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世界真在方法之外),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四、非公族的世袭∶以晋国赵氏为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13 16:26:53 2005), 站内

  四、非公族的世袭∶以晋国赵氏为例

  ⒈赵氏之立

  赵氏的世系是∶xlVii

  赵夙——赵衰——赵盾——赵朔——赵武——赵获 ……赵罗
(成子) (宣子) (庄子) (文子)
赵同 赵成——赵鞅——赵恒子
赵括 (景子) (简子)
赵婴齐 赵伯鲁──赵周伯
赵无恤(襄子)

赵穿——赵旃——赵胜——赵午(邯郸午)——赵稷——赵朝

  据《史记·赵世家》,赵氏的先世,与嬴秦同一个始祖。周缪王时,把赵城赐给造父
,从此造父的子孙就姓赵氏了。周幽王时赵氏传到叔带,叔带离开了周而来到晋国,叔带
五世孙为赵夙。

  《左传》记载,鲁闵公元年(晋献公16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扩充军队为二军
,自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由赵夙御公车,毕万为右乘,前往攻伐邻国,灭了耿、霍
、魏三个小国,回来时,将耿赐给赵夙,魏赐给毕万,以为大夫,此即为春秋时赵氏之始
立。

  ⒉赵氏之嗣世

  6年之后,鲁僖公5年(晋献公22年),晋献公派人进攻公子重耳,重耳逃往国外,开
始了他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这时,跟随重耳的“五贤”中有赵夙的弟弟赵衰。
xlViii36 流亡中,翟君把战争中俘获的两姐妹小的嫁给重耳做妻子,大的嫁给赵衰做妻
子,由此生下了赵盾。

  僖公24年,赵衰随回国即位的重耳回到晋国,是为晋文公元年。晋文公把自己的女儿
赵姬嫁给赵衰,先后生下赵同、赵括、赵婴三个儿子,赵姬请求丈夫将赵盾母子从翟国接
回来,赵衰不肯,赵姬说∶“执政者得新宠而忘旧爱,怎能使人信服呢?一定要将他们接
回来!”赵衰答应了。赵盾来晋国后,赵姬见他很有才,就再三请求将赵盾立为赵衰的嫡
子,让自己生的三个儿子居于赵盾之下。xlix

  赵衰于鲁僖公27年为原守,31年为卿,文公2年佐中军,5年卒。赵盾继之于文公6年
代狐射姑将中军,始主国政。后于晋襄公、灵公、成公年间长期为晋国执政,在晋景公的
时候去世,谥号为“宣孟”,其子赵朔嗣位,鲁宣公12年(晋景公3年)曾将下军与楚王
战。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女儿为夫人,即赵庄姬。据《左传》记载,鲁成公4年,赵庄姬与
其叔父赵婴私通,成公5年春天,赵同、赵括为此把赵婴放逐到齐国,赵婴说∶“有我在
,栾氏不敢兴起祸害,放逐我,两位兄长恐怕就要有忧患了!且人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
,赦免我有什么不好?”赵同、赵括不听,他还是被放逐了。

  鲁成公8年(晋景公17年,前583年),赵庄姬由于赵婴被驱逐的缘故,向晋景公诬告
赵同、赵括将要作乱,说栾氏、氏可以作证,于是晋侯讨伐赵同、赵括,杀死了他们,
赵朔之子赵武(赵文子)由于跟着庄姬养在景公的宫里,所以没有被害,但属于他的土地
则赏给了祁奚。后来韩厥对晋侯说∶“赵衰的功勋、赵盾的忠诚,如果竟没有后代来继承
,做善事的人恐怕就要害怕了。三代的贤明帝王,都能数百年保持上天给的禄位,难道中
间就没有邪僻的君王?只是靠他贤明的祖先得以免祸而已。《周书》说‘不敢侮鳏寡’,
这是为了弘扬道德。”于是就立赵武为赵氏的继承人,并归还了属他的土地。这次赵氏几
乎覆灭,幸赖韩厥才渡过了这一危机。《史记·赵世家》中的记载更富于戏剧性,说诛讨
赵氏在晋景公3年,原因是屠岸贾要作乱,故先铲除赵氏,而当时刚生下不久的赵武赖赵
氏门人公孙杵臼、程婴保护方免遭杀害,15岁时由于韩厥向景公建言而得重立。l

  赵武于鲁成公18年(晋悼公元年)为卿,襄公9年将新军,13年将上军,25年为执政
,7年后,于昭公元年卒。其子赵成(赵景子)继立,昭公7年杜预注说他曾为晋中军佐。
其后则是赵成之子赵鞅(赵简子)立,此时晋公室已经削弱,六大卿族之间开始了激烈的
争斗,在赵鞅在世期间,他联合知氏、韩氏、魏氏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拥有晋阳、邯郸
等强城大邑 。赵鞅有一子叫赵无恤,是出身卑微的翟婢女所生,但赵无恤最有才,据说
有一次赵鞅叫他的儿子们去常山寻找他藏的宝物,其他儿子都没找到什么,唯无恤回来说
找到了,说从常山上逼临代国,可以占领代。赵鞅结果废了太子伯鲁,另立赵无恤为太子
。哀公二十年(晋定公37年)赵鞅死,赵无恤继立,是为赵襄子。赵襄子灭代国。后来在
晋出公22年(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知氏,至此,三家分晋之势已成。

  赵氏嗣世中甚可注意的几点是∶赵氏中的甚有才能者赵盾、赵无恤均有母系 方面的
夷狄血统;赵朔娶成公之女赵庄姬几导致赵氏覆灭,赵庄姬的特殊身份使其难于约束而又
能向国君进谗言,但为赵氏日后复兴存一血脉(赵武)又亦是赖此;赵盾的继立人赵朔早
死,可能也是上述赵氏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再次显示血统世袭对于人身的依赖性,一
族的生死存亡常常系于一身。

  ⒊与公室的关系

  赵氏在晋是异姓异氏。曲沃代晋以后,晋献公剿灭“亲以宠逼”的桓叔、庄伯之族后
,解除了来自父、祖辈公族的威胁,又迫使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逃,并发誓
不再畜养群公子,公族衰微,这就为异姓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赵夙先以御公车得立,赵衰
又以跟随重耳而受赐,皆是以亲近国君而得重用。尤其是赵衰在颠沛流离中长期跟随重耳
,更可视为是一种长期的,虽然冒险,但一旦成功也获利最大的政治投资(赵衰在决定是
跟随重耳,还是其他公子或晋献公时曾卜过一卦)。在春秋早、中期,君侯还是权力与财
富的主要来源,晋国又尤甚。

  公子重耳出逃时,跟随他的有狐偃(子犯、舅犯)、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最受宠信,是重耳的主要谋士,次之则是赵衰。翟人以二女一嫁重
耳、一嫁赵衰亦可显示出赵衰的地位。宋国司马公孙固评论说,晋公子“父事狐偃、师事
赵衰”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li 重耳及其随从在翟国等待机会,呆的
时间最久,住了12年之后,经卫国往齐国,后又历经曹、宋、郑、楚到达秦国。鲁僖公23
年,有一次秦穆公请重耳赴宴,狐偃对重耳说∶“我比不上赵衰那样善于文辞,让赵衰陪
你去吧。”在宴会上,秦穆公先诵咏《采菽》一诗,赵衰立即使重耳“降拜”,说∶“君
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重耳有安志,敢不降拜?”赵衰又让公子诵咏《黍苗》,表示欲归
及仰赖秦君之意,令秦穆公感叹不已,秦伯诵《鸠飞》,重耳又诵咏了《河水》,表示回
晋后要服从秦国,秦穆公再朗诵了《六月》一诗,含有希望重耳将来统治晋国之意,赵衰
立即高声赞礼道∶“重耳拜谢秦伯的恩惠!”使公子再次下到台阶上,行“稽首”的大礼
,秦穆公表示不敢当,赵衰说∶“你提出将辅佐周天子的使命要重耳担当,重耳怎敢不拜
谢你的厚意啊!”

  正是由于赵衰能“文”,故负责外交,而这次外交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不久秦穆公就
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重耳驱杀了怀公,后又赖秦国之力平定了吕甥等人的
叛乱。文公以“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lii 任命赵衰在新得自周
天子的原城做原大夫。与狐偃在回国时似有争功之意而与公子重耳盟誓不同,赵衰作为异
姓,回国后表现得相当谦让,他在鲁僖公27年晋“作三军”,“谋元帅”时推举了,
当文公要使赵衰为卿将下军时,他又推让给栾枝、先轸,当将上军的狐毛死之后,文公要
让赵衰代替他,他又让给了先且居。结果文公“以赵衰之故”,在僖公31年改“作五军,
使赵衰将新上军”,liii 晋文公死后又佐中军。

  赵衰于鲁文公5年去世,赵盾很快就继承乃父,进入了晋国的权力中心。文公6年春天
,晋国在夷地阅兵,撤消两个军,让狐射姑统帅中军,赵盾辅佐他,不久又调换中军主帅
,赵盾父亲原属下阳处父认为赵盾有才能,支持赵盾做了中军主帅,自此开始,赵盾掌握
国政二十余年之久,历经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三世。

  鲁文公6年,晋襄公死,太子夷皋(即后来的晋灵公)年幼,晋人怕发生祸乱,想改
立年长的国君,即改为“兄终弟及”,赵盾主张立文公子,襄公弟,正在秦国为亚卿的公
子雍为君,而狐射姑(贾季)主张立文公另一子,正在陈国的公子乐为君,并各自派人去
迎接。赵盾派人去杀死了公子乐,而这一段时间太子夷皋之母穆嬴天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
哭泣,说∶“舍嫡子不立而到外边去求国君,你们何以处太子?”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向
他叩头,说∶“如果这孩子成材,我是受你之赐,如不成材,我就唯你是怨!”赵盾和大
夫们受其逼,就改变了主意,立太子为晋灵公,反而发兵抵御正送公子雍回晋的秦国军队
,赵盾将中军,结果打败了秦军。

  穆嬴仅以一妇人而迫使赵盾等大夫改变了主意,主要还不是靠她 自己的力量,而是
有赖先君之余威和“立子立嫡”的传统,这些说明当时晋公室力量还很强大。而赵盾以一
异姓之卿而握有废立之权,也说明卿大夫地位正在上升。文公14年,赵盾与鲁、宋、郑、
卫等国君主一同在新城会盟,又亲率诸侯之师欲护送捷缁回邾国为君;以后赵盾亦多次率
军和会盟。但是,晋灵公逐渐长大以后,表现得相当残暴,不听赵盾劝谏,并派武士去暗
杀赵盾。鲁宣公2年,晋灵公请赵盾进宫饮酒,又暗伏武士准备在宴席上杀死他。当赵盾
及时告退时,灵公唤猛犬追咬赵盾,赵盾在其车右提弥明和倒戈的灵公武士灵辄护卫下脱
险之后,正往国外避难却尚未走出国境时,赵盾的同族赵穿杀死了灵公,赵盾于是就返回
来了。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说“赵盾身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逃贼”。
这之后,赵盾派赵穿往周迎公子黑臀,立以为君,是为晋成公。赵盾以后的事迹不显,但
赵氏无疑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晋卿族中握有大权。鲁宣公8年,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
军,15年,晋侯使赵同献俘于周,赵同甚傲而不敬,刘康叔预言∶“不到十年,赵同将有
大难。”成公3年,晋作六军,赵括,赵旃皆为卿。

  成公8年赵氏遭难,赵朔子赵武因其母为晋成公之女而幸免于难,但赵氏家族甚伤元
气。自此有一段时间赵氏不处于晋国权力中心。直到襄公25年,赵武于范宣子死后才主持
国政,此时晋国仍为各国盟主,赵武命令减轻诸侯的贡物而尊崇礼仪,诸侯或有相侵者,
则讨伐而使侵夺者归还其所掠地,所以诸侯皆与晋和好。襄公27年又在宋地举行“弭兵”
大会,叔向劝赵武让楚国先盟誓,期间宋公设享礼招待晋、楚大夫,以赵武为主宾,郑伯
亦设享礼招待赵武,赵武听郑七位大夫赋诗而观其志,此时殆是赵武事业、也是晋国霸业
的顶点,此时也是春秋文雅之风最盛的时候,用祁午的话说∶赵武在辅佐晋侯做盟主的七
年间,两次会合诸侯,三次会合大夫,使齐国、狄人归服,东方国家安宁,平定秦乱、国
不疲乏,民无谤言,只是惧其不能令终而已。昭公元年,赵武死,谥曰“文子”,这是一
个准确的谥号,这也不仅是一个人的死,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晋国渐失诸侯,公室开始
卑微,政权渐渐落到了强宗大姓手中,就谈不上称霸治理诸侯了。昭公3年,叔向告诉晏
婴说,晋之公室,已到季世,“民闻公命,如避寇仇”,公族已尽,“政在家门”,此语
虽更象是预告,但确实描绘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当赵鞅(赵简子)代表赵氏在晋国重新活跃的时候,晋国俨然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时
代,在外交上,兵甲之声已越来越盖过弦竹之音,在国内,则各卿族越来越不把君主放在
眼里,忙着互相争夺和兼并。定公13年,赵鞅先是在本族内讧,后又与范氏、中行氏相攻
伐,三家一起违反了晋国“始祸者死”的君命,后来赵鞅只是被迫杀其家臣董安于了事。
到赵鞅联合他族消灭范氏、中行氏时,其实力、财富实际已凌驾于晋侯,无诸侯之名而有
诸侯之实。晋国在其国内已率先进入自身的战国时代。

  总之,赵氏与公室的关系大致是早期赵夙、赵衰以异姓初立,几完全依赖于公室,通
过亲近和忠勤而得重用和受赐;中期赵盾虽忠于公室,但由于其家族势力渐趋稳固,赵盾
又素以才能著称,所以已经能够参与废立、执掌国命。赵武的才能和功勋却主要是在外交
方面,借助于晋国的国力和公室的权威,他成就了春秋时期最为文雅的一段霸业。后来的
公室就日渐衰弱了,对赵氏等世族的坐大已难以制约。大致说来,赵衰似“仁者”,赵盾
、赵武似“智者”,赵鞅则似“勇者”,时至以力相拼的季世,则自然不是“仁者”而是
“勇者”为胜了。

  4.与其他世族的关系

  晋国之重要世族有赵、、范、先、栾、中行、知、魏、韩、狐、胥、程、祁、羊舌
、籍等。其中栾氏、狐氏是出自晋国旧宗的公族,韩氏、氏、祁氏、羊舌氏是出自曲沃
、桓叔一支的新公族;中行、知、程都是从荀氏分出,荀、魏、籍是与晋公室同姓异氏,
完全是异姓异氏的有赵氏、范氏(士氏)、先氏、胥氏等。liV

  以上诸氏之兴立,可分四期,以栾、韩二氏兴立最早,鲁桓公2年,栾宾为封曲沃桓
叔之傅,桓公3年,韩万御戎,此为第一期;赵、魏、范、、狐、羊舌氏之立则都在晋
献公年间,此为第二期;晋文公期间则有中行、先、胥氏之立,而赵、狐二氏力量也在此
时迅速壮大,此为第三期;最后,鲁宣公至成公年间,则有知氏、祁氏之立,是为第四期


  以上诸氏之废亦可分为四期,第一期是鲁文公6年狐射姑因与赵盾冲突而奔狄,宣公
13年,先氏以战败被废;第二期是鲁成公17年晋厉公用胥童杀三而被弑,而胥童亦随之
被杀,、胥二氏均灭,而栾氏也在襄23年被废;第三期是昭公28年羊舌氏与祁氏被废;
第四期是范氏、中行氏于哀公5年奔齐而被废。至春秋左传纪年终(前468年),晋国只剩
下赵、韩、魏、知四大卿族(知氏后被三家灭于前453年)。

  赵氏与晋国其他世族的关系则颇有一张一弛、一逼一让之势。赵衰甚让,赵盾则已有
逼人之势,至赵同等则已相当倨傲,赵氏不久亦罹祸;至赵武则又颇温良恭俭让,赵鞅却
咄咄逼人,赵无恤外柔而实刚,颇能“忍耻”,故最后反联合韩、魏而灭了知氏。

  赵盾于赵衰死后即与狐偃之子狐射姑(贾季)产生矛盾,狐、赵同为文公旧勋,赵盾
得阳处父支持而取代狐射姑为中军,两人又在立君问题上发生冲突,狐射姑杀阳处父而后
奔狄,狐氏遂废,但赵盾还是派人把狐射姑的妻室送去,以示礼貌,当文公13年中行桓子
建议请复狐射姑时,赵盾却没有同意。狐射姑对赵衰、赵盾父子的评价是∶赵衰是“冬日
之日”,赵盾是“夏日之日”,杜预注曰∶“冬日可爱,夏日可畏。”lV

  鲁成公8年赵庄姬之难时,庄姬谮告晋侯赵氏将为乱,栾氏和氏做了不利于赵氏的
假证词,使赵氏几乎覆灭,幸赖韩厥得以渡过危机。韩厥小时为赵盾所待养,故此有这份
情谊。lVi 后来,赵、韩两家的关系一直相当不错。后来定公13年赵鞅与范氏、中行氏均
违君命而行火并,结果范氏、中行氏被逐,赵氏却赖韩魏两家向晋侯请求而得无事。

  世族之延,固然首先在继承者得人,同时也靠时运。一起一伏常常反而胜过直线上升
。“族大多怨”,常成“怨府”,族大逼君,易为“君仇”,一族发展过速反易招致君主
猜疑和他族忌恨,昭子“富半公室”,“家半三军”,氏一氏曾有三卿五大夫,却一
朝覆亡;栾怀子好施,“士多归之”,不久却亦及难;范宣子在其盛时畅谈本氏的“死而
不朽”,然而范氏隔世亦亡。赵氏的绵延壮大有起有伏,有进有退,结果反而避开了一些
最容易招致祸难的时期和事件。赵氏的两次危机都是由内部而起,一次因赵庄姬之谗,一
次因邯郸午不肯允诺,而其家臣却甚忠,与季氏家臣颇不同,董安于告赵鞅先备难,后又
为防知氏发难、安定赵氏而自尽。各大家族又常联合起来对付公室,晋厉公欲尽去群大夫
,而立其左右亲信,结果自己反而被弑;后晋六卿为削弱公室,又尽灭晋之宗家祁氏、羊
舌氏,把它们的采邑分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在公室大大削弱之后,六大卿族之间的
兼并转趋激烈。赵氏以晋阳为后盾,终立于不败之地。赵氏的结局则已为所知,赵转成诸
侯后亦是三晋中的最强者,在战国时与强秦抗衡最久最力。

  总观春秋列国,非公族的发展看来超过公族,随着公族的普遍积弱,非公族却有几家
脱颖而出,呈现出趋强之势。公族占优势的鲁、郑、卫、宋到战国时代均已成蕞尔小邦。
而瓜分强晋的三家中,赵、魏二氏均非公族,韩氏也只是桓庄之族的劫余,与异姓的赵氏
关系最好,齐国则是由外来的陈氏夺国,这几个由世家转变成的国家还要在战国时代上演
二百多年轰轰烈烈的戏剧再告消亡。要未上升为诸侯,要未解体为个人,这就是春秋世族
的命运。春秋末年已不存在一定数量的世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形势。任何一个再高贵
的家族,任何一种再优越的血统,也不可能永久占有世间的荣华富贵。毋庸下溯很远,迄
至春秋之末,无论公族还是非公族,绝大部分显见已脱不了烟消云散的命运,覆灭之劫,
百难逃一,正印证了帕累托(Pareto)“历史是贵族的坟场”的名言。lVii世家大族最大
的敌人不是别的,而正是时间,是它们本身的延续。即便它们不面临整个世袭社会的覆灭
,它们也会被另一些新兴的世家大族所代替或凌驾。然而,在历史上,又确实有一些时代
,这些时代由于各种机缘使贵族得以产生或异常活跃,春秋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对这样
一些时代,我们又可以说:“历史是贵族的摇篮”或者“时代是贵族的舞台”。

 


※ 修改:·trijif 于 Apr 13 16:27:15 修改本文·[FROM: 221.212.154.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