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统一与分裂-第五章-第三节〖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8:00:57 2000), 转信

                  第五章  第三节  分裂政权的贡献  之

从供天下到供本国
    统一王朝一般都注重于京畿地区和边防,对新开发地区缺少经济上的资助。而
一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又取之唯恐不及,加上很重的赋税,使这些地方背上沉重
的包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这些地区的人民为了经济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创造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但由于赋税越来越重,他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生产
的发展而同步提高。而在这些地区脱离中央政权独立的情况下,原来被迫上交的巨
额赋税就可能留在本地,用于进上步开发,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生活水平会有所
提高。
    长江三角洲经过孙吴、东晋和南朝数百年的经营,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还盛
产绫罗绢布等丝麻织品,到唐朝初年已经成为朝廷重要的赋税来源。安史之乱以后
,唐朝关东的赋税基本断绝,完全依赖来自江淮的岁入维持庞大的军费和日常开支
,长江三角洲的三吴的赋税额竟占国用的一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既显示了三吴地
区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反映了当地人民负担的沉重。
    唐朝末年,地方军阀割据江南;以后又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政权。这些
政权的建立使江南脱离了中央政权的控制,也逃避了中原的混战,基本维持了和平
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免除了对中央政权的沉重财政负担,加上本地统治者
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所以原先只能无条件上交的巨额财物被用于兴
修水利等公共工程的建设。如吴越王钱缪修建了海塘、钱塘江石堤,疏浚了江中航
道,造龙山、浙江二闸,又在自海滨到常熟、太仓、江阴、武进各地的河流湖泊上
普遍建造堰闸,旱涝都能蓄泄。吴越统治者同时也大修宫殿,生活的奢华相当惊人
,但却有那么多的钱和人力从事空前规模的水利工程,一方面固然靠了对百姓的搜
括,如当时对少交实物的百姓处置严厉,要按少交的数量拷打,但主要原因还是在
经济上得到自主,免除了对中央政论的巨额上交的结果。这些水利设施使长江三角
洲从此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稳定商品粮食基地,苏州和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北宋时
已有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清朝的中央集权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即使在太平天国
被镇压以后,朝廷总揽一切的大权也没有能再恢复,各省督抚成了集军政财刑大权
于一身的地方实力派。加上列强势力的干预和扶植,地方势力进一步发展,有时甚
至可以公然蔑视朝廷的权威。洋务、新政的项目能在某些省份较快地兴办起来,一
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设施如工厂、矿山、桥梁、铁路、学校等能较快地办成,正是
地方政权享有较大自主权的结果。

--
※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bbs.ustc.edu.cn]
※ 修改:.zcm 于 Oct 11 17:59:16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bbs.whnet.ed]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