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ind (为什么老是看不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1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7日14:39:2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十一章 儒将镇守南苑
南苑,距北平永定门16公里。古南苑四周有围墙120里,是一座广大的皇家园囿。元
代称放飞泊,明代 称上林苑。育养禽兽,设24园。清代为阅武田狩之所,并修建行宫4
座,以团河行宫最为豪华,距南苑约 20里,团河之河出南苑墙称为团河。团河行宫内有
前殿、后殿、配殿、别宇亭台,及松柏花卉,宫堂之间 有游廊,共有宫堂124间。这一
切,均在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的进攻下毁于战火。
1904年袁世凯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时,南苑开始驻兵。1913年北洋政府在南苑设飞
机场。1922年冯 玉祥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1922年的南苑练兵是西北军建军之始,192
4年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此处是冯玉 祥司令部。陆军检阅使署设在七营房。1936年春,
佟麟阁将军主持军司令部工作,军部也设在检阅使署旧 址。
南苑兵营陆续建成,有营房18所,每所营房有平房6—10排,每排10余间,每间可住
一个班的兵力。另 设有马厩、车库、弹药库、厨房等。原行宫建筑逐渐荒废,寨墙大都
残破,砖瓦被乡民取为它用。尤其经 过八国联军及1937年两次战火以后,南苑、团河这
座宏大宽广的皇家花囿,已是残垣断壁,满目荒凉。
话说回来,佟麟阁出山,当夜回到东四十条家中,第二天天明向父母问安以后,即到
南苑军部上任。 前面已经说到,军部虽在南苑,实无人主持,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
纯都家住北平城内,政务缠身,无 暇兼顾,宋将军不过是每周来视察一次,听听汇报,
或做一次演讲,日常工作多由副参谋长张克侠管理。
佟将军到任以后,要速办两件大事,建立军事训练团、军官训练团和马上筹建军事情
报处。筹办这两 件事的消息,不胫而走,建立军事训练团的消息,因登报招生,日本人
知道,还可理解;而建立军事情报 处的事,日本人怎么马上知道的?
待我们下边细说。
佟将军带着随行人员,无非是参谋副官,把整个兵营的每个营房视察了一遍。完整地
看了两个连的术 科竞赛。两队竞赛的终点立着一个炊事兵,炊事兵用绳子牵着一头肥猪
,猪身上用红墨水写着东倒西歪的 一排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胜者冲到前面,到
肥猪身边就是一刺刀将肥猪挑翻,其他战友也跟上 来,将哀号的、奄奄一息的肥猪抬回
自己的食堂,改善胜利者的生活。
佟将军虽然离队两年,对这种生活感到陌生,但他知道这是西北军——二十九军传统
的训练方法。他 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似乎也想不出什么绝计。
佟将军只好向他们说了声:“很好!”转身带着随员又视察别的地方去了。
他走到大操场边上的主席台,只见台高丈余,上面用竹篙和席搭起幕壁和台楣,他对
这个地方并不生 疏。不过那时候他是在台下的训练场上,不过是个排长。往事好像还都
在眼前。
他抬头看见台的中央挂着三个人的画像,中间是孔子,右边是孙中山,左边是蒋介石
。这种偶像的悬 挂方法是当年没有的。这也是进化,他可以理解。作为宋哲元的重要助
手和20年袍泽,他马上就理解到, 这实际上反应了宋哲元的观点和心理状态。
宋将军早年曾做私塾老师,教学生四书五经。后投奔表姐夫冯玉祥门下,冯对宋影响
很深,冯在滦洲 起义后力图追随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救国家。宋本人后来眼界开阔,吸
收新知识,钻研各门科学,推崇华 盛顿、林肯、拿破仑、讷尔逊、俾斯麦、玛志尼等人
。宋将军在督陕期间,就曾在陕西实行教育救国,实 行十年强制教育制。宋之所以能成
为冯玉祥将军的“五虎将”之一,与其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熏陶,品德厚 重,好学而懂得
指挥艺术有很大关系。在1930年中原大战前后,五虎将的其他四人鹿钟麟、李鸣钟、张
之 江、刘郁芬都背冯而去之时,蒋介石几经策反,宋哲元仍不为所动,最后将败军带回
山西境内,反而得到 蒋介石的尊重。在这之后,宋哲元逐渐意识到“军阀拥兵自重是国
家民族之一大害”。
南苑操场主席台的三张画像两旁还有格言联。孔子像上题“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对
联是:“孝悌忠 信,礼义廉耻”。孙中山遗像上题是:“革命导师孙总理”,对联是: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孔子的 左边是蒋介石像片,上题是:“革命领袖蒋委员长”
,对联是:“实行新生活,恢复旧道德”。在这三幅 像的旁边还有宋哲元亲自拟定的“
永久信仰及决心”等8条。
这三幅画像不仅在主席台上高高悬挂,同时在每个营房均有一幅精美印制的约3尺宽
,2尺高的字画, 挂在营房当面墙上。
佟将军的眼神停在“恢复旧道德”上。若是在3年以前他可能毫无感触,自从退隐西
山以后,名是退 隐,实际自己在思考救国救民之路。他虽然早年已经跟着冯玉祥将军信
仰了基督,退隐以后,他又从头研 究起四书五经。
别人称自己是儒将,似是恭称,自己开始怀疑自己。儒学,治世哲学,非乱世哲学。
汉初刘邦打天 下,屡败屡战,他不信儒生的一套:智、仁、勇等等。儒生来求见他,他
非常不礼貌地坐在地上,两条腿 直伸出去,像簸箕。他把儒生的帽子抢过来,当着众人
面把尿撒在儒生的帽子里。他做了皇帝以后,和他 一起打天下的勋臣们对他很没有规矩
,他很烦恼,那个儒生叔孙通请求为大臣们演礼,刘邦同意了,大臣 们不得不按照“礼
”的要求演习,演习完成以后,以“礼”去见刘邦,大臣们变得尊卑有序,他的烦恼没
有了,尝到了做皇帝的甜头。如果早演礼,臣下的智能会受到制约,刘邦可能打不下天
下。得了天下,不 演礼,臣下很没规矩,早晚有弑上之举。其实,这只是佟将军的一闪
念。佟将军也在研究《孙子兵法》, 可是,委员长一再强调将军们的武德。他暗自怀疑
,兵法就是诡道,讲武德如何用兵,岂不成了宋襄公! 他也暗想,这明轩,是不是宋襄
公的后代,怎么对日本人总是以君子之风对待!
其实——国家如此,我有妙法,能做个忠勇的岳武穆(岳飞)即可。将军战死沙场,
不要像岳武穆落 入奸人之手。
佟将军想着,也顺便问了问这些参谋们的看法,正说着,值班人员来报告,秦副军长
有急电,佟将军 赶回了司令部。
秦德纯的电话没有挂断,等待着佟麟阁。佟拿起电话,原来是情报处的事,日本华北
驻军已经通知秦 德纯,二十九军成立情报处,可以!但日方必须派顾问。
佟脱口而出:“是我们搞日本人的情报,还是日本人搞我们的情报?”
电话里听到了秦德纯的苦笑。
佟将军说:“叫日本人找我来!”
秦在电话里回答:“日本人说你是刺客。”
为什么说佟是刺客呢,日本人引用了“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盖风土之然乎。”
这话在二十九军 是有流传,因宋哲元是山东乐陵人又是私塾先生出身,常引用四书五经
,而又以四书五经治军,齐鲁鸿儒 即指宋。佟麟阁家乡在易水河边,佟非常钦佩荆轲,
并经常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所以日本人认为佟将军有刺客荆
轲的作风,可能动不动就掏出鱼肠短剑,不好打交道。
秦、佟二位副军长商议半天,没有结果。
参谋又报告军事训练团招收学兵情况,招生通知发出以后,平津各大学学生纷纷到南
苑来报名,已经 开始考选。另外,海外华侨青年也有来信来电报名的,还有海外华侨若
干团体要出资捐助等。
佟将军略略平静,转身到自己办公室,翻阅军训教材。片刻,厨房按照将军的喜好,
用餐笼提来了红 豆大米饭和几根大葱,一盘黄酱和一盘萝卜条。——这样粗茶淡饭,在
二十九军的高级将领中已是独一无 二。
佟麟阁漫不经心吃完了饭,又继续翻阅教材。深夜了,他拔了几下“单杠”——用两
根粗绳在房梁上 横挂的一根木棍——这是他军旅生活养成的习惯。在勤务兵的侍候下洗
漱完毕,即躺在办公室的帆布行军 床上。第二天,营房里的起床号一响,就坐了起来,
略做活动,又去拔“单杠”。
这时值勤哨官疾步走进院中,在廊下大声喊着“报告”。
佟将军信口答应:“进来!”
哨官推门进来,立正站在佟将军的办公桌前。
佟将军平和地问了问:“什么事?”
哨官说:“大门外一辆日军汽车送来6名日军少尉军官,他们说是军事情报处的顾问
,是否放他们进 来?”
佟麟阁感到惊奇,昨天和秦德纯商议此事,并未做出结论,此事本是佟可做主,他并
未同意派什么日 本顾问。说:
“我们并没有请什么日本顾问,让他们回去!”
哨官转身走了。
大门外面,两名日军少尉拔出指挥刀,用指挥刀逼着哨兵,哨兵用枪挡架。
其他4名少尉也挥着指挥刀向大门里面冲。幸好其他哨兵手疾眼快,把大铁门关了。
少尉们挥刀乱砍乱 叫。见值日军官出来,他们又围到哨官面前。
哨官告诉他们,并没有请日方顾问。
一个少尉用流利的中国话说:“你们二十九军,都请我们日本军人做顾问,情报处为
什么不请?”
少尉的话确实不错,就在中日两军战事一触即发的情况下,二十九军确实还请有日军
顾问,这是世界 军事史上的奇怪现象,但也确是事实。
哨官说:“我们执行命令,长官说没有请你们!”
那个少尉又说:“这是你们的最高长官宋将军同意的。我知道你们支那军队是各行其
是,命令是可以 听也可以不听的。”
那个少尉确可以说是中国通,这种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中国人这方面思维方法非
常发达,能把一 件很好的事,做成很坏,而又符合好的原则。
这句话使得哨官回答非常软弱无力,他总是搪塞说:“我们是执行命令的。”又转念
一想,也许是宋 军长同意了,我们不知道?又说:“我再去请示!”
哨官这次心情可不如上次轻松了,明明白白的,佟副军长说,没有请日本顾问,宋军
长同意或没同 意,他该对佟副军长讲,这不是我该问的。想着、走着,他已经到了佟麟
阁办公室前,只好喊了声报告。
佟又叫他进去,他把情况讲了,他想自己一定要挨申斥了。佟副军长没有申斥,为什
么?很简单。他 拿起电话与秦德纯核对情况,秦德纯又通过电话与宋哲元核对情况。
半天,这事情搞清楚了。佟副军长说:“谁也没有批准他们来当顾问。”
哨官又把这几个少尉在门外的表现说了一遍。实际上,他是讨口风。
佟申斥道:“哨官该做的事,你知道吗?”
“知道!”
佟:“知道就好,他们不走,你的兵呢,逼他们走,赶他们走。”
哨官敬了礼,快步走出将军办公院落的大门。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正在值哨的军人,
捋胳膊挽袖子, 摩擦着手掌,步履急促,集合他的士兵去了。
哨官自己先到了大门口,这次他态度也强硬起来。6个日军少尉上来把他围住,狂喊
乱叫,毫无礼貌可 言,他大吼一声,“在客军上级军官面前,为什么不敬军礼!”这句
话问得太突然,太没头脑了,他们都 愣了,才注意到站在他们面前的中国哨官是个中尉
。
少尉的态度果然有些收敛,但初衷未改,哨官不客气地招了一下手,一队30名持枪的
士兵跑步而来。
中尉反而退到一边,30名上刺刀的步枪对着少尉们,逼着他们向后退。开始少尉们还
较嚣张,大喊着 抗议,他们越向后退气焰越下堕。一步一步退着。最后把他们逼在大铁
门对面,写着“忠孝仁爱信义和 平”八个大字的影壁前面。他们从高喊变成了哀鸣,“
我们大日本帝国军人是坚决执行命令的,没有完 成,就要切腹。”
那个“中国通”少尉还真的举着指挥刀要切腹的样子,但是,没切。
中国军队胜利了?没有。这6个少尉虽然被中国士兵逼走,日方又以抗议、出兵相威
胁。宋哲元和秦德 纯商议了一个办法:兵营里找个房间,挂起二十九军情报处的牌子,
让日本顾问上班。情报处人员另在它 处秘密办公。佟麟阁只好同意这个中国式的办法。
胯下之辱当然是要忍耐的,只要你是韩信,不是草包。这个时候的中国要钻的“胯”
太多了,有人不 甘寂寞就去当汉奸了!
青年学生们来了,他们还是学生,不是士兵。在报名处就开始了叽叽喳喳的争论。当
时青年最关心的 题目就是中国的前途问题,“中华民族,在20年后,就会成为世界第一
流的强国。”最保守的观点是50— 60年。他们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血气张扬地辩论起
来。其实,对这个主题的争辩也不光是在青年学生之 中,有志之士,忧国忧民之士都在
考虑,甚至有些外国人也在考虑。20—30年的观点,大都是中国人,中 国人受苦难太深
了,他们梦寐以求自己有一个富强的国家,尤其在华侨中间,他们甚至可以将几代人积
累 起来的财富贡献给国家,自己不惜再做乞丐。日本人考虑这问题似是比较极端,主要
是军国主义政治的影 响吧,他们唯恐在几年内,中国统一发展起来,其弹丸小国将不是
对手。
佟麟阁听到下面给他的汇报,他心头一热,意识到培养这些热血青年,再用西北军老
一套训练士兵的 方法是不行了。可是,他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法。他的经验、方法也只能
沿袭旧路。
不管如何,训练总要开始。
佟将军怎样训练学兵,不妨把一个已经战死沙场的学兵日记摘录几段:
{{8月×日}}
开学。吃红烧肉。吃饭时间只5分钟,据说,是向日本学的,日本军人吃饭时间也是
5分钟。
下午,士兵术科,练西北军单杠三大套(屈伸上、摇动回转、拿大顶)。
吃肉过多,拉稀、要求出恭。在奔厕所的路上,每过一单杠,还要求引体向上三次,
几乎将大便拉在 裤裆里。
入厕,厕外站一哨兵,大吼一声“骑马蹲裆”。原来每入厕必须骑马蹲裆式,头露在
土墙以上,哨兵 站在墙外能够看到。稍支持不住,哨兵就会大吼“骑马蹲裆”。
发四书五经白话解袖珍本,人手一册。要求装在上衣口袋中,随时翻阅、背诵。
{{8月×日}}
发歌本,包括:《八德军歌》、《悔改歌》、《射击军纪歌》、《利用地物歌》、《
行军歌》、《站 哨歌》、《吃饭歌》、《国耻歌》、《睡觉歌》、《起床歌》。
最可笑的是《悔改歌》,歌词是:“悔改工夫切要,曾子三省教人,人非圣贤,孰能
无过,知过能 改,乃是完人。”
好像入小学的蒙童,对我们大学生简直是复古的启蒙灌输。
《起床歌》必须鼓起中气去唱,否则像在庙里念经,你看这歌词:
“黑夜过去天破晓,朝日上升人起早,国耻莫忘了,将来练得学术高,复兴民族显英
豪。”
睡觉前还要唱《睡觉歌》:
“今日工作又完了,平安快乐去睡觉……外患方多,卧薪枕戈,人人振作奋勉,努力
工作,不可懒 惰,救我中华民国。”
我们向团部提出,这像山村民歌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何有于我哉”一脉
相承。我们要求 驱除鞑虏的战歌!终于同意。但找不到作曲和词作人。
{{8月×日}}
军阀吴佩孚讲《春秋正义》。
{{8月×日}}
宋军长在操场集合全体官兵讲《大学》、《中庸》,并指出这是委员长的要求。
《大学》、《中庸》能救中国?四书五经能救中国?学兵要求讲科学救国,民主救国
!
{{9月18日}}
今天是国耻日。
今天只吃一顿饭,每个馒头上都印着“勿忘国耻”四个字。
朝会中,学兵高声问答:
问:“东北是哪一国的地方?”
答:“是我们中国的!”
问:“东三省被日本占去了,你们痛恨吗?”
答:“十分痛恨!”
问:“我们的国家快要亡了,你们还不警醒吗?你们应当怎么办呢?”
答:“我们早就警醒了,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学兵唱着《国耻歌》回营房,大家躺在自己铺上,凝神静思,深刻反省,以期官兵知
耻后勇。
晚,大家正躺在铺上,队长进来通知,丰台与日寇发生冲突。学兵都跳下铺,要求去
支援丰台。长官 说,等待命令。
……
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生了人所共知的“西安事变”,史书都冠以“震惊中外”
,这话不假。
在日方不断挑衅,我国军民抗日情绪日趋高昂声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
很迅速地在全国 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散播开来。对于国仇家恨方殷,思乡心切的东北将
士,尤其具有莫大的鼓动力量。连 东北军统帅张学良,都大声疾呼:
“誓必收复先人故土!”
15万东北部队呐喊着:“打回老家去!”
你去叫他们剿共?
事与愿违。
先是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阎锡山要求中央支援,实际上是要武器弹药的支援,蒋
介石不管三七二 十一,把中央军开入山西,待红军退出山西,中央军也赖着不走了。这
已使阎锡山耿耿于怀。
再者,陕西省改组,以生活腐化或违法吸毒为借口,淘汰了一些西北军的(指杨虎城
部,杨部原属西 北军)旧干部。任西北“剿总”第三路军总司令、陕西省主席的杨虎城
,感到中央在削减他的势力。不满 之情溢于言表。
蒋介石感到“剿共”进度迟缓,不辞辛劳,先太原,后洛阳,再飞到西安,坐阵指挥
。
张学良求见蒋介石,谏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对张大加斥责。之后,张
再见蒋,又提出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又加严厉斥责。11日,张学良的特别助理黎天才
求见蒋,又重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蒋还不悟。军心已变矣!
固执是人所难免,小人的固执不过是鸡零狗碎的事,大人物的固执,涉及到国家命运
。不管怎么说, 固执也是凡人的品格。
“震惊中外”,其震惊最大的莫过于日本,关东军本来想在绥远再动手脚,“西安事
变”把他们震呆 了。日本官方估计,中国亲日派政府(指以蒋介石为行政院长的日本留
学生政府)将遇到空前危机。中国 少壮军人也效仿日本“下制上”。这些少壮军人可能
要和日本人玩命了,而且会得到中国举国支持。
张学良扣押蒋介石以后,通电全国,并专电通知各地重要将领如:宋哲元、阎锡山、
韩复榘、李宗仁 等,并专门与陕北的周恩来联系,要求到西安共商国事。形势相当严峻
,举国关注。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66.111.48.1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2.9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