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neman (依旧夜行),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奴的故事(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Jan 25 20:30:02 1998), 转信

    我不否认我本人十分偏爱这一段历史。当我第一次知道了阿提拉的伟业时,我

就被这些匈奴人迷住了。他们的历史作用,他们那充满戏剧色彩的命运,他们出色

的军事和外交天才,以及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东方民族──准确地说是炎黄后裔的

一支──在西方世界所留下的影响,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应该说他们唤起了我的一

种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能传达给读者,那么我将感到非常满足。本文将要讲述的就

是匈奴人在欧洲的一些事迹。



    当匈奴人进入欧洲时,他们离开他们传统的家园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而在这以

前,除了中国的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很少,特别是他们从中国北方向西迁徒的经

历更是鲜为人知。大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北匈奴西迁途中经过康居、大宛、鄯善等

等西域诸国。这些国家过去曾遭受匈奴的征服和奴役,因而对于他们的过境没有给   
予欢迎,反而乘其落魄之际进行报复。匈奴因此不得不继续西迁,寻找新的生存家

园,其间他们在中亚地区停留了大约两百多年的时间。最后一次离开时,匈奴人把

老弱留在当地,选精壮继续西征。

    一些欧洲的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在文化上甚少成就,他们只是一支生活在马背上

的,有着不寻常的军事天才的游牧民族。在罗马史家马西里那斯笔下他们是一群不

知使用火,不懂欣赏美味,吃任何动物的肉和草根的野人。这显然含有相当的歪曲

和误解的成份。匈奴人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军事部落联盟。他们长于征战,有着极强

的作战机动性。他们善于骑射,善于佯作后退诱惑敌人,然后迂回包抄。他们可以

根据远方马匹奔跑掀起的烟尘,判知敌方人数的多少。据认为有些马具是他们发明

的,比如骑马用的脚蹬子。

    有人认为他们由于长途的迁徙,所经历的地域和民族也很多,所以在体质上变 
化非常大。但是据西方古代史籍对阿提拉形象的描述,可以看出具有典型的黄种人

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匈奴人在西迁途中收编了一些其他的种族作为自己的同

盟。两三百年间这些外族人与匈奴人有不同程度的混血,而后来的匈奴人实际上混

杂了多种不同的成份,但在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心理上都认同自己为匈奴人。



    匈奴人打败了阿兰人之后,曾暂时安置在顿河草原一带。在匈奴人联盟的西面,

还有两个日尔曼人的部落联盟:一个是第聂伯河以西至德涅斯河以东的东哥特人联

盟(Ostrogoth),另一个是德涅斯河以西至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 Visigoth)

联盟。在西哥特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罗马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在征服了高卢之

后,在北方主要是与日尔曼人为邻。最初多是罗马人向日尔曼人地区进行扩张和掠

夺。到三世纪以后,帝国日趋衰落,边防松驰,各日尔曼蛮族部落不断蚕食渗透。 
当时的局势有些类似于同时期中国的“五胡乱中华”。这些日尔曼蛮族部落后来向

罗马帝国展开了全线进攻,最终成为帝国的征服者。

    在罗马帝国的时代,日尔曼人由于文化上的落后而被称为蛮族。当时的日尔曼

人住在森林里,他们基本上以打猎为生,衣兽皮,食兽肉,住草棚,无文字,无礼

仪。他们从来不洗浴,身上奇臭,文明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当时的罗马人诅咒说

“不要让我遇见一个日尔曼人”。日尔曼人身材高大,碧目白肤,头发金红,身体

极壮,小孩子象动物一样不加看顾地放敞着养大,妇女常很重的体力劳动。日

尔曼人的部落组织是原始军事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最高军事长官。日尔曼人部

落间长年打仗,所有男子都是战士。他们的马很矮小,主要用于骑乘而不是打仗。

一旦与敌人对阵时他们就从马上跳下来,用一种短剑与敌人博斗,这时他们的马会

很听话地站立不动。与匈奴人相比,日尔曼人的生存条件要好得多。他们有森林和
适于耕种的土地,而匈奴人则长期生活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大草原上。



    公元375年,匈奴人在他们的老王巴兰姆巴尔的带领下,开始大举向东哥特

人的领地进攻,拉开了中古欧洲史上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民族大迁徒的序幕。东哥特

人从没有见过骑马作战,从没有见过如此迅猛的攻势。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击

下,东哥特王由于无法保住家园而引疚自尽,他的臣民落花流水似地向西逃窜直至

多瑙河边。这些惊恐万状的日尔曼蛮子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沿途打击所经

过的西哥特人部落,把他们连根拔起,驱赶到更向西的地方。西哥特人在逃窜的同

时又打击近邻的各日尔曼部落,这使得恐惧很快也蔓延到了汪达尔人、苏维汇人、

勃艮第人、阿拉曼尼人、法兰克人和萨克森人。这就象一种连锁反应,匈奴人的进

攻几乎把所有的日尔曼部落都给驱动了起来。
    毫无疑问,匈奴人的军事能力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日尔曼蛮族和罗马人。罗马史

家对此有生动的描述。匈奴人作战时总要发出混乱的震天呐喊。他们有时会排成规

则的纵列,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作战是毫无规矩的。匈奴人的作战机动性异乎寻常,

他们会时而忽然间四散开来,时而极其迅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松散的阵列。

他们会在原野上风驰电掣般地狂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过敌人的营垒,使敌人

在尚未明白之际就遭到了袭击。匈奴人优良的骑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远距离作战。

近距搏斗时,他们根本不顾及自身的安全,而当敌人企图躲避他们的利剑时,他们

就扔出一张网把敌人套住,使其动弹不得。

    在匈奴人的压力下,所有这些日尔曼人蜂涌逃向西方,以期定居在罗马帝国境

内寻求庇护。西哥特人后来经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越过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的

色雷斯地方避难。来避难的西哥特人数量非常之多,以至于负责统计人数的罗马官  

员根本无法计数,数到二十万以后就失去控制了。如此之多的西哥特人蜂涌而入,

对罗马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安的因素。但管理这些西哥特人的罗马官员却犯了一

个极大的错误。他们趁机肆意役使和侮辱这些日尔曼蛮子,最终迫使他们奋起反抗。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大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

皇帝瓦伦斯本人也被打死。以后罗马大将狄奥多西勉强镇压了这次起义,其代价是

允许西哥特人以同盟者的资格居住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狄奥多西后来成了罗马皇帝,

临终前将罗马分为东西二部,遗赠给他的两个儿子。这样,自公元395年开始,

就有了两个独立的东西罗马帝国之分。西罗马首都仍然是罗马城,东罗马则建都于

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自公元285年始实行过分治,但在312年又由君士坦丁

大帝恢复了统一)。 
--

     ~~               ~~``
        ~~           ~~
           ~~       ~~
             ~~  ~~
              ~~      ---------我是Loneman,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孤独.........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202.97.230.15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752毫秒