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lfmoon (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國歷史里程碑 鄭成功收復台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Dec 10 18:09:26 2002) , 转信
鄭成功收復台灣是發生在清代的一件震撼全球的壯舉。
台灣是中國第一大島嶼。島上物產豐富,土地肥沃。自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在
島上生活。他們用勤勞的雙手開發和建設這美麗的寶島。到了三國時,吳國曾派人到達
台灣。
以後,又有很多漢人遷入,和當地人民一道開發台灣。宋、元時,曾在台灣建立行
政機構。1624年,荷蘭殖民民主義者侵入台灣,對島上居民進行殘酷的掠奪和野蠻的殖
民統治,激起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鄭成功收復台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
鄭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出生在荷蘭殖民者侵佔台灣那一年。他在
少年時代,親眼看到荷蘭侵略者對沿海人民進行掠奪和燒殺,對侵略者十分憎恨。
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統治。滿族統治者和漢族地主官僚相勾結,
篡奪了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建立清朝政權。1646年,清軍佔領福建。這時,鄭成功組
織福建、廣東的群眾在南澳起義,進行了長期的抗清鬥爭。
1659年,鄭成功從返回大陸的愛國通事何廷斌那裡瞭解到荷蘭殖民者在台灣的苛政
和暴行,便決心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的神聖領土。
1661年四月二十一日,鄭成功親自率領將士2.5萬人,分乘戰船350多艘,由金門
出發,攻入澎湖。四月三十日黎明,在台南的鹿耳門登陸。鹿耳門地勢十分險要,外圍
有幾十里的淺沙灘。荷蘭殖民者在這裡沿水邊設置許多炮台。鄭成功不顧地形險峻和敵
人的嚴密防守,親率船隊迂迴前進,直趨台灣北港。他的隊伍在距赤嵌城北約5公里的
地方,迅速登陸。台灣人民爭先恐後前來迎接,提水擔飯,協助運輸。鄭成功部隊在台
灣人民大力支持下,士氣更為高漲。荷蘭海軍司令官彼特爾倚仗著精良的火器負隅頑抗,
妄想阻止鄭成功的部隊。鄭成功部隊冒著敵人的炮火勇猛直前,打得荷蘭殖民者棄械而
逃。
鄭成功登陸後,立即通令荷蘭侵略軍投降。但荷蘭殖民者表示願意獻出10萬兩銀子
犒賞鄭成功的軍隊,請求退兵。
面對這種卑鄙的收買引誘,鄭成功嚴辭拒絕。接著,鄭成功連續打敗敵人多次反撲。
五月初攻下赤嵌城,迅速控制台灣全境,迫使荷蘭殖民者退守熱蘭遮城。
但是,龜縮在熱蘭遮城的荷蘭侵台總督科業特,倚仗糧草充足,妄想固守該城,等
待海外援助。荷蘭艦隊也屢次從海上進行反撲。鄭成功率領英勇的水師,在台灣人民的
密切配合下,同荷蘭侵略軍展開激烈的海戰。荷蘭艦隊在淺水外行動笨拙,而鄭成功的
小型戰船卻轉動靈活。鄭成功軍隊在海戰中,給了荷蘭侵略軍以毀滅性的打擊。1662年
2月,荷蘭殖民者被迫在投降書上簽了字。荷蘭在台灣的所謂「總督」科業特和他的殘
兵敗將狼狽地從台灣撤走。被荷蘭殖民者侵佔了38年的台灣,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將侵略者修築的赤嵌城改名為安平城,赤嵌樓改名為承天府,
並建立了同祖國大陸一樣的郡縣制度,建立行政機構;招徠大陸移民。為了發展農業生
產,鄭成功實行了「屯田法」。士兵一面生產,一面練兵。幾年後,做到了「野無曠土,
軍有餘糧」。當時,台灣的高山族人民,在荷蘭殖民者奴役下,生活十分貧困,生產極
端落後。鄭成功在那裡推廣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將大陸上漢族地區的先進生產方法
介紹給台灣人民。從此,高山族也同大陸一樣,使用牛耕和鐵犁種田。還鑄造了「永歷
通寶」錢幣,促進了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穩定了市場,安定了人民生活。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子孫統治台灣20多年。1683年,清軍進入
台灣,在那兒設立了台灣府,加強了那裡的邊防。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將永垂史冊,而他作為一個
民族英雄,也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3.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