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hl (飘渺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5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5 11:48:20 1999), 转信
发信人: bluebird (子衿),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Jun 24 12:47:07 1999), 站内信件
六、晚清对火炮测准技术的认识
清初虽因借重南怀仁等耶稣会士的能力,而在制炮方面颇有进展,但随著三藩
之乱的底定和台湾郑氏政权的败亡,清廷对火炮的重视开始大幅减弱。在曾经著录
或现仍留存的兵书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康熙末年至嘉庆朝,几乎有一百五十多年
的期间,竟然未见任何讨论火炮的专门书籍出版。此一情形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始
见改变,陆续出现汪仲洋的《铸炮说》(1840)、丁拱辰的《演炮图说》(1841)、龚
振麟的《(铸炮)铁模图说》(1842)和《枢机炮架新式图说》(1842)等著述。
其中《演炮图说》一书,专门论及火炮的测准技术。作者丁拱辰为福建监生,
曾游学海外,私习了一些火炮的操作原理,回国后投效军中,并呈献象限仪一具,
经演放实测后,证明颇准,因而获赏给六品军功顶戴。道光二十二年,靖逆将军奕
山等更将其书和所制的象限仪进呈御览。丁氏当时之所以受到重视,显然因夜郎自
大的清廷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英军重挫所致。
丁拱辰所造的象限仪,实为前述明末铳规的改良体,其圆弧的半径加大成五寸
七分,张角为100度,每度又再细划为十等份,长柄上安有两个小铜圈,如此即可用
以测视其它物体的地平高度(用法与矩度相类)。丁氏在象限仪上将角度细分的作
法,在中国并非首创,如戴震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成书的《句股割圜记》中,即
曾将铳规上的45度角细分成一百份。
丁拱辰在《演炮图说》中还尝说明应如何以象限仪测试各炮的特性,其文曰:
先将炮口安平,然后将此仪插入口内,使垂线不偏左右,其炮身中线自与之俱平。
如欲击百丈以内之靶,则先以线平试演一炮,视弹去到靶或高或低,低则加高,高
则落低……其加落若干度、若干分,均须随时记清,以后施放,即为准绳。如欲击
二百丈之靶,又须较之百丈量为加高,如系击三百丈,则又须倍加,总期中肯为率,
余可类推……大炮固能击远,然过远则弹去究竟无力,大约三百丈之内、一百丈以
外,方能有劲也。
前引文中所述用炮的方法,全凭实际测试的数据,丝毫未论及炮弹飞行的轨迹。
然而有关弹道的描述,早在孙元化的《西法神机》中,即有粗略的文字记载,
称:「全用其直势,亦半用其曲势」,可惜该书并未做进一步的解说。直到南怀仁
编撰《穷理学》一书时,始见较详细的讨论,其文曰:
总论重物之动,有依两道而行,一曰:因性之道,即上往下之行;二曰:强性之道,
即或横或上而行。其因性之道者,即从上往下,作正垂线而行,缘下为其本所也…
…重物强性而行,由两彼此相反之力而动,一曰:本性之内力,向下行;二曰:逆
本性之外力,向上行……。则重物空中之道,非依直线往上往下,惟依曲线,而彷
佛圭窦形之线,一半往上,一半往下行矣!
文中仍依据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的理念,将重物的运动分成因性
之道(向地心)和强性之道(受人为之力)两部分,但对其轨迹则接受曲线的说法。
前引文中所谓的圭窦,原指穷人在墙上所凿之门,其形上锐下方。
此外,《穷理学》一书中还有〈推重物道远近高低之仪〉、〈求不拘何炮之弹、
弓之箭等至远步几何〉、〈求勿论何炮之弹、弓之箭各本道内空中所行最高系步数
几何〉、〈炮弹行空中顷刻秒微表说〉等节,并随附「炮弹远度比例表」、「炮弹
高度表」和「炮弹起止所行顷刻秒微之表」三个数表及其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推
算炮弹的射程、高度和起止时间,其值分别与sin2a、sin2a和sina大致成正比,这
些均是根据伽利略和其门生所推演出的公式。南怀仁或因这些公式被认为对炮手的
实际操作相当有帮助,以致将之收入此书。惟因《穷理学》一书罕见流传,故其所
介绍的弹道学新知,可能一直要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始较为中国人所熟习。
丁拱辰在其《演炮图说》一书中,也曾提及应如何解决炮管中线与管身不平行
的问题,其文有云:
于炮头制一乾坚木圈,周围与炮尾一样大,不容毫发之差,将木圈套附炮头,与炮
口平齐……而新铸之炮,立令匠人于炮头外皮渐渐加厚,如花瓶口,围至与尾一样
大,便合用矣!
亦即建议在旧炮的炮头上安加一环形的木制炮圈,其内环的直径即炮头的外(直)
径,而外环的直径即炮尾的外(直)径。至于新铸之炮,丁氏则建议将炮口的外壁
直接铸成花瓶形,令头尾之围径均等。笔者在厦门的胡里山炮台上,即见有数门花
瓶口的火炮。惟王韬(1828-1897)在其于同治二年(1863)成书的《火器略说》中,则
谓此举并无必要,他认为只要加一炮圈,即应已敷用。
除了垂直方向的校准之外,丁拱辰也论及水平方向的校准,称:
新铸之炮……炮头上面正中,要起一珠为表,炮尾大围之处,上面正中亦当起一珠
为表,与前表相对,更为细微。已成之炮……若再加珠为表,其法益密。绘明珠式,
以便安置,前珠可钉在木圈上面正中,后珠可安在引门后上面正中。安后珠之方法,
如铜炮可钻一螺蛳窍,旋转入窍,如是铁炮坚刚难钻,可用松香煮蜡粘之,或用牛
皮胶均可。如若脱落,再粘亦易。测准之法如式,由两表尖峰对正,均平为准。
--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他主张应在炮头和炮尾的上面正中处,均安装一瞄准用的珠。文中甚至连安装的方
法,也详加解说。如若炮圈遗失或损坏的话,丁氏更建议在炮头缚一与炮圈的环宽
等高之三角形标帜替代。
丁拱辰亦曾在其新订刊行的《增补则克录》中论及铳尺,其文曰:
欲量铳口配铁弹、铅弹、石弹径若干,计算各弹重几何,绘铁、铅、石三等分寸于
铳规之柄,似不便于用。拙作算弹重数内,用营造尺量弹径,如四寸者,作长、阔、
高各四寸,自乘得十六寸,再乘得六十四寸,圆折方以五二三六折,得实积三十三
寸五分,以每寸方生铁重五两八钱一分,计之得重十二斤(笔者按:一斤为十六两)。
余可类推,比较便捷耳。
丁氏在前引文中严重误解了铳尺的主要功能,他以为其上的刻划乃用来推算不同材
质和不同直径之炮弹的重量,而不知此一设计主要是为了估计应装填的火药量,显
见当时有关铳尺的正确用法或已失传。
前述丁拱辰所提及的火炮操作原理和技术,其实均不曾超出明清之际的水平,
但由其获赏给六品军功顶戴一事,知清廷在康熙朝以后很长的一段期间,对火炮知
识的了解,明显不进反退。
在丁拱辰之后,李善兰(字壬叔;1811-1882)也于咸丰九年(1859)撰成《火器
真诀》一书,尝试引进几何学以介绍弹道学的原理,李氏后并藉此书获提拔为曾国
藩在安庆大营的幕客,但可惜其才华并未能充分发挥。
王韬在《火器真诀》出版的当月即将该书阅览一过,并在其日记中写道:
壬叔近著一书,曰:《火器真诀》。诏【谓】铳炮铅子之路,皆依抛物线法,见其
所著《重学》中,而亦能以平圆通之。苟量其炮门之广狭长短,铅丸之轻重大小,
测其高下,度其方向,即可知其所击远近,发无不中。炮口宜滑溜,铅丸宜圆灵…
…欲知敌营相距几何,则以纪限镜仪测之,然后核算宜纳药若干,铅丸若干,正至
其处,无过不及。西人所以能获胜者,率以此法,其术亦神奇哉!
字里行间对李善兰此书的评价似乎颇佳。
但当王韬稍后对弹道学的了解增加之后,则对李善兰之书有所批评,如他在
《火器略说》一书中,即尝称《火器真诀》中所言多属理论,而与实际的情形或不
相合,其言曰:
李君但知算法一定比例,而不明弹出之路有时有高低、远近、迟速、斜直,其度数
至有不齐也。今试立一靶于此,炮长短、大小同,药多少、美恶同,弹轻重、滑涩、
围径同,发不同时,则所至之处远近各异。更有同一炮也,初发则远,次发则近,
连发测验,至处皆有参差。
王韬在同书中还指称「炮无一定之准」的原因有三:(一)风速之快慢影响炮弹轨
道,(二)空气之冷热影响阻力,(三)炮膛、火药和炮弹的制造极难无差。
王韬在光绪七年(1881)为其《火器略说》一书重刊所撰的跋中有云:
此书为火器发轫之始,其说虽略,要皆浅近易知,可取为法。窃谓较诸有明焦□所
著《则克录》,似为过之。倘留心军政者,由此而求之,安见火器之精,不可与西
国抗衡耶!此则余所日夕以望之者也。
由前引文中将明末出版的《则克录》(《火攻挈要》之异名同书)与《火器略说》
相提并论,不禁令人慨叹清朝先前在火炮学上所出现的严重断层。
清廷无力回应列强军事挑战的窘境,引发许多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怀,李善兰
《火器真诀》、华蘅芳(1833-1902)《抛物线说》以及王韬《火器略说》等书的出版,
即为此一态度的具体反映。在王韬的《火器略说》之后,有关火炮的著译始渐增多,
其中任职于上海江南制造局的金楷理(Carl T. Kreyer),即曾口译出版不少与克虏
伯(Alfred Krupp,1812-1887)炮相关的书籍。光绪之后,在刘申宁的《中国兵书总
目》中,更著录有数十种译介西方炮学的著述,其中专门论及测准技术者,即有方
恺的《火器测远图说》(光绪间出版)、张秉枢的《火器量算通法》(光绪间出版)、
廖寿丰的《瞄准要法》(1897)、梅鼎的《火器命中》(1898)、邓钧的《炮准算法图
解》(1903)、曾纪鸿的《炮准测量》、陈鹏的《炮规图说》、叶耀元的《炮法求准》、
黄方庆的《火器新术》等多种,试图拉近中、西间在火炮瞄准技术上的差距。
※ 修改:.coco 于 Jul 4 22:49:44 修改本文.[FROM: 202.96.]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6.]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co.bbs@bbs.m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