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雪白血情(十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6 15:41:11 2000), 转信

发信人: duanjian (风云),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2 17:14:35 2000)

血与汗
苏宁负伤,全集团军震动!
没法儿不震动。
新兵投弹把手榴弹掉在脚上,可以理解。老兵投弹把手榴弹炸了参谋长!简直就是军中丑
闻,不能容忍的军中丑闻!
连长投弹,应该左右开弓,都在50米开外。虽然是炮兵,不常练投弹,虽然两年施工,
没搞训练,可连长毕竟是连长呀!若不是有的文章早已道白了,我真想就象开篇那样,把
这种不能隐忍的真情一直隐忍到底了。
让我们看看两们当事人的事后回忆。
投掷员,12连连长说:"我当时想投远一点。这样右脚后跨一步,开始从下向后引弹,'
在向前挥臂投掷时,感到弹体被什么东西。(是堑壕后墙)撞了一下。在投掷过程完成后
,感到前方未见弹。此时想到弹未投出去,精神高度紧张吓了一跳,喊了声'妈呀',就
站在原地不知怎么办了。这时大脑一片空白。参谋长发现这种情况后,大喊快卧倒,同
时我被参谋长猛拉一下,借此拉力和拉我的过程中我才想到卧倒,在我卧倒的瞬间机械
地回头看了一下,此时看到参谋长右手拨拉了13连连长的腿……
监护员,13连连长说:"参谋长叫12连连长投,我就蹲在壕沟里,等12连连长投。不多会
,就听参谋长大喊一声,'快卧倒',同时猛推我一下,我就顺势卧倒了,接着就听炸了
一声,感觉左脚热呼呼的。当我坐起来,就看见参谋长靠在北面墙上,满脸是血。
再看看师调查组对《炮兵团实弹投掷场地勘察情况》的结论:"投掷场地形条件选择良好
,场地布置符合作业规程,便于隐蔽,机动和安全作业;现场组织指挥程序符合要求,
控制严格,各类人员位置划定合理。"
就是说,投掷场地并无任何事故隐患。而且,出事前除了一个连长,一个连队都投完了
,很顺利。
接下来的那一幕是意外吗?
身为监护员的13连连长的责任,就是监视投弹情况,保护现场人员安全。他应该自始至
终密切注视投掷员的一举一动,却蹲在壕沟(应为"堑壕")里,等12连连长投,什么也不
管了!
作为投掷现场指挥员,这时苏宁应该立即命令投掷员停止投掷,提醒监护员履行职责,
可他已经来不及了。当他命令12连连长投掷时,12连连长就拉掉了保险,13连连长就蹲
在壕沟里,等12连连长投。之前事无巨细都组织、安排得有条不紊的苏宁,那一刻,只
有一如既往地全力对付那哧哧冒烟的手榴弹了。
事情发生后,体团军组织处长陈晓林上校,以干部处要为苏宁的档案,第一个赶到炮团
。有人提醒他:可别再把事情弄成什么"颂歌"、"凯歌呀?"谁也不能否定苏宁的英雄壮举
,就象不能否定这是一次事故一样。
只是事故又怎样?
无论大小,无论强弱,世界各国军队的训练法典上,都"象战斗一样训练,训练是战场上
取得胜利的基石。"
战场上是什么样子?前面摘录的《现代防御战斗军事心理问题浅谈》中已有些描述。如果
是进攻,战斗可能更激烈,更残酷,更惊心动魄。如果对手非常强大,装备着最先进的
武器,制空权、制火权都被对方控制,那战争就将是还未实践前任何都难以想象的惨烈
景观。
军人必须铸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屈不挠、血战到底,一往无前的品格和意志。这就要求
军人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进行逼真训练,一次次把自己逼进绝境,次次击溃自已,再一
次卷土重来,直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即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战场上就能稳操胜券

这对于和平时期的军人是很难做到的。和平时期的训练场上,军人的勇武和豪迈往往是
体现在名次、奖杯和锦旗上,而较少考虑、关心战场上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苏宁能够做到。
他还能够把152加榴炮营带成全团、全师、全集团,乃至全军区一流的营队。但是,从代
理团参某长到团参某长,他还来不及和他的战友把团队铸造成象他希望的那样。
北国6月,天气不凉不热,空气一尘不染,田野花香鸟语,训练场上官兵与大地溶为一色
。炮团反坦克导弹连在训练。连长要求严格,士兵一丝不苟。一阵短促、明晰的口令过
后,天地间更显得恬静,幽雅,一派诗情画意。
代理参谋长看一阵子,说这样不行。,
他问一个射手:你说说,打起仗来会这样四平八稳吗?你再想想,如果迎面几辆坦克喷吐
烈焰,头上有飞机俯冲轰炸,弹片飞蝗般在耳边啸叫,你还会这样从容发射吗2
射手摇摇头:够呛,没练过。
苏宁说:HJ一73反坦克导弹射手,不仅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具备在各种复杂环境
中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咱们没有飞机、坦克,但也可以尽量搞得象那么回事。咱们搞
点录音,再点燃几挂鞭炮,引爆几包炸药,进行战地音响模拟训练,强化射手抗干扰心
理素质,怎么样?
连长想了想,道:过去一直就么练的,一下子搞这么复杂,成绩下来了怎么办?
导弹连每年考核打6发实弹,3发体验弹,3发考核弹,命中1发及格,两发良好,3发优秀
。1发导弹两万多元。一般战士埋头苦干3年,临退伍也不一定能立个三等功。导弹连以
往成绩都是优,都是在没有任何干扰下取得的。开头连长觉得这样训练、考核不行,也
曾想搞点心理训练,可上边没这样要求,想想也就算了。这回代理参谋长明确提了出来
,他倒有些犹豫了。
苏宁说:训练场不是校园。军人理想的训练环境,不是和平、幽静、没有任何干扰的所
在,而是恰恰相反。首称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气候、地理更重要的是要想到敌人会怎样
对付我们。平时训练要从最坏处设想:要站在对手角度上给自已出难题,和自己过不去
。只有险恶环境才能锤打出优秀的军人。实战背景下的及格,强似和平环境的优秀。就
这么定了;大家想想怎么练吧。
不久,导弹连训练场就热闹起来了。录音机旋到最大音量,枪响弹炸,坦克轰鸣,飞机
吼叫,还有鞭炮炸响的刺鼻的烟雾,炸药引爆掀起的气浪。开头射手都挺紧张,训练成
绩下降,逐渐就稳定了,上去了。
过去打靶都用老射手,3个志愿兵。为取得好成绩,3发考核弹有时还让最好的射手打两
发。
苏宁说:这不行。战场上随时可能伤亡,要多培养新射手,锻炼新射手。
以后,导弹连每次考核都有一、两个新射手,而且年年优秀。
苏宁当连长时,就爱给自己出难题,跟自己过不去。
"战斗中瞄准具打坏了怎么办?"有的战士说可以目测。他说夜间没法目测怎么办?有的说
可以摸身管赋予射角,射向。他说身管和目测只能概略瞄准,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时
候,应凭借平时对火炮脾性的了解,掌握高低机和方向机的空回量,根据指挥所下达的
命令数转数,这样赋予的射角、射向才是比较准确的。大家照这办法一练,果然不错,
有的瞄准手准确度不超过3个密位。
"战斗紧张,装药容易拿错怎么办?"从炊事班拿杆秤,组织炮手反复练习"一把抓","一
托准"。练上个把月,7种型号装药,有的炮手随便哪种都能一抓就准。
"战斗减员怎么办?"一专多能,练出一批全能炮手。
而他当连长时就是个全能军人。侦察,计算,测地,有线、无线,阵地指挥,炮兵的一
套全吃在心里。
两次把战士脚下哧哧冒烟的手榴弹踢飞,或是投出去后,他重新讲遍要领,要亲自示投
一枚,就道:"下一个。"
换一个连长,很可能会去请示首长,或者干脆收兵回营了。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换个连
长,那一瞬间能象苏宁那样扑上去,或是象他那样处理得那样干净利索吗?
很多人说苏宁"胆大"。
苏宁非常自豪于所置身的这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从未被任何一个对手
折服的英雄军队。他也非常注意研究当今世界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和它们的训练方法,
如以色列。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和德军,他憎恶它们的丑行,但也并不因此而
对它们的军事素质和战斗技能视而不见。
他这样评述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空军和陆军:"超级军旗"式飞机发射"飞鱼"导弹击沉"谢
菲尔德"号驱逐舰不用说了,就是那些比较老式的"堪培拉"飞机也一次次勇敢地出击,以
令人难以置人的动作,一次次穿过英军特混舰队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火织成的火网。若不
是有些炸弹没有爆炸,英军葬身南大西洋的军舰就不仅是4艘。阿根廷空军以其精湛技艺
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军人的敬意,虽败犹荣!与此相反,伤亡惨重的陆军却
没有进行过一次象样战斗,就举起了白旗。一个国家的两个军种,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
?除了两个军种指挥官的素质差异,还不能不到平时的训练中寻找原因。
他说:一支军队的最佳状态,就是一声令下就能投入战斗,是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具有
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这种要靠平时严格严练。一支装备再先进的军队,平时训练马马
虎虎,也不可能在战场上取胜。对于装备比较落后的军队,就更要在平时多流几倍、十
几倍,甚至更多的汗水。
思想,作风,纪律,体能,心理,战术,技术,他认为训练是无所不包的。严格的高质
量的训练,不但能提高战术、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还能培养和造就勇敢、坚定、胆识
、毅力、自信、荣誉感、主动精神、创作精神、集体精神、献身精神和凝聚力。军人为
战争铸造的这些品格和技艺,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在铁与血中挥洒、施展,但你必须不
遗余力地铸造它,锤炼它。因为你不得挥洒和施展,正是因为你有了它,它本身就是一
种威慑,一种使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强大的威慑。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推移、体现到生
活的其它方面去,象政治思想的进取,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甚至出个公差勤务也不
甘人后。即便脱下军装,这种拼搏向上精神也会在他从事的任何职业中放射光芒,终生
受用。
他认为训练中必须注意安全,必须切实对官兵的生命负责任,必须尽力减少和消除事故
,严厉惩戒责任事故和责任事故者。但是,这一切只有通过大胆管理、严格训练,提高
官兵军政素质才能实现。那种把虎变成羊式的管理,那种把训练当成软指标,把挣钱和
不出事故当成硬指标,任务完成得再好,出个事故就黯然失色,甚至全盘否定的作法,
是不足取的,是缺乏责任感的。一支平时缺乏训练的部队,就不得不在战争中付出代价
来补课。历史告诉我们有些课是可以补的,有些课是难以补的,有些是永远也不可能补
的。即便没有战争也将付出代价。越怕出事越不敢严格训练,官兵素质也就越低,这才
是事故的最大隐患。即便侥幸不出事,也会在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付出代价,并长期侵
蚀、损耗军人和军队的肌体和声誉。
军人的敌人和朋友是不固定的。比如对于中国军人,和日军美军苏军越军都曾有过先敌
后友,或是先友后敌的历史。各国队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直接的和潜在的对手。但是,不
严格训练-,纪律涣散,缺乏责任感,则永远是军人的大敌,是中外古今和未来一切军人
的大敌。
全世界的军队训练场上,都讲"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时"平时多流汗"的严格训
练,有时不免是要流血的。军人把流在训练场上是不甘心时,是悲哀的,却也同样是豪
壮的,雄的。因为训练场和战场上的血一样,都能映红通往胜利的路,都会为着祖国安
全流洒的。平时没伤亡,战场上伤亡可能会更大。但是,平时伤亡为事故,要追究责任
,战时伤亡为代价,即使伤亡再重有时也会被视为不可避免的代价,往往只总结教训,
而较少或是不去追究责任。这不是等于把同样的,甚至是更多的鲜血留到战场上去洒吗
?
不知道苏宁是怎么想的,只知道他明白无误地讲过这样的话:以色列空军摔掉的飞机,
就比例而言,是西方国家中最高的。可以色列空军的战斗伤亡率是很低的,那战斗力是
举世公认的。
当他让导弹连在尽量实战背景下训练时,他不知道如果考核成绩掉下来,将会对他这个
代理参谋长那"代理"二字意味着什么吗?当他两次干净利索地处理掉哧哧冒烟的手榴弹,
喊着"下一个"继续训练时,他这个连长不会想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后果吗?
对于这位一贯强调并坚持心理素质训练的军人,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他是把出现险情
后官兵的惊悸不安,当成了强化心理素质训练的难逢的机会。除此而外,还有有别的结
论吗?说他"胆大",那胆子确实不小。但那绝不是鲁莽家的逞能和冒险,而是实实在在的
艺高人胆大。扶起被他扑倒的战士,从容地拍打完战士身上尘土,再拍打自己身上的,
整理一下军容风纪。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动作本身,就是一种风度、素质和训练,是对
官兵心理素质的一种无需道白的,却又明确无误的,非同一般的训练、强化和暗示,已
使大家情绪稳定、镇静不少。再讲解一遍投掷要领,并试投一枚。然后,或者选个适当
时机,或者最后再让那位出现险情的战士投掷。而他就那么自始至终地时刻注视着投掷
员的每个动作。他对他倾心热爱着的事业的责任感,使他在每一瞬间内都能作出反应。
而那不凡的身手,则使他永远充满坚定的自信。这自信焕发起部下的自信,并使他们获
得安全感。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无与伦比的军人,为了两位那一刻无论如何也只能令人沮丧、失望的
连长,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训练场上?
呜呼,苏宁!
下面是苏宁1975年12月30日写的一封信摘录,收信人是他儿时玩伴,八一子弟小学同学
,现已转业到地方的老战友。全信1干8百余字;1干6百余字谈的是一次实兵演习。
"在东进途中,我们曾在荫芘(隐蔽)地域日夜奋战二十多小时,全部火炮、车辆、人员、
弹药转入地下,经战士们巧妙的伪装,使"敌"侦察机一无所获,甚至极感惊奇的空军人
员在现地视察时,脚踏在伪装网上还未看出我们的汽车。在风雪交集的冬夜,我们曾在
山洼密林中露营,在聪明的战士们用草和树枝造成的"卧室"里睡觉,所作的梦简直同营
房没有区别。在陡峭的山路上我们庞大的炮兵车队同步兵齐头并进,开往作战地域。一
路上有工兵逢山开路、遇水修桥,上有"敌人"飞机一路照明(我们全是夜行军--原文),
途中,间或还有用烟幕罐显示的染毒地段。调整咱挥动小旗指挥行军,真有点打仗的气
势。部队刚过了亚布力,便来到东进途中最大的一座山峰--张广才岭下,这是我们整个
行程中最艰难的一段路,该山南北走向上百里,宽数十里,山峰平均高度都在千米之上
,远远望去,它象一个巨大的银象卧在面前。驰进山里,四面是苍松翠柏披银高矗,白
桦红枫密密层层,盘山险路坡陡冰滑,闪闪车灯如火龙。在各险要地点,军、师首长们
亲自指挥,并有工兵随时抢修。经一夜行军终于顺利翻过这座大山进入予定作战区域。
12月7日凌晨战斗开始,我们集中一个师和数个炮兵团及广大民兵的绝对优势兵力,向×
军孤军深入的一个摩托团步兵团(正在运动之中--原文)发起强大攻式(势),歼敌大部后
,又向龟缩在几个高地上的残敌(立足未稳--原文)进行强攻:最后以围歼敌空降兵一个
营胜利结束了战斗。这次演习十分近似实战,将对于提高首长、司令部组织多军兵种联
合作战的指挥能力,对于提高各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当然还存在一部分问题。比如,因通讯不及时,八点进攻,十点才收到命令,使一个
炮团未参加第一仗。另外,我团一个炮营的营长带队闯进"敌占区",营长下车一看不好
,遍地都是蓝军",即令撤退,但也被"蓝军"生俘营长、政教各一,小车一辆。另外在混
战中丢掉连长,及"红军"给"蓝军"递烟,央求拔下蓝旗,已示完成任务的事也不少…
战斗结束后我们立即撤离战场。"敌人"在战区投放了5万吨的战术核武器。但已经晚了,
我们已经在返营的路上了。这次行军。要求20小时日夜兼程800里,大大超过炮兵最大日
行量600里的数字,看来真要创造奇迹了,但老天不做美,我营刚出发5公里,便翻车一
辆,当场送医院2人,送人住院的小车还未回来,我连二炮车,连车带炮翻到沟里,当场
大箱摔碎,万幸,没伤一个人,这也是奇迹。当我们路过海林县杨子荣墓后,过老爷岭
时,我又亲眼看见三连二炮车,高速下坡,转弯未及翻下路基。经我们奋力抢救将车下
炮弹堆中,汽油桶十几个人全部"抠"出,他们有的鼻青脸肿,有的头破血流,但好在未
有重伤。政委一生气当场宣布撤了一个连长,并被迫改变计划,就地宿营,次日再行。
第二天"时来运转",一路顺风,只看见别的营2台车扣在路旁,还有一个工兵营的车撞着
火还在冒烟。终于在12月25日"安全"抵营,此时我连的战术队形是,哈市3车3炮,尚志
一车一炮,海林一车,三连五台车分四下各离200里分布在哈尔滨--牡丹江之间,真是"
漫长的战线"…"
这是在那个年代的一位22岁的排长眼里的一次实兵演习,通篇几乎没有评论,就是自己
的所见所闻所历。有欣喜,有激动,有沮丧,有忧虑,还有错别字。
收信人说,在他未调到炮团前,苏宁经常给他写信,几乎每封信都谈到训练,所占篇幅
都很大。对部队建设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来一是一,二是二。他那时就有一种很强
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很多常与苏宁通信的战友都如是说。
在苏宁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初,他参加了在师教导队的组织的师团营连4级主官教学法集训
。师长任队长,政委任指导员,军首长亲自给大家讲课。考试全是闭卷,不给复习题,
也不划定复习范围,就在你应该掌握的知识内海阔天空。
苏宁很振奋:部队训练、考核就得这样,就得抓质量,动真格的!
去年,炮团在贯彻条令条例、基层建设、拥政爱民、计划生育、安全和后勤建设上,都
是军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团,训练保障还被总参评为先进团,唯独军事训练总评良好。

炮团官兵说:今天是苏宁任参谋长的第一个整年,上级又特别重视训练,我们又是全训
团,他特别高兴。开训动员,他讲我们军人是练武的,是骡子是马,今天大家都好好遛
遛,我和大家一道遛,一定要把训练搞上去!他讲的我们都信,却没想到……
讲到这里,就有军人以手掩面。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