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日大决战1.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an 9 18:06:44 1999), 转信
2
8月20日。
蒋介石发布命令,实行全国总动员,政府转入战时体制,以大本营取代军委会。大本营
最高首脑为陆海空军大元帅,由蒋介百担任。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其中上海、苏南、浙
江为第三战区,由冯王祥将军任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淞户战场的浦东方
面,由张发奎指挥;淞沪近郊方面,由张治中指挥;江防方面由陈诚指挥。
转瞬之间,由张治中负责的淞沪战场,一下扩大为战区,并迅速增加兵力达三十万人。
面对这一新的变化,一心想从华北向南推进的日军中央统帅部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发出
为什么事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不再往华北增援,而在上海附近大量集结兵力的疑问。
当优势的中国军队对上海日军形成包围态势之后,天皇和日军统帅部都极为震怒,认为
中国方面侮辱了帝国皇军。天皇通过近卫首相发表“膺惩中国军”的声明,十分恼怒地声
称:中国方面如此轻侮帝国,帝国隐忍已达极限,决心采取断然措施,膺惩中国军,促使南
京政府反省。
日本将向华北增兵改为向华中增兵,并将华北一部兵力转调华中作战。9月上旬,将驻
扎于大连的天谷支队、台湾的重藤支队增调上海;9月中旬,又向上海增派第3、第9、第
13、第101师团,以及野战重炮兵一个旅团,独立野战重炮兵一个联队,迫击炮兵一个大队
和飞行团等部队。
至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达十万人以上,重炮三百多门,坦克战车二百多辆,飞
机三百余架,大小舰只七十余艘,以陆海空军在上海与中国军队进行立体决战。
9月21日。
国民政府大本营发布命令,调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赴华北组建第六战区长官部,大
本营大元帅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亲自指挥上海作战。
蒋介石再次向上海增加兵力,并将战区划分为左中右三个作战集团:
右翼作战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指挥第8、第14两个集团军;
中央作战军总司令:朱绍良上将。指挥第9集团军和第17军团;
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陈诚上将。指挥第15、第19两个集团军。
此时,淞沪战场中方已集结兵力达四十余万,几乎全为中央精锐部队。
为了更有效地吸引日军,蒋介石还在部下的劝告和陪同下经常出现在上海前线指挥督
战。10月中旬的一天夜里,蒋介石带领第1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大本营副参谋总长白
崇禧等高级将领去淞沪前线。列车行至苏州近郊,突遇几十架日机轰炸,满夭照明弹把夜空
照耀如同白昼。列车成了敌机攻击的目标,机车紧急刹车成功,蒋介石等人赶紧下车,钻进
站内,侥幸躲过了敌机才得以保全性命。可是,10月22日,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就没这种
侥幸了。宋氏乘一辆小车赴上海前线慰劳将士,车行途中,一群黑乌鸦似的日本飞机飞临顶
空,扫射轰炸,情形万分危险。司机加大油门想从浓浓的硝烟中冲出险区,不料车速太快,
车身猛地蹦出公路,连打几个翻滚,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车子在公路下搁了浅。宋美龄的肋
骨被折断好几条,头、脸、身子被撞得血肉模糊,昏死过去。同车前往的澳人顾问端纳也受
了重伤,动弹不得。
前线将士对敌仇深如海,誓同侵略军血战到底。许多部队在日军重炮、飞机的轰炸,坦
克的冲击下,誓死寸土不让。许多阵地被敌人的炮火摧毁殆尽,他们就将战死的战友尸体垒
成工事,与日军血战。
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本皇军,不惜在危急时刻剖腹成仁。但当他们见了中国军从
这惊人的守土血战精神,也无不为之惊恐失色。
日军在上海战场伤亡惨重,裹足不前。日本内阁首相近卫文(上麻下吕)再次恼羞成怒
地发表声明,指责中国政府侮日抗日之势愈加高涨,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向华中增加兵力,
以对中国军队断然给予一大打击,声称只有彻底打击了华中中国军队的精锐主力,并使之丧
失战斗意志,才能迫使中国政府放弃抗日政策等等。
日军统帅部认为由于中国军队主力在华中,如不予华中以重兵打击,则难望达到近卫之
政府声明所提出的目的。决定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到华中。
10月2日,增派独立野战重炮兵一个大队。
10月16日,由华北调上海独立攻城重炮兵两个大队、坦克一个大队、独立轻装甲车三
个中队等部队。
10月初,日军统帅部下令编成第10军,增援上海战场,令其在杭州湾北岸登陆。第
10军所辖兵力为第6、第5师团(华北转调)、第18师团(满洲转调)、第114师团(国
内新编),军直部队和兵站部队(华北转调),第1、第2后备步兵团(日本国内新编)。
10月中旬,海军新设第4舰队,负责向上海转运兵员。
11月7日,日军统帅部下令编成华中方面军、由松井大将充任方面军司令官,统辖侵
华日军之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此时,华中日军兵力为两个军,陆军九个主力师团和其他
直属特种部队,以及海军第三舰队、第四舰队和空军部分,共三十万兵力以上。而华北此时
仅陆军两个军,7个师团的兵力。
为加强华中方面军统帅力量,日军参谋本部第三部长(土冢)田攻少将和武藤大佐转调
华中方面军,分别担任参谋长及参谋副长。此二人曾积极主张向华中增兵,将主战场放在华
中。
实际上日军统帅部完全为中国方面的计谋所制约在华中摆开了一副大决战的架势。只有
到八年的苦战之后,他们才知道在战略布局上,把自己摆到了被动的一方。在这水乡泽国吃
尽苦头而一败涂地。
11月20日。
日军在付出死伤六万余众的代价后占领了上海,接着又攻占了苏州等地,南京危在旦
夕,国民政府被迫宣布迁都重庆。对此,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
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终有一天,
会由敌人制造的废墟中出现崭新的国家,只要地球存在,
这个国家就将继续存在。敌如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
京。敌如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
略,我们就继续抵抗、
中国是毁灭不了的。在敌人侵害下,中国只要有一
处自由场所,国民政府将依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存在!
南京的失陷当然是极痛苦悲壮的事,而且,也确实在相当一些国民政府和军队的高层人
士中充满着失败情绪,但是,在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有识之士看来,敌人攻占南京绝不意味
着中国的失败。相反,日军倾其主力于华中,在战略上已经失败,“中国的抗战虽然艰难困
苦,但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