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统一与分裂-第五章-第三节〖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8:00:52 2000), 转信
第五章 第三节 分裂政权的贡献 之
戌卒、流民、衣冠
在正常条件下,政治中心的优越地位和经济中心的生活条件和谋生机会,对官
僚地主、文人学者、工匠艺人、商人贾客等具有统治经验、管理能力、文化技艺、
经营手段的素质较高的人口,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对边区或新开发区实施移民,
迁移对象一般也都是底层贫民或罪犯,那部分素质较高的人口基本上都不会加入移
民的行列。他们中的少数人会离开政治、经济中心,但大多是出于无奈,如外入当
地方官、获罪降职或被流放、退休或辞官回乡、钻营无门、经营失败等。其中会迁
入边远地区的就更少了,而且一有机会就要返回原地。
但在分裂发生时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或为避战祸,或被掳掠,或追随主子,
或投奔敌国,或为经营所需,会迁入原来未曾想去或根本不愿意去的地方。这不仅
增加了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而且提高了该地区的人口素质,输入了比较先进的文
化技艺、治理和管理经验。对一个新开发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固然重要,智力资源
更加宝贵,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已经粗具规模以后。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类地区获得
高层次移民的机会很少,因此发展迟缓。
河西走廊本是匈奴等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时游牧民族
西迁或内徙,几乎成了空地。汉朝设置郡县,迁入了数十万人口。来自内地的移民
带去了农业生产技术,加上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发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区。但
由于居民的来源大多是流民、罪犯和戌卒,知识水平很低,所以文化经济都很落后
。到了西晋末年,一些官员眼看中原战祸已不可避免,陆续迁往河西走廊,如张轨
主动谋求出任凉州刺史,一批中下级官员和文人也随张轨西迁。在西晋覆灭的过程
中,关中投奔河西的人络绎不绝。在十六国期间,黄河中下游沦为战场,又有一批
批难民避居河西,其中有不少中原著名学者。由于河西的地方政权周旋于南北冲突
势力之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安定的环境,加上大批知识分子的迁入,文化
水平大大提高,学术活动也空前繁荣。一些著名的学者拥有上千门徒,讲学时听众
数千,这在文化发达地区也是罕见的。
又如巴蜀地区,秦朝还是安置犯人和俘虏的地方,汉朝时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
进步,出了司马相如、扬雄、王褒这样一些第一流的文学家和学者,但总的来说还
是落后的,远不如关东,关中发达地区,所以这些人出了名就移居关中了。到了东
汉末年,又有不少中原人避乱迁入,刘备入蜀也带去了大批文武人才。这些知识水
平高的移民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尽管其中一
些人在西晋初又迁回中原,但当地的知识阶层已经形成。可以设想,在统一的政权
中,在正常情况下,像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是不可能迁往巴蜀地区的。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修改:.zcm 于 Oct 11 17:58:55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bbs.whnet.ed]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