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统一与分裂-第二章-第一节〖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7:19:34 2000), 转信
“中国”之争
正因为“中国”的概念是变化的,范围是不固定的,所以经络是模糊、不确切
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内部,人们也可以把其中比较边远偏僻的地区看成为非“中国”
。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人们往往只是根据习惯,所以不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就是在同一时代,说法也会不一样。有些地区已经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经济文化
有了一定的提高,自以为可以跻身“中国”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国”看来,它们
还没有称“中国”的资格。以后它们被承认为“中国”了,又有相对落后的地区被
看作非“中国”。
在西汉时代,今天四川盆地的汉人聚居区对周少数民族地区早已以“中国”自
居了,因为从战国后期归入秦国至此已有百余年时间了,这些汉从又大多是关中或
遗愿移民或其后裔。可是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的眼中,四川或许还
没有称“中国”的资格。今天的江西、湖南,那时已经正式设置了郡县,是汉朝疆
域的一部分,却还没有被一般人当人“中国”。到了唐宋时代,江西、湖南的大部
分早已被人们接受为“中国”了,但偏僻的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却未必能享受这
一殊荣。到了明朝,江西、湖南称“中国”就不成问题了,但云南、贵州一带还被
当作非“中国”。
“中国”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且始终有强烈的民族含义,一般即指汉族文化
区,所以不仅与地理概念不一定一致,而且与领土的归属有时也有矛盾。一方面,
即使是边远地区,只要聚居了大批汉人,或者汉族传统文化相当发达,就可以被认
为是“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非汉族接受了汉族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不仅这些人口会得到汉人的认同,他们聚居的地方也可能被承认为“中国”的组成
部分。
河西走廊从公元前2世纪末归入汉朝以后,人口的主要来源是中原的贫民、戍
卒和罪犯,以后又迁入了大批西北的少数民族,汉文化的水准很低,所以长期被排
除在“中国”之外。但从西晋末年开始,中原文化层次高的移民不断迁入,在十六
国时期的特殊条件下,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文化迅速发展,到了北魏初期俨然成为正
统的儒家文化基地、人才的渊薮,人们刮目相看,自然不再认为那里是非“中国”
了。
今天的福建,从公元3世纪末就是秦朝的疆域,设有闽中郡。但汉武帝征服东
瓯和闽越以后,将当地越人内迁,以后虽然恢复了若干县治,但汉人迟迟没有迁入。
所以直到东汉末年,这里明明是汉朝会稽郡的属地,而从今浙江坐船由海路到达今
越南北方的大学者许靖却说他一路过来“不见汉地”。福建连汉地都不被承认,当
然更不是“中国”了。
相反,从东汉后期开始,黄河流域的北部不少地方逐渐成为匈奴等少数民族的
聚居区。到了北朝时,这些地方人口的民族成分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由于他们已
经变牧为农,接受了汉族文化,就从来没有人对那里是“中国”的一部分提出异议。
可以说,广义的“中国”就等于中原王朝,凡是中原王朝的疆域范围都是“中
国”。狭义的“中国”则只能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汉族聚居区或汉文化区。两种
标准同时并存,不仅引起了地区之间的“中国”之争,也引发了政权之间的“中国”
之争。
在处于分裂的情况下,“中国”就成为王朝法统的同义词,在成为分裂的双方
或各方争夺的主要目标。西晋灭亡以后,东晋和南朝政权虽然被近离开了传统的中
心地区,但都以西晋继承者自居,自认为只有它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而北方政
权只是外来的“索虏”(扎着头发的下贱人),岂有称“中国”的资格?但北方政
权却认为自己灭了西晋,夺取了这块传统的“中国”地区,当了“中国”的主人,
当然就成了“中国”;而东晋和南朝政权只不过是偏于一隅的“岛夷”(海岛上的
野蛮人),早已丧失了称“中国”的权利。
这声双方都感到理直气壮的“中国”之争,到隋明统一才得到解决。隋朝继承
了北朝的法统,当然承认北朝是“中国”;但它又不能丕同朝的“中国”地位,更
何况南朝也已归入了自己的版图。所以隋朝给了双方以平等的地位,南北方都被承
认为“中国”。继承北朝传统的唐朝也肯定了这一观点,唐初修前朝历史,南方、
北方分别编纂。尽管由于作者个人的立场和感情,修成的史书实际并不会完全公正,
但至少在政治上的地位是相同的,都被列为正史。
类似的争论也出现在北宋、辽之间和南宁、金之间,兼有双方疆域的元朝也采
取了五隋朝相同的办法,承认双方都是“中国”,同时修了《辽史》、《宋史》和
《金史》。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修改:.zcm 于 Oct 11 17:17:51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bbs.whnet.ed]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