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ick (缘份的天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岗魂断中南海(13)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30 15:22:20 1998), 转信



第十三章 安子文私拟了中央机构名单

  那是一个多事的夜晚,一辆小轿车在雾气腾腾的薄雾中驶到北海前门,
这儿离中南海的山门只有一、二里的路程。就在快到凌晨两点钟的时候,
从西门里走出一个人来,他在北海前门边站住了。轿车的探路灯闪了三下,
那人走上去,跟车里的人不知说了句什么,然后转身走了。
  轿车掉转方向,又按原路驶了回去。一个小时后,好几部通往中南海
的电话都同时响了起来。
  安子文打开了陈云的档案∶
  陈云,原名廖陈云。一九0五年出生于江苏青浦区一个普通的职员家
庭,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
  陈云自幼就在上海最低层的工人中生活,父亲向他讲述了自己家乡以
及工人中间那些今人伤心落泪的故事。他吸收了他父亲仇视资本家的思想
和感情。他父亲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和一些穷困潦倒的职员们谈论眼前的生
活状况,起初他听不懂,当他后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印刷厂当了学徒后,
才深深地体会到了“民以食为天”乃天经地义之事。如果连吃、喝、穿的
基本生存条件都谈不上,什么样的政治活动都是空话。
  他年仅二十岁时,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北洋军阀的五卅运动。他变
得生龙活虎且很有心计了,他不但以最大的热情参加了这场斗争,还秘密
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懂得了革命者的真正意义。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
中国渐露端倪时,凡是他能搞到的书籍,他都阅读了,但他所阅读的大多
数读物都是出自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之手,他迷上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对人
类第一次无产阶级的起义成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于是两次参加了上海工
人的起义,直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扑灭了他们的烈火,从此他便怀
着极大的悲痛把活动转人了地下。他是周恩来领导的“特别行动科”的成
员,多次参加铲除叛徒和奸细的暗杀活动。也许就是这样的环境和生活,
使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他变得越来越深沉、老练,不爱出风头,
不爱追赶时髦,只是默默地做踏踏实实的工作,工于心计但讲究实效。
  一九三二年,他雕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革命根地,从事领导经济工作。
一九三四年,他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此正式
进入中央领导阶层。
  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参加了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随后以一
名国民党被俘军医的名义发表《长征记事》的文章,举国轰动。一九三五
年九月,他奉命前赴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一九三七年
四月回国到新疆,负责接收被国民党击溃的红军西路军余部。抗战开始后,
曾一度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抗战结束后,奉命前往东北,和高岗、林彪等
人建立了正常的工作关系。建国后,他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和周恩来配合
得相当默契,是周恩来抓经济工作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得意地说∶“这届
政府的班子,是最得力的开国元勋。”其中他特别提到了陈云。
  尽管陈云身体不好,一直害病。但安子文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还
是把他列人了政治局委员的名单。
  安子文站起身来,凝视着窗外零星的灯光,突然又想起什么,转身离
开窗口,从文件柜里又取出了彭真的档案。记得刚进城时,彭真遨请他到
后来称之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廊里欣赏近代画家的杰作。彭真告诉他,他
可以任意选取一幅国画以装饰自已办公室的墙壁。安子文选中了徐悲鸿的
一匹奔马、齐白石的瘦梅和一张是否出于清代高手画家尚略有怀疑的画作。
他曾看中一幅小巧但很精美的油画,但被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捷足先得了。
彭真开玩笑地说∶“巧媳妇还是让给乖婆婆吧,将来我再给你选一幅更好
的。”
  在彭真办公室,墙壁上悬挂的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
油画肖像。他与高岗截然不同,总是避开自己的肖像。甚至连自己和毛泽
东、朱德等人在一起的照片也不摆放出来,而周恩来的亲笔签名的照片却
放在了最醒目处。
  “我在北京工作,我的照片决不能四处张贴,”彭真亲口对北京市委
的工作人员这样说,使他惊讶得目瞪口呆。“如果你们要张扬的话,那么
我就不会在这儿工作了。”
  “如果在彭真和高岗之间选择一个人的话,你看谁更适合作政治局常
委呢?”他问乔明甫。
  “当然是彭真,他是我们山西人。”乔明甫答道。
  “他像是什么样的人?你已看了他的档案,对他有所了解。跟我说一
下这个人的特点。”
  “敢做敢为,守口如瓶。”
  “他对少奇同志好像有意见?”
  “那是工作中的正常分歧。依我看他处事很有原则。他行事独立但并
不离群索居。”
  “他和林彪同志也闹过意见?”
  “同样是工作中的不同意见。他很善于开辟新的工作场所。他没有架
子,总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当他不公开自己身份的话,他可以和群众达
到水乳交融的程度。嗯,他对一些害群之马的处理,也是很厉害的。我觉
得他的原则性十分可贵。”
  安子文仔细地开始研究彭真档案,以便对付一切可能挑剔者。
  他眼前出现了一位身材魁梧,办事泼辣、果断的汉子。
  一九0二年十月十二日,彭真出生在山西省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的一
个从山东逃荒来的贫苦农民家庭,取名傅懋恭。幼年即随父傅维山、母魏
桂枝下田劳动,夜晚全家纺线,以维持生计。他长得和父亲非常酷似,身
材高大,皮肤黝黑,说话声音浑厚而宏亮。他十二岁时,利用农闲之机,
在本村私塾读书。十七岁时,考人曲沃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受五四运动影
响,青年时期的彭真便走上街头,带领同学宣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
  一九二二年,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立志继续读书。考入了太
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参加了一中进步组织青年学会,阅读进步书刊,接
受了马克思主义。这年冬天,他出任一中青年学会设立的平民小学校长。
第二年的五月,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一中学生半月刊》上,以
笔名“春雷”发表了《五一节与中国工人》的文章,号召工人起来革命。
这年冬天,经高君宇、李毓棠介绍,他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生
涯。
  冒着几次逮捕的风险,他参与组织反对曹锟贿选集会和太原民权运动
大同盟成立大会,并主办以工人为主的成人夜校,宣传穷人闹革命的道理,
开展工人运动。一九二四年,他参加组建山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先后任
中共太原支部委员、书记。又参与筹建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开展国共合作
工作,并当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委学生部负责人。还参加领导成立
太原国民会议促进会。从这时起,他的斗争锋芒便转向了阎锡山。他对国
民议会的忠诚和热心并没有使他有任何收获。他由于参加领导山西各界人
士反对阎锡山征收房屋估价税的斗争,他和他的战友被指控为“煽动暴乱”
而列人通缉名单。他们被迫转人地下,而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下旬调到石家
庄,任正太铁路总工会秘书,领导恢复正太铁路总工会。以后,他多次发
动和领导工人的罢工斗争,成为一名杰出的工人运动的领袖。他先后担任
了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顺直省委常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长和中共天
津特区委书记。
  一九二九年六月中旬,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在天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在狱中,许多共产党人死在空气混浊、没有水喝和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下。
为此,难友们举行了绝食斗争。彭真出任中共秘密支部的书记,一直到一
九三五年夏天刑满出狱,坐了整整六年牢。出狱后,他先后担任中共北方
局驻冀东代表、北方局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党教育长等职务。一九四四年
三月五日,任中共中央代理组织部长之职,参加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参与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是那一时期中共中央重要决策的参与人之一。
  抗战结束后,他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日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十
六日,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十八日到达沈阳。由于他和林彪产生严重
分歧,俩人闹得不可开交,毛泽东亲自于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一日决定撤销
他东北局书记的职务,由林彪兼任之。彭真则担任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
参与全国的土改工作。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他又兼任中共中央组织
部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十二月十三日,任中共北平市委书
记。十七日,十八日、在保定主持召开中共北平市委会议,研究接管北平
的工作。
  建国后,彭真先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总工会主
席、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中共分党组干事会副书记。直到一九五三年三
月,才出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中共党组书记。
  安子文看到这,深思起来。
  林彪已经派人捎来话,表示坚决不同意彭真继续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之职。还有好几份材料,同样是揭发彭真历史上若干问题内容的诽谤信件,
究竟该怎么办呢?
  考虑再三,安子文还是在政治局委员的名单里写上了彭真的名宇。
  安于文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的身上。
  刘澜涛也是他在北平军人反省院的难友,是和自己及薄一波一起奉命
写了《反共启事》而出狱的老资格共产党员,他是一九一0年出生于陕西
省米脂县一户贫农家庭的苦孩子,曾改名华甫。他十六岁加人共青团,十
八岁转人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中共北方局任职,今年才四十三岁、正是年
富力强的好时光,由他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定有利于党的工作。
  同时,他还写上了习仲勋、邓子恢、铙漱石的名字。在写薄一波的名
字时,他几次犹豫,心神难安。凭他本意,他非常企盼薄一波能够进人政
治局。但高岗、饶漱石一再强调不能把他列人名单之中,这意味着中央组
织部审查不合格呀!这样一来,岂不是要置薄一波于死地吗?这不反而印
证了有些谣言是真实的吗?他们口口声声说这个是某某圈子里的人,那个
是某某圈子里的人,其实正是他们自已迷上了“圈圈主义”、宗派主义,
在精心拼凑自已的小圈子。在他们的眼里,过去很正常的工作关系成了必
须铲平的小山头,很正常的事情都被他们弄颠倒了,这样下去还怎么工作?
  不行,从我这里必须要把薄一波的名字写上去,反正决定权在中央,
在毛泽东手里,你高岗、饶漱石也仅仅是两票。究竟怎样决定,我不能听
凭你们两人指挥。他提起笔来,端端正正地又写上了薄一波的名字……
  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和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名单送到饶漱石面前时,
郭锋、马洪等八人在场。他们很清楚这份草拟名单的价值,谁都没有率先
表态。饶漱石办公室里一片沉寂,当他刚看完第一份名单,脸色就变了,
马上打破寂静,喊叫起来∶
  “好啊,看来我们中央组织部内部的路线斗争是无法回避了。我们将
不得不史无前例地开展一场大斗争。安子文竭力要对抗毛主席和高岗同志
的指示,在中央组织机构调整之际拉山头、搞团伙,拼凑小圈圈,目的是
想夺权。我们要准备花一定的精力来对付这场灾难。”
  “饶部长,”郭锋看完名单后,冷冷地说,“安子文这么干,就等于
把自己推到了火山口上,只要我们发动其他同志看一看这个名单,就会激
起大多数同志的愤怒。那将意味着他们彻底完蛋。”
  “我早就料定安子文不会听我们的话的。”马洪大声说道,“他是刘
少奇的一条狗,一颗潜伏在中央组织部的定时炸弹。”
  “我们不是傻瓜,当然,他们也不是傻爪。”饶漱石轻声说,“从政
治局委员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安子文是进行了精心策划的。他肯定
向刘少奇、薄一波等人作了汇报。可以看出,他们对权力是非常贪婪的,
始终贪得无厌,要捞更多的权。按他的名单说,二十多个政治局委员中,
属于刘少奇圈圈中的人就占了七个,属于周恩来圈圈的人占了六、七个,
已经超过了半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剩下的毛主席、高主席和我,
完全处于了孤立的地位。这个名单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我们现在暂且捂
住,到时候你们会了解得相当清楚的。我们要发动一批人,准备和他们斗。
中国的很多事情是非要通过斗争才能解决。”
  “我在大多数上都同意你的意见,”郭锋说道,“但另一点上不敢苟
同,饶部长,他们手里也有人,我们可能胜利。还有一个可能,不过是可
能性而已,这一次会不会出现双方都作让步的可能呢?”
  “不!”饶漱石果断地说,“只要把刘少奇、薄一波推下去,他那帮
的人就会全线溃败。我们争取的是彻底胜利,而不是作点什么让步。在涉
及权力的问题上一让步就会铸成千古大错。不管怎么说,这两份名单已经
暴露了安子文坚决追随刘少奇而跟我们较量的险恶用心。”
  郭锋和马洪走出饶漱石办公室的大门、下了楼梯,恰恰要跨进正在等
候着的苏制吉普车时,马洪感到自己的肘部被人碰了一下。站在他身旁的
是一位身材适中、长得十分精神的警卫。
  “饶部长想请你到他家里再说几句话。”他轻声说道,然后转身朝里
走去。另一端停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轿车,马洪紧跟着那名警卫上了轿车。
轿车很快启动了。那位警卫其实是名军官,穿着非常合身的军装和闪闪发
亮的皮鞋。他坐在驾驶员旁边,一句话也不说。马洪突然想道,如果有朝
一日,他要执行逮捕刘少奇、薄一波等人的任务时,也许他使用的就是坐
在自己前面的这些神态自恃,决不多言多语的精悍军官,而且使用起他们
来,他将毫不手软。
  来到饶漱石的家里,他感到这位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宅院还是比较朴素
的,共有六间房间,其中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厨房、铺上大理石的浴室、书
房、起居室和两间卧室。他的家里并没有享用奢华的高级品。由一位公务
员照料家里,他走动无声无息,和那位警卫一样,很少开口说话,但总是
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你面前,一点儿都不令人讨厌。当马洪进了他的书房时,
发现饶漱石已经在里面等候他了。
  “你已经看到了安子文那份名单,”饶漱石开门见山地说,“这说明
他们已经办妥了好多事,我们都很明白。安子文把写了《反共启事》的薄
一波、刘澜涛都列人政治局的名单,是为了给刘少奇加强力量。在组织上
他们都是叛徒、变节份子,这是铁案。他们进了政治局目的是为了接班。
你明白吧?”
  “我完全明白。”马洪目不转睛地盯着饶漱石。他是高岗的心腹,自
然也非常尊重饶漱石,唯他命是从。
  “如果让刘少奇、薄一波、刘澜涛、彭真这些人接了班,他们的年纪
都很轻,那你就完了。我和高主席都无所谓,但郭锋、杨帆、向明、张秀
山、张明远、赵德尊这些人,你们还年轻哪。自古以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
臣,这朝不用那朝人。何况他们那帮人,排外情绪十分强烈,凡不是他们
山头的人他们都不会使用。我和他们打交道多了,深知他们是些什么东西。”
  马洪搞情报工作多年,在战争年代就一直负责侦察、作战方面的业务,
深知饶漱石讲这番话的意义。他早就作为人事部部长的候选人,被高岗提
过几次,都被刘少奇、周恩来拉了下来,所以他恨透了安子文。他在自己
的私生活中不太检点,也受过安子文的批评和调查,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高岗、饶漱石掌了大权之后,心甘情愿地为他
们尽力效劳。这正是被铙漱石留下来面授机宜的原因。
  “饶部长,你和高主席待我恩重如山,这点我心里最为清楚,需要我
办什么事你就尽管吩咐吧,即使为执行任务掉脑袋,我也在所不惜。”
  饶漱石心里非常高兴。他相信,如果派遣马洪去执行逮捕那几位对头
的差事,他将是他和高岗最为放心的人选。但是,他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
到了那个地步。他当然没有忘记,那是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前,正
是周恩来、王稼祥和党内的一些少壮派将领,凑集了推翻王明及其共产国
际代表的多数票,从而也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绝对统治地位。
  饶漱石又审视了马洪一会,才说∶“我考虑再三,觉得应该把安子文,
不,准确点说是刘少奇和薄一波他们搞的这两份名单有意识地捅出去,我
断定好多人都会大发雷霆,他们会和刘、薄、安干起来的。”
  “军队的同志,比如林彪、罗瑞卿、刘亚楼这些人都会起来对付他们。”
马洪愤然说。
  “我们不是一个对付三个,而是三五个,甚至更多的人对付他们其中
的一个。”饶漱石说道,“仅仅把林总、罗瑞卿、刘亚楼发动起来还是不
够的,必须进一步发动地方上的同志,特别是从历又上就反对过他们的人。”
  “刘格平同志?”马洪说,“他是薄一波集团集体叛变的重要见证人。
我和他比较熟。他在宁夏当主席,也是一肚子牢骚要发。”
  饶漱石亮出底牌:“我看你拿上他们搞的这份名单到各地去走一走,
首先把名单上没有的同志都团结起来,和他们闹。一旦今年春夏之交召开
会议的话,”他说着、一边注视着自己的铅笔,“那找们就给他来个大规
模的进攻。就像当年把李立三、王明、陈独秀那些人轰下台一样。”
  提到那三个人,马洪立刻想到了党内几次会议上的激烈程度。党没有
一天是在平静中度过的,内部的斗争甚至比外部的对敌战争还要不可调和。
当年他们合起伙来对付王明、李立三的情形,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没问题,徐海东、罗瑞卿、陶勇这些人我能说上话,他们的工作包
在我身上了!”马洪拍着胸脯说了大话。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