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gic (从头再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张志新冤案还有秘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0月22日16:38:2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张志新,女,1930年12月5日生于一个 
     大学音乐教员家庭。1950年参加解放军,不久 
     进军校学习,后进中国人民大学深造,毕业后分到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任干事。文革中因为批判林彪 
     、“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死党的极左罪行,并指 
     出毛泽东晚年错误,于1969年9月24日被捕 
     入狱,先判处无期徒刑,后改判死刑,于1975 
     年4月3日被残酷地割断喉管后枪决,时年45岁 
     。 
       1979年3月21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大 
     会,为张志新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1979年6月,首都各大报开始报道张志新冤 
     案,尤以光明日报的系列报道影响为大。 
       张的丈夫曾真仍在世,妹妹张志勤在北京,女 
     儿和儿子都已去美国定居。 
      ? 
     □朱建国 
       张志新冤案当初是逐步披露的 
       自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一周年的1979年 
     6月5日,《光明日报》全力推出张志新系列报道 
     以来,一直有一个民间传说:关于张志新冤案,还 
     有一些重要的秘闻不便披露。《光明日报》原副总 
     编马沛文在回忆录(载《光明日报40年》,19 
     1页)中说: 
       从1979年6月5日发表《一份血写的报告 
     》开始,到9月12日登载《论张志新这个典型的 
     时代意义》结束,3个多月中,共刊登有关张志新 
     烈士事迹的长篇通讯、怀念文字、理论文章、编者 
     按语、新旧诗词、照片、绘画、歌曲、题词以及各 
     种报道86篇(幅),约15块整版,14万字。 
     ……在宣传报道中,对张志新受到骇人听闻的残酷 
     迫害的情节,如临刑前割断她的喉管,是照实揭露 
     呢?还是含糊其词呢?在《一份血写的报告》中, 
     关于这一情节是这样写的:“第二天临刑前,张志 
     新被秘密带到监狱管理人员的一个办公室。接着来 
     了几个人,把她按倒在地,惨无人道地剥夺了她用 
     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 
       一个多月之后,在《走向永生的足迹》中,就 
     直言不讳了:“1975年4月4日,枪杀她之前 
     ,她被按在地上割气管。她呼喊挣扎,她痛苦至极 
     ,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又过了一个月,在《她是名副其实的强者》一 
     文中,又增加了控诉法西斯暴行的内容:在被割气 
     管时“张志新剧痛难忍,奋力呼喊,很快,就喊不 
     出声音来了。这时,一个女管教员,听着,惨不忍 
     闻,看着,惨不忍睹,惨叫一声,昏厥在地,随即 
     被拖了出去。 
       可见,张志新冤案在当时是逐步展露的,一些 
     极其残忍的法西斯细节,也是逐步由含糊到明确, 
     慢慢披露的。在系列报道中,最后的报道最真实, 
     最全面。如果后来不被有关方面要求结束张志新报 
     道,是否还会透露更骇人听闻的秘密?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人告诉我,刚从深圳特 
     区南山区委宣传部长退下来不久的陈禹山可以回答 
     。 
       陈禹山终于同意说出隐情 
       当年《一份血写的报告》,署名是孙钧、苗家 
     生、陈禹山三个人,但真正的执笔者、采访者是陈 
     禹山。孙钧、苗家生其时是《光明日报》驻辽宁记 
     者站记者,陈禹山是《光明日报》记者部中写大稿 
     的机动记者。 
       1979年5月中旬,陈禹山得知张志新冤案 
     平反,立即向记者部主任卢云汇报,经批准后,连 
     夜乘火车前往沈阳采访。陈在初阅了张志新的基本 
     材料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立即采访张志新的 
     丈夫曾真和女儿曾林林,然后又到张蹲过的监狱, 
     现场勘察张住过的“小号”(只能一个人坐、不能 
     躺睡的特小牢笼)和被割断喉管的监狱刑讯室。在 
     4天夜以继日地采访后,当晚陈流着热泪执笔写下 
     了万字长篇通讯《一份血写的报告》,稿子写好, 
     请孙钧拿去省委送审(当时任仲夷任省委书记,全 
     力支持张志新冤案平反),通过后,第5天即坐火 
     车赶回北京。考虑到今后辽宁站同志工作方便,陈 
     禹山最后在稿件上把孙、苗二人名字署在了自己前 
     面。文章发表后,孙、苗二人见署了自己名字在前 
     ,非常感动。 
       1998年7月21日,我在深圳南山找到了 
     陈禹山。 
       年近60岁的陈禹山,黑瘦而精悍,虽两鬓斑 
     白,但眼镜后面眼神深沉。凝神沉默许久,陈终于 
     答应了我的请求。近20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恳求 
     他披露秘密,但他都一一坚决拒绝了。而今,在纪 
     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之日,在改革开放已 
     进入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 
     的改革攻坚时刻,他觉得,到了全部披露张志新冤 
     案秘密的时候了。 
       几个小时的回忆,录音机记下了陈禹山保守了 
     近20年的张志新冤案秘密。   
        张志新不是第一例行刑前被割 喉管的“罪 
     犯”,而是第三十多例 
       当年陈禹山在采访时发现,对行刑犯人割喉管 
     这个超越法西斯的“创举”,是辽宁公安局的一个 
     法医根据当时辽宁当权人物的意旨而提出的。有许 
     多犯人行刑前不是大声呼冤,就是要学革命烈士呼 
     口号,有的“反革命犯”还高呼“毛主席万岁”, 
     这被认为影响极坏,割喉管被设想出来。其时主持 
     辽宁党政军全面工作的毛远新(毛泽东侄子)等当 
     权人物同意了这一“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的 
     “新生事物”。 
       第一个“享受”割喉管“待遇”的,是沈阳皇 
     姑区克俭小学青年教师贾承厚,因为曾给校长提过 
     意见,被校长串通学生诬告他强奸女学生,判处死 
     刑。贾始终不服,大呼有冤,于是被割断喉管后再 
     枪决,死时只有20来岁。死后其家属在狱中拿回 
     他的遗物,发现被子中缝有一张伸冤状,详细叙述 
     了冤案经过与伸冤理由,“三中全会”后终于昭雪 
     平反。 
       张志新行刑前已被逼疯 
       张志新开始和其他犯人合关在可以有地铺睡觉 
     的普通牢房里,后来因为坚决不认罪,坚持认为不 
     仅林彪、“四人帮”有罪,而且“毛主席也犯了左 
     的错误”,于是在毛远新主持的辽宁省革委常委会 
     上,由无期徒刑改为死刑。毛远新说:判了无期徒 
     刑还这样嚣张,杀!于是张志新被改押在只能一人 
     坐的“小号”里。经过多日的“小号”折磨,张终 
     被逼疯:用窝窝头沾着月经血吃,在床上大小便。 
     狱警上报此情,上面的回答是:装疯卖傻!   
       张志新确有“第三者” 
       1979年秋,张志新的妹妹张志勤在北京曾 
     追问陈禹山:为什么辽宁有些人说我姐姐有“作风 
     问题”?陈对此避而未答。 
       当时关于张志新的报道中,已经披露了张写给 
     丈夫和女儿的遗言:我对不起你们……这句话是双 
     关的,既有自己遭罪牵连家庭的意思,也有一种夫 
     妻感情上的内疚。但那时陈觉得对英雄的私人生活 
     不应过多暴露。 
       时隔20年,陈回忆说,当时辽宁一些人传言 
     张志新“生活作风”有问题,其实是有所依据的。 
     陈在调看张志新案卷时见到了张本人自白:她确实 
     同沈阳一位文艺界人士有婚外恋。整个案卷中,所 
     有指控张“反革命言论罪”的,她没有一处承认, 
     她说:强迫自己把真理说成错误是不行的,让我投 
     降办不到,人活着,就要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不 
     能奴颜卑膝、低三下四,我不想奴役别人,也不许 
     别人奴役自己。但她惟独坦率承认了自己有“婚外 
     恋”,并说是在重看焦裕禄故事之后,同焦裕禄相 
     比,她这方面有损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对这 
     一道德过失,她愿坦荡认错。 
       陈说,当时看到这一案卷时,已经采访过张的 
     丈夫曾真了,了解到曾真当年体弱多病,可以想见 
     ,在夫妻性生活方面,身体健康的张可能处在一定 
     程度的性饥渴状态,加上张天性喜爱文艺,与情趣 
     相投的艺术家产生婚外恋,是可以理解的。与张深 
     刻的思想、卓绝的勇气相比,此点人性局限,仍是 
     瑕不掩瑜,应该说无损于张志新作为一个真理斗士 
     的高风亮节,在当时报道中回避这一点,毕竟还有 
     点受“四人帮”英雄人物必须高大全的影响。其实 
     ,任何伟人,任何英雄,总会有一些弱点与不足, 
     今天把这个隐密公之于世,只会使张志新更可亲可 
     信可敬,说明她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神。 
       胡耀邦批准宣传张志新 
       《一份血写的报告》带回北京后,陈禹山先交 
     给部主任卢云审,而后由副总编殷参和总编杨西光 
     审,但考虑到所披露的是发生在新中国的极其残忍 
     的法西斯罪行,又有“好像是揭露无产阶级专政、 
     揭露党的领导、太血淋淋、影响不好”等反对意见 
     ,稿子最终送交胡耀邦审阅。据杨西光传达,胡耀 
     邦一字未改,准予发表,但是说了一句话:把行刑 
     前割喉管的那句话去掉。 
       正是这一指示,《一份血写的报告》见报时, 
     抹去了直接表述割喉管的文字。但是文章发表后, 
     许多读者打电话追问:“把她按倒在地,惨无人道 
     地剥夺了她用语言表达真理的权利”到底是什么意 
     思。陈禹山和编辑部干事吴力田无法搪塞,只好如 
     实告诉读者,是指割断了喉管。一位读者听后,在 
     电话里哽噎说:“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 
     文在谈到被害的刘和珍君的一位战友时写道,这不 
     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伤痕 
     。当年有棍棒的伤痕而被枪杀的叫虐杀,而今我们 
     割断气管再去处决,这叫什么杀?假如鲁迅活着, 
     他会含蓄掉吗?他会怎么写?” 
       一声声义正辞严的追问,终于使陈禹山在以后 
     的文章里明确说明了几个大汉,把张志新按倒在地 
     ,在颈背垫上一块砖头,不麻醉不消毒,就用普通 
     刀子割断喉管的细节,由此引起了读者怒不可遏的 
     “娘杀孩子”讨论,引出了“谁之罪”的全民“天 
     问”:割喉管人是无罪的,押打张志新的人是无罪 
     的,公安局、法院、省委宣传部那些揭发张志新的 
     人都是无罪的……因为在当时那种专政政治下,谁 
     都是在执行上级指示、“中央精神”,执行“毛主 
     席革命路线”……那么到底谁有罪呢?张案报道讨 
     论在3个月后奉命停止,据信与此有关。 

--
                                   
                                   
         回家的感觉真好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pnp49147.spnp.nus.e]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8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