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日大决战 5.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an 9 18:40:14 1999), 转信
2
希特勒一直坚定地认为德国与美国免不了有一场较量。
希特勒战略的秘诀是:远和近攻,并且一次只攻一个。因此,收拾“山姆大叔”只有等
到收拾了英国佬和俄国佬之后,才能动手。
希特勒清醒地看到,随着战争的残酷进行,交战双方在人力物力上大大消耗,远在太平
洋西海岸的资本主义暴发户美国,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令人望而生畏。
阻止美国参战是希特勒全球战略的一贯原则。
1940年9月的轴心国军事同盟条约,实际上是企图恫吓美国,阻止其在幕后煽风点
火,偷偷摸摸支持中、英等国。这一举动,却被罗斯福政府将计就计,作为法西斯集团对美
国文明的挑衅和战争威胁,向美国报警,以期赢得全国民心一致,支持政府参战。
希特勒派驻华盛顿的大使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尽一切手段,包括贿赂国会议员,试图津
贴作家和资助“美国第一委员会”,来支持美国孤立主义者,使美国在战争中不参加到法西
斯侵略者的敌人方面去。
1941年上半年。
希特勒在决定进攻苏联,而尚未发动之前,低估了俄国的抵抗力量,认为凭德国的军
队,可以轻易打败苏联。于是,竭力怂恿和鼓动日本进攻英属新加坡,其目的在于迫使英国
迅速屈服,从而使美国不参战。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独裁者认为,只要日本在太平洋英殖民领土上狠狠教训了英国人,却
尊重美国的利益,就会使美国更加害怕战争。同时,美国由于受到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威胁,
就能有效地将美国的兵力牵制在该地区,而无法帮苏联的忙。
为了给日本的南进打气,希特勒向日本驻德大使松冈将军许诺说,一旦日本南攻英属领
地,造成日、美冲突,德国将对美宣战。
1941年6月22日。
希特勒以五千多架飞机,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三千公里
战线上,向苏联发动闪电进攻。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是,希特勒也感到苏联疆土之辽
阔,兵力之雄厚,抵抗之顽强,是他的纳粹军无法一口吞得下去的。面对这一新的情况,希
特勒马上改变了要日本南下攻英的打算,在纳粹军进攻苏联的第六天,就迫不及待地要外交
部长里宾特洛甫急电德驻东京大使欧根·奥特,要他尽一切努力使日本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向
西伯利亚进攻。
7月10日。
德军在苏联的进攻势如破竹。德外长再次给驻日大使去电,以更加迫切的心情要求日本
出兵,会攻苏俄,他说:“我要求你用一切办法继续要求日本尽早参加对俄国的战争。日本
参战越早越好。德、日两国的目标当然仍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会师。”
当时的日本出于两方面的原因,未能使希特勒的战略企图如愿以偿。
一方面,日本陆军几乎大部深陷于中国战场,无力抽兵北进。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却热
衷于南进太平洋。随着东条英机控制日本局势并于10月就任内阁首相以来,他认为日本陆
军久留中国战场,不能再有大的作为,但陆军配合强大的海军,在太平洋上还可以大显身
手。因此,日本政府狂妄的南进计划,已经付诸实施,并进一步加快了准备步骤。而对希特
勒的要求,则虚与周旋,这就是日军不出兵西伯利亚的真正原因。
斯大林通过多方渠道基本摸透了日本的意图,得以放心大胆地从西伯利亚抽调了五十多
万大军,转到西线,大大加强了西线苏军的反击力量。
1941年12月8日(当地时间12月7日)。
日本终于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棋盘上,投下了一颗最冒险的棋子——奇袭珍珠港,向美国
人开战。
珍珠港事件使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全歼。
当天,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对美、英两国宣战。
珍珠港事件的同日,罗斯福总统向美国人民宣布,此日为美国国耻日,发誓领导美国人
民报仇雪恨。美国朝野内外,各阶层人士的意志一下被珍珠港的火海给熔炼成一块。罗斯福
政府顺利通过了国会审核,并于第二天宣布对德、日、意法西斯处于战争状态。
日军奇袭珍珠港,对美、英宣战的消息传到中国,艰苦抗战的中国军队,从前线阵地到
后方重庆的街头,将军和士兵都一片欢腾,庆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12月8日凌晨,蒋介石在重庆郊外黄山乡居接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告急电话,立即返
城,上午八时召开高级幕僚会议,决定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宣战。同时,决定向
美、英等国提议,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并提出三项原则:
1.成立太平洋同盟和联军总司令部,推举总司令,由美国领导该同盟。
2.要求美、英、苏与中国一同对日宣战。
3.太平洋战争胜利前,联盟各国不许单独对日媾和。
日本在珍珠港的大轰炸,在希特勒看来,他的这位亚洲伙伴简直是神经错乱,是发了
疯。避免同美国开战,是他从战争初起直到现在,都竭力努力的事。但是,现在大错铸就,
无可挽回。为了将日本更紧地捆在他的战车上,也为了鼓舞德军士气,他不得已而于12月
11日硬撑面子,对美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了全球战略性的转折时期。
1941年12月下旬。
罗期福邀请英国首相邱吉尔访美,共商反法西斯战争大计。英、美三军参谋长取得了一
致看法,认为德国是举足轻重的轴心国家,打倒德国是胜利的关键。因为只要德国一失败,
意大利的失败和日本的崩溃必然跟着而来。这就是同盟国的“先欧后亚”战略方针。
1942年元旦。
美、英、中、苏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发表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决心共同对轴
心国作战,决不单独媾和。
《共同宣言》的通过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的世界力量正式结成牢固的作战实体。自此
以后,各国反法西斯军队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统一部署,逐步取得并扩大战
役、战略主动权,直至最后取得二次世界大战的彻底胜利。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