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书摘:走入历史 回望20年代北京的生活水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2日10:28:2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为提供给读者一个参照系,简要描述当时的货币和物价。

  五四以来十几年间,中国南北市场上主要流通银元和兑换券(起先称为“宝钞”后来称
为“钞票”),币值采用“银本位制”;生活费用大体上说是稳定的。民国成立后,1912~
1919年间物价起伏不大;到1926~1927年间市场有所波动。以1912年为基数,到1926年上
海市、华北(包括北京市)的批发物价分别上涨25%和48%,平均三分之一;但是到了30年代
,物
价又有所回落。
  若以1919年物价指数为100,则1930年大约为129,也就是说:五四运动时的银洋3元,
购买力相当于十几年后的国币4元左右。
  具体的市场波动情况如何呢以主要食物价格计算:1911~1920年大米每斤3.4分钱;猪
肉每斤1角2分钱,白糖每斤6分钱,食盐每斤1~2分钱,植物油每斤7~9分钱;到1926~1
930年大米每斤6.2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白糖每斤1角钱,食盐每斤2~5分钱,植物油每
斤1角5分钱;等等。
  那么当时北京的生活水准又怎样呢?
  据史料分析,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
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的结果,20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
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132.4元,也即每月11元就可以维持了。当时一个标
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为每月收入10元(合今人民币350元)之下。
  相比之下,如鲁迅所说,学者教授们的生活水平属于“中产知识阶层”。他们不像统
治集团、剥削阶级那样豪华奢侈,也不像体力劳动者和城市贫民那样一贫如洗。
  20年代在北京较为有钱的知识阶层,全家每月必须的生活费(伙食、房租、交通费)80
元已经很宽裕了(合今人民币2800元),许多物价比在上海市低廉。而教授、讲师们的收入
,普遍在200元以上,甚至可达400元(合今人民币1万多元)。因此能够盈余很多钱来购买中
外文书籍报刊,并且从经济上提携后起之秀和自费出书。如沈从文、何其芳、卞之琳等都
得到前辈们的资助。
  据记载,北京城内一座8~10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元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
宿舍,月租金4~5元。鲁迅在1923年一度租用的砖塔胡同61号,3间正房月租金8元。他的
女佣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资仅3元(见《鲁迅日记》)。
  出入乘坐“洋车”人力车,费用在城里每次只有1角钱左右;包车每月10元。
  20年代北京城里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新派的学生们经常乘坐。司机开车后不是
按喇叭,而是脚踩铃铛“当当”响,所以人都叫它“当当车”。起初电车的路线有四条,
不久扩充为六条,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环城一圈:
  第一路红牌总段,天桥至西直门。共分四段,天桥至前门一段10枚(合4分钱);至西单
牌楼二段18枚(合7分钱);至西四牌楼三段26枚(合1角钱);至西直门四段32枚(合1角3分钱
)。
  第二路黄牌总段,天桥至北新桥。共分四段,天桥至前门一段10枚;至东单牌楼二段
18枚;至东四牌楼三段26枚;至北新桥四段32枚(车费同上)。
  第三路蓝牌总段,东四牌楼至西四牌楼。共分四段,东四牌楼至东单牌楼一段10枚;
至天安门二段18枚;至西单牌楼三段26枚;至西四牌楼四段32枚。
  第四路白牌总段,北新桥至太平仓。共分二段,北新桥至地安门一段10枚(合4分);至
太平仓二段18枚(合7分)。
  第五路绿牌总段,崇文门至宣武门。共分二段,崇文门至天安门一段14枚(合5分半);
至宣武门二段20枚(合8分)。
  第六路黑牌总段,崇文门至和平门。共分二段,崇文门至珠市口一段14枚(合5分半);
至和平门二段20枚(合8分)。总之,电车比人力车方便得多,车票也便宜。
  北京一般文化人的嗜好是:下饭馆、看戏京戏、文明戏和话剧、电影、泡茶座、逛琉
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
  据顾颉刚等回忆:1913~1920年北京大学食堂伙食费每月6元,6人一桌,六菜一汤,
馒头饭随便吃;个人在饭店包伙每月10来元,四菜一汤。花费1元钱就可以请客涮羊肉。
  在大馆子请一桌十席,高级的鱼翅席每桌12元,加酒水小费总共不到20元,每人2元。
鱼唇席10元、海参席8元一桌。最高档粤味“谭家菜”,40元一桌,主菜是每人一碗厚味鱼
翅,可供11人入席;这属于豪华消费。
  至于以平民为对象的中等饭铺,2元钱一桌的“便席”,菜谱有:
  (1)四冷荤:四个装熏鱼、酱肉、香肠、松花蛋的拼盘,每盘5分;
  (2)四炒菜:如溜里脊、鱼香肉片、辣子鸡丁、炒牛肉丝等,每盘1角;
  (3)四大碗:多为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烧鱼块、扣肉等,每碗2角;
  (4)一大件:一个红烧整肘子,或一只白煮整鸡,加一大海碗肉汤,合6角。
  这一桌菜相当丰盛,十个人是吃不完的;平均每人2角。
  游乐场所又怎样呢两大著名公园——中央公园(现称中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的入门券都
是铜元20枚(或5分钱);公园设有几个著名的茶座,茶水1角,点心每盘1角。文明茶园,可
以边饮茶边听曲,每人7分钱。
  20年代北京的剧场称为“戏园子”。著名的广和楼戏园门票2角,城南游乐园门票2角
,电影院(当时还是无声黑白片)票价1~2角。最贵的演出,票价在1元左右。
  根据1927~192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
每年消费约200元,合每月17元(含人民币600元)左右,这是社会下层的水准。而当时《新
青年》的作者群,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生活消费比一般高出几倍,都无衣食
住行之忧。
  《新青年》同人,绝大多数加入了“进德会”,遵守“不嫖……”等戒律。他们是封
建礼教的破坏者,也是现代道德的实施者、推行者。
  生活相当富裕的蔡元培、李大钊等人,更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他们站在劳动
人民的立场,为理想事业而奋斗终身,甚至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
他沿着走廊走到峡谷边的露台上,一股月光下花的芬芳向他袭来,在中国这种
气味被称作"月光之芳香",他想象如果月光也能发出声音,那一定能够发出刚
才他才听过的声音。

          詹姆斯·希尔顿《失去的地平线》美国纽约袖珍书社1939年袖珍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