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苏关系内幕纪实----第十四章 后勃列日涅夫时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31 16:40:25 1999), 转信

第十四章 后勃列日涅夫时期
    (1982年~1984年)
    1982年11月,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逝世,尤里·安德罗波夫接替勃列日涅
夫的
领导职务。自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中苏两国的关系平稳地发展着。
    中苏两国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扩大,文化和体育交流更为频繁。与此同时,中苏每半
年举
行一次副外长级会谈(从1982年开始),讨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但是,对于
解决
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为中国一直坚持在大范围内维护本国
安全
的立场,这包括: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结束苏联对越南的支持、削减苏联在中国边境地
区的
武装部队。另一方面,苏联谈判代表则希望谈判应限于纯粹讨论双方悬而未决的问题。

    80年代初,中美关系恶化(见第十章)之后,北京政府似乎要在两个超级大国中
间保
持中立。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强调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立场。198
3年
下半年,中美关系有了改善。中国领导人没有像美国人那样高唱反苏调子。但是,中国
人的
其他做法,加剧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例如,中国发展同东欧、西欧以及日本的关系,并
把这
些国家当作抗衡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砝码。再者,1984年上半年,中越又在边境地
区发
生了武装冲突。中国的行动遭到了苏联的抗议。苏联声称中国侵略了越南。
    1984年2月,安德罗波夫逝世,康斯坦丁·契尔年科接替了安德罗波夫的领导

务,他对中国采用了一条强硬路线的政策。许多重要事件表明了苏联政策的趋向,这包
括:
使东西方关于削减中程核导弹的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苏联停止进行这种谈

判);1984年初,苏联对阿富汗发动了新的攻势;1984年7月,苏联抵制参加
美国
洛杉矶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述事件减弱了改善中苏关系的势头,但是,这些事件并没有能够阻止中苏关系的

善。1984年7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访问了莫斯科。
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的讲话
(1982年3月)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勃列日涅夫
反复
强调,苏联已主动提出再次举行中苏边界谈判。这方面的内容在苏联2月1日的照会中
也曾
提到过。此外,他呼吁中苏应该实现关系正常化。《金融时报》把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描

为,是“自中苏两国存在边界争端,特别是1969年中苏边界战争以来最明显的和解
姿
态”。
    勃列日涅夫说,“我党和苏维埃国家在苏中关系问题上采取的原则立场已在苏共二
十五
大和二十六大的决议中作了明确的阐述。我想在这里补充如下几点:
    “第一,尽管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公开批评中国领导所奉行的政策(尤其是对外政策
)中
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与准则的观点,但我们从来也不想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部

活。我们过去没有否认,现在也不否认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虽然北京在世界
舞台
上同帝国主义的政策相呼应显然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利益。
    “第二,我们过去和现在从未以任何方式支持所谓“两个中国的概念”,过去完全

认、现在仍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岛的主权。
    “第三,从苏联方面来说,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过任何威胁。
我们
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对中国提出任何领土要求,并准备在任何时候继续就现存的边界
问题
举行谈判,以便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我们还准备讨论关于在加强苏中边界地
区的
相互信任方面采取可能的措施的问题。
    “第四,我们清楚地记得那个友谊,与同志般合作的纽带将苏联和人民中国联结在
一起
的时代。我们从不认为我们两国间的敌对和疏远状况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愿意在不带任
何先
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双方可以接受的,在互相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彼此事务和互利的基

上,当然是在不损害第三国利益的情况下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达成协议。这将既涉及到

济、科学和文化关系,也涉及到政治关系,但是这要看双方将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在其中
的任
何一个领域采取某些具体步骤……”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了评论。他说,“我
们坚
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
    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改善关系的障碍
(1982年5月~9月)
    1982年3月13日至21日,苏联外交部远东司司长米哈伊尔·贾丕才(19
82
年12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访问北京。这是继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中苏两国外
交部
的第一次接触。尽管官方把贾丕才的北京之行说成是应苏联驻华大使的邀请而进行的私
人访
问,但是,贾丕才同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于洪亮举行了会谈。
根据
非官方报道的消息透露,1982年8月,于洪亮访问了莫斯科,商谈重新恢复中苏边
界争
端的谈判事项。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一旦一切安排就绪,中苏即恢复
中苏
边界谈判。
    1982年春夏两季,中苏两国的接触增多。4月份,两名中国科学家参加了在杜
尚别
(苏联塔吉克斯坦的首府)举行的国际专题讨论会。6月份和9月份,苏联运动员参加
了在
北京举办的体育比赛。7月份,两名苏联经济学家访问北京,这是自1966年以来,
苏联
经济学家第一次访问北京。
    然而,双方都未能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立场,中苏重新举行双边谈判的步骤未能实
现,
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中国发言人重申,改善中苏关系存在着三大障碍:①苏联在
蒙古
和中苏边界部署了大量的苏联军队。②苏联武装干涉阿富汗。③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
寨。
中国发言人声明,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然而,据日本的军事信息透露,据估计,
中苏
两国在边境地区都集结着大量的军队,其中,苏联军队有45万人,中国军队有150

人。苏联谈判代表指出,中苏谈判应局限于讨论双方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应该涉及到影
响第
三国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双方在各自的政策声明中,都反复强调了上述的立场。
    当贾丕才访问北京时,1982年5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
苏联
对中国没有领土或其他要求。苏联任何时候都准备继续举行边界谈判。但是,文章批评
中国
“拒绝支持和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拒绝支持和援助印度支那各国和阿富汗。中国单方
面要
求苏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边境地区撤走武装部队,承认自己“有权”向苏联领土扩张
。文
章评论道:“中国罗列了解决中苏边界争端的各种各样的先决条件,这表明,从中国方
面来
说,中国并不希望找出一条走出中苏关系在此时已进入死胡同的路子”文章署名为伊戈

尔·亚历山德罗夫(这是苏联发表半官方政策声明的常用笔名)。
    1982年9月12日,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主席一职已被废除)。他
在讲
话中多次要求苏联:减少部署在中国边境地区的苏联军队,停止支持越南占领柬埔寨,
从阿
富汗撤军。1982年9月1日,在胡耀邦为中共党的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

中,胡谴责苏联和美国是“霸权主义。”在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中,去掉了“两个超
级大
国的霸权主义”、“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提法,而在前一部党章里,曾包含有这些内
容。
    在此之前,即1982年8月8日,《北京周报》曾发表文章指出,“在苏美两国
的竞
争中,因为苏联处于攻势而美国处于守势,因此,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来自苏联。”
    1982年9月26日,勃列日涅夫在巴库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认为,在我
多次
讲到的平等、互相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中华人
民共
和国的关系,直至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9月27日,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在同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正方(当时任日本首相
)的
会谈中说,同苏联建立关系是有困难的,需要时间,苏联必须采取措施排除威胁中国安
全的
障碍。这些障碍是: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部署了大量的军队;苏联支持越南侵略
柬埔
寨;苏联侵占阿富汗。最后他又说,中国并不希望“打苏联牌反对美国,打美国牌反对

联”。当然,“也决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
副外长级会谈
(1982年10月)
    1982年10月5日,中苏副外长级会谈(官方报纸称会谈为“磋商”)在北京

行。10月21日,会谈结束。苏联代表团由列昂尼德·伊利切夫率领。伊利切夫曾在
19
70年至1978年率领苏联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中苏边界谈判(见第十章)。1979
年又
率领苏联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谈判(见第十一章),中国代表团由钱其琛率领。
    因为双方不同意公开会谈的细节,因而中苏报刊没有发表会谈的正式声明或公报。

是,10月7日,中国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在东京说,在会谈中,中国要求苏联撤走在
中苏
边境地区的60万军队。另一位中国领导人发表声明指出,在会谈中,中国提出了柬埔
寨问
题和阿富汗问题。另一方面,苏联代表团在会谈中,只限于讨论双方的贸易、经济和文
化交
流问题。双方同意,中苏会谈应在北京和莫斯科轮流举行。
勃列日涅夫逝世和中苏恢复争论
(1982年~1983年1月)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逝世。他的逝世进一步推动了两国日益发展
的关
系。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长黄华飞往莫斯科,参加11月15日举行的勃列日涅
夫的
葬礼。他会见了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黄是自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莫
斯科
以来,中国最高级别的部长访问莫斯科。同时,黄华同葛罗米柯的会晤则是自1969
年周
恩来在北京同阿列克谢耶·柯西金会晤以来最高级别的会晤(见第十三章)。
    勃列日涅夫的葬礼结束后,尤里·安德罗波夫举行了简短的接见仪式,接见各国代
表团
的领导人。在接见时,安德罗波夫同黄华谈话的时间最长。
    黄会见葛罗米柯以后,塔斯社对此进行了报道。塔斯社指出,苏联外交部已经强调

“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常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苏联将努力使中苏关系回到友
好邻
邦的轨道上来。”据报道,黄表达了他的一个愿望,即:“经过两国的共同努力,中苏
关系
将会逐步实现正常化。”黄和葛罗米柯一致同意(据塔斯社的同一个报道),“苏联和
中华
人民共和国将继续进行政治对话。”
    1982年11月18日,黄在回到北京时说,他同葛罗米柯讨论了“排除就中苏
悬而
未决的问题进行会谈存在的障碍”的方式。他对中苏关系的前景“抱乐观的态度”。
    1982年11月16日,《真理报》编辑维克多·阿法纳西耶夫在东京对日本记

说,“中苏两国应该同意在两国边境地区减少武装部队。”他还指出,苏联军队将最终
从阿
富汗撤走。
    苏联并不打算在阿富汗建立苏联式的政权。他希望阿富汗成为一个不结盟国家,与
苏联
保持睦邻关系。他的讲话完全与葛罗米柯提出的“排除障碍”相一致。
    安德罗波夫接替了勃列日涅夫的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后来又兼任苏联部长会议

席。1982年11月22日,安德罗波夫说,苏联希望“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其中包括“我们伟大的邻邦,中华人民共和国”。11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表评论
说,
中国已注意到安德罗波夫的讲话。中国希望看到“苏联新的领导人为排除妨碍两国关系
正常
化的障碍而作的新的努力”。
    中国政府在发给苏联政府庆祝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成立(1922年成立)60周
年的
贺电中说,“中国政府真诚地希望,中苏关系一步一步地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友好邻邦

系。中苏双方应通过谈判的方式,采取具体的行动,排除障碍,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共同
作出
努力。
    ”1982年12月26日,《真理报》刊登了贺电的全文,但北京的报刊未发表

文。两天后,新华通讯社英文部才对该贺电作了报道。
    法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毛泽东主义组织)政治书记皮埃尔·鲍比从北京回法

后,1983年1月5日在巴黎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已对苏联发表了解决柬埔寨问题的

见,即:“柬埔寨问题由柬埔寨人民自己解决,将来的柬埔寨应该同不同国家和地区改
善关
系并在柬埔寨重建和平。”
    与此同时,中国报刊仍然攻击苏联的内外政策,尽管这种攻击比以前要少得多。1
98
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谴责苏联有“向南推进并长久占领阿富汗的野心。”1
2月
27日,《人民日报》宣称,“苏联侵略阿富汗是苏联统治世界的环球战略的一个重要

骤。”1982年12月,英国官方月刊《观察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了中苏边
界的
情况。文章指出,“大约6个月以来,中苏边界似乎比以前要平静得多。苏军经常举行
的军
事演习减少了,解决双方争端问题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双方将会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争
端问
题。”
    6个月以前,苏联报纸首先攻击中国政府。1983年1月14日,《新时代》周
刊谴
责了中国政府,说中国政府对苏联的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要求,中国宣称这15
0万
平方公里的领土是沙皇俄国根据“不平等条约”割去的。文章宣称,“真正努力改善中
苏关
系并使之正常化,必须以双方抛弃领土要求为先决条件。”文章提前在官方新闻机构塔
斯社
发表。
    198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谴责《新时代》“为沙俄主
义分
子侵华”作辩护。而沙俄主义分子的侵华行径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

责。文章提出:“中国对苏联没有任何领土要求,中国并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根据一系
列不
平等条约割去的中国领土,而是主张照顾现实情况,以这些条约为基础,通过和平谈判
全面
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中苏第二轮谈判
(1983年3月)
    1983年3月1日至15日,列昂尼德·伊利切夫和钱其琛率领苏中双方的代表
团在
莫斯科举行第二轮会谈。根据中国提供的消息透露,苏联代表团提出,苏中应签订互不
侵犯
条约;同时还提出了建立两国边界相互信任的建议。苏联代表团还以不讨论第三国家的
事情
为借口,拒绝讨论阿富汗和柬埔寨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代表团坚持这样的立场,除非
排除
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否则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毫无意义。
    在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以后,1983年3月21日,钱其琛会见了葛罗米柯
。塔
斯社发表了关于这次会见的声明。说苏联方面表示,愿意寻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关
系正
常化的方式,愿意寻找逐步扩大双边关系的现实可能性。扩大双边联系将会促进全面改
善中
苏关系。3月22日,钱其琛回到北京后说,会谈没有取得任何新的进展。但是,会谈
是有
益的。3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苏双方已同意互派留学生的原则,中苏将
首先
互派10名留学生。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中苏双方恢复了争论。1983年4月15日,赵紫阳在访问
新西
兰时指出,苏联不断增加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赵还特别提到苏联可以使用越南港口的

题。4月19日,苏联政府《消息报》发表文章谴责了中国领导人,说中国领导人这样
将会
妨碍中苏关系的正常化。5月5日,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印度支那问题是妨碍中
苏关
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中国决心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
进一步的双方接触
(1983年7月~9月)
    尽管中苏互相攻击,但是两国的文化和体育交流不断增加。1983年7月,中国
代表
团参加了莫斯科电影节活动。9月又参加了莫斯科书展活动。8月11日,苏联足球队
到达
北京。
    许多年来苏联没有派足球队来北京了。中国国际旅行社发言人说,苏联国际旅行家
组织
将出席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旅游会议。自从1981年以来,一直有苏联旅行家到北
京访
问。
    1983年夏末,苏联和中国的声明都用了特别温和的调子。8月26日,安德罗
波夫
主席呼吁,中苏应扩大贸易,发展双边交流,缓和边界紧张局势。他表示,苏联愿意就
巩固
世界和平、巩固国际安全的问题同中国进行对话。而这一切,都是两国为实现长远的经
济任
务所必需的。李先念主席对安德罗波夫的呼吁表示欢迎。1983年9月2日,李说,
尽管
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障碍仍然存在,但是,中国政府真诚地希望,实现中苏关系正常
化的
障碍将会得到排除。这样,“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两国能够发展正常的国家

系。”9月1日,中国官方杂志《世界知识》发表文章指出: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中国
在1980年在这个问题上犯了点小错误,见第十一章),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促进
了世
界和平,遏制了“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美帝国主义”。
    1983年9月8日,米哈伊尔·贾丕才到北京访问,与钱其琛举行会谈。9月1
5日
会见了吴学谦(因黄华病重,1982年11月19日,吴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据报
道,
贾丕才前一次来访是应苏联大使的邀请而进行的,属私人来访。新华通讯社强调指出,
贾丕
才这次是作为钱其琛的客人而进行访问的。
    据苏联的消息透露,贾丕才和钱已找到了苏中对外政策的许多集中点。但据中国的
消息
透露,中国方面已告诉贾丕才,除非排除三大障碍,否则改善中苏关系就没有基础,即
使中
国对三大障碍中的某些方面的立场有所动摇。据日本的报纸报道,双方同意进行交换留

生,进行旅游、文化和体育的联系。同意研究中国为实现现代化恢复同苏联技术合作的
可能
性。1983年9月16日,贾丕才离开北京回莫斯科时说,会谈是“事务性的”。他
说,
“我们已经打开联系的渠道。
    这次我们还讨论了国际问题。”
    198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对一个提案进行了表决。提案对南朝鲜民航
班机
的死难者表示哀悼。南朝鲜民航班机是在9月1日进入苏联领空后,被苏联喷气式战斗
机击
落的。对提案投票表决时,中国和另外三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苏联也投了反对票)。
中苏第三轮会谈和进一步的争论
(1983年10月)
    1983年10月6日,中苏第三轮会谈在北京举行。会谈是在伊利切夫和钱其琛
之间
进行的。由于中国坚持要克服改善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三
大障碍”还扩大到苏联在中国的远东边境地区部署苏联SS—20导弹等内容。10月

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谈判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在回
答记
者的提问时,齐说,苏联在我国边境地区部署SS—20导弹问题属于“三大障碍”的
一个
内容。中国希望苏联在中国边境地区减少它的武装部队,包括“削减常规武器和核武器
。”
    在评论苏美两国在早些时候在日内瓦就削减在欧洲部署的中程核导弹时,1983
年9
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苏联在亚洲部分地区已经部署了大量SS—
20
导弹,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苏联如果真如它自己所说的,希望减
少核
战争的危险,它部署在亚洲地区的导弹也应当大大削减。我国要求苏联消除妨碍发展中
苏关
系中的三大障碍之一,就是减少中苏、中蒙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这当然也包括导弹在

内。……”(据估计,苏联在远东地区部署了108枚SS—20核导弹。苏联官员说
,在
这些导弹中,有一部分是从东欧战区撤走的,现在部署在远东地区)。
    1983年10月30日,在伊利切夫结束对北京的访问时,中苏发表了一个公报
。公
报指出,会谈是有益的。第四轮谈判拟于1984年3月在莫斯科举行。据有关消息透
露,
双方已达成了增加贸易、增加低级技术交流、加强文化和体育联系的协议。苏联代表团

出,越南问题将在另一次会谈中单独讨论。中国代表团对此没有异议。
    中国领导人在庆祝十月革命纪念日发给苏联人民的贺电中,呼吁实现“中苏友好关

系”。1983年11月7日,《真理报》用头版头条的片幅发表了贺电的全文。
    1983年12月7日,吴学谦在给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重要政策报告中指出,因
为莫
斯科拒绝讨论“三大障碍”问题,所以,与苏联关系正常化的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会谈
出现僵局的结果,使中苏双方的宣传媒介对对方的政策进行了大肆的攻击。1983年
下半
年,即1月23日至26日,胡耀邦和吴学谦访问东京,当中日关系得到改善时,苏联
对中
国的批评变得特别尖锐起来了。
    1983年10月下旬,盖达尔·阿利耶夫(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访问了越
南。
11月3日,新华社攻击苏联使用了在越南的军事基地。新华社指出,苏联“已经向亚
洲和
太平洋以南地区部署了2000枚以上的巡航导弹。”苏联这种做法威胁着这一地区“
各国
的安全”,威胁着“国际航道的安全”。
    吴学谦在访问日本时发表声明说,两个超级大国应对核军备竞赛负有责任。苏联报

《消息报》发表一篇文章(署名为A·彼得罗夫,苏联发表高级声明的笔名)对吴在日
本发
表的声明进行了批评。文章质问道:“吴的声明忽视了不断增加的军事危险的根源,而
这种
军事危险的根源源于帝国主义最反动圈子的冒险上。中国企图在公正的幌子下,歪曲苏
联爱
好和平的目标,这能允许吗?”同一天,《真理报》批评了吴“吃惊”地支持了日本对
苏联
占领北方四岛的领土要求。东京认为,北方四岛是日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9
45
年以来,一直由苏联占领(见第九章),文章引用了1950年周恩来总理的拥护苏联
声明
的语言,并用这些语言评论吴的声明,说吴的声明“干涉了其他国家的内政”,是“霸
权主
义的公开声明。”
    1984年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又重新开始了。这些攻击主要是对中美改善关系
的反
应。
    同年1月,赵紫阳访问了华盛顿。1月3日,《消息报》对新华社发表的关于苏在
阿富
汗政策的反苏造谣文章进行了攻击。文章批评中国说,中国只找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
而忽
视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在赵紫阳访问日本期间,苏联宣传媒介攻击中国。说在关于
核军
备的争论中,中国对美国抱支持的态度。
    1983年底,中美关系已开始得到改善。1982年8月,中美就美国减少向台
湾出
售武器问题签署的联合公报(见第十章)并没有阻止在上述持续数月问题上的争论。1
98
3年初,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有助于冷淡两国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包括4月份美国同
意对
中国网球队员胡娜在美国政治避难的决定。这就导致了中国取消同美国的所有官方的文
化和
体育交流。然而,美国商务部长马尔科姆·鲍德里奇访问北京之后,通知中国政府美国
将放
松向中国出口高技术的限制。中美关系得到了改善。美国的措施于1983年6月得到
了实
施,它为1983年9月卡斯珀·温伯格(美国国防部长)对中国的成功访问和为19
84
年1月赵紫阳对华盛顿的访问铺平了道路。
安德罗波夫的逝世与中苏关系的后果
(1984年2月)
    1984年1月24日,胡耀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新提出了与苏联恢复友好关
系的
呼吁。
    他要求苏联谈判者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时指出: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仍然存
在,
而且“这也是我们的愿望”。继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逝世之后,中国采取了
主动。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代表中国参加了安德罗波夫的葬礼,这是二十年来中国最高
级领
导人访问莫斯科。在葬礼之后为外国领导人举行的短暂招待会上,康斯坦丁·契尔年科
(后
来被任命接替安德罗波夫的职务)同万里只进行了简短的会谈。后来,万里与盖达尔·
阿利
耶夫举行了会谈。
    在后来的发展中,据报道,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指出:只要“三大障碍
”依
旧存在,中苏关系的“根本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坚持认为,这“并不妨碍我们在
其他
一些领域里改善和发展关系”。1984年3月9日,《中国日报》宣布:中国对外友
好协
会会长王炳南将于1984年晚些时候访问苏联。
中苏第四轮谈判
(1984年3月)
    1984年3月初,中方声明和苏方声明都反对这种推测:
    即中苏定于1984年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四轮谈判中,两国关系的改善将有突
破性
进展。3月2日,万里指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策不会因一个人的逝世而改变”。
契尔
年科在当天的讲话中拒绝了中国打破僵局的要求。他指出,苏联无法达成有损于第三国
的协
议。1984年3月初,苏联通讯社塔斯社发表了蒙古政府反对中国要求苏联从蒙古领
土撤
军的一份声明。声明指出,苏联在蒙古驻扎军队,“纯属蒙古内政”,这并不对中国的
安全
造成任何威胁。
    1984年3月12日至27日,钱其琛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和列昂德·伊利切夫率
领的
苏联代表团于莫斯科举行了第四轮谈判。在主要问题上,谈判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但
是联
合声明特别提到了两国在体育、贸易和文化方面进行的有益的联系。西方外交家指出,
在里
根总统访华前夕,中国极想加强更多的接触点,以表明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持平衡(
见下
述)。3月27日,塔斯社报道说,谈判是在坦率、平静的气氛中进行的,并将于19
84
年10月继续举行谈判。
    在谈判期间,钱其琛于1984年3月23日会见了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
柯。
据塔斯社报道,他们讨论了国际问题和中苏之间积极对话的必要性;葛罗米柯表达了两
国关
系进一步改善的愿望。
里根总统访华
(1984年4月)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总统访问了中国,这是他第一次到达一个
共产
党国家,也是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后美国总统第一次访华(见第十

章)。里根的中国之行表明,在保证继续进行各个领域合作的基础上中美关系的进一步

善。中美签订了四项协议书,其中包括恢复(1983年4月中止的——见上述)文化
交流
的协议和防止中美公司在对方国家经营交纳双重税的税率协定。中美还草签了一项核合
作协
定。然而,里根总统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强调了中国独立外交政策的方向。
    赵紫阳批评了美国的裁军政策以及美国在中美洲、中东和朝鲜(美国军队驻扎在南

鲜)的态度。与此同时,邓小平强调说,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仍然投下了阴影。此外,
中国
的宣传媒介删去了里根总统在两个场合中批评苏联、颂扬资本主义的讲话。中国外交部
的一
位发言人解释说,中国宣传媒介发表里根总统对第三国的评论是“不合适的”。
    中国电视广播报道了1984年4月27日里根总统发表的讲话,特别删去了他暗
指苏
联对中国边境的威胁、占领阿富汗、“镇压”柬埔寨以及1983年苏联战斗机击落南
朝鲜
班机的评论。中国当局还删去了美国总统4月28日在接受中国电视台采访期间发表的

话,这个讲话间接地涉及到苏联的威胁。里根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没有在中国边境“
集结
军队”。
    1984年4月25日,苏联虽然宣布了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伊万·阿尔希波
夫于
5月份访华的计划,但是苏联还是加强了对中国在里根访华期间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

作”的批评。此外,据报道:当时正在东欧旅行的中国友好代表团将到莫斯科旅行——
这是
二十年来中国对苏联进行的第一次这样的访问。
    在1984年4月24日的一篇长篇评论中,塔斯社评述了中美之间在“日本军国

义”、“阿富汗、柬埔寨和越南”等问题上的一致观点,并且抱怨中国近期的“反苏”
声明
没有谴责美国的“军国主义政策”。评论说,美国正在努力通过资金投入和武器技术输
出来
对中国进行渗透和控制;该评论还批评了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合作。4月29日
,塔
斯社斥责里根总统对苏联的“诽谤性”攻击和企图把中国拉入反苏同盟。在里根总统离
开之
后,塔斯社于5月3日批评中国领导人容忍自己被美国利用,暗中甚至公开地支持美国
的政
策。它宣称,北京正在采取“阻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态度。
    1984年6月,张爱萍将军访美,当6月14日宣布已经达成美国向中国出售反
坦克
和高射炮武器的“原则协定”时,引起了中苏之间的进一步争论。1984年6月6日
,苏
联报刊发表的一篇评论警告说,“如果中美军事合作对苏联及其朋友和盟国造成威胁的
话,
毫无疑问,莫斯科将会对任何威胁作出适当的回报”。这篇评论还警告美国政府,中国
将会
利用美国,美国在向中国出售武器方面应该谨慎从事,因为这将会对美国和苏联造成军
事威
胁。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推迟访华
(1984年5月)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伊万·阿尔希波夫——十五年来即将访华的级别最高的苏联官
员—
—预定于1984年5月10日抵达北京进行贸易会谈。然而,5月9日塔斯社宣布,
访问
经“双方同意”推迟进行。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齐怀远说,访问取消是因为“没有
作好
充分的准备”,并且说没有确定新的访问日期。5月23日,赵紫阳在对取消访问的第
一次
正式评论中指出,这将不会影响改善两国关系的会谈。在较早些时候,即5月18日,
吴学
谦说,关于改善两国关系的三大障碍,“苏联寻找各种借口回避讨论它是毫无用处的”

    尽管中苏关系的发展更直接地是与最近中越之间紧张局势的增加相联系的,但是,
一些
西方评论家还是把这种发展看作是苏联对日益增加的中美联系的明显不满。1984年
4月
29日,中国向越南边境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人们把这种进攻说成是自1979年2
月中
国教训越南以来最大的进攻。5月1日,中国的南方舰队进行了军事演习,这种演习有
一次
好象威胁到了越南所占有的南沙群岛(中国与越南对这些岛屿有争执,参见第十三章)
。1
984年6月18日,在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对中国在印度支那的“敌对行动”进行的
一次
直接谴责中,苏联对中国政策的批评达到了顶峰。中国在对苏联的答复中加强了其反苏

辞,把苏联在阿富汗的活动比作“纳粹暴行”,并谴责苏联支持越南。
    在1984年5月初的相互指责中,塔斯社指责中国入侵越南领土,进行严重的“
武装
挑衅”;并且说这是一种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和眼光短浅的“挑衅”行为。5月5日,
新华
社驳回了这一批评,坚持认为莫斯科以歪曲事实来掩盖越南的侵略行为,并且正在支持
越南
入侵中国领土。
    然而,1984年6月20日,北京宣布,钱其琛准备作为米哈伊尔·贾丕才的正
式客
人访问莫斯科。后者是于1983年底访华期间发出这一邀请的。钱在7月2日开始访
问期
间,与葛罗米柯进行了会谈。塔斯社把这个会谈说成是中苏两国“就国际问题进行磋商
”的
一部分。当时,钱其琛重申了中国对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三个先决条件。钱从莫斯科归国

说,谈判是“有益的”。
中苏经济关系
(1982年~1984年)
    1983年3月10日,中苏两国外贸部副部长于莫斯科签订了1983年贸易支
付协
定,根据这个协定,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期望从1982年的三亿美元增加到八亿美元。
在这
项协定中,中国将出口肉产品、茶叶、食用油、纺织品和矿产品,而进口机器、卡车、
有色
金属、化肥和木材等。
    1982年10月在哈巴罗夫斯克(位于苏联远东地区)谈判之后,于1983年
4月
10日签订了两项地方贸易——中国黑龙江省和苏联远东、中国内蒙古和西伯利亚——
的协
定,在这两项协定中,中国将用食用油、猪肉、谷物、纺织品来换取木材、水泥、玻璃
和消
费品。1966年,由于付款上的争端,中苏双方停止了边境贸易,并于1969年正
式中
止。1983年6月5日,中国方面的资料指出,中苏同意从1983年7月1日起在
新缰
自治区边境上开设两个边境贸易站,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换。
    由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谈判没有取得进展,从而拖延了边境贸易渡口的开设,直到
19
83年11月16日,作为苏联的第一批卡车才被送达中国边境的新疆省Korgas
镇。
当天,新华社报道说,新疆南部的城镇图噜噶尔特也将开放。
    1984年2月10日,中苏贸易部副部长于北京签订了1984年贸易和技术协
定,
根据这个协定,两国之间的贸易值预期将从八亿美元增加到十二亿美元。
    有报道说,中国正在谋求增加进口苏联技术,这种作法部分是为了更换五十年代在
苏联
帮助下建成的工业厂矿的旧设备,部分是为了使外来技术资源多样化,避免依赖于一个

家。1984年4月12日,方毅(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在访日时说,苏联主动提出
“无
条件地”向中国出售核反应堆。
    就其他方面的发展来说,1984年3月20日,一艘苏联客船自六十年代以来第
一次
在上海停泊;与此同时,苏联二十年来第一次参加了1984年初中国举行的医疗设备
展览
会。
    1984年4月20日,中国铁道部发言人说,中国计划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扩大
与苏
联的铁运联系。
1984年9月以后中苏两国关系的改善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访问北京与贸易合作协定的签订
(1984年12月)
    在1984年7月至8月间,中国官方人士有好几次指责苏联领导加强其反华倾向
。然
而,由于安德烈·葛罗米柯与中国对应职务者之间在纽约的会晤,中苏关系进入了一个
新的
稳定的发展阶段。这种改善关系的动力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被保持了下来,这使苏联部长
会议
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原来推迟的对北京的访问能够于1984年12月得以恢复。
    1984年9月21日22日,在纽约联合国会议上,葛罗米柯和吴学谦之间的会
谈,
是自1969年9月份以来中苏双方之间所进行的最高级接触。会谈被双方说成是坦率
的和
有益的。
    随后,苏联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向中国领导发出了一份相
对热
烈的贺电。在10月后半个月,苏联副外长列昂尼德·伊里切夫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会
谈。
尽管双方在三个关键问题(苏联屯兵于中国边境、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支持越南干涉
柬埔
寨)上仍有严重的分歧,但是中国方面还是于11月初宣布,阿尔希波夫将于年底访问
中国。
    1984年12月21日,伊万·阿尔希波夫抵达北京,成为1969年以来苏联
最高
级别领导人的访华。在他停留期间,他会晤了中国总理赵紫阳,最后,12月28日,
阿尔
希波夫与其中国对应职务的姚依林签订了三项协定:(1)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2
)科
学技术合作协定;(3)建立中苏促进贸易、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协定。据官方报道
,在
阿尔希波夫访问期间,双方还同意两国的贸易额于1985年增加到价值大约十八亿美
元,
双方并且谋求缔结一项1986—1990年这一时期的长期贸易协定。
    阿尔希波夫访问北京的结果表明,中苏关系正常化发展到了比1969年边界冲突
以来
任何时候都要更大的程度。与此同时,好象还没有出现完全恢复到五十年代初友好与合
作阶
段的前景。甚至在阿尔希波夫访问期间,新华通讯社的一篇评论就显示出了中苏关系的
潜在
紧张状态。这篇评论不仅详述了当前苏联和其他经互会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而且还
透露
出中国最近在与苏联边界连接的地区加强了军事防御。
    这就是说,中苏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潜在的地缘政治上的敌对和相互猜疑,是因历
史因
素和领土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由意识形态解释方面的分歧造成的,因此,中苏两国之间
潜在
的地缘政治上的敌对和互相猜疑,决不会因为上述三项贸易合作协定的签订而消失。
    ------------------
  大唐书库扫校--http://dtbook.yeah.net

--
  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克劳塞维茨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202.119.37.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4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