他很在意自己的过去,很在意自己所罚下的过错,小吉的死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对幸
福他有深深的渴望,但却脆弱地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而当他一旦失去强硬的外衣,其实他
也只不过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而已。他只能用不断的战斗前进,燃烧着自己的灵魂,弥补着
心灵的失落,在崩溃的边缘挣扎着想要永远站立。小莱是幸运的,在从前他得到了小吉的
帮助,后来有希尔德的帮助,因为有了依靠,痛苦才显得不那么可怕。
  小莱的生命是燃烧尽的,短暂而灿烂。最后,没有留下一颗尘埃,一如他来时的美丽


  与莱因哈特完全相反,杨威利这个根本不想从军、也不像军人的元帅,却引起了许多
人的共鸣。不少人看书看到杨去世就再也看不下去;当台湾播出银英的TV版时,到《魔
术师、一去不回》一集,许多人不禁流下了热泪。
  同莱因哈特的天才与完美相比,杨却是一个缺点多多的家伙,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角色。他追求理想,又嘲笑执念;他批判现实,又无力改变。他始终只想当一个旁观者
,命运却把他推上历史的舞台。既然无法独善其身,也就不得不随波逐流。他被动,因为
他害怕被权力改变而迷失自我;他悲观,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看透了银河的过去、现在和
未来。
  他厌恶政治,他痛恨战争。一个站在最前线、不断在战争中打滚的军人,以这样的身
分说出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对人类差异性的重视、对和平的高度评价、对民主精神的认同
,有什么比这更有震动人心的力量?因为与死亡为伍,所以更肯定生命的贵重;因为身处
要求绝对统整性的团体,所以更珍惜个别差异;因为亲身参与战争,所以更了解和平的价
值;因为见识到最极端的专制与敏主的对照,所以更确立了护卫民主精神的决心。
  立于阶级金字塔的顶端,仍然保有作为一个品格高洁的人所应有的一切。处于糜烂洪
流中,仍然活得像自己。总是坚持理想,却不强加于人。从不为权势迷惑,从不畏惧威胁
。看似平凡的存在,却能始终甘于平凡。无欲无求,不卑不亢。杨始终保有作为一个有尊
严、有道德的人所应有的良知。我们不曾见过他有泯昧良心的作为。但杨却又不像圣人般
高不可攀。他的人性化、柔软的心肠、幽默及散漫使得他如此平易近人。
  莱因哈特是可敬的,杨却是可爱的。杨的稳定、包容、智慧、理性、平衡、善良、率
直、温和、幽默、宽大、懒散、消极、矛盾,所有的特质,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使人
由衷的感到亲切。吾愿得莱因哈特为君,却愿得杨威利为友,同他一起品味红茶的芳醇。

  杨威利和莱因哈特都是执著于理想的人。不仅如此,杨舰队成员、吉尔菲艾斯、帝国
双璧,甚至那个奥贝斯坦也是。他本来不必处处树敌,可是他却象是故意一般,将所有的
罪恶和憎恨都揽到自己身上,维持着莱因哈特的光辉形象。他牺牲了个人的情感,只留下
冷峻的理智,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把一切都献给了帝国——可说是他全力缔造的帝国。
  曾经怀着这样的疑问:奥贝斯坦为什么选择参军?身为帝国贵族,又有先天的残疾,
即使就此终其一生也无可非议;即使立意变革,走卡尔·布拉格那样的改良路线,也会比
较顺利。对他来说军队决非坦途,一开始的从军资格就是问题(即使是贵族,有身体缺陷
依然是不能加入军队的,见《朝之梦夜之歌》),而在军中也饱受冷淡和排挤。在这样充
满了腐臭的军队里,奥贝斯坦又怎能施展他的抱负?
  难道,他一开始就预见到了莱因哈特这样的天才的出现?还是他一直在默默的期待,
直到莱因哈特出现之后,他的梦想才有了现实化的力量呢?莱因哈特成就了他,他也成就
了莱因哈特。“阁下,我还没有放弃您……”多么高傲的言辞!唯一敢对莱因哈特用这种
口气说话的,只有奥贝斯坦。在他的精神领域里,也有一座圣殿的存在。平常的冷酷,只
是保卫这座圣殿的铠甲吗?谁说他没有情感?当米达麦亚为了尽忠同自己的好友交战,奥
贝斯坦竟然一反常态的变得“多话”;因为他理解米达麦亚的感情,了解罗严塔尔的心情
,更清楚的知道莱因哈特的性情。
  然而他选择牺牲这一切。依旧被冷淡,被敌视。他是一把干冰之剑,这把剑只有握在
强者手中才有其威力,否则反而会伤到自己。因此,当光芒即将消失的时候,奥贝斯坦写
下了遗嘱。根据特意给地球教的假情报,他将借地球教徒之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帝国
。为了理想中的帝国…… 
  每一颗星都是一位英雄。他们用自己的光辉照亮了这个银河。当后人们追忆起那个时
代,会感叹人类竟能建立如此的丰功伟业,会羡慕他们有机会体验波澜壮阔的人生。自古
以来,奋斗与努力的记录正是人类最贵重的文明遗产。在局限的情况下,赢得最大限度成
功的人们的行为都会成为人类迎向未来的稳固基础。在后世年轻人们的心中,英雄的伟业
将会成为他们的模范,而那段仿佛用鲜花和黄金渲染的灿烂壮丽的时代,生于此时代的人
们的思想与事迹,也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传说结束了,历史刚刚开始。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但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71.10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