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雪白血情(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6 15:38:55 2000), 转信
发信人: duanjian (风云),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Jun 13 22:54:55 2000)
第2章:要问他从哪里来
军队之子
1957年夏,一个星期天,父母带苏宁和姨妈家的孩子去大连劳动公园游玩。父母只顾照
看从北京来的姨妈家的孩子,小苏宁在人丛中走散了。公园广播室广播几遍了,该找的
地方都找了,派出所干警也帮着找,哪儿也没有。心急火燎、汗流浃背赶回家,小苏宁
正在门口和小朋友搞演习,攻山头。
一个还不到4岁的孩子,沿着去时乘坐的有轨电车路线走了3站路,自己回了家。
问他害怕没有,他说:"害怕呀,害怕极了,都要哭了。"
"为什么没哭?"
"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解放军怎么能哭呢?"
这个故事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
古人人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到孕妇言行的感化。现代人更重视胎教。胎教的重要方
式和内容是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一路平安》、《小河淌水》《雨打芭蕉》等
等,都是上好教材。当然也要凭父母的志趣和爱好。至今还未有人谈过自己接受这种胎
教的体会。但是,在一个温馨宁静的环境里,让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人类创造的伟大而美
妙的旋律中,与在烟酒的乌烟瘴气中彻夜倾听稀哩哗啦的麻将声,对于与母体同命运的
胎儿的影响,肯定是不会一样的。
苏宁的胎教音乐是雄昂嘹亮的军号。
从在母体中骚动到那铁血飞迸的瞬间,这音乐他听了37年。
这似乎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有类似经历的人很多,其中也有为人不齿者。
人们讨厌牵强附会,尤其讨厌成了典型、英雄就把他的一切都加以神化,连一个喷嚏都
说成不同凡响。
但对于苏宁的成长,这一切都是必然的,顺理成章的。
1953年12月,苏宁诞生在南京。南京简称"宁",他就有了这个名字。
其时,任某军骑兵团政委的父亲苏醒,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第2年,父亲从这所当时
我国的第一高等军事学府毕业,分配到志愿军某师任政治部主任。也是军人的母亲,抱
着他到了山东邹县部队留守处,后来又到大连;志愿军归国后,他随父到牡丹江,又到
长春读小学,最后来到哈尔滨,直到1969年参军去齐齐哈尔,一年后部队调防又回到哈
尔滨。
何处是故乡?就是那个只生活不到一年的生身之地的南京?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认真贯彻省、省政府"关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苏宁烈士学
习的决定"的通知》中说:"苏宁的出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是伟大的中国人
民解放军的光荣,也是我们哈尔滨市人民的光荣。"这是很有道理的。苏宁的37岁人生,
有27年是在这座著名的北国冰城度过的。但从本质的意义上讲,他真正的故乡应该是军
营。
古今中外,军人的孩子都难说清自己是在哪里长大的。无论走到哪里,留在记忆中的永
远是他们熟悉的军营。营房,操场,俱乐部,服务社,一切都是统一的,制式的,所有
的建筑都是编号的,就象他出生的那座军营一样。
"本人自幼在军营长大,精确地说在……(原文如此--笔者)可以说从小立志献身国防。"
这是1988年4月.炮团1营营长苏宁在他的《述职报告》提纲中的-句话。
表面看,中国军营与外国军营的不同之一,是每座军营的每个伙食单位都有个猪圈。比
起我们的工厂、机关和学校来,这就颇有点庄稼院味道了。但是,任何人走进任何一座
军营,从如今越来越多的雄伟气派的楼群,到已经少见的那种低矮简陋的房,你都能感
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与众不同的雄烈气息。这不仅因为门口挺立着威严的哨兵,训练场上
有龙腾虎跃的身影。即使没有这些你也能从那蒿草深处感受到一种金戈铁马的神韵。
这就是军营文化的特质和韵律。
战场上,军人可以低姿前进,可以匍匐前进,可以利用地形地物迅疾滚进,但军人的脊
梁必须是永远挺直的。两军对垒,军人的脊梁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军人的座右铭是
向前,直取胜利。无论面对的是多么强大的对手,从不犹豫,决不畏惧,宁战不屈,宁
死不屈!
如果说每个人血管里流动的都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那么,真正的军
人血管里鼓荡呼啸着的,永远是勇猛、无畏、一往无前的男子汉的铁血雄风i
中外古今,没有比军营文化更能铸造男子汉子气概的了。
伴着军号的旋律来到这个世界的苏宁,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军营的直线加方块,脱下开
裆裤就站到小伙伴的队伍里,学着叔叔们的样子操练立正、稍息、齐步、正步,挥着木
枪冲锋、攻山头、炸碉堡。这些,理应视为一个男孩的天性,却谁也不能否认军营文化
对他的潜移默化。
长春和哈尔滨的6年八一子弟小学生涯,更是对这种文化的强化。
笔者的孩子入学时也在八一子弟小学,但比之苏宁那个年代简直有天壤之别。这不仅因
为这所据说为当年东北最大的八一小学的领导都是现役军人(一名大校,两名上校),而
在于那种严格的军事化生活。
学习上尽可以奋勇争先,其余一律为直线加方块。学生一律住宿,家住本市的也只能星
期六回家。起床号响了,动作慢点,刚进厕所出操号就响了。熄灯号音未落,宿舍一律
熄灯,鸦雀无声、被子一律是制式的军被,一双双柔嫩的小手要把它们折叠拍打出棱角
。饭前要列队唱歌,进饭堂要排队,坐到饭桌前的姿式要和坐到课桌前一样,要等到值
日生打好饭菜并一声令下,才能拿起筷子。
今天看来,如此对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太阳",未免是太苛刻了,甚至近于残酷。可当
年的"小太阳"们谈起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一种深情的怀恋。而用枪杆子打下共和国江山
的一代,更懂得精神的太阳是必须严厉打磨才能闪耀出光彩的。
才满15岁不到两个月的苏宁,在新兵连就能帮助20多岁的新兵打背包,整理内务。
尽管距一名真正军人的路还很遥远,可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对于少年苏宁来说
,在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在那套不再是父亲的肥大军装、军帽上,顺理成章地缀上一颗
红星、两面红旗面已。
比之今天已经不喜欢穿军装(连将校呢军装都不大喜欢)的军人子弟,当年的军人子弟又
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父辈都是从战争的血与火中闯过来的铁铮铮的军人。'
老八路苏醒当指导员时,一天晚上查铺,发现一个班没影了。都是主动参军的热血青年
,能开小差吗?天亮了,全班人回来了,骑着洋马,戴着钢盔,扛着几支三八大盖,还赶
着辆装满米面给养的大马车。原来他们偷偷跑出去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消灭4个日本鬼子
。
当然也讲自己。讲如何深入敌后组织武工队,搞得鬼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有几次
被鬼子包围。手榴弹出手,盒子枪一挥,浑身热血冲到脑门上,枪林弹雨中杀出条血路
,灼热的弹丸在他身上犁出血沟。最紧张的是一次押送俘虏。1400多国民党官兵,他这
位押解官只有4个兵。更叫人把心提到嗓子眼的,是途中发现一些俘虏竟然带着枪,短枪
,长枪,还有几挺机关枪、小炮。好在是深夜,俘虏惊魂未定,又饥又饿。可要是天亮
了,或是有个死硬分子看出破绽,发声喊,或是扫上一梭子,荒郊野外,那不立刻乱套
了吗?他赶紧命令一个机灵的战士跑去前边村镇找民兵,一边在队伍中来回喊:快点走,
别掉队,前边已经做好了热乎乎的饭菜……"这"热乎乎的饭菜"果然有诱惑力,俘虏加快
步伐,天亮前赶到了目的地。
也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战争可不象小孩子攻山头。从8年抗战到抗美援朝,一仗下来,
有的老战友就再也见不到了。1939年在河北,他这位联络科长动员12名女学生参军,朝
鲜金城反击战后,一下子就有7人成了寡妇。
八一学校经常请战斗英雄给孩子们讲传统,讲战斗故事。当年的名行各业都经常这样做
,大人也经常如此这般受教育。今天有的单位有时也搞一次。对于当年的这些军人子弟
,他们可能更崇拜在台上作报告的英雄,而把同样是老红军、老八路,是战斗英雄的父
母,更多地视为自己的父亲、母亲。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父母的故事就缺乏魅力。正因
为不是作报告,正因为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父母,这种经常的、大量的触景生情随时随地
都能来上一段的教育,也就显得更丰富,更扎实,更贴近,更能渗入他们的血液之中。
苏醒穿上军装后的第一个革命行动,是去老乡家刮锅底灰沿街刷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好男儿当兵打鬼子去"。他的亲家,苏宁的岳父,离休前为黑龙
江省军区副政委的武守端将军,当上八路就扛上一支汉阳造,没出半年就换了一支刺刀
锃亮的三八大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刺刀向鬼子们的心窝捅去,手榴向鬼子堆
里砸去,轰轰隆隆,喊哩喀喳,杀声雷动,血肉横飞!扛大活出身的山东汉子,刺刀见
红枪法好,日式、美式手榴弹在脚下哧哧冒烟,抓起来就回敬过去。
当苏宁向岳父请教什么叫"铁壁合围"、"篦梳战术",老将军顺口唠起这些话题时,自然
不会有报告会上雷鸣般的掌声。我们能够听到的是这对曾经合作过4篇军事学术论文的翁
婿的心灵的谐振,不难想象的是一位壮怀激烈的青年军人对一位戎马一生的老军人的倾
倒。
而对于离休前身为黑龙江省轻工厅副厅长苏醒老人,无论他1964年转业后从事的是什么
职业,在本质上他都是名军人。
苏宁的母亲和岳母,虽未象丈夫那样搏杀疆场,也是曾经踏过硝烟,见过血火的军人。
苏家两代6口人,除了一个女儿,全都是军人,或者曾是军人。武家也是两代军人。
对此,有人可能会嗤之为一种特权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必然。
由父母儿女构成的每个家庭,都具有民族文化的共性和由父母职业文化形成的特色。书
香门第的孩子可能从小就用外语和父母对话,海员的孩子要比火车司机的孩子更了解大
海,农民的孩子会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一切并不妨碍天下男孩都喜欢耍刀弄枪
,都有一个沙场捕战的的英雄梦。但是,必须承认,对于战火硝烟造就的军人这个特殊
职业的理解和崇拜,听老红军、老八路讲几次传统,再加上从小说、影视和连环画中得
到的印象,比之父母兄长本身就是一部英雄史诗的军人子弟,那数量和质量都是大不一
样的。
应该说,苏宁家庭文化的主旋律是尚武的,雄性的。无疑,这届于军营文化。
当年长春八一子弟小学的"小太阳们"几乎没有谁曾怀疑自己将会成为一名军人。
历史早已证明,苏宁所在班近50名同学中,除一名女生因眼睛实在近视不行外,全都参
军了。
20多年过去,有人告诉我,当年投身军营的同学少年,今天几乎从事着我们这个社会各
行各业的所有职业,其中颇有些令人艳羡的职业。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仍在他们
从小立志献身的军营中为国效力。
他们都说苏宁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并强调:并不是他成了英雄才这样说,我们早就这样认识他的。
很多人说:"他天生就是个军人"。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