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统一与分裂-第二章-第三节〖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7:22:26 2000), 转信
分裂和分裂的继续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武将叛乱、
农民起事不断发生,但名义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阶段,藩镇势力受到打击,
朝廷的权力有所恢复。到907年(唐祜四年)朱温废唐昭宣帝自立,就连表面的
统一也不复存在,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见附表)。在此期间实际存
在的独立、半独立政权还不止以上所列,但范围有限,存在时间也不长。
五代十国简表
朝代或国名 创建者 公元年代 都城 灭其国(朝)者
后梁 朱温 907-923 洛阳、开封 后唐
后唐 李存助 923-936 洛阳 后晋
后晋 石敬瑭 936-946 洛阳、开封 后汉
后汉 刘知远 947-950 开封 后周
后周 郭威 951-960 开封 宋
吴 杨行密 902-937 扬州 南唐
南唐 徐知诰 937-975 扬州、金陵 宋
吴越 钱缪 907-978 杭州 宋
楚 马殷 927-951 长沙 南唐
闽 王审知 909-945 福州 南唐
南汉 刘垄 917-971 广州 宋
前蜀 王建 907-925 成都 后唐
后蜀 孟知祥 934-965 成都 宋
荆南(南平) 高季兴 924-963 江陵 宋
北汉 刘景 951-979 太原 宋
注:李存X,钱X,两个刘X之名无法打出。上下文中宋的年号景祜,祜的古
实为右,但也无法打出。
在唐末的天祜三年(906年),交州(治宋平,今越南河内)土豪曲承美驱
逐了唐朝的地方官,自称静海军节度史。五代初期,南汉曾两次出兵取消静海军节
度使,恢复了对交州的统治,但很快又被当地人逐走。939年,交州人再次驱逐
南汉,由吴权称王。越南从此脱离了中国,尽管以后还接受南汉及中原王朝的封号,
但实际上已逐渐成为中国以外的独立政权。
960年,赵匡胤通过兵变取代了后周,建立宋朝。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北宋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基本上恢复了唐朝后期的疆域。但是它的
北界已经退至今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及天津市区一线。五代十国的结束并不是统一
的到来,因为新建立的宋明只是消灭了山西和南方的割据政权,却接受了与北方的
辽朝的对峙局面,并且从来没有打算取消西南的大理国。以后,西北又建立了西夏。
因此,辽宋时期仍然是分裂的继续。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取代了辽朝以后,重现了
南北朝的势态;同时还存在西夏、西辽、大理和以后崛起的蒙古。
1034年(宋景祜元年)西夏建国后,宋朝的西北界就大致稳定在今甘肃兰
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山一线。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到北宋后期的熙宁、大观年间,经过多次征伐和“招抚”
,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重新归入版图,设置了
正式州县或羁縻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宋徽宗和钦宗二帝被掳北上,
北宋覆灭。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史称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建为行在所(临时首都)。
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汉有什么变化,但北界却因金人的入侵
而大大南移了。经过多次争夺和谈判,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皇统元年),
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次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及今
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但基本上稳定在这条界线。
据赵汝成书于宝庆二年(1226年)的《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
隶属于福建路的晋江县。这标帜着大陆政权对海上岛屿行使管辖的加强。
与北宋、南宋并存的其他政权还有:
辽 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发祥于潢河(今沙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五代初崛
起,疆域迅速扩大,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幅员辽阔和大帝国。辽朝的稳定疆域,西起
金山(今阿尔泰山),北至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东抵萨哈林岛(库页岛)。
其南界的西段大致按今中蒙国界分别与西州回鹘、西夏相接;东段在今内蒙古、山
西、河北境内与北宋为界。辽灭渤海后,还一直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原属渤海国的
一块土地,因此辽与高丽的边界大致在今朝鲜咸兴至鸭绿江口南岸一线。1125
年灭于金。
于阗 唐后期以来成为独立政权,11世纪初的辖境约有今新疆且末、麦盖提、
莎车以南地和帕米尔高原。北宋时灭于回鹘黑汗王。
黑汗(喀喇汗) 10 世纪末,楚河流域的葛逻禄(割禄)联合西迁后的一
部分回鹘人趁伊朗萨曼不至王朝瓦解之际,取得了河间(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地
带,建立黑汗(喀喇汗)王朝,定都于八剌沙衮(原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东
南)。11世纪的疆域包括今新疆西部伊宁、塔城一带和塔什干和喀什一带,阿姆
河中游达尔甘塔以东、锡尔河中段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地。1140年归入西辽。
西夏 宋雍熙二年(985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袭据银州,从此开始了与
宋朝的对抗。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死,子元昊继立;1035年(宋景
祜二年)灭沙州曹氏政权,占有河西走廊。1038年(宋宝元元年)元昊称大夏
皇帝,宋称为西夏。
经过与宋、辽的反复交战,西夏的疆域大致稳定在北起今中蒙边界,南至祁连
山脉、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陕西靖边、佳县西南一线,西起今甘肃西界
,东至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乌梁素海、包头市西、东胜、陕西神木、佳县西一线
这样的范围内。金灭辽和北宋后,西夏的东界与金为邻,北部与蒙古为界,大致与
辽时相同。在南宋初,西夏取得了河湟地区(今青海东部)。1227年灭于蒙古
。
金 1114年(辽天庆四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以鸭子河(今权花江哈
尔滨以西一段)一带为基地,起兵反辽。次年称帝,国号大金。至天会三年(11
25年,辽保大王年)灭辽,五年(宋靖康二年)灭北宋。金灭辽后,取得了它的
大部分疆域,但始终没能征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即使在金全盛时,它的
西界也只到达今大兴安岭北段、蒙古乔巴山、蒙古二连浩特一线。以后随着蒙古的
日益强大,金的边界不断后撤。贞祜二年(1214年),在蒙古的军事压力下迁
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此后疆域日渐缩小,1234年亡。
西辽 在辽覆灭的前夜,宗室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年)自立为王,
率部西迁。在占据了西州回鹘和黑汗国旧地后,又向西扩展到阿姆河流域。113
2年(一说1131年)在起儿漫(原苏联中亚布哈拉西北)称帝,以后建都于虎
思斡耳朵(原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西辽的最大疆域包括今新疆
全部,帕米尔高原以西至咸泫南的阿姆河西岸,巴尔喀什湖以东北至今蒙古西部。
蒙古兴起后,西辽的东北部日渐为蒙古所占。1211年及蛮王屈出律夺取政权,
但仍用西辽国号,至1218年为蒙古所灭。
大理 937年段氏大理建立时,安全继承了南诏(大长和、大义宁)的疆域
。进入宋代后,由于宋朝一直受到北方的军事威胁,无力经营西南,大理也一度接
受宋朝的封号;双方相安无事,边界长期稳定。至1253年(蒙古宪宗三年)被
忽必烈所灭,后置为云南行省。
吐蕃 诸部仍处于分裂状态,因而除了与宋、西夏接壤地带的一些部族与之有
军事冲突外,没有向外扩张的能力。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修改:.zcm 于 Oct 11 17:20:46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bbs.whnet.ed]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