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monkey (猴崽子),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温相】读史札记(75)--明成祖靖难始末之燕王班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 22:36:48 2004), 站内信件


4.燕王大靖难:

这个主题很大,所以,准备分几个小节一个一个的述说。

(1)燕王班底

我们前面介绍了建文的智囊团和核心人物,现在,我们来看看燕王朱棣的班底。首先关注
一下这个班底的班长--朱棣。

朱棣为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特别是深得军士之心。虽然长于深宫,然而一旦之国
,立刻投入到频繁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并且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锻炼,成为其后靖难的绝大
资本。洪武二十三年,同晋王讨北元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而朱棣倍道趋迤都山,获
其全部而还,朱元璋大喜,是后燕王屡帅诸将出征,朱元璋并令燕王节制沿边士马,由是
燕王在边镇威名大振。元璋的本意未尝不是想让燕王做朝廷的屏藩,所以晚年几次大规模
的军事行动燕王都是主角,而元璋出于对功臣的忌讳,对于儿子如此的出息更加看好,不
断的给他尝试的机会和飞跃的舞台。很快,燕王就成为明王朝首屈一指的名将和皇族中的
“首领”。太子朱标死后,燕王蠢蠢欲动,一直不把太孙放在眼里。特别是建文动手削藩
之后,朱棣的“不臣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要说也是很有意思,围在燕王朱棣身边的所谓谋主居然一个是和尚,一个是算卦者,都是
旧社会江湖上行走的低级阶层代表。从古至今,诸侯左右不乏这样的术士,然而以此成大
事者恐怕也只有忽必烈和朱棣了。

朱棣的和尚是一位明初的风云人物,他的俗名叫姚广孝,佛号道衍。道衍本来是个医生的后
代,家里人一直把悬壶济世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是道衍有一次看到路上迎面来了的大
和尚非常威风,所以一直就想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和尚,道衍当时所处的年代是元朝末年,和
尚道士都很了不得,道衍受了戒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也不适合做和尚,而是做刘秉忠那样的
入参庙议的大人物。其时著名的术士袁珙给道衍相面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
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听完之后就像曹操的感觉一样大喜过望。进入明朝之后,道
衍受人推荐到得燕王府中,被野心勃勃的燕王大为看重,二人行踪诡秘,说话经常屏退左
右,可见干的也是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一类的事情。建文削藩一起,周王等诸侯被擒,
道衍直接就劝说燕王起兵造反,早在道衍最初见到燕王时就说:“异日当赠王一大白帽。”
这句话是两层含义,王字上面一个白,也就是皇帝的皇字;古代皇帝有着白帽的习惯。而燕
王那时候还只是一个藩王听后不但不恼火反而大喜过望。这时,道衍劝说燕王起兵,朱棣有
所顾虑,他问道衍:“民心向彼,奈何?”道衍答道:“臣知天道,何论民心”这一问一答
是比较精彩的。朱棣并非真的担心什么民心和民意,他所说的民心其实不过是正统观念,而
道衍回答的也并非是什么天理天道,而是运用之手段。这一对功利主义者一拍即合,很快就
下定了决心动手。

要说道衍真不是一般的江湖术士可比,历史上说他“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
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简直是有点子李靖的遗风了。朱棣起
兵不久,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朱棣色变。道衍从容的说:“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
雨。瓦堕,将易黄也。”对照近现代史,也只有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和朱总司令才能说出这
样一番镇定异常的话来。可见其人的能力所在。不过和前代的刘秉忠相比,道衍的度量实
在是小了点,这个后面我们再详细说一说。

道衍在自己得到燕王宠信之后,又把术士袁珙和金忠介绍给朱棣,袁珙和他的儿子袁忠彻
都是明前期的著名相士,出入禁中、荣宠当朝。甚至连明仁宗的储位也要给这老先生一言
决之。当时的袁珙见到燕王之后,对燕王说:“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
,须过脐,即登大宝矣。”把燕王乐得不知所以。

金忠也是这一流的人物,朱棣算卦之后问起兵之事,金忠告诉燕王:“此象贵不可言。”
而后燕王起兵靖难,金忠留守通州,出谋划策已然是谋主之一了。然而,金忠并非一般江
湖行走,其人忠义识大体,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不仅如此,在后来保卫明
仁宗挫败汉王的斗争中始终坚持说真话,让人感觉他不是佞幸的同类。金忠死后,明成祖
一旦用人总是问:“汝似金忠否?”可知朱棣对他的倚重和亲信。

朱棣身边的道衍和金忠虽说都是江湖中人,可也都是草莽英雄,久经风雨、长历市面,智
慧不在庙堂之下,比之齐黄之流可谓胜出多矣。

朱棣因为是军人出身,况且战争更多的时候是依靠武将,所以,朱棣更加看重他手下的几
员大将的态度。朱棣手下的名将虽则没有元璋那样多,但也都可以称得上骁勇异常。他们
中间比较有名的是这几位:次子朱高煦、丘福、张玉、朱能、薛禄、李远、谭渊、王真等
。主要的就是朱高煦、丘福、张玉、朱能、王真、薛禄这几人,说起来他们之于朱棣犹如
傅友德、冯胜、徐达、常遇春之于元璋一般。

先说朱高煦,这人长七尺余,轻矫善骑射,两腋生有严重的皮肤病,但是那时节人们都很
迷信,以为那是龙鳞片片,目之异人。朱高煦很有朱元璋将家的遗传,自负雄武,在南京
期间就不为太祖喜欢,朱元璋本人出生行伍,然而夺取天下之后就希望文治,看到这个孙
子言动轻佻、凶悍不法就很讨厌他,和朱棣说:“此子异日当为吾家之祸患也。”可是朱
棣却非常喜欢他,因为朱棣在行军作战中也确实离不开朱高煦的敏捷的身手,朱高煦喜欢
驾驭蒙古骑兵,作战有如风驰电掣,军中大将丘福等人对他特别崇拜。在靖难中,白沟河
之战,朱棣差点被南军瞿能所杀,多亏高煦带领精骑数千,直前决战,阵斩瞿能父子;朱
棣被徐达的儿子也就是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围困时,也是朱高煦披肝沥胆、舍身相救,连
朱棣都说:“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朱高煦作战奋勇玩命,其人桀骜不逊,连他的舅
舅徐辉祖都知道,他还在京师时,徐辉祖就给建文上表说:此子最为劣,他日必为后患,
窃为朝廷忧之。哪知道朱高煦和徐辉祖的小弟弟徐增寿关系最好,还买通了太祖的驸马王
宁给他说好话,建文竟然不听徐辉祖的告诫,听任朱高煦盗了徐辉祖的马匹跑回了北平,
这也是建文的一个挺重要的失误。当朱高煦回来之后,朱棣非常高兴,立刻引为左右。

张玉,原来元朝的枢密院都知事,后来投靠于朱棣,其人骁果善画,老谋深算,朱棣甚为
亲任,说过“吾倚玉足济大事”的话。后来起兵靖难,张玉在最初的几次关键的战役中厥
功甚伟,身兼将相。张玉战死后,朱棣异常悲痛,他对诸将说:“胜负常事,不足计,恨
失玉耳。艰难之际,失吾良辅”,后来靖难成功之后追封张玉为河间王,谥为忠武,位在
诸人之上,其女嫁给仁宗为后。张玉的三子一侄都是明朝中期的重臣和显赫人物。

朱能,这是仅次于张玉的第二号名将,死后被追封为东平王,位列勋臣之首,世袭成国公
,和明代相始终(最后一代成国公被李自成所杀)。朱棣说过,军中大将张玉善谋,朱能
善勇。张玉死后,朱能成为朱棣最主要的军事助手,朱能雄武开豁。善抚士卒、得人死力
。朱能虽然是军中大将中最年轻的,可也是最能体会朱棣深意的,关键时刻,他总是第一
个站出来鼓舞士气,朱棣之有天下,朱能有三分之一的功劳,然而,朱能从不以富贵骄人
,他死的时候远近知道消息的旧日将校都无不流泪感伤。

丘福,他这人比起张玉、朱能就差多了,可也是一员难得的猛将,丘福比较朴实,有点东
汉大将冯异的风度,别人争功时,丘福总是不说话,朱棣这时就会说:丘福的功劳,我最
知道。后来朱棣得天下,丘福赏赐最重,议政大事,丘福每每决之,可惜,他因为利欲熏
心结好汉王朱高煦,在阴谋废立仁宗的问题上起了很坏的作用,冤杀了不少的人,第一次
北征时,丘福作为统帅,轻慢含糊,最终被敌人所杀,成祖大怒,追夺丘福生前的一切荣
誉,全家迁往海南“度假”。

谭渊,此公是个杀人狂,历史说他“骁勇善战,引两石弓,射无不中。然性嗜杀”,每战
俘获的战俘按照谭渊的意思都要坑杀,最后连朱棣都看不过眼去,责备他:“如尔言,当
尽杀敌。敌可尽乎”然而,这位谭渊确实骁勇,很让南军将领头痛,如果不是因为马匹的
问题,谭渊不至于早死,他死后,朱棣很惋惜,追赠他为侯爵,世袭。

王真,朱棣视作张玉第二,他很有谋略,兼有勇力,每战必前,而且,好出奇谋,几次献
策伏兵击败南军,其后被围不屈而死,死前大呼:我义不死敌手。自刎而亡。朱棣特别悲
痛,直到即位之后还经常面对其他的靖难功臣说起王真:“奋武如王真,何功不成!不死
,功当冠诸将。”追封宁国公。

其他的诸如李远、柳升等人就在后面给予一定的介绍,此不赘。

--
╭─╮                  │
│  │├╮╮╭─╮├─╮│╭ ╭─╮│  │ │               
├─┤││││  ││  │├╯ ├─┘│  │ │               ╔══╗
│  ││││╰─╯│  ││╰ ╰─╯╰─┤ │               ║子猴║
────────────────╮ ╰─╯ │               ║印崽║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43.167.21.61]

※ 修改:.Amonkey 於 May  1 23:23:13 2004 修改本文.[FROM: 143.167.21.6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