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日大决战2.7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an 9 18:12:55 1999), 转信
7
1938年9月29日。
刚从延安飞抵武汉的周恩来,将毛泽东的一封亲笔信,亲手交给蒋介石。蒋介石剪开信
封,取出信笺,只见上面龙飞凤舞一手好字写道。
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
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铩其凶锋,
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
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
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杭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
服困难,准备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动各种不利于全国统
一团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
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清洗国
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
敌人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来同志不待会议完毕,即行返汉,
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托恩来面陈。此时此际,国共两党,体戚与共,亦即长
期战争与长期团结之重要关节。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终必能于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
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
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
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毛泽东的亲笔信,对武汉危急,国民政府内意见不和,汪精卫等主和派的活动甚嚣尘
上,而还在战、和两种选择中徘徊的蒋介石,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和信任。
武汉会战时期,尽管蒋介石从未放弃过反共的方针,国共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但从总
体上看,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黄金时期。孙中山先生毕生为之奋斗的民主共和政
体,在这时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各政治团体的一致拥护。当
时,中国的主要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一致抗日的,各党各派均可坚持自己的政治主
张。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崭新的、也是非常奇怪的现象:即各党各派都坚持自己不同的政治观
点和主张,但却出现了全国空前的民族大团结。
在有些人看来,中国处于军事上的绝对劣势,政治上的“混乱”状况,是没有希望的。
但是,具有伟大政治远见的毛泽东却独具慧眼,认为”大难有转旋之望”。只要国民党蒋介
石坚持团结抗战路线,与各党各派平等治国,则中国的独立自由就可以实现。并坚信中国会
“雄立于东亚”。
1938年3月29日。
国民党在武昌珞加山武汉大学内举行了该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适应国内政治形势,制
走了抗战路线。最重要的是决定组织民意机关,制定《国民参政会组织法》,实行国民参政
大会制。
国民参政会的人选由各党派、文化团体、经济团体和生产者几方面产生。该会的性质为
咨询机关,规定凡国家大政方针,都须由参政会讨论通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入选为参
政委员。
7月1日。
第一次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毛泽东未到会,但给大会发来电报,明确呈述了他的参
政观点和意见:
寇深祸亟,神洲有陆沉之忧;民众发舒,大难有转旋之望。转旋之术多端,窃谓以三言
最切:一曰、坚持抗战;二曰、坚持统一战线;三曰、坚持持久战。诚能循是猛进,勿馁勿
辍,则胜利属我,决然无疑……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老子党”的作风,尊称共产党人为有
志之士,并发表对共产党人的宣言书。“馨香祷祝”国共两大党和各党各派团结御侮,共赴
国难。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对其军事机关,也作了一定改造,成立军委会政治部。
以陈诚任部长,周恩来任副部长,郭床若任第三厅厅长。三厅主管政治宣传,三厅的人员基
本上都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陈诚等人对三厅的工作也是放手让干并给予支持的,如三厅的活
动经费问题,陈诚一开口就答应给郭沫若一个军的经费(80万元)。
三厅的工作可以放手去做。独立组织盛大集会、游行,组织战地文化服务处,印刷报纸
传单和小册子,发到前线连排战士手中;举办画展;组织宣传队,演剧队、孩子剧团等等。
1938年1月11日。
中共在武汉创办《新华日报》,公开在全国发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该报书写报头,
题了词。国民党高级将领和领导人,知名人士纷纷为该报题词祝贺。计有冯玉祥、白崇禧、
孔祥熙、邵力子、陈铭枢、张治中、石瑛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也可公开支持
该报,纷纷题词相庆。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著作,也可在武汉印成小册子,在长江方面战场的军队中发行,
一些部队还自由选择《论持久战》为政治教材,组织官兵学习。
武汉时期的民主共和局面,虽然短暂,且还很不完善,但它是永远值得回忆和深思的。
正如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所说,那是“希望无穷”的……
(毛泽东的信引自《湖北文史资料》第243页)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