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统一与分裂-第五章-第一节〖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7:39:20 2000), 转信

                    第五章  第一节  社会财富的投向  之

挥霍性的“赏赐”
    中国的帝王以天子自居,处处要表现自己的最高权威,把他所统治的国家当作
世界的中心,人间最富庶、最文明的地方;而一切外国都是夷狄蛮貊,照例是贫穷
、野蛮的地方,只能接受天朝的赏赐。
    越是统一的、疆域辽阔的政权的君主,就越有条件显示这一点。游牧民族或非
汉族的首领一旦入主中原,也无不以真命天子自居,效法汉族皇帝的作为。分裂、
分治政权在物质条件方面受到种种限制,名义上也觉得不大合适,因此一般不会有
这类举措。历来的中原王朝在与外国或游牧民族的交往中,即使在军事上处于优势
,也往往不异拿出巨额的黄金、白银、绸缎、茶叶等物品作为赏赐,以换取对方的
归附,却毫不考虑国家的实际利益。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时,只要能够维持名义上的
至尊地位,就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条件苛刻的“岁赐”,“岁币”,甚至置割地赔款
的惨重代价于不顾,而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礼仪枝节上斤斤计较。中国封建统治者这
种妄自尊大和对外部世界的一无所知所产生的虚荣心理,使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惊
人的代价。
    汉武帝派往外国的使者一年多达十几批,每批自数百人至百余人不等。这些使
者除了搜罗珍宝、编造异闻来引起武帝的新的兴趣以外,就是跑到外国招摇过市摆
阔气,把大把大把的钱扔掉。由此而招来的“外国客”受到武帝的格外优待。为了
表示汉朝的“富厚”,武帝让他们跟着自己到处巡游,发给他们大量财帛作为赏赐
,给予很高的物质待遇。甚至搞起洒池肉林,大演杂技、魔术、摔跤,观看者人人
有赏。又让他们到处参观粮仓库房,好使这些外国人在庞大的物资积累面前吓得不
敢动弹。人们大概永远无法找到当时首都和各地如何对付这批“外宾”参观的具体
记录,但史籍上明明记载着在武帝在大肆挥霍和水旱灾害的袭击下,府库已经开始
空虚,百姓们已大批流亡,所以为了完成这种任务,大概少不了要弄虚作假吧!
    隋炀帝为了在外国人面前显示本国的高度富足,竟下令将许多丝绸披悬在树木
上作装饰,以证明如此昂贵的东西在中国已经多得无处可和了。他还让人领着外国
人进饭馆在吃大喝,当客人酒足饭饱要付钱时,得到的回答竟昌:“在我们这里吃
喝向来是不要钱的。”为隋炀帝这种“吃饭不要钱”的摆阔付出巨大代价的自然是
倒霉的老百姓,就在洛阳的外国人正在称赞(或许只是在讥讽)隋朝人伟大富裕时
,为饥饿所迫的百姓已经准备揭竿而起了。
    著名的郑和航海更是中国皇帝炫耀国力的新招。这次空前绝后的壮举除了负有
一项秘密使命--寻找在南京宫城起火后失踪的建文帝的下落之外,就是要把大量
赏赐品发到海外去,以换取外国对明朝名义上的尊崇和效忠。专家们已经详尽地考
证出了这七次下西洋的舰队的规模、人数、报载物品、航行线路和到达地点等,5
00年前的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实在足以引起我们的自豪。但这些物资和技术却被
一位专制统治者用于一场莫名其妙的出国布施和展览,所以七次航海的直接收获只
是几种动物和几件土产。
    在清朝,连越南等国的贡使来到时沿途都要装饰布置,隆重接待。今天我们当
然可以解释为对外友好的象征,但当年皇帝和大臣们的出发点却完全是显示天朝大
国的泱泱风度和富足强大。直到列强的炮弹已经落到紫禁城内,国势已江河日下,
皇位也摇摇欲坠的时候,在清朝统治者的眼中,外国人还只是一群贪婪的商人和乞
丐,只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多给些钱物就能使他们款服。而只要
大清国皇太后和皇帝不失体面,赏赐洋人一些土地白银又算得了什么?

    由于历来的统一政权一般都国地辽阔、人口众多,所以即使人民生活水准很低
,便把可以搜括到的人力财力集中起来,数目仍然是相当庞大的,这就造成了中国
“富厚”的假象。由于统治者将这笔财富视为私产,所以大多被挥霍浪费,真正用
于国家管理和社会进步的反而是少数。想当然地认为统一政权必定会投资于有利于
国计民生的大工程,有利于发展生产等,显然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事实。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修改:.zcm 于 Oct 11 17:37:27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bbs.whnet.ed]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7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