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统一与分裂-第四章-第四节〖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7:34:27 2000), 转信
第四章 第四节 殊途同归 之
引言
在东亚大陆,华夏(汉)族的文化长期处于先进的地位,通过人口迁移、民族
融合等途径的联系,华夏(汉)文化区不断扩大,给周边地区的民族以很大的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华夏(汉)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向周围扩展的过程中
也不断吸取了当地文化的精华。下如今天的汉族实际上已经融合了其他很多民族一
样,现在的汉文化也是吸收了多种非汉族文化的结果。还有一些民族,尽管也受到
汉文化的影响,却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同样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在同一个政权内,文化的传播比较容易,先进的文化很快会被国民
所接受。但是主要民族的优势地位和专制统治的压力,会使其他民族的文化过早地
萎缩以到消失,这种文化的统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反过来看,文化上的一致也
有利于政权的统一和巩固,共同的文化基础会产生比较一致的国民心理,增强民族
的凝聚力。
但是应该看到,文化和国家、领土、民族毕竟是两回事,相同的文化完全可以
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里,同一个国家里也深沉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文化。
不能认为文化上的相同就应该合为一国,也不能因为文化上的差异而不承认其为同
一个国家。
在中国的农业区和牧业区之间,由于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不同,文化的差异
很大。一般说来当然是农业文化比较先进,牧业文化比较落后,但这并不等于农业
文化可以取代牧业文化。事实上,尽管牧业民族比较落后,但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
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无法接受农业民族的经济、政治制度。
中行说与汉使的辩论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着西汉初年汉朝的使臣与代表匈奴的汉朝降人中行
说之间的一场辩论(今译):
汉使:“匈奴的风俗不尊重老人。”
中行说驳斥汉使:“那么就说汉朝的风俗吧!如果家里有人轮到戌边或当兵出
发时,老人和长辈难道不是都将自己暖和的衣服脱下来给他们穿,把自己的好食品
给他们带着吃吗?”
汉使:“是呀!”
中行说:“匈奴人明确以战斗进攻为主要任务,年老体弱的人没有战斗力,就
将自己质优味美的食品给强壮的人吃,也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这样父子
双方都能获得长久的安全,怎么能说匈奴人轻视老人呢?”
汉使:“匈奴人父子睡在一个帐篷中。父亲死了,儿子娶自己的后母。兄弟中
有人死了,就娶他的妻子。没有衣冠服饰,也没有宫廷礼节。”
中行说:“匈奴的风俗,大家吃牲畜的肉,喝它们的奶,穿它们的皮。牲口根
据水草条件,随时转移。所以情况紧急时从从都能骑马射箭,平时大家就喜欢随随
便便。因为没有什么约束,所以容易管理。国君与臣子的关系很简单,全国的政务
就像一个人指挥自己的身体一样方便。父子兄弟之间相互娶对方死后留下的妻子,
是为了防止种族灭绝。所以匈奴再混乱,也要尽量保存自己的后代。你们汉朝的礼
法制度虽然详细,父兄死了子弟不娶他们的妻子,但亲属疏远一点就互相残杀,甚
至灭绝宗族,干的都 是这类事。况且礼法太繁琐了,上下都不满意;宫室盖得太
好了,劳动力消耗就大。你们百姓一有紧急情况也不会作战,平时却整天忙于劳动
。可怜你们这些住在土屋子里的人,虽然衣服穿得整齐,帽子戴得漂亮,嘴里夸夸
其谈,又有什么用处?”
中行说原籍燕地,曾为汉朝宦官,对汉朝从边疆到朝廷的情况都了解得一清二
楚,投降匈奴后又极力为单于效劳,所以熟知双方情况。他的辩词虽不无强词夺理
之嫌,却揭示了站在汉族立场上所无法理解的道理--匈奴的风俗、习惯、生活方
式和政治制度适应匈奴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绝不能用农业民族的标准来衡量。
而汉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远不是完美无缺的,汉朝的政治制度就更不适应匈奴
的条件。相比这下,汉使的言论就显得昧于事理,外强中干,其根本原因是出于汉
文化的优越感,却根本不了解“冠带之饰,阙庭之礼”是不能施行于匈奴这样的游
牧民族的,对匈奴人也就不会有什么吸引力,更不会引起他们的顶礼膜拜。
其实中行说内心是完全知道匈奴文化的弱点的。匈奴人也要追求物质享受,汉
地产的“缯絮食物”对匈奴贵族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中行说就向单于建议,将来自
汉地的丝织品放在棘草地上践踏,衣服都撕破,以表明它们不如匈奴的裘皮耐久实
用;得到的汉地食物统统扔掉,以证明它们不如匈奴的奶酪味美,以防匈奴人的生
活方式发生变化,产生对汉人的依赖性,失去独立存在的基础。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修改:.zcm 于 Oct 11 17:32:46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bbs.whnet.ed]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