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日大决战6.7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an 9 18:48:37 1999), 转信
7
1943年10月。
罗斯福和邱吉尔之间,电文频繁往来,两人都以极大的热情,倡导召开同盟国中四大强
国首脑会议,策定反法西斯的全球战略。
10月28旧。
蒋介石收到罗斯福的电报:
……我正促成中、英、苏、美同盟之团结,我尚不
知史达林(斯大林)能否与我相晤,但在任何情况下,我
极望与阁下及邱吉尔能及早晤于某处,时间为十一月二
十日至二十五日之间……
蒋介石当然乐意参加这样的会议,一方面可以提高他本人和中国地位,另方面也可力
争同盟国的“协调”(支援)。当即给罗斯福回电:“同意”。
因为斯大林一向看不起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承认中国为四强之一。因此,他先是以许多
借口,拒绝到开罗与中国人同席赴会。经罗斯福驳斥后,仍坚持不赴会。
罗斯福和邱吉尔只得将四大强国会议,分做两次开。美、英、中在开罗开,主要研究亚
洲和太平洋打击日本的战略。斯大林同意派外交部长奠洛托夫列席开罗会议;美、英、苏在
德黑兰开,主要研究在欧洲和北非打击德国和意大利的战略。这样,四大强国就分成了三比
三两大集团。但是,没过几天,斯大林又变了卦,连外交部长也不准前往开罗赴会了。
11月2日。
斯大林致电邱吉尔,电文说:“仅限于三国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理应根据以前已经取
得的协议在德黑兰举行。应当绝对不准任何其他国家的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按照四大强国作战的协调需要,德黑兰会议,中国首脑不参加,也理应派代表参加。所
以,“绝对不准任何其他国家的代表参加”,即是不准中国派代表参加。
11月23日,上午。
开罗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除罗斯福、邱吉尔和蒋介石外,这三国首脑的高
级幕僚也到会。会上,蒋介石就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反攻作战,以及中国战区作战物资的供
应等问题,与美、英方面磋商,蒋介石与邱吉尔站在各自立场上,在对缅甸的反攻,以及各
应出多少兵力等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总的说来,中、美、英三国首脑还能坐到一块商谈。
当天晚上,罗斯福和蒋介石进行了长谈。在场的除罗、蒋外,只有宋美龄和罗斯福的秘
书萨姆纳·韦尔斯。主要讨论了打败日本之后,中国领土的归还问题和亚洲事务。罗斯福和
蒋介石取得一致意见:战后将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琉球群岛由中、美共管;
日本天皇制是否维侍,由日本人民自决,以及朝鲜独立等问题。
罗斯福希望共同打败日本后,中国能在亚洲取代日本的地位,以敝为美国在亚洲强有力
的伙伴。因此,他希望中国能改造成像美国那样的民主国家。因此,在谈话中表示,他对蒋
介石以一部分兵力监视包围陕北延安的做法不能理解,希望中国建立一个国共合作的联合政
府,废除一党专制。
12月1日。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发表。宣言说:“三国并非为自身谋求任何利益,亦
无扩张领土之意;同盟国的目的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
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从中国手中盗取的一切地域,如东北、台湾、澎湖岛等
归还中国。把日本从它以武力及贪欲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三同盟国注意到朝鲜人民
的奴隶状态。决意将使朝鲜自由独立。本上述目的,三同盟国将与各同盟国协调,继续执行
为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的重大而长期的行动。”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