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sc (baji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毅系列传记1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20 20:30:54 2000), 转信

发信人: yuzhongmiao (雨中苗~追风少年), 信区: Biograph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Oct 13 10:23:17 2000)

郭沫若与陈毅的诗交
----------------------------------------------------------------------------
----
冯锡刚
    郭沫若以《女神》为中国现代新诗奠基而声名大振时,陈毅则是出洋勤工俭学的无

名学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陈毅开始写白话诗,给他影响最大的文学家,是鲁

迅和郭沫若。1925年2月,陈毅在《我们的生活》一文中论及鲁郭:“白话文体在文学方

面的运用亦六七年了,中间只有鲁迅的小说和郭沫若的诗可以称是艺术上的东西。……

郭沫若的诗,我以为他的气宇要比其他的诗翁大一点。”话说得绝对了些,但能从文坛

百家中独推鲁迅的小说和郭沫若的诗,洵为卓识。他对郭诗从“气宇”上着眼,正是把

握了时代精神。后来,陈毅成为职业革命家并走上军事斗争的道路,诗歌创作从未中辍。

三十年代中期,郭沫若流亡日本作学术研究时,陈毅在赣南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写出了最负盛名的《梅岭三章》。后来郭沫若读到这篇足以传世的绝唱,推崇备至:
“陈老总的一辈子,只有在他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时候,才写出了这样的诗。这是真

正用鲜血、用生命写出来的诗!诗如其人。这几首诗,就够陈老总永垂不朽的了!”
    彼此心仪已久,待得面识则是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候。1954年陈毅由上海奉调中央

出任主管文教科技的常务副总理,与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同在京都,论政衡文,鉴赏书画

切磋诗艺,过从甚密。1955年5月,陈毅陪同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获得巨大成功退抵北京

接读郭沫若赋赠七律一首: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凯歌淮海中原定,敷扬文教外患民。/赢得

光荣归党国,座镇吴淞为人民。/修篁最爱莫干好,数曲新词猿鸟亲。
    诗人不愧为大家,在所有关于陈毅的诗作中,这是流传最广泛的佳作,一句“数曲新

词猿鸟亲”写尽了郭沫若读陈毅诗词的感受。
    陈毅很想回赠一诗以表达多年来的情意,“每每因不能成篇而罢”。相隔两年的五

月间,陈毅在京城玉泉山养病期间读到郭沫若《五一节天安门之夜》,“觉得是首好诗

喜从中来,欣然命笔奉和”。这是一首长达170余行的白话诗《赠郭沫若同志》,兹录首

尾两节。
    我早年读过你的诗集《星空》、《天上的街市》那首诗曾引起我的同情。现在读你

的新作《五一节天安门之夜》,引起我的回忆,我的对比,我的共鸣!
    沫若同志,你,人民的诗人。你三十年前写的《凤凰涅磐》,预先歌颂了新中国的

诞生。今后三十年还需要你歌唱不停,歌唱我们开辟更大的旅程,歌唱我们自己掌握自

己的命运,歌唱我们自己就是命运之神!
    这是革命家对诗人的诚挚祝愿和由衷期冀。
    1964年3月,陈毅陪同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四国回到北京,郭沫若为这次“中国外交史

和世界外交史上少见的”盛举获得成功而欢欣鼓舞。应陈毅之请,郭沫若书写了长3.5

米,宽70厘米的大幅联语: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这既是诗人的崇高赞誉,也是革命家的自我奋勉。

--
                寒    往    黄    长    焚    苦    尘    冷
                月    昔    烛    夜    心    思    旧    霜
                拥    淡    耗    耐    耐    耗    淡    拥
                霜    旧    思    心    夜    烛    昔    月
                冷    尘    苦    焚    长    黄    往    寒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blxd.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