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lio (芷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5 )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r 19 18:12:54 2005), 转信

发信人: rickhunter (everythi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5 )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4年12月02日07:05:55 星期四)

    赵匡胤时代,宰相的地位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赵匡胤除了在权限制度上消减
宰相的权力之外,在礼仪体制上也刻意予以打压。为此,一般说来,行事相当大
度的赵匡胤,还很小器地耍过一个小花样:秦汉时期,宰相地位极为崇高。拜相
时,皇帝要施以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在朝廷上,宰相有时甚至与皇帝
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见宰相,双方需要下车相互施礼;宰相
生病时,皇帝应该到相府探视等等;隋唐时代,宰相的身份没有那么尊贵了,但
是仍然可以面对面地坐在皇帝面前,品着香茗,商讨政事,轻松而且从容,于是
有“坐而论道”一说;到了赵匡胤时代,看到宰相们坐在他面前,他心里就开始
不舒服。于是,有一天,他招呼宰相们:“我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你们把奏折
拿到我面前来。”几个宰相不知是计,便走上前来,结果,事先安排好的内侍们
趁机撤掉了宰相们的椅子,从此,宰相们就只能站着侍候了,遂成为制度。那一
年,赵匡胤大约三十五岁左右。眼睛昏花云云显然只是个小把戏而已。后来,到
了明太祖朱元璋及其以后的时代,可能是心理变态的缘故,宰相们就必须跪着伺
候了。从此,除了爹娘,再也没有人可以站在皇帝面前。中国人也活得空前委琐。
当然,这些已经是后话。以后再说。

    为了防止各级官员们培养起离心离德的力量,赵匡胤在干部制度上实行了官、
职、差遣三相分立的制度。这是一套真正奇异而又复杂无比的干部制度。简单说,
就是上至宰相,下到相当于县里科级干部的主簿官儿,一般都不担任与官职名称
相符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本部门的官员并不一定管理本部门的事务。于是—


    官,只是用来确定品秩即官位高低、俸禄即收入多少、章服即官员礼仪服饰
和序迁即晋升的阶级等,因此,叫做“寄禄官”,或阶官。

    职,则是一种加官,如大学士,学士等等,代表了一种对荣誉或才能的肯定,
勉强可以类比为今天的职衔或衔位,并不意味着担任相应的馆阁职位,因此,叫
做“贴职。”

    差遣,只有差遣,才是官员们所担任的实际职务,代表了真正的实际权力与
责任,因此,叫做“职事官”。

    如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但是拥有这一官称的人只意味着拥有宰相的
资格和可以领取宰相的俸禄,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就是宰相了。只有皇帝差遣他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他才能算是实际的宰相。这种绕山绕水的干部制度,常常
会使我们在碰到大宋帝国的官职称谓时,一头雾水,完全找不到北。比如,尚书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判中书省事这个称谓,实际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
它的意思是:尚书省副首长兼中书省副首长,然后代理中书省首长。用今天的官
制比喻就是:教育部部长只是一个头衔,并不能实际过问教育部的事务,必须由
商业部的副部长兼任教育部副部长,然后再代理教育部部长。这时,只有在这时,
他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长了。(23)

    一个可能的推断是,太祖赵匡胤设计这么一套制度的本意,就是要让各级、
各类、各地的官员们统统找不到北,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管你是多高的
官、拥有多荣耀的职,只有当皇帝的差遣下来了,才能够明白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致使所有的人对于自己未来可能履行的实际职务都是一片茫然。加上任职时间上,
文官只有三年、武官则为四年的限制,造成“名若不正,任若不久”的现象和感
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目前的位置上,只是个临时工而已。从而,在客观上增
加了大宋帝国官员们利用职权,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中培植自己势
力的难度;主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故意。于是,自然难以危害朝廷。

    在官员任期上也相当严格。青州北海县升格为北海军后,杨光美被派去担任
知军。此人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官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三年任期满后被朝廷
召回,北海军数百名百姓来到京城请愿,要求留杨光美继续担任北海地方长官。
赵匡胤不允许,下诏令百姓离去;百姓不肯。于是,赵匡胤下令:“笞其为首者。”
就是鞭打领头的人。结果,把一件喜事活活变成了丧事(24)。可见,赵匡胤对
此限制之严。而且,后来他还下令,地方官任期满后,当地百姓不得上朝廷请求
地方官留任。

    这套干部制度的真正利弊之处,在短时间里很难看出来。一眼看上去,它对
于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大中央集权的程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赵匡胤求
仁得仁,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但是,另一方面,在未来的岁月里,这套东西与其它的因素相结合,不停地
同时在几个领域里演化,最后,终于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孕育出了
一些或者特别奇妙,或者特别怪异的果实。这可能就远出于赵匡胤的预料了。

    譬如,我们完全可以想像,为了适应这套官制的运行,势必会有一些人有官、
有职而没有差遣。随着一年年加入官场的新鲜血液,这些闲官的数量将会越来越
多。由此生出的一个怪胎就是相当困扰帝国的“冗官”问题。

    这套制度与其他因素结合后的另外一个衍生物则极其美妙。

    此时,一个宏观因素,可能在这个交互作用中发挥了极大的影响。

    当时,正值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转型时期行将完成之际。这一转型时期从盛
唐开始,而到赵匡胤的北宋前期结束。从此,中国社会由门阀世族占据主导地位,
变成世俗地主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

    ——南北朝时代,萧衍当上皇帝时,曾经放出狂话:“我自应天从人,何予
天下士大夫事?”意思是:我当皇帝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关天下士大夫们屁事?
可见,那时改朝换代,仅仅是大门阀贵族的事情。经过武则天时代的清洗,特别
是进入晚唐和前不久的五代十国以后,门阀贵族们的高贵家世,恰好成为割据者
和叛乱者们敲诈勒索、荼毒杀掠的对象。经过长期战乱,到北宋前期,那些尊贵
的传统世家几乎被消灭殆尽。因此,北宋必须通过科举制度大量开科取士,才能
获得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材;这又使科举制度迅速完善并且规范,成为国家选拔人
才的最重要途径。有唐一代,宰相绝大多数出自门阀世家;到北宋时期,从赵普
开始,“白衣卿相”大比例增多。布衣寒士、平民百姓通过科举一途大量涌进官
场,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时代再也不是仅仅与豪门贵族有关了,地主、
商人、市民阶级在茁壮成长;一幅《清明上河图》,把这个新兴的社会,描画得
清清楚楚。赵匡胤无心插柳柳成荫,用自己完全基于“卧榻”情结的设计,明显
加快了这个社会的巨大转型。于是,我们知道,现在人们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者叫“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衰成了关乎天下
士大夫的事情。

    这个大背景,可能是我们理解宋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还有市井或者
市民文化的重要线索。而赵匡胤设计的制度,相当严丝合缝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从而,成为一种强力催化剂,催生和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发育。

    或许和赵匡胤仗义疏财的个性有关,或者和他的赎买政策有关,北宋帝国的
官员,尤其是中、高级官员的俸禄收入,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里最为丰厚
的。据说,与明朝官员比较起来,大宋帝国官员正式的平均收入可能会高出几倍
甚至达到十几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帝国官员们的收入是以官、职确定的,没
有获得差遣对于收入的影响不是特别大;获得差遣的职事官,也只有那些放外任
的才多增加了一些“岗位津贴”而已。

    因此,经过长期积累和交互作用,产生了至少两个方面的直接结果:

    一方面,造成了北宋时期庞大的、只拿钱不干活儿的冗官队伍;有史料说,
在当时庞大的官僚队伍中,“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另一方面,这些已经跻身官僚阶层的士大夫们,他们既有钱又有闲,数量相
当庞大,肯定是帝国文化素养、消费能力和时尚方面创造力最高的那一部分。于
是,他们以自己的存在,全方位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任何
对此抱有疑义的人士,不妨在晚唐、五代十国与北宋年间的文化艺术长廊里徜徉、
比较一番,陶醉之余或有心得。

    也就是说,帝国的官制成为有宋一代经济文化繁荣的巨大培养基之一。

    与政治制度的设计比较起来,赵匡胤所设计的军事制度,对大宋帝国的影响
同样或者更加既深且巨。

    这套制度的核心理念在于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其具体做法是:将
与军队有关的权力分解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大凡有
事,需要进行军事调动时,枢密院经皇帝核准后,可以发兵符调兵;第二部分为
管兵权,归三衙掌管。举凡军队的日常管理、训练等,由这三个军队系统的衙门
负责;第三部分为统兵权,由皇帝临时指派率臣,统兵实施军事行动。军事行动
结束后,首长交出部队,调回到其他单位;部队则返回各自营区(25)。

    这种设计,完全符合相互制约与平衡的精神,使任何一个军队将领如果想要
拥兵自重的话,变得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他需要克服的障碍实在太
多了。从此,除了南宋初年之外,赵家天子完全可以不必担心黄袍加身式的兵变
了。但是,另一方面,如此错综复杂的管理指挥体系,运转起来滞重缓慢无比,
没有什么效率可言;更加严重的是,这种故意造成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兵不习将,将不知兵”,也使部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无从谈起。不但无法形
成强大攻击力,就连承受大的打击都困难。

    这还不算完。大约是前不久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将们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恶
劣的缘故,或者是他们拥戴赵匡胤当皇帝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的缘故,大宋帝
国开国不久就实行了彻底的以文制武政策。这个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将所有武人
全部假设成潜在的坏蛋,然后,不许他们担任军事工作的一把手,他们必须在文
职官员的领导下工作。因此,终北宋一朝,枢密院的一把手只在很短的时间里曾
经由武官出任,其余时间全部由文臣甚至宦官掌控;各级部队的统帅,也由文职
人员或者宦官担任;职业军人即武将,则必须在文官的节制下指挥军事行动;哪
怕在战术单位,也是如此(26)。

    这就太过分了。

    这种明显乖张的做法,事实上令文职人员与职业军人同时受到了伤害;而受
伤害最大的则毫无疑问是帝国及其军队。我们知道,真理只要走过一步,就会变
成谬误。在这一点上,赵家天子走得太远、太过了。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会有机会看到,上述因素和太祖制定的募兵制度相
结合之后,是如何导致帝国军队的疲软不振的。

    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帝国军队在对抗外部挑战
时,动不动就溃不成军了。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bs.sjtu.edu.cn/showfile?name=cd_01.jpg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18.79.196.49]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8.1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