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北京,谁知道真相?(6)领导都到"海里"去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3 15:24:58 2001), 转信
发信人: baobd (心情),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Dec 9 17:30:51 2000)
领导都到"海里"去了
到位于宣武门西大街的新华社,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大门由三个武警把守,与平时相比
,显然已加了岗。
进新华社传达室,发现里面的人真不少,其中一些还拿着电视摄像机,显然是那个电视
台的。我一眼看见《中国XX报》的一个熟人。她告诉我这些人差不多都是来采访的,但
是都"进不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门卫要求必须说明找新华社具体哪个人、并且那个
人在里面同意你进去才行。我一听有点急。我们谁也不找,是来采访的,怎么连门都进
不去!我走到窗口,把我的记者证递了进去,说我要采访有关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的那
个遇难女记者(具体名字我还不知道)的事情。
"不行!"没等我话音落地,这句话就和我的记者证一起从窗口被甩了出来。
怎么办?我知道和这些对采访没有一点神秘感的新闻单位的门卫是用不着多废话的。我
马上拿出电话本,找到新华社XX部一个朋友老M家里的电话。
接通电话,老M笑着对我说,为了让我进新华社的大门"这么点事",让他大老远跑一趟太
不值得。于是,他给我介绍了一位家住新闻社院里的同事,说他不仅能帮助我进门,并
且还能帮助我打探一些我所需的消息。
打通老M介绍的那个人家里的电话。一个女人的懒洋洋的声音传了过来,可能是正在午睡
。我忙说对不起,要找Z某。"出差了。"随即电话挂断。
我又把电话打到老M的家里。他又介绍了一位家住院里的同事P某。
接通电话,正是P某本人。自我介绍,说明目的。他说认识我,让我到西门。我想起来,
他是XX部XX编辑室的头儿……P某带着我从院里通往办公区的门进了新华社。
在去"报刊楼"(新华社办的报、刊都集中于此楼)的路上,P某对我说:"你来的早了点
。社里领导都到‘海里’去了。现在‘口径’没下来,即使你找到人,他也没法和你谈
。"
"得等到几点?"我问。
"说不好。连我们也是处于待命状态。但该派出的人都已派出了。摄影记者早就到使馆去
了,文字记者也派了,准备报道游行,各地分社也都布置了,及时反应动态。政治局正
在开会,关根参加完政治局的会,再根据会议精神召开‘宣传领导小组’会,会后才能
有具体的宣传尺度。刚才领导还打回电话,说政治局的会还没完,他们都在‘海里’等
关根呢。"
"你估计这回能‘放’一下吗?"
"不是都组织游行了?不‘放’还不引火烧身?"
"死的那个女的你认识吗?"我开始切入正题。
"不认识。她是《参考消息》的人。我们和‘参编部’几乎没什么来往。"
对此回答,我并不奇怪。新华社职工人数过万,编辑部就有几千人,人与人往往是知其
名不知其面。就人数而言,新华社堪称世界第一大通讯社。但是,也就是由于人太多,
可能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最没效率的通讯社。
我来到"参编部"(《参考消息》编辑部)。编辑部正在布置悼念的场面。气氛肃穆。邵
云环工作过的办公室里面都是人。中央电视台就有"新闻联播"、"东方时空"和"海外中心
"三个摄像小组在同时拍摄。
我找到一个坐在桌边的人,请他谈谈邵云环的事,什么都行。他笑了。也许是觉得不能
笑,马上收敛笑容,说:"我也是来采访的。正是等他们谈完。"我一看,周围没有谈话
的人,可能都是来采访的。
我走出房间。给老总要电话,汇报这里的情况。他说实在不行就拿些材料。由于本报去
光明日报遇难者家里的记者还没回去,老总让我快点结束新闻社这边的采访,马上到光
明日报去看看有什么情况。
我从桌上拿了几张有邵云环文章的《参考消息》。给P某打电话,向他道谢,告别。电话
中,P某告诉我,现在比较确切的消息是死三人,新华社邵云环、光明日报许杏虎和朱颖
,失踪一人,是使馆的武官,人到现在还未找到,估计也活不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