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ick (缘份的天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岗魂断中南海(05)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30 15:04:29 1998), 转信
第五章 阵阵弦音含杀声
高岗的家庭舞会,从他的性格和嗜好来看,像是一只寻花问柳的柔手,
从上到下伸向他所熟悉的那些身娇貌美的姑娘和少妇。但是他还有另一只
手,掌心朝着他周围的那些同事们,凡是能够进入这个圈内的,不是他的
知已就是他要拉拢的目标,用他的话来说,“跳舞是联络感情、交流思想
的最好手段,以此可以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他还得意地对饶漱石说:
“我和我老婆李力群的感情,就是通过跳舞来不断增强和加深的。”当然,
在他两掌之间的缝隙边缘,还有一些应邀前来跳舞助兴者,那完全是出于
礼节。
周恩来就是其中的一个。
周恩来接到高岗请帖后,尽管工作繁忙还是作了适当调整,赶来跳舞。
他比通知的时间晚到半小时,汽车到达高岗住地时舞会已经开始了。李力
群闻讯丢下舞伴赶到门口迎接他时,周恩来双手抱拳道∶“抱歉得很,来
晚了,被一些小事耽搁了。”
“不,不,难得你的光临,实在感到荣幸。”李力群急步朝高岗招呼,
“总理来了,大家快欢迎啊!”
这一喊,舞厅里的秩序全被打乱,人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舞步,向周恩
来鼓掌。周恩来不安地朝大伙摆摆手∶“同志们继续玩吧,对不起,我打
扰大家了。”
高岗大大咧咧地拉住他的手,满不在乎地说∶“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
要知道你来,说什么我也要大家等你。你是总理嘛。”
“娱乐场合可没有职务大小,大家平等地在一起,才能玩得痛快嘛。”
周恩来说完,见众人又都随着音乐节拍跳起来,才随着高岗进了内室。他
照例要和高岗先谈一会儿工作才能有雅兴放松一下。按照毛泽东的主张,
同政府工作中存在分散主义错误作斗争的关键,是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
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和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的领导。他曾当着周
恩来、高岗、李富春等人的面说∶“我看政府各部门快成了各自为政的小
独立王国了!这个要不得!什么政务党组干事会统统解散,政府各部门的
党组今后直接归党中央领导。政府工作中一切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
重大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央,经中央讨论决定、批准后方能执行。”毛泽
东亲自主持会议,对政务院各口的工作,重新作出分工∶周恩来负责外交
工作;高岗、李富春、贾拓夫负责计划工作和八个工业部的工作;董必武、
彭真、罗瑞卿负责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的各项工作;财政、金融、贸
易工作,由陈云、薄一波、曾山、叶季壮分别负责;邓小平调中央后统管
铁路、交通、邮电工作;农村、水利、互助合作工作,则由邓子恢负责;
饶漱石直辖劳动工资和人事部;文教则由习仲勋负责。虽然如此,作为政
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依然和各口的负责人保持联系,听取汇报,行使领导
职权。所以,他乘舞会间隙之际,很自然地同高岗谈到了计划方面的问题。
“杨献珍同志提出了一个‘综合基础论’的新观点,可以作为我们讨
论党的总路线的理论指针。他是党的理论权威,他的文章少奇同志和我都
看过,很有见地。”周恩来说。
一提杨献珍,高岗打了个愣。很快想到了他正是薄一波、安子文等于
一九三六年八月签名发表《反共启事》那个杨仲仁。他也听陈伯达讲过,
杨献珍和他合不来,经常争吵。杨献珍在马列主义学院的‘三反总结’中,
极力吹嘘自己是办党校的正确路线的代表,打击陈伯达和艾思奇。而且康
生对他也没有好印象。于是,他弹弹手指夹着的烟卷上的烟灰,不屑一顾
地说:“杨献珍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毛泽东同志早已提出‘从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
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
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用什么杨献珍的‘综合基础论’
来讨论、研究党的总路线,我看不合适吧!”
“杨献珍同志理论上的建树,总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参考嘛。”
“我看主要应以主席的矛盾论和唯物辨证法作为指针,杨献珍不可靠
啊!”高岗彷佛很熟悉他似的,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杨献珍来。
“好了,好了,我们不提他了。我们开始跳舞吧。”周恩来站起身来。
高岗不以为然地说∶“他能有什么建树,一个历史上不清不白的东西!”
周恩来闷闷不乐地步人舞池,和一位空军文工团的演员跳起舞来。高
岗则走到他的老相识孟虹面前,很有风度地遨她为伴。
两年前,孟虹是一位身材颀长的十八岁的姑娘,他在长春的溜冰场上
遇见了她。他总是在视察间隙抽空出来寻找艳遇,恰巧碰见了她。她发现
了那双眨巴着不安份的眼睛在盯着她,不知是由于惊慌还是故意制造契机,
她滑倒了。他把她像布娃娃那样抱起来,脸贴在她的脸上关切地询问她摔
着了没有。她只用一条长长的围巾包着脑袋,露出的红扑扑的小脸蛋、小
红鼻子挨着他喷着热气的厚嘴唇时她机械地轻哼了一声。他看到她的那双
眼睛,像受惊的松鼠般的眼睛那样盯着他。他笑了,把自己的身份和名宇
告诉了她。她很快分辨出了他的声音。高岗嘹亮有力的陕北口音在东北是
很熟悉的。他那副神采和面孔,她在画报、报纸、电影上也见过的,当时
是在画像上敬仰地欣赏过他的尊容,而如今是活生生地见了真人。
他驱车把她带到了自己的下榻地,一路上喋喋不休地询问着她的家庭
和本人情况,当他得知她是一名未曾毕业的大学生时,高兴极了。堂而皇
之地以‘革命需要’的名义把她留在了机关。他调北京时把她也捎带调了
过来。就在她调动工作的当天晚上,他占有了她。
当他和她跳舞时,立刻成了所有的人注视的目标。
高岗紧紧地搂着孟虹的腰,脸贴脸地凑在一起,不时地在灯光昏暗时
相互接吻。高岗在和她作各种亲近动作时,有意地碰擦着其他女伴舞的身
体,深嵌在眼窝里的目光,透过眼镜的镜片,观察着女宾们对他的反应。
周恩来起初没注意到这些。他在和舞伴随着音乐节奏起舞时,脑海里
还涌现着刚才和高岗的谈话。
杨献珍是个学者型的革命家。他于一八九六年生于湖北省阳口镇一户
农民家庭,祖父和父亲都以缫丝持生。他从小喜欢听《三国演义》和《水
浒》的故事,经常偷偷地跟着本地的小伙伴们背诵《三字经》。他聪慧异
常,过目不忘,很受先生的喜爱。十三岁那年,在许多先生和家长的说合
下,父亲才把他送到县城读书。杨献珍仅用三年时间读完了小学的全部课
程。一九二六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立武昌商业专科学校。由于他在学
校读书的四个学年中均获全校学生成绩第一名而免缴学费,所以毕业后留
在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就在这年夏天,他秘密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奉命和
一些革命者筹备成立了湖北省立第二中学。他担任学校的训导主任。一九
二七年八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神州的“四·一二事件”后,他遭到国民
党政府的逮捕,被判十二年徒刑。后经有关人员的多方营救,在狱中坐了
两年半,被释放出来。由于不宜继续在湖北工作,便到河南开封高中当教
员。国民党当局察觉后,又以“共党漏网份子”罪名下令通缉,他才又来
到上海。恰巧此时,胡鄂公接受中共中央交给的开展北方情报工作的任务,
选准了杨献珍作为他的助手。一九三0年七月,他们到达天津后,由于负
责中央情报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中共中央及北方局机关遭到重
大破坏,杨献珍再次被捕。一九三六年八月底,他和薄一波等人奉刘少奇
和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写了《反共启事》而出狱。
这件事,周恩来很清楚。而现在,高岗的话语里几次提到他是“不清
不白”,正是暗指他的那段历史。醉翁之意不在酒。高岗显然不是在指杨
献珍一个人,而是包括一批人。如此赤裸裸地影射,周恩来不禁有些担心。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不自主地搜寻起高岗来,他想再和他交换一下这
个问题,也许可以消除一下他在那个问题上的误解。周恩来沉思默想着。
也许,仅仅是也许而已。只要他不含偏见。然而,就在这时,他看到了高
岗和那个女人不堪人目的动作,也听到了身傍有几个人的窃窃私议。其中
有一个人说道∶“高主席太伤风败俗,叫人看见真不雅观。”
一种愤怒油然而生。周恩来轻声对舞伴说∶“对不起,我还有件要紧
事需要处理,我要走了。”说完,他大步地走出舞池,来到衣架旁摘下自
已的外衣,和随行人员使了个眼色就要不辞而别。
高岗急忙追上来:“总理,你怎么刚来就要走?是不是……”
“我是来跳舞的,不是欣赏一些低级的庸俗动作的。”周恩来沉着脸
说,“高岗同志,我希望你别忘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是党的一位高级
干部。”
高岗脸腾地一红,怔在那里显得很尴尬。
周恩来披上衣服,拂袖而去。
高岗站在门口,好久不能动窝。郭锋走过来问∶“怎么回事?周恩来
怎么好好的走了?”
高岗冷冷地说∶“自从毛主席削弱了他对政府工作的领导权后,他一
直就是这样。毛主席不信任他,我有什么办法?他想拿上我来出气,真是
岂有此理!”
饶漱石偷偷地把杨献珍、安子文和薄一波等人的档案取回来,精心作
了复制。他们的历史对他来说当然是陌生的。但对高岗来说则是非常熟悉。
当新中国建立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彻底完结,昔日的警察、军统威风扫
地,那些被捕受刑的共产党人成了英雄,但自首变节者都受到了怀疑。高
岗为了从政治上攻倒对手,从历史上寻找他们的把柄当然是必要的。
“我和杨献珍同志谈了他的问题。”铙漱石说,“他说他是‘服从决
定’、‘上级了解’,还口口声声说什么‘没有出卖同志不算叛徒’,
‘我出卖的人早已被人出卖了’,‘我是打着黑旗保红旗’等等。看来,
他很记得他的历史,他们在写《反共启事》问题上的确是作过研究的。”
“问题在于,他们打着组织的旗号,利用中央的名义,把他们自己叛
党变节的问题合法化了。这样就混淆了叛徒和党员的界限,逃避了人民的
追究。”高岗皱着眉头说,“我怀疑周恩来也是这样的人。”
“他在历史上只被捕过一次,那是五四前后闹学潮时,党还没有建立。”
“只要有自首情节,党没建立也是叛徒。”
“从他的档案上查不出线索。”
“那就以外调的名义派人去天津伪警察局查一下大革命以前的档案。”
高岗说,“周恩来这个人老奸巨滑,长期从事白区工作很有一套。他使用
的干部,绝大多数都是有问题的人。我看在今年年底之前,组织部应把中
央委员会全体委员的档案都清理一次。不管是谁,凡是有问题的人都应该
特别留意。”
饶漱石问∶“主席是不是有撤换他的意思?”
“暂时还看不出来。”高岗胸有成竹地说,“不过,此人在历史上多
次反对过毛泽东,和王明、李立三等人的关系从来不错。毛泽东对他肯定
有防范。依我看,中国革命的大正统是井岗山,小正统陕北。现在刘少奇
有一个圈圈,周恩来有一个圈圈。咱们把井岗山的那批将军们都团结起来,
搞一个井岗山的大圈圈。我们紧跟毛主席,一旦中央需要,我们就把他们
搞下去!现在关键是要多搜集材料。”
饶漱石明白了高岗的意思,当晚就重新研究了周恩来的档案∶
周恩来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政治家,他的经历和中国共产党的
历史紧密相连。他生于一八九八年,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本
来有一个舒适、平静且又幸福的家庭,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但动荡的
岁月使他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最终走上了反抗者的道路。
他本字翔宇,曾化名飞飞、伍豪等。一九一七年南开学校毕业后,曾
留学日本,一九一九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进行反封
建的革命活动,成为学生领袖。就在此时,一位比他小六岁的天津第一女
子师范的姑娘深深爱上了他,毅然投身到他所开展的斗争洪流中去。他被
捕关人巡捕房后,她多次探监,表示了她始终不渝的忠贞爱情。这个姑娘
就是邓颖超。
一九二0年,周恩来出狱后即赴法国勤工俭学,而邓颖超则到北京师
大附小当教员,默默地等着他。一九二一年,周恩来在巴黎参加共产主义
小组,第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并
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工作。一九二四年八月回国,先后任中共两广区
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
共两广区委员会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他和邓颖超重逢相会,邓颖超于一九
二五年也加入中共后俩人结了婚,并肩投人斗争生活。
一九二五年二月和十月,他参与领导黄埔学生军先后进行第一次和第
二次东征,全歼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一九二六年在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
广州农讲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江浙区军事委员会书记、中
共中央军委书记。一九二七年三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获得胜利。一
九二七年八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打响了第一枪。在
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在军队离开南昌后,计划夺取广
州,然后继续北伐。但终因革命势力弱小而在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下遭受失
败。
一九二八年六月,周恩来出席了在莫斯科郊区的兹维尼罗德镇召开的
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大会
选举他和苏兆征、向忠发、项英、蔡和森五人为政治局常委,李立三、徐
锡根、杨殷三人为候补委员。周恩来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委书记等
职。六大后,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全面展开领导工作,随即发生了一起在
中共历史上空前严重的事件。
一九三一年六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仲发被捕叛变。同年四月,担任
中央特科等重要领导职务的顾顺章在送张国焘、陈昌浩等人经武汉人鄂豫
皖苏区后,在汉口逗留时被捕,即时也向蒋介石自首。周恩来闻讯后,立
即组织中央机关全部转移。鉴于顾顺章的家属掌握中共中央许多机密和领
导人的情况以及中央机关地址,顾顺章叛变后他们又向顾写信告密,周恩
来、康生等人当机立断,决定处决顾顺章家属十余人。
那是五月的夜半时分,周恩来、康生、陈赓、邓颖超等几十名特科人
员花了很大的精力包围了顾顺章家属的住地。出其不意冲进家里挥起斧头
和匕首全部杀死了他们。对于顾顺章的幼女,周恩来命令谭锺玉送回家乡
代为抚养。大约半年后,由于参与此次行动的特科人员王世德被捕,向国
民党当局供出了顾顺章家属被消灭的情况,于是在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
九日的《时报》上发表了国民党刊登的消息∶
周恩来夫妇∶查是案正凶周恩来,湖南人,化名极多,临机
而变,共党有名伍豪者,即周也。周为法国留学生,历任黄埔学
校教练,东路军政治部主任,共产党中央委员。妻名邓颖超,曾
任共产党中央委员妇运部负责人等职。又国民党方面查有共党中
最为凶恶专事杀人之蔡飞,最近因在上海犯绑案拘入巡捕房,业
经派人向捕房查问核辨。
同日的《申报》、《民国日报》和《时事新报》等各报刊,还刊登了
《顾顺章悬赏缉拿杀人凶手周恩来等紧要启事》,文中说:
敬攻者,顺章于民国十三年受革命潮流之激动,误入共党歧
途,数年来参与机密。鉴于该党倒行逆施,黑幕重重,与本人参
加革命之初哀,大相违背,不忍糜烂国家,祸害民众,乃于本年
四月间自动脱离共党,向党国当局悔过自新。从此闭门读书,以
求学识之长进。对于共党任何人,从未加以陷害。盖顺章只有主
义之斗争,并无个人仇恨之心理,此亦政治家应有之态度。孰意
共党首要周恩来、赵容等竟亲肆毒手,将余全家骨肉及远近戚友
等十余人,悉行惨杀,而顺章岳母之私款七千余元及价值三千余
元之田产单据、亦被劫夺以去。似此残酷兽行,绝灭人道,实为
空前罕有之惨案。恶耗传来,痛不欲生。现已承蒙国民政府悬赏
两万元,严缉该犯等依法究辨外,顺章特另行悬赏缉究,以慰冤
魂。有人能将该犯周恩来、赵容等捕获解案,顺章当赏洋三千元,
或通风报信,因而捕获者,赏洋二千元。储款以待,决不食言。
伏祈公鉴。顾顺章谨启。通信处〔南京〕奇望街邮局信箱八号。
到了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一日,叛徒王世德又在《申报》上刊登《王世
德脱离共党紧要声明》,称∶
鄙人于民国十六年加入共党。近两年来充任该党中央特殊工
作。因见于该党之倒行逆施,贻害社会,而复惨无人道,白相残
杀,乃于前月向国民党悔过自新,从此脱离共党,谨此声明。再
者,上月轰动一时之上海掘尸案,其告密之人名李龙章者,实即
鄙人之化名。因该惨案确为共党首要周恩来、赵容等所为,而鄙
人亦为当时参加杀埋之一份子,自向党国当局悔过自新后,即将
该党此宗杀人藏尸灭迹之秘密残酷行为,悉行指出,故有此次骇
人听闻之掘尸案发现。特此附带声明,使各界人士得以充分明了
共党之罪恶。
国民党政府利用这一事件,在上海掀起了搜捕周恩来等人的浩大行动,
中央机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在此情况下,周恩来于一九三一年十
二月离开上海,进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
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一九三二年秋开始,和
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一九三
五年一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开始了和毛泽东全面合作,保证了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发生,周恩来担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
坚持和平解决的方针,同被拘的蒋介石进行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
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成了抗日民扶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抗
日战争期间他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长期住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
武汉、重庆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和毛泽东一起去重庆,
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他任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人民解放战争。一九四七年三
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他和毛泽东一起转战陕北。一九
四八年九月,他帮助毛泽东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为
推翻国民党政权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他出任政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的职务,还担任军委副主席。
饶漱石仔细研究了周恩来的档案后,对他在三十年代的几个时期划了
红杠杠,表示他要重点研究一下总理这个时期的活动。他极其机密地向郭
锋等人布置了他所需要的材料和下一步调查的重点,然后他又和高岗交换
意见。
“从历史上看,周恩来在欧洲、法国停留的时间长,和美国人长期打
交道,受他们的影响比较多,所以对苏联同志没感情。”饶漱石神秘地说,
“我看他像亲美派。”
“和刘少奇一个样!”高岗不动声色地说,“苏联同志一直密切关注
着我们党中央的国际动向,他们所担心的正是这些。所以,我们要有意向
苏联同志靠拢、求得他们对我们的支恃。这也许是一项长期的行动。苏联
是社会主义的首脑,我们无论怎样和他们接触,人们也不会瞠目吃惊。我
想还是应该更多地给他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以防苏联同志被刘少奇、
周恩来拉过去,你看呢?”
“我同意你的分析!”饶漱石很老练地点点头,“放心点,他们那伙
人政治上的把柄太多了。只要我们抓住毛主席这一头,再抓住苏联这一头,
整个党内就可以随便行走了!”
要是早几天的话,高岗也许不会完全赞同饶漱石的话。但随着周恩来
对他的反感日益明显,在这位身材魁梧、貌似老成的陕北大汉心目中,有
某种使他感到惊奇的念头正在萌发出来。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登上党和
国家的权力顶峰并不是什么不可攀摘的事,所以他对几个人憎恨到了足以
要杀死他的政敌的地步。在他的头脑中,有一个声音在私下里说道∶“走
下去,走下去,成功的双手已经在向你召唤了,成功只属于那些大胆的追
求者,而胆小鬼永远休想靠近成功的彼岸!”
“不过,我还是劝你别小瞧了周恩来。”高岗提醒饶漱石说,“在他
那宁静、温和的面孔后,隐藏着可怕的残忍和报复。一旦触怒了他,他是
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使出来的,当初他对顾顺章不正是那样吗?”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17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2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