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tas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ying (女疯子·别惹我), 信区: Fantasy
标  题: 银河英雄传说评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9日19:51:4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银河英雄传说评述

  《银河英雄传说》创作至今已十五年。九十年代初同名卡通在国内某些城市播出,十
余年来,接触到漫画、游戏、音乐、评论、同人各项周边产品数不胜数,对剧中人物性格
命运耳熟能详,但到今年才鼓起勇气读完这本“沉重而精彩”的小说。

小说主题
  讨论清明的独裁政治和腐败的民主政治孰优孰劣,这是各种评论公认的《银英》主题
,在此不赘述,只想谈谈个人的读后感和另外一些想法。
  从《银英》中,我感到田中芳树对民主政治的一些弊端很了解,所以他笔下同盟的那
些政客,不论是如蛇般自私阴险令人作呕害怕的特留尼西特、温莎夫人,还是比较正直具
有常识的列贝罗、荷旺、席特列等人,都没有能力带领国家走出腐败毁灭的泥沼,甚至他
们都不是人民能信任的。有趣的是田中芳树竟把推动历史的重任托付在独裁者莱历哈特身
上——虽然田中同样清楚独裁政治的弊端。他在书中多次批判好逸恶劳、不敢承担责任、
寄希望于全知全能的“救世主”的民众,就是这些人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鲁道
夫·冯·高登巴姆推上政治舞台的第一位。而实际上,田中同样犯了“好逸恶劳、不敢承
担责任、寄希望于全知全能的‘救世主’”的错误,他创造了全知全能的“救世主”莱因
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其实,莱因哈特只比鲁道夫多一个优点——就是比他年轻58岁死
掉。如果莱因哈特同样活到83岁才死,我怀疑他的政治统治不会比鲁道夫高明多少——也
许田中也意识到这点,所以让这位绝世的天才,毫无瑕疵的完美人儿25岁就死于发高烧。
莱因哈特没有活下去,并不是件令人遗憾的事,反而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对他、对罗严
克拉姆皇朝、对银河全体人类、对小说读者。
  我始终相信,再清明的独裁也比不上腐败的民主。莱因哈特说得非常动听——“如果
他没有能力,我的皇位不一定传给我的子孙”,接下他手中权力的又是聪慧明智的希尔德
皇后,所以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罗严克拉姆皇朝不会重踏高登巴姆皇朝的覆辙。没人意识
到,莱因哈特这种“子孙不合格就不让他承位”的信念只是一种信念而已,继位者接受这
种信念,也许能维持清醒统治;继位者不接受这种信念,莱因哈特在天之灵只好干瞪眼,
因为他没有把这种信念制订为“法律”,而就算这种信念变成“法律”,在皇权高于一切
,没有任何人监控的独裁体制下,如果皇帝要更改这条“法律”,谁能阻止得了?
  另外一点要说明的是自由行星同盟虽然标榜是“民主政治”,实际上却不是,我怀疑
(仅止是怀疑,因为“架空历史小说”难免有影射的对象)“同盟”政府是影射二战前的
日本军政府——包括“八月政府”也是军政府。“同盟”只是打着“民主”旗号,实行“
多人”独裁。这个国家很多政务没有公开——政务公开、全民讨论表决是“民主政治”的
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人民也没有合乎“民主政治人民”的要求——这点田中芳树很
有意识,同盟的民众都是一些头脑简单、容易发热、常被人蠢弄、而且不敢负责的人。“
不敢负责”,这一点很对。“民主政治”的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民众的教化,要使国家的
每个公民都清楚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和应该负什么责任。
在“民主政治”中,譬如美国,很重要的核心之一,是确立“人权”高于“主权”的观念
,没有什么国家利益是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的,不论以什么借口,个人的自由和权力
是绝对不能侵犯的。这一点两千年后的“同盟”还比不上现在很多西方国家,而“同盟”
的民众也没树立起这一明确观念,所以“爱国骑士团”之类会那么振振有辞。
  田中芳树是“架空历史”小说家,故事虽然托言未来,但还是反映对过去历史错误的
思考。不过,有一点我不太赞同田中,人类的历史固然迂回曲折,呈螺旋状发展,很多事
情和错误都会不断被重复——“历史重演”,但我相信,即使呈螺旋状,在大方向上,人
类也是一直向前发展的,而不会在一个封闭的圆圈中绕来绕去。特别在政治方面,民主终
将取代独裁。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或许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掉进“重复灾难”的泥
沼里,就像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陷在“封建社会”里走不出来,总是一个皇帝替代另一
个皇帝,一个皇朝替代另一个皇朝。但是,民众只要经过教化,就不会回到过去那种愚昧
和盲从的状态,“民主”是必然趋势,民主一旦形成,就会一代代地传下去。即使两千年
后人类走向银河,鲁道夫这种独裁者和高登巴姆这种封建皇朝也不会再出现。
  ——当然,以上这段是题外话。

书中人物
  从小读小说,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比第一号主角,往往更喜欢第二号主角,喜欢得
多。不知是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银英》中,莱因哈特是无可争辩的第一号主角
,第一篇第一章出场,最后一篇最后一章死,比第二号主角杨威利长命了“两篇四章”,
然而,对这个集上天——作者——及众多读者宠爱于一身,完美无缺的人物,我始终喜欢
不起来,甚至没有一丝好感。
  对“帝国四艳”——莱因哈特、安妮罗杰、吉尔菲艾斯和希尔德,我都不喜欢。
  曾看过一篇评论开玩笑似地提及田中芳树有“恋童癖”——“恋童癖”也是日本人及
日本文学的一种通病。田中芳树的确给我这种感觉,他笔下的人物,除少数几个像比克古
提督和梅尔卡兹提督老人是“忠的”,其他的中年(40岁)以上的人,差不多都是反面的
、腐朽的、阴险的、老而不死的、阻止历史前进应该被清除的代表,而主角、推动历史前
进的无一不是年轻人。(田中认为推动历史前进就是“大统一”,这个想法挺奇怪,我觉
得历史进步应该是每个人都拥有更好更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力。)
  当然《银英》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和年纪更小的少年,比起七十岁老奸巨滑的政治家,
主角是二十岁的军事家可能更吸引读者。
  但我觉得,腐朽坠落和僵化的思想其实与实际年轻无关,而另一方面,我始终对激进
、光靠满腔热情、或者某人的忠诚投身政治的年轻人——譬如尤里安之类——不抱好感,
这些人其实更容易坏事,表面好像推动了历史,实则只是把自己和国家还有民众拖入苦难
的深渊,历史上这类例子数不胜数。经过岁月的洗涤,年纪大的人更懂得生命和世界的意
义,至少他们的改革比较温和,伤害也少一些。
  ——田中芳树写《银英》时三十五岁,转眼十五年过去了,不知五十岁的他,或者等
到了六十岁、七十岁,还会不会这样看待年龄?
  除了“恋童癖”,我觉得田中还有“恋母情结”——这点没看到有别人提过。《银英
》中所有正面形象的女人,不论是“孕育新帝国”的安妮罗杰和希尔德,还是“记忆力过
人”的菲列特利加,或者两位著名的贤妻良母卡介伦夫人和米达麦亚夫人艾芳瑟琳,还有
其他很多次要的女性,她们都是男英雄们的“母亲”。
  所谓母亲,就是对男人们无限迁就,无限付出,你远赴沙场征战,立下彪炳功勋的时
候,我只在后方默默待候你回来。
  田中毫不犹豫地把女人身份中的“女性”——作为性对象的成份剔除了,同时无限放
大了“母性”,他(他笔下主角)把所有“女人”都当作“母亲”,以为可以从对方身上
得到包容一切的支持和爱——这就叫“恋母情结”。所以,《银英》中,两位主角的爱情
故事写得都没有意乱情迷的“性张力”,因为莱因哈特和杨威利在希尔德和菲列特利加面
前,都只是“儿子”的身份——你看看两对情侣相处的情景就知道了,几乎与懂事的孩子
和严格明智的母亲相处一般。
  “儿子”又怎么能与“母亲”做爱?
  对那些“女性”胜过“母性”的女人,田中芳树不抱好感,在他笔下,往往给这种女
人坏下场,像罗严塔尔的母亲,还有艾尔芙莉德·冯·克劳拉——罗严塔尔怪倒霉的,两
个坏女人都叫他摊上了,不知哪儿得罪了田中大神。
  (——许多人把田中芳树与金庸相提并论,我承认两人在刻画人物性格和故事曲折多
变上,功力相差不多,但在“情爱”方面,田中比金庸逊色得多。金庸与田中正好相反,
他非常欣赏,相当看中女人身上的“女性”这部分,他笔下女主角往往娇媚刁蛮、狡狯任
性,常让男主角大吃苦头。说实话,这样爱恨纠缠的爱情谈起来才会缠绵悱侧,活色生香
,动人心弦。)莱因哈特作为第一男主角,他身上的“恋母”情结更是别人的两倍,有了
希尔德一个“妈”不够,还要加上姐姐安妮罗杰这个“妈”,当然按顺序来说,安妮罗杰
排先,而且重要得多。我觉得田中大神创造出希尔德这个人物,只是为了洗刷莱因哈特“
恋母”、“恋姐”、“心理幼稚”和“性无能”的罪名——实则这些罪名并不算冤枉。
  安妮罗杰、吉尔菲艾斯、莱因哈特这个著名的“三角”打动过很多人的人,但却无法
打动我,甚至还让我觉得恶心。吉尔菲艾斯是个可怜虫,坠入了一对毒蜘蛛姐弟织就的网
中。安妮罗杰根本不是好人,在所有小说中,这种楚楚可怜、毫无自保能力、善良但又是
一切灾难肇因的女人,都令我极之厌恶。
  我觉得——或者下流卑鄙一点想,安妮罗杰与弟弟莱因哈特之间的确存在“乱伦之爱
”,她最爱的人不是吉尔菲艾斯,而是莱因哈特,所以她才将他托付给吉尔菲艾斯,因为
她知道吉尔菲艾斯逃不过她的控制,而她又预见了危险,那么除了傻冒的吉尔菲艾斯,谁
还会为莱因哈特献出生命。所以说,安妮罗杰根本不爱吉尔菲艾斯,如果她真的爱他,如
何会让最爱的人受到伤害甚至牺牲——这个责任也不能全部推在莱因哈特身上。当然从一
开始,我就感到莱因哈特与吉尔菲艾斯最后会反目——黑暗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两人头上,
奥贝斯坦“挑拨”当然是很大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大家都没说出口的原因——吉尔菲艾斯
与安妮罗杰太接近了,接近得莱因哈特要嫉妒了。
  那么,如果安妮罗杰不爱吉尔菲艾斯,那在他死后,她为什么那么悲伤,又隐居了呢

  我觉得有两个可能。安妮的悲伤是出于良心不安,知道自己终于在“上帝”——虽然
田中大神没在“银英”时代设立宗教信仰,但像安妮这种要装“善良”的人,一定还是害
怕“报应”的——面前犯下“杀人”大罪,她害怕,所以要“忏悔”,以为这样就能瞒过
神明,至少瞒过自己的良心。另一方面,表面上是为吉尔菲艾斯“守贞”,实则是对弟弟
莱因哈特表白忠贞——她从此不会再爱其他男人,活着的男人中,莱因哈特是她的最爱。
而且,像莱因哈特这种只追求“得不到”的东西的男人,留在他身边,最后肯定会“情淡
爱弛”,还不如远远地离开,才能保证“爱情”长久。(——我恨自己有这么下流的猜测
,不过更讨厌让我有这种猜测的这段三角关系。)

  帝国方面说完了,接下来说说同盟方面。

  ——我是杨的FUNS。
  记得是几年前,不是很远,台湾还是香港举行一个漫画展,其中有个“银英”专区,
小杨和小莱各自的FUNS戴着两人的面俱、或者穿着印了两人的恤衫,相互叫阵,虽然属于
玩乐性质,但气氛还是带点紧张。
  ——我最先了解莱哈因特这个人物,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只知道小莱的对手是杨威利,
但却不是很了解杨的性格和命运。田中大神创造出了这么完美的莱因哈特,那他会再写出
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小莱的“对手”呢?我曾经花了很多功夫猜测。
  杨的个性和命运有点出我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也唯有这样一个人物才能与小莱比
肩。莱因哈特是让人崇拜羡慕倾倒的,但杨不是,他很平凡,是个平凡的人,而不是一个
不似人而近乎神的“完人”,但他却真正打动人的内心。
  这好像是文艺作品的通识,比起“神性”的光彩伟大,其实描写软弱的人性更能得人
欢心,也许人本来就是这样,与对“万能上帝”的爱慕崇敬比起来,人更喜欢的是自己。
  ——喜欢杨的身不由己,喜欢杨的优柔寡断,喜欢杨的自知之明,喜欢他的一切。
  除了杨,同盟中第二喜欢的是洁西卡·爱德华,这才是个“民主政治家”,可惜她还
没来得及长成就夭折了,死得比吉尔菲艾斯还早。
  不明白田中大神为什么不让杨和洁西卡两人一起,比起菲列特利加,洁西卡其实更适
合杨,两人都知道真正的“民主政治”是什么,并愿意全力去维护它。而菲列特利加,还
有尤里安、卡介伦、先寇布那些人是不明白的,他们接下杨的棒子,仅仅是出于对杨个人
的忠诚——出于“义气”和“崇敬”,实则他们并不清楚“民主政治”为何物,也不明白
自己为什么要为此与帝国抗争。
  ——很遗憾。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71.10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